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710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06
  “希望吧,”孙先生说,“庸之、子文,诸君应多向李谕先生学习。”
  孔祥熙和宋子文说:“谨听先生教诲。”
  过了一会儿,宋子文把李谕拉到一边说:“先生,我现在可能没有太多时间忙于汽车工厂的事情了。”
  “没关系,”李谕说,“我知道你已被孙先让委任为中央银行行长。”
  宋子文说:“谢先生理解,不过这段时间我和刘厂长发现了一些人才。一所技术学校的学生来到工厂实习,他们都是学习汽车驾驶和维修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
  此时国内会修汽车真没几多少。
  李谕说:“非常合适!”
  孙先生一行走后,李谕在工厂中见到了这几个年轻的学生,其中一人看到李谕后很兴奋:“院士先生!”
  “你,你是……”
  “院士先生,我叫王淦昌。”
  好嘛,还真是。
  两弹一星的大佬!
  李谕讶道:“你?!在技术学校学习汽车驾驶和维修?”
  王淦昌说:“对的,不过没有我想象得有意思,不如钻研数理。”
  “这不得了!”李谕立马说,“你去大同大学报名吧,直接进入物理系。”
  王淦昌蒙了:“这么简单?”
  “学费全免,毕业了还能留学欧美。”李谕加了一句。
  “啊?!”
  要不是他知道眼前的是李谕,还以为遇到了骗子,有点太干脆了。
  李谕说:“大同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在全亚洲都是最好的,你绝不会失望。”
  诱惑实在太大,王淦昌犹豫了一秒钟后就说:“我……去试试?”
  “还等着干什么?”李谕笑道,“哎,等等,把那个扳手放下!”
  王淦昌是将来绝对要帮一把的人。
  李谕心中盘算有三块物理学诺奖必须帮着拿到。
  其一是吴有训关于康普顿效应的;其二是赵忠尧关于反物质的;其三便是眼前的王淦昌关于发现中子的。
  而且这几块诺奖都毫无疑问,是他们应得的。
  可惜历史上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科学家太不受重视,阴差阳错下让他们非常遗憾地与诺奖失之交臂。
  李谕现在有充足的能力帮这几个小忙。只要诺奖多起来,对国内的科学帮助自然大到没边。


第六百八十九章 康普顿散射
  轮船上,李谕正优哉游哉在甲板上看着一本杂志。
  梁思成和林徽因走了过来,“院士先生。”
  “两位请坐,”李谕说,然后问,“你的腿伤养好了?”
  “好多了。”梁思成说。
  梁思成半年多前参加国耻日纪念活动,当时他和弟弟梁思永一起骑着一辆摩托车,结果被总统府一名高官的汽车撞倒,摩托车压到了梁思成腿上,高官则毫无停留地扬长而去。
  后来知道被撞的是梁启超的儿子后,那名高官吓坏了,托总统黎元洪上门道的歉,并付了大笔医药费。
  梁思成的腿伤却没有完全治好,仍有一些跛足的情况。
  不过好像就是在住院的三个多月里,一直照护他的林徽因与之感情迅速升温。
  梁思成问:“先生看的是什么?”
  李谕说:“《语丝》杂志的第一刊,上面有篇鲁迅先生所写的《论雷峰塔的倒塌》,有点意思。”
  梁思成感叹道:“雷峰塔倒得太可惜了,一直想去看看,至少临摹张草稿也好,将来再也没机会了。”
  “西湖十景不就少了雷峰夕照?”林徽因问,“好端端的,怎么说倒就倒?”
  李谕说:“早在明朝嘉靖年间这座塔就被倭寇焚毁。此后几百年里,坊间又不知为何一直流传雷峰塔是佛塔,有神性,塔砖有“辟邪”“宜男”等功效,附近百姓因此偷走不少塔砖,终于支撑不住轰然倒塌。”
  鲁迅写那篇《论雷峰塔的倒塌》,就有批判封建思想仍然没有杜绝的一层意思。
  梁思成说:“倒了还能重建,古人的画中留下了样貌。”
  “能重建最好。”林徽因说。
  李谕拿出几本书:“这是北宋时曾任工部侍郎的李诫编写整理的一部《营造法式》,是北宋时期官订的建筑设计、施工用书,近似于今天的建筑设计手册,送给你们吧。”
  梁思成和林徽因如获至宝:“先生从哪得来的?”
  李谕说:“我那儿古书太多,已经为此建了一座博物馆。这本书去年我就看到了,但书中用的是宋代工匠们的语汇,读来如同天书,两位如果读建筑学,对你们肯定有用。”
  梁思成翻了一小会儿,也觉得很难读懂,但越是这样他越高兴:“北宋就有建筑学方面的专着,正说明中国的古代建筑确实值得研究。”
  “两位确实决定要报建筑系?”李谕问。
  林徽因坚定地说:“是我们两人的夙愿。”
  “我晓得了,”李谕说,“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建筑系都排斥女生,如果你能最终在各科成绩拿到优秀,我一定会亲自写一封推荐信,让学校给你学位。”
  林徽因高兴道:“多谢先生!”
