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三秋空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06
  “这些文人与科学人士是与英国国王葬在同一座教堂之内。”
  载振丝毫没意识到什么,反而疑惑道:“不都说了,是人家的传统。”
  李谕心中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他在非常壮观显眼的牛顿墓前驻足,牛顿是第一个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科学家。
  石棺上镶着图画,描绘的是一群男孩在使用数学仪器。石棺上方为牛顿斜卧姿态的塑像,他左手指向一幅由两个男孩持握的卷轴。很多人以为是微积分,仔细看其实是他的二项式公式。背景雕塑则是个天球,球上画有黄道十二宫和相关星座,揭示牛顿对天文学巨大的成就。
  李谕想到了诗人蒲柏为牛顿写下的墓志铭:“自然与自然的定律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降生!于是,一切变得光明。”
  正看得入神时,一个金发碧眼的英国人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问道:“你们谁是李谕?”
  李谕道:“是我。”
  “太好了!终于找到你了!我是皇家学会《自然科学会报》的编辑约尔森,我们哈金斯会长和开尔文勋爵知道你来了英国,特意要我来邀请你去见一面。”
  好嘛,来得还真快!


第五十八章 你错了
  “皇家学会?”载振之前听过这个名字。
  “是的,贝子爷,您是知道的,皇家学会会长想邀请我去学习学习。”李谕说,“您要不也一起去看看?”
  载振摇了摇头,“行程已经安排满了,上午游河已经耽搁了时间,我们还要去英格兰银行。”
  他的确有任务在身,回去还要给朝廷写汇报,而且载振以后是要做商部尚书的人,肯定对银行业非常上心。
  于是李谕道:“既如此,我自己随约尔森编辑先去。”
  载振说:“可以,你去便是,记得写份考察报告。”
  载振精力有限,不可能去过多的机构,正好李谕对科学比较熟悉,让他去做做这方面的考察再合适不过,也完全信得过。
  “没有问题。”李谕转身对约尔森说:“有劳先生带路。”
  约尔森说:“皇家学会很近,我是打了马车匆匆赶过来,我们出门上车吧。”
  两人刚走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黄开甲便追了过来:“等等我!我也去!”
  李谕问道:“你不随着贝子爷一起考察银行吗?”
  黄开甲笑道:“我可不懂银子的事,有义衷(梁诚的字)和颖侯(唐文治字)就足够,他们都是掉进钱眼的人。”
  黄开甲在美国上耶鲁大学时就是个高材生,也是个热衷于理工学科的人。
  三人坐上马车,途径唐宁街、白厅、海军部大楼,停在了英国皇家学会门前。
  李谕下车就看见了台阶上站着两位抽着雪茄精神抖擞的老者,李谕看过照片,立刻知道他们就是开尔文勋爵和哈金斯会长本人。
  没想到两位学术大拿竟然出门迎接,李谕忙走上前给他们深鞠一躬,表达了自己隆重的敬意。
  开尔文勋爵笑着说:“阁下如此年轻,让我不胜感慨啊。”
  黄开甲并不认识他们,于是约尔森又给他们做了一番介绍。
  哈金斯会长侧了侧身:“二位请进吧。”
  几人来到哈金斯会长的办公室,他拿起一只茶壶说:“知道你要来,开尔文勋爵甚至不辞辛苦托人买了一只中国茶壶。”
  虽然当时英国的制瓷业已经兴盛,但基本走的都是骨瓷路线,论起精美,上流社会依然还是喜欢中国产的瓷器。
  哈金斯会长拿着的是一台青花瓷茶壶,价值不菲,但在二十世纪初,的确仅仅是个茶壶。
  开尔文勋爵也笑道:“茶壶是我的,但是茶叶却是哈金斯会长亲自挑选。他是知道的,我对茶可没有对咖啡那么有研究。”
  哈金斯会长桌上放着一只小壶,也是瓷质,上面的小标签用中文写着“祁门”,即祁门红茶。
  这也蛮符合英国人的特点,英国人几乎只喝红茶,而且一般多是印度产红茶,诸如阿萨姆红茶、锡兰红茶之类。
  但上层人士,尤其是王室,最爱的红茶其实还是高大上的中国产红茶,其中最上品的,便是祁门红茶。
  英国人算是欧洲人中最懂茶的,哈金斯会长熟练地冲泡,然后拿起一杯冰牛奶问道:“要加多少?”
