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苏泽对于这个年代士绅的心黑程度还缺乏了解。
十月十六日,熊母遣人给苏泽报信,熊母被人给告了。
原来前几天,一名熊父的远房侄子,拿着族谱来找到了熊母,说熊家没有后人,愿意侍奉熊母养老,要求将茶园过给他。
熊母对于这个从没见过的远房亲戚自然是充满了警惕,赶走了他之后,却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县衙的消息。
这个熊家的远房侄子状告熊母,说熊家的茶园应该由他继承。
而帮助这个远房侄子写状纸的,正是一直给蔡家打官司的方镜。
吃绝户。
苏泽脑海中第一个跳出的就是这个词。
不用说,这个熊家的远房侄子,肯定是蔡员外找来的。
蔡家之所以这么着急出手,也是因为长宁卫的蓝染布卖的实在是太好了。
因为普鲁士蓝的布料不容易褪色,还要比靛蓝鲜亮,在加大了供应之后,蔡家的染坊很快就没了生意。
染坊没了生意,茶园要春季以后才有新茶,蔡员外再次瞄上了熊家的茶园。
这个熊家的远房侄子自然是蔡员外指使的,他本来是一个街头霸王社的会社成员,蔡员外承诺他官司赢了之后,可以给他一笔钱购买茶园。
反正是无本的买卖,这个混混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
陈朝源的族兄,本地状师陈朝余也赶来编辑部。
他看完方镜写的状纸,叹息一声说道:“难啊!”
“这茶园是熊家的产业,如今熊氏父子皆亡,茶园确实是族产。”
“对方以保全族产为由,熊母不过是一普通妇人,这官司恐怕难赢。”
苏泽问道:“官府会怎么判?”
“顶多划拨一块土地给熊母养老,茶园很有可能判给熊家近支。”
众人脸色都变了,陈朝余说道:“若非朝廷立牌坊表彰的节妇,敕封的诰命,官府很少会站在妇人这边的。”
“节妇?诰命?”苏泽突然问道。
这些章节主要是铺垫,铺垫乡绅这个阶层的难缠。
大家可以看马亲王的显微镜下的大明,其中每一个案子都难缠之极,这些乡绅巧取豪夺往往不是依靠暴力,而是他们精通的各种规则。
这才是大明最让人绝望的地方。
当然,主角不可能一直在规则范围内和蔡家斗法,那就不是爽文了。
说白了,肥鸟认为封建社会之所以反动,就是因为整个规则都是反动的。
而不是一两个贪官污吏,或者一两个昏君奸臣。
从来都没有什么神仙皇帝,这种历史观是肥鸟坚持的。
所以这也是肥鸟认为自上而下的改革是无法成功的,因为体系已经扭曲了。
这里还是向给我投票的读者表示感谢。
能在大神云集的月票榜上这么靠前,都是大家的捧场和支持。
我知道这篇文不够爽,有时候剧情也拖沓,我的战争场面写的也是一坨屎。
不过还是三江说的,我准备了这么多资料,就是要尽量还原一个大明风貌,而不是写一些大道理。
如果非要说这本的定位,那就是微观层面的大明社会吧。
求追定,求月票。
第163章 谁是绝户?
蔡员外坐在太师椅上,对面的方镜喜滋滋的说道:“县衙已经受理了案子,按照以往的判例,熊家的茶园就要判给我们了。”
蔡员外总算露出笑容,这些日子操心家里的事情,他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
不过也值得了!
熊家的茶园一年经营下来,纯收益在一百两银子左右。
但是熊家是小农,采茶的时候要雇工,茶叶也只能卖在本地,收益才这么低。
如果是个大户接手,用家奴来采摘茶叶,将茶叶卖到月港去,收益还能翻倍。
茶园中都是熊家经营几代的茶树,这座茶园收益稳定,茶叶也是硬通货,整座茶园如果出售,市价在一千两银子左右。
这个价格已经相当恐怖了,于宗远从于家分家,带出来的产业也就是四座店铺加上一千两银子。
蔡员外心中可惜,若是按照之前的计划,吞下熊家的茶园,蔡家的产业又能壮大不少。
可是现在吞下熊家茶园,恐怕也只能卖出去了。
先撑过今年再说,只要撑过今年,蔡家的庄子就可以改种其他作物,染坊也可以转型卖别的东西,那样蔡家就能撑过去了。
蔡员外的心思是好的,但是显然事情不可能让他如愿。
就在他和方镜谈话的时候,管事突然进来说道:“员外,府衙来送传票了!”
传票?
