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汽车赛,耶利内克肯定参赛,一听李谕也要一起参加,痛快地答应借给他一台能够乘坐两人的“梅赛德斯”牌汽车。
“我们去慕尼黑。”李谕对吕碧城说。
“我也要去?”吕碧城竟有点惊讶。
“这可是个很不错的体验,顺便带你看看德国的风景。”李谕说。
要是李谕走了,吕碧城自己待在柏林确实没意思,其实她内心很想和李谕一起去,于是说道:“那……好吧。”
李谕仔细检查了这辆车,然后与耶利内克、保时捷一同在柏林出发。
保时捷看到副驾驶的吕碧城说:“你的领航员很漂亮!”
保罗·戴姆勒与耶利内克同行,也说道:“你是今天在场参赛的唯一女性,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吕碧城则问向李谕:“领航员是什么?”
李谕笑道:“不用管那么多,总之很重要就是了。”
吕碧城想起昨天的事情,轻哼了一声:“知道就好!”
比赛从早上六点出发,放在后世,差不多五个小时就能到,但如今汽车时速可太慢了,今天晚上能到就很不错。
甚至不少驾驶自制汽车的人第二天才能到达,半路抛锚退赛的更是大有人在。
李谕带着一些文件和行李,反正他并不把输赢放在心上,能够安全抵达就万事大吉。
保时捷和耶利内克可就非常重视了,势必要争个上游。
耶利内克属于有钱,纯粹喜欢赛车。
而保时捷则是要验证自己生产的汽车能力。他这几年已经参加过不少汽车比赛,好多设计也是基于赛车的目的出发,比如非常重视簧下质量。可以说保时捷的确有赛道基因。
和他们一比,李谕简直就是在郊游。
吕碧城有些担心地问道:“这么远,我们能开到吗?”
李谕自信道:“相信我的车技!”
好在慕尼黑是德国的重要城市,与柏林之间的道路条件尚好,一路上都是人烟密集的城镇,不会出什么问题。
两人优哉游哉,晚上快十一点时才抵达终点。
保时捷他们早就到了。
耶利内克说:“你真是太慢了!”
李谕笑道:“我负重了,当然慢。”
吕碧城不满意道:“我很重吗?”
保罗·戴姆勒是与耶利内克在一辆车上,他说道:“我们可比你们两人要重。”
“我还有行李哪,”李谕说,“不过这台梅赛德斯汽车确实不错,比我在英国时开的那台要快不少。”
保罗·戴姆勒说:“当然了,这台车采用了最新的发动机技术。”
其实经过这种长途跋涉,车况已经比较差了,大都要进行“大保养”。
所以他们很多人并不会把汽车立刻开回柏林。
就稳定性而言,早期的汽车确实差点意思,或者说可以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保罗·戴姆勒说:“保时捷先生已经给你们定好了酒店,今晚好好休息一下。哎,早知道我也带着姑娘参赛。”
当李谕与吕碧城来到酒店时,才发现保时捷只给他们订立一间房。
好在是个套房,有一间卧室的同时还有一间客厅。
“我,我,我们要两间房!”吕碧城立刻说。
保时捷很惊讶:“你们不是情侣吗,为什么要两间?”
“我,我们不是的……”吕碧城说,“总之你要再找一间。”
保时捷摊了摊手:“没办法,今天来的人太多。”
毕竟是在中国长大的,有些传统思想改不了。李谕只好说:“我睡在客厅沙发就是。”
吕碧城紧了紧衣领:“你不能偷看!”
这间套房的沙发长度根本不够李谕伸开腿脚,但也没办法了。
保时捷走后,李谕找来了一床被子来到沙发,今天确实比较累。
吕碧城突然说:“卧室的门怎么锁不上?”
李谕打了个哈哈说:“合上门就是,锁不上也没关系。”
“这可不行,要是……要是……”
李谕问道:“要是什么?”
吕碧城咬了咬嘴唇:“要是你闯进来怎么办?我一个黄花大闺女的……”
李谕只好说:“放心,今天的我就是柳下惠,绝对不会!”
