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诸位,还有什么想要询问的吗?!世美兄,这个答案,你可满意否?呵呵,现在可清楚了?这都是燕王的意思啊……”
  平安说完,便走下高台,看也不看平安等人,径直回了衙门。
  盛庸走向张玉,抱拳道:“张将军,此事朝廷已有急报,确实是燕王不允,并非是朝廷与皇上不允。但无论什么原因,这些兵擅闯都司衙门,可是不能轻饶的!”
  “那便请盛大人按律行事吧!”
  张玉从未感觉过如此挫败,脸在烧,是耻辱的感觉!
  盛庸看着张玉踉跄而去的背影,冷笑一声,瞥了一眼被绑的众人,下令道:“每人杖五十,再有下次,一律斩诀!”
  杖五十!
  众人悚然。
  别看当兵的体格好,真用心打,别说五十杖,便是二十杖,也足以将人活活打死。
  再说了,这些抡棍子的兵刚刚享受了新军福利,浑身充满了劲,用力过猛,也是有情可原,至于里面有没有夹杂着私仇,就不得而知了。
  一百多人,五十杖下去,死了四个:两个百户,两个千户。


第三十三章 离心的燕王三卫
  皮肉上的痛苦,可以用坚强的意志来抗。
  可如果意志崩溃了呢?
  三卫的人都听清楚了,北平的居民也都听清楚了,新军之策之所以不入燕王三卫,问题不在朝廷,不在皇上,而在燕王!
  是燕王不允许新军之策入三卫!
  是燕王将如此天大的好处推掉了!
  棍子打在屁股上,疼,很疼,疼的让人想哭。
  有人,撕心裂肺。
  有人,低声啜泣。
  有人,仰天泪流。
  为什么?
  燕王大人为什么不允许新军之策入三卫?
  燕王!
  我们作为你的最强力量,随你出生入死,征战沙场,难道连享受新军之策,福萌子孙的机会都不给我们吗?
  我们百战余生,创伤无数,为家为国,风雪驰骋,走过万里沙漠,踏过尸山血海。到头来,您就是一句话,直接将我们所有人的利益,全都丢弃了吗?
  为什么啊!
  燕王大人!
  您不是一直最体恤下手的吗?
  为什么如此优渥的待遇,反而不允许给我们了?
  为什么就不能点头呢?
  失望的情绪,弥散在燕王三卫之中。
  张玉带人走了,来的时候,一群人生龙活虎,不怕死的嚣张样子。走的时候,一个个失魂落魄,像是行尸走肉。
  人心,散了。
  张玉、朱能清楚问题的严重性,连忙召集燕王三卫各级将领,商议再三,由王妃徐仪华拍板,下达了戒严令,明令三卫将士:
  不得军令,出营者斩!
  擅谈新军之策者,斩!
  有对军中不满而宣于口者,斩!
  操练懈怠,不服训令者,斩!
  当肃杀的军令传达至三卫军营时,没有一个士卒说什么,只是沉默如鬼蜮,木讷地接受着。
  燕王的行为,令三卫上下心寒。
  谁都想不通,如此新军之策,是个瞎子聋子也应该答应,为何睿智的燕王不答应?
  对燕王的敬重,在平安的讲话之后,在消息传开之后,便荡然无存。
  朱能带百余人冲出了北平城,直奔南方而去,听闻朱棣已到了济南,用不了几日,便可以北上抵达北平。
  可朱能等不了几日,如今新军之策在北平府浩浩荡荡,甚至山海关也搞起了这一套。
  朝廷为了新军之策顺利实施,虽然并没有从京师拨付钱粮,但却允许北平布政使张昺,以尚未解运京师的夏季税,就地拨付军营诸卫。
  而军营对粮食、肉食的需求增长,直接带动了北平府周围的畜牧养殖。
  布政使张昺见状,便鼓励北平府各府县,扩大畜牧养殖,尤其是猪、羊、牛、鸡、鸭、鹅等,为了打消农民顾虑,张昺贴出告示,以洪武三十一年九月市价为准,日后大军收购,绝不低于九月市价。
  九月市价,以猪肉而论,一斤九文,一头成年猪,瘦肥不定,大概两百斤,而这便是一千八百文,快二两银子了。
  农户虽然苦点累点,但多了营收不是?
  日后再缴税的时候,岂不轻松许多?
