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不一样?”李谕问道。
吕碧城轻哼了一声,“这你就不懂了!”
李谕再想追问,她也不说。
“怕了你,”李谕只好认输,“不过既然都要走了,不如买点有意思的东西,我想没有女人能够抗拒。”
“我才不信!有什么东西我不能抗拒?”吕碧城问道。
李谕自信道:“跟我来吧!”
大名鼎鼎的香榭丽舍大街旁的福宝大道,爱马仕总店。
“这……这也太好看了吧!”
吕碧城眼睛都快放出光来了。
爱马仕如今在巴黎已经是顶级奢侈品牌,它们此前主要做高级马具,今年刚开始涉足女士皮包、配饰等产品。
一经推出,立刻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这东西对女人来说,就像豪车之于男人,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痴迷。
想反抗?门都没有!
李谕得意道:“喜欢吧?”
“喜欢,简直太喜欢了!竟然有这么精致的包!”
吕碧城一个个看着眼前设计前卫精巧的皮包,不时拿起来仔细把玩,简直挪不动脚。
巴黎现在走在全世界时尚圈的第一位,别说吕碧城了,很多美国人也没见到这么精致的皮包,怎么可能不沦陷。
李谕对店员说:“凡是刚才碧城女士喜欢的,一起打包。”
店员讶道:“先生,都是限量版,价格可不是小数字!”
李谕说:“多谢提醒!差点忘了再加几款新式的礼帽!”
店员:“……”
李谕顺路也在香榭丽舍大街购买了两套高档西服,一套比较薄,一套比较厚,以及几件衬衫,能够适应不同的季节。
同样的,吕碧城也买了几件洋服。
西服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不过是面料上更加考究一些而已,整体造型没什么新奇的。但女士礼服方面,巴黎就太出色了。
当他们回到京城时,应该会是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购物差不多,差不多该启程了,不然待久了真的只能走海路。
当他们到达圣彼得堡时,马尔科夫已经安排好了授予院士的文书,并且还有到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亲笔文书。
已经是非常高的礼遇。
毕竟尼古拉二世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皇帝,与法国选出来的总统卢贝身份不太一样,至少他心里这么认为。
马尔科夫说:“早知道有皇帝陛下的文书,我就不用忙前忙后争取大铁路的使用权,有这个签名就足够。”
看来还省了不少事。
李谕借用之前普朗克的话笑道:“今后我们也算同事。”
马尔科夫说,“与您作为同事,幸运之致,今后有机会要多向您请教!”
李谕忙说:“还是我向你们请教更合适。”
以后这种数学大佬能解决不少难题。
第二百六十六章 惊魂
来自沙皇的文书的确帮了大忙,因为现在日俄局势已经非常紧张,这趟火车上绝大部分都是俄方军人,准备加强远东的军事力量。
火车启动后,李谕在火车上遇到了上次坐西伯利亚大铁路返回时就碰见的海军少将马卡洛夫,看了这次他要被正式调往远东赴任。
在远东的这些俄军将领里,马克洛夫算是比较有水平的一个,其他的将领们的确有点不够格,当然这是相对于此后日俄战争中日军的东乡平八郎、乃木希典等人而言。
此前说过,马卡洛夫不仅是军人,还是名海洋科学家、探险家,并且是圣彼得堡科学院的院士,所以他早就听说了李谕被授予院士一事。
“实在是巧,而且这次我将与你一路同行,直到大连。”马卡洛夫说。
李谕早就看出来这一车军人都要分派到东北各地,尤其是哈尔滨、海参崴等关键城市,其实心里对他们没有什么好感。
于是随口应付了几句,大部分时间还是待在车厢里写星战前传的纲要,毕竟都答应普朗克要尽快完成,大佬催稿必须重视。
漫长的旅途后,火车到达哈尔滨,马克洛夫突然找到李谕:“火车在此要停留数个小时,以便装卸货,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兼护路军总司令霍尔瓦特将军为我们办了个小小的欢迎仪式。”
“欢迎仪式?”李谕纳闷道。
“没错,”马卡洛夫说,“毕竟我们同为科学院院士,你又拿到了皇帝陛下的亲笔文书,作为身在哈尔滨的霍尔瓦特将军,特意嘱咐要一并对你进行欢迎,谁叫你是个中国人。”
李谕心里嘀咕:欢迎个毛线,他又不是中国人,在哈尔滨欢迎我?简直搞笑好不好!
不过一车都是俄国军人,而且目前沙俄已经在实际上控制了满清的龙兴之地——东北。所以竟然真成了“在别人地盘上”,李谕不太好拒绝,只能将就着走个过场去。
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此后会一路晋升到中将,从他的职位就能看出沙俄对铁路的极度重视。
李谕与马卡洛夫走下火车,来到了火车厅,霍尔瓦特甚至带着一个小军乐团和仪仗队,有模有样的还挺隆重。
军乐奏起,霍尔瓦特走上前道:“马卡洛夫将军,李谕院士,一路辛苦!”
