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春秋不当王_分节阅读_第630节
小说作者:羲和晨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3:10
  荀跞听得竖牛说出此人名字,只觉得甚是惊讶:
  “哦?此人……如今不正是赵鞅身边的幕僚么?此前本卿也听过此人的一些耳闻,据说此人颇有经天纬地之才,不过……终究是一介小儒罢了,而且此前也是多有不顺遂如意之处。你们对于此人……又何必如此忌惮?”
  竖牛却是微微摇了摇头,并是与荀跞言道:
  “大人可千万不能小觑了此人呐!大人难道是刚忘记了晋阳一战,赵氏乃是以弱敌强了吗?”
  “更何况,赵鞅本是不学无术之辈,但大人是否又觉得此人如今行事却是步步稳健,招招致命?就连大人您都被他给安排了明明白白的,难道大人就不曾考虑过,究竟是谁在背后替他出谋划策?”
  听得竖牛如此说,荀跞略做了一番沉思,不禁亦是微微点了点头:
  “嗯……被你这么一说,倒是也有得几分可信!只是……如今此人远在晋阳,本卿又如何能杀得了他?”
  竖牛则是微微一笑,颇是胸有成竹的言道:
  “这又何难?大人如今既都想要置赵鞅于死地,那对于其身边的幕僚又怎会束手无策呢?”
  “大人如今在朝堂之上,既是要追究赵鞅的罪责。依在下之见,大人恐怕是难以顺遂的。既然如此,大人何不换个思路?将其釜底抽薪,岂不更好?”
  荀跞闻言,却是显得有些莫名其妙,不由问道:
  “哦?本卿确是有要将赵鞅驱逐出晋国的想法,不过……如今本卿胜券在握,又怎会失手?届时赵鞅被驱逐出晋国后,又何必再担心他身边的这一竖子小儒?”
  “竖牛所言,也未免是太过于危言耸听了吧?”
  竖牛闻言,却又是嗤笑一声:
  “大人若是果真有如此把握,那大人却又何必要与竖牛在此多费唇舌?大人,今日时间紧迫,也不容在下多说其他。大人只管记得,大人若欲把持晋国,则李然必先除之!否则,纵是赵鞅出奔在外,也难保不会再起风云!还请大人思之,慎之!”
  竖牛把话说完,便是一个拱手往外退去。
  而荀跞却也只是捋了捋自己的长须,并不阻拦其离去。只坐在席位上,又进行着一番思量……
  ……
  又是过得几日,韩不信与魏侈终于是赶回了绛城。
  他二人一到得绛城,便是立刻上门拜访荀府。
  荀跞自是知他二人的来意,却也不好闭门不见,所以只得是亲自接待。
  “啊呀!二位这刚刚回了绛城,本卿却还没来得及替二位接风呐!此番平息中行氏之乱,二位也是一路辛苦,本卿甚是过意不去啊!”
  韩不信和魏侈听得荀跞此言,不禁亦是对视了一眼,也知荀跞这是口蜜腹剑,不怀好意。
  只听韩不信是开口言道:
  “这些个客套话,我看大人也不必说了。今日我二人前来,乃是来讨要说法的!”
  荀跞则是故作惊讶:
  “哦?却不知是何说法?”
  魏侈则是一脸不屑的回道:
  “哼!大人这又何必是明知故问?中行氏作乱,而赵氏独守晋阳整整一月,乃是有功于社稷。如今国君不奖赏赵氏也罢了,居然还要议论赵氏的罪过。荀大人对此难道当真不知?”
  荀跞一听,知道他二人这是来兴师问罪的,却是嗤笑一声,并颇为道貌岸然的回道:
  “哦,原来二位乃是为此事而来啊!哎……二位是有所不知啊!只因赵鞅是杀赵午在前,并由此而激得范、中行氏之乱,此乃为国人所共知。故而国人欲以刑鼎明文,惩其首祸。此实乃是民意不可违啊!”
  听得荀跞是张口一个“首祸”,闭口一个“民意”,却是令他二人感觉好不自在。
  韩不信终是按捺不住,与之对道:
  “哼!且不说其他!真正想要给赵鞅的定罪的,难道不就是你荀跞吗?!又何必是在此惺惺作态?”
  韩不信这一番言论,可谓直接,说得荀跞一时也拉不下脸来。
  魏侈见状,不禁是拉了拉韩不信的袖口,示意他不该如此说话。韩不信心领神会,却只一脸怒气的往旁边看去。
  这时,魏侈却是又从自己的袖口中取出了一个锦囊,并是一个躬身,向荀跞双手奉上:
  “此乃志父写给中军的密信,这是我们从晋阳临行前,赵志父特意是让我二人带来的。而其中所书的内容,我二人也都不曾看过。还请中军回去以后自行过目!”


第八百二十三章 巧施离间计
  魏侈把话说完,便是拉着韩不信一起,朝着荀跞一个躬身作揖,并是退出了荀府。
  荀跞也不远就送,待他二人走后,便是立刻回屋打开了锦囊。
  【荀兄亲启
  昔日我晋国文公,初创六卿之制,不拘一格,以靖里克,丕郑之乱,而后我晋国日强,城濮一战而定鼎中原,乃为天下伯主。何故?全赖六卿用命,同仇敌忾,相睦与共。
  然则文公之后,经厉公,灵公之难,又有三郤、栾氏之祸,传至今日又遭范中行之乱,晋国之霸业日衰,是何故也?乃六卿不睦而至其力不专也!