话说自己也不如柳下惠,人家柳下惠好歹是搂着。
“你发誓!”吕碧城还不放心。
李谕只好举起手:“我对灯发誓,要是擅自闯进去,就天打五雷轰,断子绝孙……”
“好啦好啦!”吕碧城连忙打断他,“也不用……发这么毒的誓。”
李谕开了一天车,又不是高速巡航,真心很累,啥也不管了,倒在沙发上,把被子一盖,几十秒钟就沉沉睡了过去。
吕碧城却衣服也不敢脱,躺在床上睡不着,过了好一会儿,又偷偷跑到门边,打开一道缝看过去,发现李谕睡得很香,但是鞋子没有脱。而且沙发很小,被子大半滑了下去。
她左思右想好一会儿,终于壮着胆子过去给李谕脱了鞋,然后把被子重新盖好,还往里面用力塞了塞以防再次滑落。
眼神滑过李谕安详熟睡的面孔,发现他嘴角似乎在笑,吕碧城没敢仔细看,连忙跑回卧室钻进被子里盖上了头。
李谕刚才其实有点醒了,但发现是吕碧城后,嘴角一弯,又睡了过去。
第二天早上,醒来后李谕使劲伸了个懒腰,发现吕碧城已经做好了早饭。
“这里只有面包,以及那种火腿和鸡蛋,我煎了一下,将就吃吧。”吕碧城说。
李谕问道:“昨天睡得还好吗?”
“好,当然好,好极了!”吕碧城连说了三个好。
李谕却说:“奇了怪,我一直以为在沙发上睡觉会很难受,没想到还挺舒服。只不过早上起来发现不知道为什么鞋子被脱下来了,还摆放得挺整齐。”
吕碧城脸上一红,连忙别过脸:“可能是你自己拖的,睡迷糊忘了。”然后赶紧岔开话题:“今天要回柏林吗?”
李谕吃了口鸡蛋,“不着急,我们先去趟慕尼黑大学。”
这可是李谕来此的最大目的。
吕碧城歪着头说:“那吃完了快点出发。”
李谕问道:“你怎么一直往那个方向看?”
吕碧城胡乱说:“我在看窗外的风景。”
“可窗户也不在那边啊。”李谕说。
“哎呀,你烦不烦,”吕碧城跑到窗户边,“这样总行了吧?”
李谕心中一乐,迅速吃完了早饭:“我们走。”
慕尼黑慵懒的阳光洒进来,与窗边稍显瘦削的吕碧城背影映衬下,还真有一种别样的风采。
第二百六十章 奴隶与主人
李谕到慕尼黑大学想见的,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发现X射线的伦琴了。
伦琴目前是慕尼黑大学物理学教授和物理研究所主任。
相比较中美的大学,欧洲这些古老的大学挺有古风,没有明确的围墙圈出校园,城市里可能动不动就会碰到一座建筑属于某某大学。
毕竟这些大学都太古老了,动辄五六百年,已经长进了城市之中。甚至很多像是学生宿舍、学生食堂之类的建筑,压根不属于任何大学。
这么说有点绕,换个说法就是只要是在这座城市里,任何一所大学都可以申请某栋宿舍楼里的宿舍,即宿舍楼里会住着不同大学的学生。
可以理解为蓝翔的学生与山东大学的学生住在一个楼里,我教你开挖掘机,你教我生物数学,想想真是蛮有画面感……
慕尼黑的天气比德国北部要好,欧洲基本上越靠近地中海的地方,气候越适合人类居住。
貌似以前日耳曼人就属于欧洲的“蛮夷”,觊觎欧洲更舒适的土地,而南下入侵。
感觉和中国千年来与游牧民族的斗争有点像。
只不过结果不太一样。
慕尼黑大学的变化看起来没那么大,李谕还是比较熟悉的。
一进校园就想起当时在慕尼黑大学做交换生时天天吃香肠还有那种怪异的“德国饺子”的感觉。哪怕一万个人投票,所有人肯定会毫不犹豫地说北大食堂比慕尼黑食堂水平高数个档次。
没得比,完全就是普通人和大厨的差距。德国人和英国一样,真是不会做饭。
伦琴的样子李谕很熟,毕竟是能够当做画像挂到大学墙壁上的人物。
李谕轻车熟路就找到了物理系,但刚要进去,却被几个人围住。
看样子应该是大学里的学生,他们讨论道:
“快看,是东方人!”
“日本人?”
“看着不像,日本人貌似穿一种很土很麻烦的和服,头上也是一种怪异的武士发型。”
“更不像中国人,中国人脑袋后面都有一根猪尾辫,同样丑极了。”
几人哈哈大笑,继续奚落着:
“不管日本人还是中国人,落后国家都是一个样子。”
“话说他们来这里干什么,看着很年轻,总不会是学生?”
“别开玩笑了!东方人连四则运算都搞不明白,还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