  李谕以前有个英国的留学生同学,知道英国人这方面很轴,喝茶只喝浓茶,而且一定要喝热茶,不加牛奶或者加热牛奶那也是万万不可。
  于是他说:“稍许即可。”
  哈金斯会长一愣神,李谕知道自己这句话太“中式”了,于是又说:“五分之一杯牛奶。”
  哈金斯会长立刻展颜一笑,倒好牛奶递给了李谕。
  “王室藏有不少各国茶叶,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这罐气门红茶。”哈金斯会长的发音不是很标准,“你们尝尝如何。”
  李谕喝了一口来自100年前大英帝国的奶茶,的确泡得非常浓郁。他平时喝茶不多,而且主要是喝绿茶,味道相比之下淡了许多。
  黄开甲在旁赞道:“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好茶!好茶!”
  哈金斯会长没有听明白这句中文诗词,问道:“可否以英国语言翻译一下?”
  黄开甲直接被问住,憋了半天说:“就是说这碗茶Very Nice!”
  开尔文勋爵也表示赞同:“Chinese tea is very nice!”
  哈金斯会长又问起了李谕的科研环境,还有教育背景,李谕笑道:“爵士,我现在并没有什么文凭。”
  卡尔文勋爵差点把雪茄屁股都咬下来:“没有文凭?你真是个天才!”
  哈金斯会长倒是不太吃惊,因为他也没有上过正规学校,之前是个商人,只不过对于天文学异常热爱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甚至还建造了一座自己的天文台。
  几人又聊了会热力学相关话题,这是开尔文勋爵的专长。李谕其实很想指出开尔文关于地球年龄估算的错误,但是想了想现在的科研条件根本不具备,因为精确测量要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也就是元素的半衰期,只好作罢。
  但李谕对现有热力学的知识也不低,并且因为他真正的了解热力学的本质,也就是对微观领域的认知很足,所以他的看法其实要透彻很多,令开尔文勋爵赞叹不已。
  说着说着又聊回哈金斯会长的天文学老本行,他是搞恒星光谱研究的。
  不过天文学更是李谕的专长,两人同样聊得很投机。
  哈金斯会长说:“没想到阁下如此年轻,涉猎便如此广泛,对天文光谱学也有研究。说起来,多年前我曾测量大犬座α星A的光谱,发现它竟以超过40公里/秒的速度远离太阳,令我非常难以理解,不知阁下可有何见解?”
  大犬座α星A也就是咱们所说的天狼星。
  天狼星是历史上第一颗被测量速度的恒星,也就是天体径向速度研究的开端,测量者正是哈金斯会长。
  但是李谕却很明显知道他说错了。因为虽然宇宙在膨胀,绝大多数恒星都在离我们而去,但还是有向着我们奔来的,天空中最亮的星——天狼星正是如此。
  “尊敬的会长,恕我冒昧,如果可以从新准确测量光谱的话,我相信,大犬座α星A并非远离我们而去,而是奔赴我们而来。”


第五十九章 开车!
  “哦?!吐吐吐!”
  开尔文勋爵这回直接咬下了雪茄屁股,一堆烟叶散在嘴里。
  实在是没想到,一个落后腐朽的大清国的年轻人,见到堂堂日不落帝国皇家学会会长的第一天,就指出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犯了错误。
  是不是有点开国际玩笑了?
  黄开甲也听傻了,李谕该不会疯了吧,竟然在皇家学会里面质疑他们的老大!万一说错了怎么和载振交代,他现在代表的可是大清专使团,有没有搞错!