  正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鞅以为昔日六卿之制,其弊甚矣。我晋国若不维新,其败速矣!
  今六卿之中,唯荀、韩、魏与我赵氏尚存。范氏虽是健在,但其朝歌已为叛党所据。梁婴父虽列为六卿,但毕竟其无有家业,可谓名不副实。
  依鞅之见,大人既为荀氏宗亲,兼并中行乃是顺理成章之事。而范氏既没,不如直接撤去二卿,而留四卿于朝。
  如此,我晋国之力既专,又有四卿共和大事,岂不美哉?
  赵鞅亲笔】
  整封书信可谓有理有据,而且句句都是直接说中了荀跞的心思。荀跞将信看罢,却不由是微微一笑,并是心下暗道:
  “呵呵,李子明……果然是个大才啊!”
  ……
  再说韩不信和魏侈,他们自荀跞府上出来后,却也是一刻没有停着。
  “不信,你我二人这便分头行动,就按先生之计,你去寻那范睾夷,我去拜访梁婴父!”
  韩不信点头道:
  “好!今晚便到我府上再议!”
  于是,二人便是分道扬镳,各自奔走。
  先说魏侈来到了梁婴父的府上,只因梁婴父乃是晋的六卿之一,此刻已经独立于荀氏在外置办了府邸。
  而魏侈却是成为了他第一个登门拜访的贵客。
  “啊呀!原来是魏大人!大人此来,可真是令我这府上蓬荜生辉啊!”
  但见梁婴父只一个躬身见礼,却也不再行稽首之礼。
  魏侈见状,倒也并不在意,只笑脸还礼道:
  “哪里,哪里!大人新列为我晋国六卿,魏侈还未曾来得及道贺呐?!”
  “今日前来,特是为道贺而来!”
  梁婴父听了,自是极为高兴。他立刻是将魏侈是迎入府内,并且是带着他一同是参观了一番自己精心设计的府邸。
  魏侈自是一番吹捧,这倒也不必说。但到得最后,魏侈却是突然作得一声长叹。
  梁婴父闻声,却是依旧笑嘻嘻的问道:
  “哎?魏大人既观得此景,又何故作此长叹呀?莫不是觉得自己府邸有所不及?”
  “呵呵,魏大人不必如此惆怅,待此间不日完工,我可命此处工匠去往贵府替大人修缮!”
  魏侈闻言,却是不由苦笑一声,并是又摇了摇头。
  梁婴父见状,不禁是生出一些疑虑,不禁问道:
  “那……大人却是何故如此惆怅?”
  到了这时,魏侈这才拱手言道:
  “哎……我是觉得惋惜……如此的美景……却不知又能保得多久呢?”
  梁婴父一听,自是多出了几分警觉。于是,他立刻是屏退了左右,并是将魏侈是引入一间屋。
  待闭上屋门后,再是继续言道:
  “方才魏大人所言……却不知是何意思?”
  魏侈也不客气,待缓缓坐下之后,这才与之言道:
  “近日,荀中军欲驱逐赵氏之事,大人既久居绛城,想必是早已有所耳闻?却不知大人是如何作想?”
  梁婴父也绝非愚钝之人,一听此言便是知道了魏侈的真实来意。
  但此事毕竟为自己的旧主荀跞所决定的。而且此事又与自己并无半点矛盾,他自然也是选择明哲保身,以观后效。
  而此刻突然听得魏侈提及,却是浅笑一声,回道:
  “让魏大人见笑了,婴父虽久居朝堂,但对于此事……却不曾有过仔细考量。今日愿听大人替在下一言。”
  魏侈却是摇了摇头,又是长叹一气,随后言道:
  “昔日,范氏与中行氏独断专权,专横跋扈,是以朝纲失序,君臣失位。”
  “所以,赵志父欲振兴公道,并是竭力推举荀跞为正卿,其所为的可都是为了晋国六卿的和睦。”
  “然而范氏和中行氏依旧不能容赵氏,更是以晋东之师强加于晋阳。”
  “如今,赵氏虽是以一己之力抵住了范氏和中行氏的叛乱。但荀跞不念其有功于社稷,却反而是要将其驱逐出晋国。大人以为,荀跞此举究竟是意欲何为?”
  梁婴父听得此言,不禁是微微有些迟疑。只因荀跞毕竟是其旧主,而如今和一个外人一起议论自己的旧主,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他略作一番沉思,却也只得是摇头道:
  “未可……知也……”
  魏侈却又是嗤笑一声,并继续回答道:
  “我知大人乃是念及旧情,故而不愿意说破此事。实际上大人应该非常明白,荀跞之所以竭力驱逐赵氏,其目的无非是为日后能够在晋国一家独大!”
  “大人何不好好想想?荀跞他如今兼并了中行氏大小数十邑,却又可曾分给大人过一处?”
  “大人久在其麾下,难道还不懂得他的心思?”
  梁婴父闻言,不由又是一怔。显然,魏侈所言是真真正正的直击了他的要害处!
  是啊,如果荀跞真的是念及旧情,又怎么会不分他一星半点的封邑?
  而作为一个没有封邑的六卿,甚至都不能算作一个正常的大夫,又谈何实权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6页  当前第6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0/6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春秋不当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