李谕心中刚说了句“辛苦毛毛”,马卡洛夫也刚与霍尔瓦特握了握手,突然旁边一阵急促的枪响,霍尔瓦特的军乐团以及仪仗队瞬时大片倒下。
接着一阵日语大喊:“杀鸡给给!”
“吗的,是日本人!”
几人迅速躲到了一个货箱后,身边枪响不断,霍尔瓦特带来的仪仗队没有携带武器,很快就被屠戮殆尽。
“为什么这里会有日本军人?”马卡洛夫问道。
霍尔瓦特啐了一口:“八成是偷偷溜进来的,我招募的这批车站工人应该都是当地的中国人才对。”
“警卫哪?”马卡洛夫急道,“我们快要被围住了!”
霍尔瓦特说:“警卫都在车站外,到达大厅至少还要几分钟。”
“那我们早就成了亡魂了!”马卡洛夫说,“这帮日本人疯了吗?他们跑到这里面怎么活着出去!”
李谕说:“狂热的日本人就是这样,我们还是想想怎么保住小命。”
“想搞斩首行动,没这么容易!”霍尔瓦特抽出一把随身的手枪,“少将,您有随身武器吗?”
马卡洛夫哪想到会有这一出,“没有。”
“那就靠我了,他们差不多也没子弹了,我先搞死几个该死的日本人。”
对面的枪声渐渐稀疏,这些日本人混进工人里,带不了太多弹药,随即抽出短刀朝着三人奔跑过来。
“搞死俄国那两个将军!东北是属于天皇的!”
“谁能杀了他们,谁就是无畏的武士!”
这帮日本人疯了般冲过来。
霍尔瓦特好歹是个将军,不是吃干饭的,抬手七八枪就打死了最前面的几个人。
日本人没了热兵器,李谕才探出头,看到还有十来人冲过来。
很快,霍尔瓦特枪里也没了子弹,只能肉搏,不过他们连刀刃也没有。
“苏卡不列!”霍尔瓦特恶狠狠骂了一句俄语里的脏话,把手枪往地上一扔,“想要弄死我,没这么容易!”
马卡洛夫也知道必须先活过这几分钟,等守卫赶到,这帮日本小鬼子都是枪下亡魂,顺手撸起袖子准备和他们暂时搏命。
他们随即和日本人打了起来,但他们只有两个人,只能是边退边勉强招架。
进攻之中,两个日本人也看到了柱子后的李谕,他们手里拿着很像肋差的日本短刀,互相看了一眼,只犹豫了一秒钟,就高举短刀要砍死李谕。
“我靠,连我也要弄死!”
生死关头,李谕根本来不及犹豫,从怀中掏出段祺瑞送给自己的那把勃朗宁M1900手枪,“砰砰”两声,正中两人面门。
其实当这两个日本人近距离看到李谕拔出手枪时,已经知道晚了,更没想到李谕的枪法这么好,手连抖都没抖一下。
——实际上都是求生欲望下的本能反应。
再怎么说,在北洋的两百发实弹训练可不是白练的。
马卡洛夫已经被刺中一刀,他用力抓住对面日本人握刀的手,另一只手狠狠地朝他脸上砸去,他力气很大,但对方竟然被打得面目全非也不松手。
另两名日本浪人迅速冲过来,提刀就要砍向马卡洛夫的脖子。
霍尔瓦特那边的情况也很不好,腾不出手救马卡洛夫。
危急关头,“砰砰”!又是两声枪响。
两个日本浪人随即中枪倒地,李谕接着把剩下的三发子弹全部打出,弹无虚发,枪枪命中,只有一个日本人被打中肩部,没有立刻丧命。
再次少了七个日本浪人,局势瞬间好转,马卡洛夫忍痛把刺进腰部的短刀抽出,血液的刺激让他红了眼,接着冲过去抬手握住一名日本武士的短刀,然后另一手的短刀疯狂砍下,砍了十几刀才停手。
警卫此时也终于来到,最后的几名浪人瞬间被击毙。
只剩那名被打中肩膀的日本人在地上匍匐。
霍尔瓦特忙说:“留个活口!”
可这名日本浪人竟大喊了一声:“天皇万岁!”然后毫不犹豫把刀刺进了自己脖子。
霍尔瓦特和马卡洛夫有点呆住,这么不要命?
“是特么的敢死队!这帮日本人被洗了脑,不可能活命。”李谕说。
论对日本人的了解,李谕还是比俄国人强。
此时大批的警卫和军人都到达,李谕他们迅速转移到了更加安全的地方。
霍尔瓦特接着下令:“立刻调查所有的工人,凡是日本人,格杀勿论!”
马卡洛夫对情况有些担忧:“日本人已经能够渗透到这里,还能组织斩首行动,东北还是我们控制之下的吗?”
霍尔瓦特着实想不到:“他们必然策划良久,连大辫子都蓄出来,就为了能模仿中国工人。”
“苏卡不列!他们早就有这种想法!”马卡洛夫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