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370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06
  李谕脑子一闪,原来这个家族的姓氏是维特根斯坦。那么眼前这个十五岁的少年,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李谕说:“卡尔先生,其实这个年龄的孩子多少有一些叛逆,您无需过分苛责。”
  “叛逆?这只是借口罢了,我年轻的时候可从来不会因为叛逆就少受惩罚。”卡尔说道。
  李谕不太好管人家的家务事,于是对小维特根斯坦说:“你在学校里最喜欢的是哪门课?”
  “我喜欢代数、几何还有物理,”小维特根斯坦说道,“我最崇拜的就是玻尔兹曼先生,而他最欣赏的人是你,所以我也崇拜你。”
  “谢谢你的喜欢,”李谕笑道,“无论如何,你都应该在学校里认真学习,因为这才能让你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更加深入的物理与数学。”
  小维特根斯坦说:“我知道,但是班上有人总是吵吵闹闹,打扰别人上课。”
  卡尔不满道:“别人吵吵闹闹和你有什么关系!哦,看来真应该把你转入一间管理更严厉的中学。”
  小维特根斯坦吐吐舌头,不敢继续说话。
  卡尔是奥地利钢铁巨头,只是现在基本隐居幕后。
  他此前拒绝了奥地利授予的贵族,但对德国的贵族身份又非常执着,一直声称自己是德国贵族的私生子。
  而他对子女的教育非常有问题,导致孩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后来有两个儿子先后自杀,或许就有童年有关。
  一个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而一个不好的童年则需要一生治愈。
  聊了一会儿后,卡尔拿出纸笔,与李谕签订了使用不锈钢专利权生产日用品的合同。
  这是一个大单,奥地利生产能力十分强,几乎可以辐射整个东欧与南欧,专利使用费一年就能超过十万美元。
  签完合同,古斯塔夫·马勒也来到了卡尔家,他是奥地利著名的音乐家。只不过奥地利出名的音乐家太多了,普通人可能没听过他的名字,但他可是号称最后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交响乐作曲家。
  奥地利的有钱人以及贵族,甚至皇室都喜欢资助音乐家,作为奥地利最有钱的家族之一,卡尔对艺术的赞助十分慷慨,所以很多同时期的音乐家都是他家的常客。
  受早年一些小学课文或者课外读物影响,很多人印象中音乐家、作曲家似乎都是穷苦人,典型的如贝多芬和莫扎特。
  贝多芬被描述成了“穷苦悲惨”的形象,而莫扎特最后甚至葬身乞丐坟墓,尸骨无存……
  心灵留下了小小的创伤。
  李谕少年时期读到后还挺难过的,本来很喜欢吹口琴,想学点音乐课外班,但被坚决阻止,因为感觉搞音乐太穷了0.0
  实际上都是假的哈。
  这事吧,说起来很有趣,在那个十年特殊时期,音乐学院的教授们为了防止冲昏头脑的红色小将们把珍贵的交响乐音乐总谱付之一炬,也为了让西方色彩浓郁的贝多芬、莫扎特的作品可以正常演奏,刻意编造了不少故事。
  教授们脑子很灵活,专门写了一本《音乐的故事》小册子,作为普及读物,到处发行。
  小册子中把音乐家们塑造成了出生寒微、穷困潦倒的贫下中农形象;至于一些家境的确好、不能说太穷的,就加上各种身残志坚的悲情人设,创作的音乐也都是为了歌颂被压榨的平民。
  就连年少成名、花天酒地的莫扎特都被描写成了“无钱治病、英年早逝”……
  反正让你看了就同情得内牛满面那种。
  于是乎,音乐家阶级被成功划为“贫下中农”,作品顺势广为流传,贝多芬直接成了服务劳苦大众的文艺标兵。
  再然后嘛,不知道为啥这些故事混入了小学教材里,导致不少人误以为那些大音乐家们是真的穷困潦倒。
  长大后,当李谕第一次看到大钢琴家郎朗生活如此优渥,还有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后十分震惊:弹钢琴的不都很穷吗?
