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季汉大司马_分节阅读_第557节
小说作者:周府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2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2:28
  霍峻将书信交于蒋济,说道:“仅是士载欲率军直取河北,而非西进取京畿。”
  蒋济、周鲂分别浏览书信,各有深思之色。
  周鲂考虑形势,说道:“明公,霍齐州欲取河北,是为可行之策。然跨河北击冀州,恐魏军截断渡口,我军粮道若断,大军将孤悬河北,深陷不利之境地。”
  “且鲂观黄河水流,如以舟舸逆行大河,我军不识水势,恐航速缓慢,南寻津渡屯扎!”
  “子通有何见解?”霍峻问道。
  蒋济捋须而吟,说道:“禀都督,直取河北,如能成事,中国一朝可定,恐太过激进,有兵败之险。挥兵西取京畿,诸军汇合洛阳,当为稳妥之事。”
  从山东半岛北伐河北不是没有例子,以韩宋为代表的龙凤北伐,东路军在打下山东半岛后,率兵渡河黄河,沿海岸而上,目标直取元大都。
  不过除东路军外,还有中路军顺大运河北伐,与西路军汇合洛阳。其中西路军走得最远,兵入朝鲜半岛。后来的徐达北伐,一定程度上有借鉴龙凤北伐的路线。
  故当下霍范提议从山东北伐河北,在出兵路线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然针对霍峻所部直取邺城的建议,在蒋济看来太过激进了。
  霍峻思索中原形势,说道:“鲸吞河北,太过冒险,还需西进京畿,与诸军共至洛阳,行复旧都,以告天下。及旧都光复,再伐河北。”
  仗打到当下,局势渐渐有利大汉,霍峻不想在这节骨眼上行冒险之事。如按霍范的计策,打下河北最好,若打不下河北,此次北伐将会以失败告终。
  当然了,霍峻另有打算。如果他能击败王凌,兵入洛阳,那时他的声望将会达到巅峰,无人可及。如果再取河北,以他所立下的战功,将会让朝廷难办。
  既有还政于汉的计划,霍峻便打算光复旧都之后,上疏请刘禅迁都洛阳或长安。而后让出军权,由刘禅统率大军,征讨河北冀、幽、并三州,以助树立刘禅的威望。
  如霍峻所料不差,届时刘禅指挥大军北伐,更多是走了流程,从洛阳旅游到邺城。毕竟河南已平,河北孤悬,招降多于作战,安抚多于征剿。
  听着霍峻言语,周鲂问道:“可是令霍齐州率兵向西,与我军会合?”
  “不!”
  霍峻摇了摇头,说道:“让霍齐州出兵袭扰河北,我军计划不变,与高将军合力,打通泗水河道。”
  霍峻所部为主力,渡河直取邺城,用兵太过冒险。而霍范作为偏军,其出兵河北,可以帮助大军分担不少压力。
  毕竟河北是曹魏根本之所在,霍范出击河北,一方面可以干扰河北向曹魏供给兵源、赋税,另一方面,曹魏需分兵征讨霍范所部。
  相反,霍范为偏军,其沿海岸而进,即便兵败了,影响不了大局,还可以乘坐船只撤退。
  如此正奇分兵作战,将能帮助霍峻、诸葛亮速下洛阳,打通与陆逊联络。
  “昔高祖争河南,韩信出河北。正奇并进,令项羽败走垓下。今都督征京畿,少将军伐海滨,当效高祖定天下之策。”蒋济称赞道。
  周鲂考虑良久,说道:“明公,当下是否派遣使者通辽东,赐予官爵,以诱孙权叛魏顺汉,以乱曹魏国人之心。”
  “可行!”
  霍峻摸着小胡子,笑道:“孤闻孙权更替平州郡守,遣芮玄断绝辽道,盖有反叛之念。今且通使说之,令其归顺我汉。”
  “诺!”
  孙权割据辽东的问题,属于是日后解决之事。今主要矛盾在于灭魏上,一旦魏国不复存在,河西与辽东、鲜卑迟早会被南汉一一解决。
  以未来形势观之,孙权若能识趣,献辽土归降,善能得富贵;如若顽固不降,则将族灭而人亡。
  “今春来冬去,将士士气高涨,泗水解冻上涨,都督当可用兵矣!”蒋济说道。
  “善!”