  哈金斯会长显然也难以接受:“李谕先生,红移与蓝移是非常明显的现象,测量怎么会错?”
  红移与蓝移是光谱学的说法,简而言之红移就是说明天体在远离我们而去;反之,蓝移则是朝着我们过来。哈金斯会长就是发现天狼星存在光谱学的红移,才说它在背离地球远去。
  李谕笑了笑说:“哈金斯会长,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我自然不敢这么说,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再做一次测量。”
  开尔文勋爵最爱看热闹,哈哈笑道:“太好了!哈金斯会长,这次我站年轻人一边,怎么样,要不要打个赌?”
  如果是一般人,哈金斯会长真有可能生气,不过李谕作为一个后辈,而且来自遥远的东方,完全没必要大老远横跨整个欧亚大陆跑来跟自己闹着玩。并且他之前的论文观点也明显是在颠覆与创新,甚至得到一众科学界大佬认可,自己还真有点拿不准。
  但天文学好歹也是自己的专长,哈金斯会长说:“好,我就打这个赌!赌什么?”
  开尔文勋爵看着手里被咬掉屁股的雪茄,说:“如果李谕赢了,你就送我十盒上好的古巴雪茄。如果你赢了,我就送你三盒。”
  哈金斯说:“勋爵,你算得是不是不太对,为什么我赢了只有三盒?”
  开尔文勋爵解释道:“那还不简单,因为你已经做过测量,有数据在手,胜算太大了。”
  “好,三盒就三盒。”哈金斯会长转向李谕,问道,“你有什么想赢的?”
  开尔文勋爵插嘴道:“年轻人,不用担心,输了算我的;你只需要想好赢了要什么。对了,你抽不抽雪茄?”
  李谕摇了摇头,“我不抽。”
  开尔文勋爵似乎意识到什么,“对不起,我不该问你这个问题。”
  当时在外的不少有志华人耻于提及鸦片乃至任何烟叶。
  李谕知道开尔文勋爵并非有意,笑了笑说:“没有关系,不过我还真有个彩头。如果我赢了,希望可以借哈金斯会长的天文台一用。”
  “天文台?”
  哈金斯会长的天文台是私人所有,而且现在确实没有人在用,借给李谕没有什么问题。
  “好,我答应你。”
  开尔文勋爵一拍大腿:“一言为定!正好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离得不远,我们今晚就去见个分晓!”
  哈金斯会长笑道:“勋爵真会挑地方!”
  “那必须,要是去你家天文台,你作弊怎么办!”开尔文勋爵点燃另一只雪茄,继续对李谕说,“既然你也是个科学方面的人才,我们还有个神秘的东西让你看看!”
  “神秘的东西?”李谕问道。
  开尔文勋爵站起身,“一起来吧!”
  四人停在皇家学会的后院,开尔文勋爵指着前面说:“这就是当下欧洲最新的陆上交通工具,汽车!我们一会就开着它去格林尼治。”
  李谕心中一片波澜不惊,黄开甲却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就像马车车厢的东西,下巴都要惊掉了:“这东西能开?太小了吧?我也没看到蒸汽机和烟囱啊!”
  李谕打量了打量这台汽车,虽然很原始,但是已经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特点,诸如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等。
  李谕本科是机械设计和物理学双学士,对机械也有着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这些设计对他来说都不难,毕竟这台车确实太简单了,但最让他吃惊的是侧面汽车铭牌的一行英文字:“Daimler AG”。
  在李谕的时代,这行英文单词在中国是这么翻译的:梅斯德斯-奔驰集团!
  是的,音译正是戴姆勒公司。
  哈金斯会长不无得意地说道:“这台汽车是我用了半年薪水才买来,我在考文垂的戴姆勒工厂亲自挑选购买了底盘、散热器、发动机,还有最新的米其林轮胎。哦对了,他们开始还想说服我选择两座,我才不听他们的,现在证明选择四座是正确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6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7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