  后来才知道,能学得起钢琴的家庭那才是真有钱的好不好!和吹口琴根本不是一个概念的说。
  真实历史上的贝多芬、莫扎特,当然都是很有钱的。
  贝多芬可能年少时期有点清贫,但人家成年后吸金能力非常强。他有一个学生,是奥地利的公爵,皇帝的堂兄弟!给这种人授课,收入怎么会低。
  至于莫扎特,后来奥地利曾经公开过他十年间的账单和收据,揭开了他“穷苦”生活的真相:收入至少是普通人的400倍!
  莫扎特在首都维也纳核心区域七个房间的大公寓,还有私人台球桌、理发师、专门的马车位。
  真是太穷了,穷得让人忍不住流泪!
  另外,海顿、舒伯特、李斯特等其他大名鼎鼎的音乐家不遑多让。
  李斯特直接是“流量巨星”,他演出的时候,疯狂的女粉丝直接把珠宝、钞票往台上扔,开演唱会和开提款机似的。
  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是对当年受伤的幼小心灵的安慰。
  而眼前来赴约的古斯塔夫·马勒,三年后创下过一个半月演出挣了一万美元的壮举。
  他目前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首席指挥,并且拥有艺术总监这个非常有声望的位置。
  卡尔见到古斯塔夫·马勒很开心:“听说后天你会指挥一场盛大演出,皇储斐迪南大公都会亲临歌剧院。”
  马勒说:“是的,这场演出采取的是受邀制,我专门给你带来了几张邀请票。”
  卡尔非常感激:“实在不知道如何感谢。”
  马勒笑道:“您平时的馈赠已经足够之多。”
  卡尔又为李谕和马勒作了介绍,马勒颇为惊讶:“东方神秘的科学巨子!我想我明天必须再给您带几张票,如果斐迪南大公知道您也参加,一定非常高兴!”
  由于奥匈帝国皇帝约瑟夫一世(茜茜公主的丈夫)对科学界同样十分重视,所以整个奥地利对科学家还是十分尊重的,只不过维也纳的科学氛围确实比不上柏林、伦敦浓厚罢了。


第三百八十章 萌芽中的恶魔
  李谕是个好吃家,维也纳的饮食比不上意大利,但也比德国好多了,想到过段时间就要去柏林,还是在这些地方先好好款待好自己的肚子。
  维特根斯坦家族影响力不低,侍者端上炸猪排后,卡尔自豪道:“这只野猪是几天前斐迪南大公打猎后送来的,用来招待尊贵的客人再好不过。”
  李谕知道这位后来导致一战爆发的斐迪南皇储非常喜欢打猎,光鹿就射杀过5000只,对打猎的痴迷很可能导致了他耳膜受到了永久性损伤,是他对1914年暗杀反应迟缓的原因之一。
  炸猪排比较熟,李谕和吕碧城、近卫昭雪的东方肠胃比较适应。
  品尝过后,古斯塔夫·马勒叹道:“如果大公将来可以继位,或许对我们会友好一点。”
  马勒以及维特根斯坦家族都是犹太人,在德国以及奥匈帝国境内,反犹是最凶的。
  他们两家虽然早就明显德国化了,但依旧掩饰不了犹太身份。
  马勒为了维持自己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艺术总监的职位,被迫从犹太教改信了天主教,因为维也纳不允许犹太教徒担任这个职位。
  他一直谨小慎微小心生活,避免引起反犹者的攻击。
  卡尔虽然已经成为巨富,同样免不了有这种困扰,“要是真的能改变,我可能会把财富重新转移回奥地利,毕竟我深爱这个地方。”
  早在几年前,卡尔就偷偷转移了大量财富到国外,资本家的嗅觉似乎更加灵敏。
  李谕提起了自己想要购置搪瓷生产线后,卡尔很热衷:“院士先生提出的请求我肯定会帮助完成,这对于我来说易如反掌。”
  李谕举杯道:“价款方面我绝不会拖延。”
  卡尔道:“想不到能与您又谈成一笔生意。”
  欧洲人正式的晚宴通常持续时间非常久,结束时,时间已经非常晚,这时候再找宾馆已经来不及,只好留宿在了维特根斯坦家。
  卡尔很客气:“我有一间十分大的套间卧房,正好可以供三位使用。”
  李谕连忙说:“先生最好还是提供两间。”
  卡尔以为李谕还是有原则的,要搞传闻中东方的“翻牌”制度,反正家里有的是房间,于是就安排了两间房。
  李谕自然是让吕碧城和近卫昭雪住在了那间最好的套房。
  套房面积很大,装修豪华,尽显维特根斯坦家的实力,沐浴间有一座巨大的浴缸。
  李谕住的房间相对简单一些,但总归还是可以洗个热水澡。
  这两天舟车劳顿,李谕多少有点累,洗完澡就躺床上想要睡觉,却突然听到了吕碧城和近卫昭雪房间两人在沐浴间嬉笑。
  “不对,那幅《马拉之死》中马拉在浴缸的造型是这个样子。”
  “这样?”
