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22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准备远航事宜吧!
  朱允炆低头继续处理奏折,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看到一旁的双喜凝望着郑和远去的方向,便出言问道:“发什么呆?”
  双喜陡然一惊,连忙跪地求饶。
  “好了,朕只是问一句罢了,好好回话便是,不用动不动便跪。”
  朱允炆皱眉道。
  双喜连忙站起来,说道:“咱家只是见郑掌印即可督造船只,又可统兵,心生羡慕。不曾想残缺之人,也可建功立业。”
  朱允炆呵呵笑道:“这世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位置。你的位置,便是好好陪着朕,他的位置,便是开辟新的航线。”
  双喜自然是明白这一点。
  朱允炆在处理过奏折之后,便安排人交付通政司,然后伸展了下有些疲倦的身体,在双喜的陪伴下,走出武英殿。
  明月一轮高挂,皎洁的月光安静的照影着大明宫殿。
  静谧而秋凉的夜,让人舒坦。
  马恩慧缓缓走了过来,对看着明月出神的朱允炆说道:“皇上可是有了雅兴?”
  “雅兴?”
  朱允炆苦涩地看着马恩慧。
  马恩慧有些微醺,眼睛迷离地看着朱允炆,说道:“如此佳节,皇上不打算添一段佳话吗?”
  朱允炆无奈地摇了摇头,看向明月,想了想,这个时候不是唐宋时期,可以剽窃李白、苏轼的诗词,装一把风流。
  明清两代,真正像唐宋时期出名的诗词大家并不多,像是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后人就没多少人知道。
  后来的李梦龙、王世贞、李贽、袁凯、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虽然都有诗词作品流传于世,但朱允炆背下来的可不多。
  倒是有一首王世贞的作品,适合此情此景。
  朱允炆恬不知耻地直接拿来用了,大明都是老子的,王世贞的诗词算什么,再说了,距离王世贞出世还一百年多呢……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朱允炆缓缓念道。
  马恩慧吃惊地看着朱允炆,虽知他有些才华,但听闻如此富有哲思的诗词,还是有些意外。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臣妾也有此愿。”
  马恩慧满心欢喜地说道。
  朱允炆揽过马恩慧,看着明月,它此时是圆的,只是用不了几日,它便要残缺了。


第二十五章 “兴,百姓苦”的问题
  灯半灭,酒微醺。
  龙榻之上,朱允炆伸手,轻轻拨开马恩慧脸颊上的秀发,看着马恩慧那双迷人的眼,浅浅一笑,说道:“这段时间,苦了你。”
  马恩慧坐镇后宫,每日并不轻松。
  除了陪伴太后,照料儿子之外,还需要调查各监、各局、各司事务,特别是后宫新政的施行,带来了很多新问题,而这些事,马恩慧并不放心,需要亲自过问。
  “听说你把浣衣局管事打了三十杖,是怎么惹你动怒了。”
  朱允炆清楚马恩慧性格温和,通常是不会发怒的。
  马恩慧枕靠着朱允炆的手臂上,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小女儿的脾气,说道:“皇上提出后宫新政,臣妾自当践行,其他监局司皆是没差错,认真执行。可这浣衣局管事,偏偏违逆,将后宫原本多拨付的钱财私吞九成,每日菜肴只不过沾了腥味,半点肉都见不得。”
  “这且不说,更可恶的是,她竟然还敢压着宫女的休假,除非宫女拿出不低于二两银子的休假金,才肯安排宫女休息,没有休假金,便是宫女累死也不得休息一日。皇上说,这样的管事,该不该打?”
  朱允炆眼神微微一寒,旋即目光平和下来,说道:“浣衣局在德胜门旁,并非在宫墙之内,一道宫墙之隔,管事就敢如此瞒上欺下,肆意妄为。那这大明江山如此辽阔,又有多少人瞒上欺下,胡作非为,而朕却蒙在鼓里,自认为这天下清明,万民皆安。”
  “皇上心忧天下,是天下之福。相信在皇上的雄才大略之下,必可再现汉唐盛世。”
  马恩慧一边心疼,一边夸耀。
  朱允炆无奈地笑了笑,伸手抱住马恩慧,满眼春光。
  待至夜色静谧,马恩慧安详睡去的时候,朱允炆还在思索着,如何在这个时代,打造一条真正可用的监督体系,真正了解大明底层的疾苦。
  当官的,都会瞒报的。
  就以后世来看,电话、互联网如此发达,矿难死了几十个人,都有人做到不上报,何况是这信息传播极度落后的大明!
