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19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朱棣连连摇头,唤过来丘福,问道:“燕王府,可有名为郑和的人?”
  丘福认真想了想,摇头道:“王爷,别说燕王府,便是军中,属下也没听说过叫郑和的人。”
  朱棣让丘福退下,然后看着朱允炆。
  朱允炆有些着急,没有郑和,自己去哪里找高素质航海人才,没有人才,怎么去南美洲挖特产?
  能不能吃上牛肉炖土豆,就指望这个三宝太监了啊。
  太监?
  对啊!
  郑和是个太监!


第二十二章 朕赐你姓郑,名和!
  朱允炆看着朱棣,询问道:“那燕王府中,可有太监名为郑和的?”
  “太监?”
  朱棣更懵了。
  皇上该不会是找自己开涮吧?
  整个燕王府都没有,太监怎么会有?
  朱允炆看着朱棣有些发懵的样子,眉头紧锁,难道说,郑和现在还没在朱棣身边?
  不应该啊,自己身边也没郑和啊。
  徐辉祖没有说话,暗暗琢磨,这个郑和的家伙,到底是什么人物,竟然值得皇上亲自问询讨要?
  太监?
  皇宫还缺太监不成?
  朱允炆没有再追问,朱棣连自己讨要道衍都没说什么,要一个郑和,他更不会说什么,除非,他真的不知道。
  走出书房,朱棣带着朱允炆走向后花园,两人的交谈平和了许多,偶尔还有笑声。
  月亮门前,一位大致两米高的大汉肃然站立,远远看到朱允炆与朱棣来了,便跪在一旁。
  朱允炆扫了一眼,便走进了月亮门,但刚走了两步,突然停了下来,转身看向月亮门外,对朱棣问道:“这位护卫是谁?”
  “马三宝。”
  朱棣连忙回道。
  朱允炆眼神一亮。
  该死,自己怎么忘记了,郑和这个名字,是因为靖难时期,马三宝在郑村坝之战中为朱棣出谋划策,帮助朱棣取胜,后来朱棣当了皇帝,赐马三宝姓郑,名和。
  怪不得找他不到!
  朱允炆走了回去,马三宝还想跪拜,却被朱允炆拦了下来,说道:“你好好站着。”
  马三宝不知所措地看着朱允炆。
  朱允炆端详着马三宝,面白如玉,颔下无须,额头、脸颊和颧骨都比较高,眉目分明,耳朵很大。
  “你在燕王府多久了?”
  朱允炆问道。
  马三宝声如洪钟,道:“回皇上,已有十三年。”
  “走,我们说两句话。四叔,魏国公,你们先不要过来了。”
  朱允炆对惊讶不已的朱棣与徐辉祖喊了声,便带马三宝走至一旁的亭子里面,示意马三宝坐下,马三宝不敢,只不安的站着。
  “不知皇上……”
  “安塞俩目阿莱以枯木。”
  朱允炆淡然地说道。
  马三宝顿时瞪大了双眼,连忙说道:“我阿莱困闷塞俩目。”
  朱允炆微笑着,果然是他。
  两人的对话,不过是伊斯兰教徒的一种交流方式。
  朱允炆说“愿真主赐你平安”,马三宝回“也愿真主赐你平安”。
  虽然朱允炆对西方宗教不感兴趣,但作为后世人,或多或少地都接触过一些西方宗教文化,什么基督教的耶和华,伊斯兰教的安拉,还是知道一些的。
  再不济,兰州拉面总吃过吧。
  兰州拉面多是回族人开的,而回族人信奉伊斯兰教,说来,和马三宝一个信仰。
  “皇,皇上……”
  马三宝哆嗦了起来,多少年了,从来没有听闻到伊斯兰教徒的问候,谁曾想到,突然的问候,竟然来自于大明帝国的皇上!
  朱允炆看着眼前的马三宝,心潮澎湃,自己的大航海时代,终于找到了统帅!
  只是,马三宝的过去,有些不堪回首。
  洪武十七年,傅友德、蓝玉进军云南,当时只有十岁的马三宝成为了俘虏。
  之后,被阉割,入宫服役。
  “朕并非是伊斯兰信徒,但朕看过《古兰经》。”
  朱允炆缓缓说道。
  马三宝激动起来,没想到,皇上竟然看过伊斯兰教的《古兰经》。
  “安拉是不是你的神,朕不管。但希望从今以后,你跟随朕,忠于朕!朕给你机会去航海,去圣地天方(麦加)朝圣!去实现你伊斯兰教徒的梦想!”
  朱允炆严肃地说道。
  马三宝呼吸急促起来,双眸熠熠。
  梦想!
  皇上支持自己的梦想!
  自己可以出海?
  可以去天方?
  可以去感触圣石,可以向真主安拉吐露心声?
  “你愿意追随朕吗?”
  朱允炆问道。
  马三宝扑通跪倒在地,高声喊道:“愿意!”
  朱允炆抬手,说道:“起来吧,既然你追随朕,那你的名字,便不再是马三宝,朕赐你姓郑,名和!入御马监,为掌印太监!”
  “郑和!”
  马三宝重复着这个名字,然后跪恩:“谢皇上赐名!”
  朱允炆哈哈大笑,心情舒畅。
  带着马三宝走向朱棣、徐辉祖,说道:“四叔,此人,朕要定了。”
  朱棣看向马三宝,皱了皱眉。
  不知道朱允炆抽了什么疯,抢自己的太监兼护卫。
  但这一次,朱允炆可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皇上要人,还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放人。
  朱棣无奈点了点头。
  马三宝跪在朱棣面前,说道:“马三宝承蒙燕王照顾,万千感恩难言,望燕王威名四海,身体康泰。”
  朱棣叹了一口气,这个护卫,深得自己信任,可如今……
  “四叔,今日朕带魏国公前来,是有件事想和四叔商议。”
  朱允炆轻轻说道。
  朱棣笑得很难看,看向徐辉祖,不知道还有什么花样。
  徐辉祖拿了一份文书,递给了朱棣,说道:“此乃新军的政策篇,在京营已施行月余,获得极大成功。皇上说了,天下兵马,皆是朝廷之兵,理应享受一样的政策,无分内外,无分亲疏。”
  朱棣接过文书,仔细看了下去,越看越心惊。
  这些政策,涉及后勤、晋升、士兵本身、士兵家属,甚至还包含了士兵退役后的养老政策!
  任意一条,都足以收拢人心!
  如此政策一旦普及至大明,所有军队必然归心朝廷,归心朱允炆!
  那日后,谁还为自己卖命?
  他们只会为朱允炆卖命!
  这不是新军政策,这是夺军政策啊!
  士兵当兵,不就是来吃苦的,用力气换口饭吃?
  很多人当兵,是迫于无奈,迫于生计!
  可现在朱允炆的新兵之策一旦传播出去,那当兵就不再是苦哈哈的差事,而是令人满意的“好差事”!
  到时候,兵会感谢谁?
  自然是大明皇帝建文帝朱允炆!
  纵然是自己振臂一呼,哪怕是把胳膊挥断了,声音喊哑了,恐怕也没有几个人愿意跟自己去造反,甚至可能会将自己绑起来,直接送到南京!
  “这个……皇上,这新兵之策,恐怕耗费银钱、粮食无数,推行的话,是不是有些冒险,一旦不能做到,岂不是容易引发兵变?”
  朱棣不允许这种政策发行,起码不能发行在自己的军队之中!
  否则的话,自己根本指挥不了几个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