  “不对,把手垂得自然一点!还不够自然,等一下,我帮你……呀,不好意思,我不小心碰到的,平时裹得严严实实,想不到这么大。”
  “你少来~”
  “而且你还这么白。”
  ……
  李谕听得心跳加速,赶紧拿被子捂上头睡觉。
  ——
  翌日,李谕准备去拜会拜会老朋友玻尔兹曼,毕竟都到了维也纳,不见一面实在说不过去。
  卡尔让管家开车送他,坐上车后,李谕看到小维特根斯坦也在车上,管家说:“今天少爷要上课,要送他去上学。先生放心,不会耽搁太久。”
  李谕说:“没关系,我并不赶时间。”
  路上,小维特根斯坦对李谕问道:“先生,您是如何学明白那么多数学与物理知识的?”
  李谕耐心说道:“这个问题有点宽泛,如果简单一点说的话,我想只有一个词就可以概括:热爱。”
  小维特根斯坦又问道:“那您在上学时,如果遇到有人欺负你怎么办?”
  目前的学校环境同李谕穿越前大不一样,又考虑到小维特根斯坦犹太人的身份,李谕回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如果欺负你,就勇敢回击回去,不然他们就会以为你好欺负,继续欺负你。但最好还是先隐藏好自己的身份。”
  小维特根斯坦点点头:“我记住了!”
  汽车到达学校,小维特根斯坦背着书包下了车,与其他一些学生一起走向校园中。
  李谕目光随意扫过,突然感受到一股阴冷的气息,再回过眼神,我尼玛!那不是小胡子吗!
  小维特根斯坦与他并肩而行,还对他说:“阿道夫,你不是说不来上学了吗,要去当个画家。”
  阿道夫愤愤道:“我的父亲不同意,他坚持说只有当公务员才是正途,但他根本不知道我在艺术上有多么伟大的天赋!他只想扼杀一个摇篮中的天才画家!”
  小维特根斯坦说:“当个公务员有什么不好?”
  阿道夫说:“再好我也不喜欢!总之,就算他坚持让我来上学,我也不会继续好好读书。你哪?你这么说,该不会要脱离落后小队,当一个优秀的书呆子?”
  “才不是书呆子!”小维特根斯坦说,“你有理想,我也有,我要成为像玻尔兹曼还有李谕那样顶级的学者!”
  阿道夫嘲笑道:“比当个画家更遥不可及。”
  “也不是遥不可及,昨天李谕先生就在我家一起用膳,他看起来根本不像传闻中那样神秘到不可莫测。”小维特根斯坦说。
  “怎么可能!”阿道夫并不相信。
  “不信你看!”小维特根斯坦指向汽车的方向,“早上我们还一起坐车,只不过他还要去见伟大的玻尔兹曼教授。”
  阿道夫眺望了一眼李谕,叹道:“看起来年龄不算那么大,这么说,我真的不能放弃当个画家的愿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6页  当前第3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0/7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