第707章 今计已成
  三月,春时,万物复苏,天气转暖。
  霍峻驻马泗畔高丘,眺望驻扎在南岸山岭、平原间的魏军营寨。却见王凌依托山岭修筑营垒,居高而临泗水,试图用绝壁之策以抗汉军。
  “明公,我军与魏对峙期间,将士虽避冬日之严寒,但魏军多有兵马来援。今观王凌之兵,其数不下七万之众,兵卒或非精,但却多于我军。”
  周鲂指着魏营分布,指点说道:“我军欲破魏军,不宜强渡泗水,当着弱下手。”
  霍笃考虑少许,稳妥说道:“当下为破王凌,不如招青齐诸军至,以免敌众而我寡,有兵败之险。”
  霍峻扬鞭笑指南岸魏营,说道:“河南辽阔,若贼可凭险峻,我军劳师征讨,无一二年不可平之。今各部聚至王凌麾下,可省孤征讨之劳。一举破之,则泗、济安矣!”
  说着,霍峻笑谓众人,说道:“昔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今孤破贼,贼众更善。”
  如果王凌帐下的兵马为魏军精锐,霍峻或许会担心一二。然王凌今下兵马,大半是各地豪强、大族的部曲兵,顺风战能出力,一旦局势逆风,大多会望风而降。
  聚集到王凌帐下的兵马越多,霍峻如能一举荡平,将能节省大汉占领河南诸地的时间。
  见霍峻胸有成竹,周鲂问道:“今贼据险而守,明公何以破之?”
  “贼既恃河险自守,今当让其无险可守!”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今夜孤率兵渡河,突袭魏北山营寨。进据泗南,与其望营对峙,逼贼出营决战。”
  “北山垒与泗南营为贼据我之根本,今如能得渡河据山垒,则贼将无险峻可用,此计可行。”周鲂深以为然地说道。
  王凌所占据的山岭非单一的山岭,而是尼山山脉的余脉。其自东南向西北连绵,呈一字排列,与泗水的最短的距离仅四五里。王凌率魏兵自泗水河畔到山岭间数十里间,依照山水形势下营。
  泗南营,即驻扎在泗水河畔的营垒,以阻汉军渡河。
  北山垒,大营东北方向的营垒,与泗南营相距十余里,用于监视汉军的粮草运输。如有机会,率兵劫粮河间粮草。
  王凌的大军驻扎在泗南营与北山垒之间的平原与低矮的丘陵间,汉军如能占据北山垒,并站稳脚跟。失去了泗水河险及北山垒,魏军仓促间难以调整营垒布置,将不得不与汉军野战。
  “善!”
  霍峻挽着缰绳,说道:“今夜集结精锐步骑万人,两更集结,三更出营,袭破北山营。”
  “诺!”
  两更,即晚上19点——23点之间;三更,即23点——1点之间。
  故二更集结时,夜色已是昏暗。
  霍峻草草用膳,将各部事宜安排妥当,则下令击鼓集结。
  一通鼓,庞德、俞韶二部持旗集结,火头兵备上夜食;二通鼓;士卒用完膳食,备好甲胄、箭矢,以曲为单位集结;三通鼓,二部已至集结点,准备出发。
  三通鼓毕,在霍峻率亲卫随军,庞德、俞韶率精锐步骑万人出发。
  周鲂以兼参军职随军,见今霍峻不用羆虺军,且整日未见丁奉、蒋济身影,问道:“明公,今突袭北山营为要事,何不以丁将军为将?”
  霍峻策马而行,笑道:“承渊自有军务,今突袭北山营之事,需由庞、俞二位将军负责。”
  盖是听出霍峻出于保护机密之意,周鲂不敢开口多问。
  夜幕下,万人步骑分成十小队,各有骁勇之士统率,各举火把。步骑口衔枚,马裹蹄。万人奔走,唯有沙沙的脚步和沉闷的铁蹄声。从天空往下望去,好似在夜幕下游弋的火龙。
  相隔两岸的泗水,今已用竹筏修成五道浮桥,可供突袭的汉军步骑使用。
  在距浮桥十余里的不远,有座小山。其上驻扎有魏军,且灯火在黑夜下闪烁着,此便是北山垒。北山垒向西南连绵二十余里间,多有魏军驻守的营垒。
  随着时间推移,汉军步骑不断逼近北山垒,为大军照亮道路的火把逐渐熄灭,火龙随之消失,仅留下几点火光在黑夜中闪烁。
  今下的北山垒间有灯火闪烁,隐约间可见魏军士卒在望楼上驻步眺望,甚至还有魏军绕营而巡逻。看起来守备颇是森严,显然魏军有所预防汉军的夜袭。
  忽然间,望楼上的魏卒在扫视寨外动静时有所发现,喊道:“寨外有人?”