  以前总担心养了没地方去卖,现在不用担心了,军营直接来收,绝不会让农户亏了。
  张昺的举措,极大鼓舞了农民养殖畜牧业的积极性,也为后续保障士兵饮食奠定了基础。
  无论是“食肉”布政使张昺还是“新军钦差”平安,都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之路。
  朱允炆给了两人足够大的权力,张昺想要给商人松绑,承认商人户籍,不再硬性要求商人挂靠其他户籍,准备为北平商业发展创造条件。
  张昺写了一封奏折,安排人送至京师,同时开始了商业解禁行动。
  布政使衙门。
  张昺召集了北平主要行当的商户,包括一些行商,脚商,悉心听取了商人的诉求。
  商人的要求并不多,只希望朝廷解禁政策,允许自由经商,若是朝廷答应,商人们可以接受朝廷将三十税一的商税,改为二十五税一。
  张昺并没有完全答应商人的要求,只是告诉所有商人,在北平府地界,各级布政使将不再限制商人户籍,允许商人自由经商。
  至于商税问题,则交由朝廷定夺。
  众商人听闻之后,欣喜若狂。虽然地域范围有限,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
  当然,张昺也没吃亏,以松绑户籍的政策,换取了商户的支持。当张昺提出当下北平粮食颇多,而银钱较少的困难时,这些商户便打了保票,愿以朝廷定价,以银两购置粮食。
  张昺将税粮换做银两,留下三成,其余七成,安排人解送京师。
  九月十四日,朱棣一脸疲惫地打马进入了北平府,连车架都没坐。
  离开北平府的时候,朱棣是军民护送,声势浩大。可回来的时候,已然变了样,就连守护在城门口的士兵,也只是对朱棣简单行礼,再无往日笑脸。
  朱棣心力憔悴,归来途中,世子朱高炽染病,在济南耽误了两日。出济南不久,便遇到了朱能,得知了平安施行新军之策,燕王三卫闹事都司衙门,燕王三卫戒严令等事。
  事情比朱棣想象的更为糟糕。
  朱棣没有想到平安施行新军之策,竟弄得满城皆知,更没有想到平安会将自己不允许新军之策入三卫的事告知天下!
  这不是平安的手段!
  朱棣明白,这一切的背后,都站着朱允炆!
  一定是朱允炆将此事如何运作告知了平安,并示意平安引起燕王三卫的不满,将事情闹大,最后推出自己来背锅,让燕王三卫与自己离心离德,再无凝聚之力!
  到了此时,朱棣才明白,朱允炆是不打算削藩,但却打算拿走每一位士卒对抗朝廷的意志与勇气!
  燕王府。
  朱棣召集所有核心人员,包括燕山三卫将领,问道:“如今三卫如何了?”
  张玉眼窝深陷,强打精神,道:“王爷,士卒颇有情绪,大家渴望新军之策,若不解决此问题,恐有祸乱。”
  “哎,新军之策,新军之策!”
  朱棣咬牙切齿,自己思索了一路,也找不到破解之法。
  若是平安只在军营推广新军之策,消息传不到燕王三卫耳中尚好,封锁消息便可。可平安的手段太过厉害,不仅让北平府人尽皆知,还让燕王三卫刻骨铭心!
  “王爷,若是我们可以拿出更好的政策,不仅可以重新获得三卫信任,还可以吸引北平府诸卫士兵,争取更多支持。”
  袁荣自信地说道。
  “白痴!”
  朱高炽低声说了一句。
  “你说什么?”
  袁荣跳了起来,指着朱高炽喊道。
  朱高炽冷冷地看着袁荣,说道:“我说你是白痴!你忘记了,燕王三卫乃是朝廷经制之兵,吃的是朝廷粮饷。我们能拿出什么政策?有什么权力拿出政策?一旦燕王府介入后勤,信不信,都司大军马上可以开到门外!”
  “再说了,燕王府有多少财力,可以支撑起八万士兵耗费?新军之策,明令从军二十年可退役,二十年满不退役且通过考核者,年俸翻倍,五年再倍。你去统计下,燕王三卫中,有多少士兵是二三十年的老兵?
  “有些人,十五六岁就从军了,如今不过四十,正是彪悍强盛之时,谁敢让他们退役?不退役的话,你能拿出那么钱粮?就以丘福来论,他出身行伍,如今从军三十五年了吧。按新军之策,年俸千余两,你给得起吗?”
  袁荣被朱高炽说得脸色发白。
  虽然朱高炽身体臃肿,腿脚不好,却是一个十分有眼见与能力的人,他的话,说得十分在理。
  模仿新军之策,一没法理支持,二没条件支持。
  袁荣的想法太过天真,太过幻想。
  朱高炽看不起袁荣,若不是一身好看的皮囊,加上他是袁洪之子,自己的父亲怎么会将自己的大姐永安郡主朱玉英许配给他。
  素日里他骄横一些,朱高炽看在姐姐的面子上,也不会理睬。可如今是燕王府生死存亡,危难之际,他竟然还自装风流,智珠在握。
  没脑子,就别装有脑子。
  否则,打起脸的时候,可是啪啪作响。
  朱高煦、朱高燧看了看朱高炽,并没有反对。虽然两人素日里与朱高炽有些矛盾,但不得不说,他的分析是对的。
  朱棣起身,揉了揉眉心,说道:“若是道衍在这里,定然不会如此束手无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