  地方出了问题,官员想要瞒报,可谓是一瞒一个准。
  山高皇帝远,没人管得到的地方,一个县令便可以肆意胡为,鱼肉百姓。
  而大明的百姓又都是老实的庄稼人,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不会造反,哪怕是被人欺负的衣不蔽体,第一个念头也绝不是干掉狗官,而是去哪里要饭。
  走到历史的深处,才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悲哀。
  在张养浩看来,百姓从未拥有过好日子,所以,才发出了“兴亡”感叹!
  若是在以前,朱允炆也只是品鉴下张养浩诗词的水平,可现在,自己是大明的帝王,需要彻底解决“兴,百姓苦”的问题!
  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领域,六千余万人口,其中问题重重,多数问题又都集中在了底层。从历史教训来看,封建王朝的崩溃,先崩溃的,多是底层。
  无论陈胜吴广起义,还是老朱去要饭,亦或是李自成失业,老蒋搬家,都是底层治理出现了问题。
  底层治理不好,就不得人心。
  没有人心,就没有长远的社稷。
  这是历史发展的铁律。
  朱允炆思考着,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的,直至马恩慧推搡自己,才悠悠醒来。
  “皇上,该早朝了。”
  马恩慧轻柔地喊道。
  朱允炆坐了起来,看了看前面跪着请自己上朝的太监,挥了挥手,让其退了下去,在马恩慧的伺候下,穿好了朝服。
  “皇上,要不要取消今日早朝?”
  马恩慧看着精神不佳的朱允炆,幽怨地说道,热孝刚刚解除,也不知道节制。
  “不用,朕当年通宵打魔兽的时候……”
  “魔兽?”
  “呃,是打破墨守陈规,用心苦读的时候多了去,这点不算什么……”
  朱允炆擦了擦冷汗。
  该死,还是没睡醒啊。
  早朝井然有序,内阁将该处理的处理好了,没有拿定主意的,也丢给了朱允炆,朱允炆将一些事拿出来群策群力,大家拿出个章程来,将事办了。
  处理好事情之后,大家拍拍手,皇上回宫,大臣去办公,就如此简单。
  原以为今日没什么风波,朱允炆都打算回去补觉了,谁知道一个官员跳了出来,高声呼喊:“臣有本奏!”
  朱允炆眯着眼看了过去,只见一个二十余岁的年轻人跪拜在地。
  “奏。”
  内监看了一眼朱允炆的脸色,喊道。
  “臣兵科给事中程济,弹劾前府左都督李增枝一十二条罪状!”
  程济将奏折高举过头顶。
  满朝官员看向程济,文官中幸灾乐祸居多,武官勋贵中,面色并不好看。
  虽然说李增枝做过不少坏事,但毕竟是武官中的一份子,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打了李增枝的脸,整个武官勋贵也是不好看的。
  徐辉祖看着程济,甚至有些生气。
  李增枝前脚离开京师,你后脚弹劾,算什么?
  早干嘛去了?
  就算是你有证据,李增枝都跑千里之外去了,你找谁询问去?
  内监将程济的奏折递给了朱允炆,朱允炆打开看了看,也是暗暗吃惊,图谋不轨,勾结藩王,蓄养武士,暗结同党。
  还真是什么罪名死的快,什么罪名往上盖。
  竟然还有一条,李增枝在热孝期间逛了教坊司,还毒打了教坊司的人。
  好嘛。
  热孝期间,老子都需要忍着,你李增枝倒逍遥快活去了。
  “一十二条罪证,你可有实据?”
  朱允炆问道。
  程济连忙说道:“若臣一句不实,愿受任何惩罚。”
  朱允炆呵呵笑了起来,程济奏章上的事,确实都是真的,这一点朱允炆是清楚的,只不过现在李增枝还不能死,否则,李景隆怎么给自己办事?
  “此事暂且搁置吧,待左都督回京之后,另行讯问。”
  朱允炆起身。
  “退朝。”
  内监喊道。
  文武大臣跪拜行礼。
  朱允炆回到后宫,将程济的奏折交给刘长阁,说道:“派个人,将这份奏折送给李增枝。”
  刘长阁连忙去安排。
  朱允炆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李增枝一心向着朱棣,现在他的命,便握在自己手中。
  可自己不动他,只是告诉他,臣服于自己,才有出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