  寨外看守鹿角的魏卒们神情戒备起来,顺着外围昏暗的火光,派出三四人小心翼翼地向黑夜摸去。
  “敌袭!”
  探查的魏卒似乎发现什么,惊恐大声喊道。
  “嗖!”
  几根冷箭从黑夜中射出,将那三名探查的魏卒射死,仅剩一名魏卒狼狈逃回营寨。
  见情况不妙,望楼上的魏卒敲响象征遇袭的金鼓声,其尖锐的声响响彻北山垒间。
  巡逻的魏军进入战事状态,从外围收缩起来到垒中,将火盆照亮;酣睡的魏军在催促声中吵醒,顾不上洗漱,而是寻找刀矛、弓弩。
  盖是知道惊动了魏营,汉军士卒不敢耽搁时间,直接发起了突袭。
  昏暗的火光下,箭矢互相交错,鼓号声响彻黑夜。汉军士卒持盾登山,魏军士卒以矢对之。然而魏寨外的鹿角却成为了汉军的障碍,那些鹿角分成两重,封锁了汉军接触魏营的道路。更是因鹿角的存在,让汉军士卒成为魏军弓弩手的靶子。
  不过区区鹿角岂能阻挡不了汉军前进的脚步,早有准备的汉军将校,高声呼喊:“点火,烧鹿角!”
  鹿角为木制品,长期经历风吹、暴晒,非常易燃。在汉军将校的指挥下,汉军士卒将火把投掷到鹿角上。
  顷刻间,火把上的火焰点燃鹿角,在夜风的吹拂下,火焰将鹿角不断吞噬。
  汉军为了阻止魏军救火,弓弩手将箭矢倾泻而出,向壁内的魏军抛射。而魏军因畏惧火焰、箭矢,仅能还以箭矢、
  箭矢在黑夜中乱窜,那双方难以看见,偶有军士因冷箭而伤亡,发出了吃疼的喊声。
  火烧鹿角方法虽好,但却也给北山垒中魏军集结的时间,且也帮助北山垒传递遭遇汉军夜袭的消息。
  魏军大寨内,侍从脚步匆忙,闯入了王凌的大帐。
  “将军,北山营遭袭了!”侍从着急喊道。
  王凌在睡眠中被吵醒,睁开朦胧的双眼,问道:“何事?”
  “北山遭汉军突袭,今火光大起,不知详情如何。”侍从说道。
  “北山营遭袭?”
  王凌一个激灵,从榻上爬起,问道:“敌军有多少兵马?”
  “未知详情,今正派斥候探查!”侍从答道。
  王凌赤着双脚,坐在榻边,神情凝重。
  自感自己脑袋未被唤醒,王凌吩咐说道:“打些凉水来,容我清醒一二!”
  “诺!”
  未几,看门的侍卫端着盆凉水而来,王凌双手打湿面容,以便自己清醒些,思考如何决断。
  同时,令狐浚闻讯而来,问道:“舅父,北山垒遭袭,今当派兵救否?”
  令狐浚,王凌之外甥,历史上因执法不当,故被曹叡改浚为愚。然今位面,未发生改名事件,且中原动荡。为了物尽其用,令狐浚到王凌帐下听命。
  脑袋有所清醒的王凌,说道:“北山垒守将为文钦,为人虽是刚暴傲慢,但勇力过人,精善兵事。其所筑北山垒高壁,军士布防严密,岂会轻易被汉军所破。”
  说着,王凌吩咐说道:“公治,你且率本部兵马多打火把,往泗水而去,以示断后烧桥之意。敌跨河夜袭,得见浮桥断绝,当会惊恐而走,不敢久留,如此北山垒之围可解。”
  “如贼未有来救,可烧浮桥,知会大营,以来夹击贼军。”
  令狐浚跃跃欲试,问道:“如遇贼军,可否与之交战?”
  “不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14页  当前第5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7/6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季汉大司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