  历史上,林徽因和梁思成抵达美国费城后,先花了一个月进行补习,去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报到时,校方却告知他们:为了便于学校的管理,建筑系只收男生,不收女生。
  学校的管理者认为,建筑系的学生经常须在夜里作图,而一个女生深夜待在作图室不是很恰当,而且建筑系繁重的作图任务也不是女人能够承担的。
  毕竟是没有CAD的时代,作图全靠人工,确实相当累,一张图纸画一天一夜的情况很常见。
  不过两人心意已决,商量后决定报考了美术系,然后选修建筑系的主要课程。
  所以最后林徽因拿的是美术学位;梁思成则继续攻读了建筑系硕士学位。
  好像到了2023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才追授了林徽因建筑学学士学位。
  李谕又说:“对了,我上船前和胡适之博士见过面,听他说,徐志摩开始追求一位叫做陆小曼的女子了,而且好像对方还没有离婚。”
  陆小曼现在的老公仍然是王赓。
  林徽因叹了口气:“志摩还是太感性,有时候分不清楚什么是爱,希望他一切安好。”
  当初梁思成已经和林徽因建立恋爱关系,徐志摩仍然在想尽办法追求林徽因。梁思成和林徽因喜欢去北海快雪堂松坡图书馆约会,徐志摩就经常去“骚扰”。
  梁思成的同学梁实秋曾回忆说:“据梁思成告诉我,徐志摩时常至松坡图书馆去做不受欢迎的第三者。松坡图书馆星期日照例不开放,梁因特殊关系自备钥匙可以出入。梁不耐受到骚扰,遂于门上张贴一纸条,大书: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情人不愿受干扰)。徐志摩只得怏怏而去,从此退出竞逐。”
  当然了,徐志摩不可能真的死心。
  梁思成说:“陆小曼这个名字总感觉听过。”
  李谕说:“她是外交总长顾维钧的兼职外文翻译,这两年在北京社交界已经小有名气。”
  梁思成恍然:“原来是这样。”
  用不了多久,徐志摩就会和陆小曼结婚,开启一段悲催的婚姻故事……
  ——
  抵达美国西海岸后,几人搭乘上了火车。
  梁林两人去费城,李谕则在芝加哥站提前下车,招了辆出租车到了芝加哥大学。
  径直来到康普顿的实验室后,李谕看到吴有训正在做实验。
  “李谕先生?”康普顿先看到了他。
  “康普顿教授,”李谕与他握了握手,然后立即问,“实验情况怎么样?”
  康普顿大为称赞:“我从来没有见到这样有才气的学生,吴是个实验天才!连我都无法复现的实验,他竟一遍遍做到了。”
  李谕说:“你们一个负责理论,一个专攻实验,挺搭配的。”
  康普顿说:“这个现象(康普顿效应)主要的任务就是实验复现,理论上的难度不大,毕竟都是借鉴了爱因斯坦先生的光量子假说。”
  李谕笑道:“康普顿教授竟然学会了中国人的谦虚品质。”
  “因为吴的表现太出色。”康普顿说。
  “现在到了什么程度?”李谕问。
  “吴在尝试第十五种材料。”康普顿说。
  康普顿效应说起来并不复杂,就是用一束频率较高的电磁波比如X射线,照射到石墨上时,会散射出两束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一束和原来的频率相同,另一束频率降低,并且与散射角有关。
  这种现象波动说显然无法解释,因为按照波动说,电磁波的频率不会因为反射和散射产生变化。
  但用光量子理论来解释就很说得通,就是碰撞后能量损失了呗。
  几个月前,康普顿刚刚用光量子理论推导出一个公式,带入普朗克常数、光速这些常数后,果然得到了一个只与入射角有关的公式。
  对于理论物理学家来说,这个公式并不太复杂,没有什么复杂的新东西。
  这个实验关键点就是能够彻底证实光子的存在,从而为光的波粒二象性盖棺定论。
  这是最被学界看重的。
  所以实验能不能被重复做出来就很关键。
  李谕说:“十五种材料?至于吗?”
  “有必要,”康普顿说,“这个实验尚且没有得到物理学界的认可,哈佛大学的威廉·杜安教授认为实验结果是因为盒子的材质导致,称之为“盒子效应”。吴为了拓展实验的适用范围、增加普适性,才决定增加其他材料。”
  最开始康普顿只用了石墨。
  李谕问:“都成功了?”
  康普顿点了点头:“太令人不可思议了!中国的学生在治学能力和态度上都让我十分佩服,吴为了做实验,半年多里几乎只待在实验室或者寝室。家书甚至一直没有回,其父连发四封加急电报,我才知道。我令他回了电报,才重新开始做实验。”
  李谕倒是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努力:中国人太渴望成功了。
  几十分钟后,吴有训突然高兴道:“成了!”
  他这才发现实验室中多了李谕和康普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6页  当前第7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0/7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