方镜立刻走上前说道:“怎么回事?为何不是县衙?而是府衙直接来送?”
管事的说道:“小的也不知道啊!”
蔡员外说道:“管他府衙县衙,我倒要看看还能告我们蔡家什么!”
方镜跟着蔡员外,走到第一进院子,就看到一个身穿皂色吏服的书吏,手持府衙的传票站在门前。
最近蔡家的事情是南平县的热点,一群百姓也围在巷子口,对着蔡府大门指指点点。
蔡员外知道这是府衙吏员故意给他难堪,一想到自己堂堂举人,从五品的致仕官员,竟然被胥吏欺压,蔡员外对苏泽的恨意更深了。
书吏宣读了府衙的传票,拒绝了方镜拉着他进屋的邀请,带着手下帮书扬长而去。
看完了状纸,方镜只觉得大事不妙。
状告蔡府的不止一个人,当年蔡员外购置田产土地的时候,为了日后少交田税,也用了不少手段。
最常用的自然是隐匿土地,瞒报土地面积了。
瞒报面积,还可以压低地价,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可苏泽也不知道使了什么神通广大的办法,竟然找到了当年卖蔡员外土地的人或者他们的后代,让他们到府衙状告蔡员外低价侵占他们田地,还举报蔡员外的田庄偷税!
方镜冒出冷汗,苏泽的手段太狠了!
蔡家从田地入手,苏泽也从田地入手,蔡家的田庄是蔡员外的命根子,是他这辈子奋斗的成果。
府衙发来的传票上,说府衙要清丈蔡员外家的田庄。
方镜失了方寸,蔡员外也六神无主,这苏泽好大的神通,这些陈年旧档都能翻出来,还能怂恿这些人来告自己。
关键是他如何让府衙出面,直接绕过蔡家能影响的县衙,还要给蔡家的田庄丈田?
蔡员外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苏泽一个长宁卫偏远地区的读书人,连个秀才都不是,为什么有这样的能量?
没关系!还有茶园!
只要拿下熊家的茶园,卖了茶园再去按察使司衙门打点!肯定能平了这些案子!
就是又要枉费多少银子了,蔡员外第一次有了悔意,不过他后悔的没有早点拿下熊家的茶园。
可是坏消息总是来的更快,一名管事的再次冲进了府中。
“员外!都司衙门给熊家送旌表了!”
“怎么回事!”
蔡员外这下子彻底失了方寸。
熊家有了旌表,熊母就是不是普通妇人了,属于全省都挂了名的优秀模范了。
那针对熊家茶园的争产诉讼,就自然撤销了。
什么?全省的道德模范会侵占族产?
“说!熊母一个妇人,怎么得到朝廷旌表的!还是都司衙门亲自颁发的旌表!”
管事的快要别不过来气,蔡员外这才松开手,管事的大口喘气说道:
“是于家。”
“于家怎么会插手这件事!”
“于家二公子前段时间率部剿灭了倭寇,上报给都司衙门的请功名单上就有熊岳,旌表是于家运作下来的。”
知府衙门,延平卫都指挥使,这些人怎么都甘心被苏泽一个小小的书生当枪来对付自己?
蔡员外想不通。
可是短短几天时间,攻守之势易也,蔡家再次落入下风,蔡员外打起精神四处活动,为了保住两座田庄。
这一切自然是苏泽的手笔。
给死去的熊岳请功,苏泽付出的不过是一具倭寇的尸体和一把倭刀,顺带给天使投资人于宗远带来了福州左卫总旗的推流官职位,并且让于宗远获得了参加明年福建武举的资格。
所谓推流官,是对应的是武将世职位。
于指挥使的指挥使是世职,是死了可以传给下一代的。
推流官则是不能传代,只能自己享受的待遇。
虽然只是总旗,这是在流官八等之外的不入流职位,但是对应于家来说,明年的武举资格才是重头戏。
按照明代武举的管理,武举中式的,第一名可以直接授予副千户的职位,第二名以下都可以依次擢升,至少给到百户的职位。
于宗远这次被授总旗,只要武举再中,就能按照惯例就可以给到副千户的推流官,虽然不是世职恩及子孙,但是也算是相当不错的职位了。
苏泽不由的感慨,果然还是朝中有人好办事啊。
同样的功劳,给普通的正卒,可能也就是加升一级,给了小旗或者总旗,这辈子也差不多走到头了。
但是于家运作了一下,靠着一颗倭寇首级和倭刀,就让于宗远得到了武举资格,听说于家已经打点好了,这次肯定让于宗远中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