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劻笑道:“太后,根本没有天狗!其实就是咱脚底下的地球绕到了月亮后面。”
李谕在后面小声提醒:“王爷,是月亮绕到了地球后面,说反了。”
“哦,对对对!反正就是咱们挡住了太阳。”
奕劻最近有了天文望远镜,像模像样看了几天星星,当他在李谕的指导下看清了月亮表面并且真的发现星星会动时,算是彻底相信了李谕之前给他讲的太阳系运转知识。
不过嘛,也就是常识中的常识。
慈禧问道:“太阳?被挡住了?”
奕劻一下子来了兴致,打开话匣子就给太后讲起了自己粗浅的天文学认知,完了还对李谕说:“你说对不对。”
慈禧现在也很清楚李谕的本事,向他投来目光。
李谕说:“太后,的确如此,您届时完全可以用望远镜观测奇妙的月食现象。”
李谕想,一时半会给你解释不清,还是眼见为实!
濮兰德和卡洛斯也在旁边助阵:“的确如此。”
有两个洋人一起说话,慈禧虽然还是半信半疑,不过总归是决定过几天也看一看。
她有点不满得对周余庆道:“你平时也多学学,一个钦天监监正怎么连天上的事都搞不明白!”
周余庆吓得冷汗直冒:“微臣回去一定多向王爷请教。”
周余庆退下后,奕劻让卡洛斯和濮兰德端上了留声机。
慈禧说:“小李子说你们带了好东西,就是这个盒子?”
濮兰德恭敬地说:“尊贵的皇太后,这台机器叫做留声机,是美国胜利公司最新款式,可以播放录制好的戏曲。”
慈禧对他说话有点爱答不理,随口道:“让哀家瞧瞧。”
濮兰德把唱片放入留声机中,杨小楼和贾洪林的唱腔立刻随着喇叭响了起来。
慈禧差点打翻手边的茶碗,惊道:“怎么洋人的机器也会唱戏!”
李谕听了这话差点歪倒,我晕,你这问题问得怎么还不如奕劻!
第五十章 争论风波
几个人合力你一嘴我一嘴才给慈禧解释明白什么叫做留声机,慈禧这才安心听了听戏曲,对里面杨小楼和贾洪林的唱腔还是很满意的。
“怎么没听过,是哪个戏班子?”慈禧问道。
李谕回道:“太后,唱曲的叫做杨小楼与贾洪林,现在都属精忠庙同庆班,杨小楼还是谭鑫培的义子。”
慈禧经常听谭鑫培唱戏,他现在是皇宫南府升平署的大红人。
“不错,小李子,给升平署说一声,下次也让他来亮亮相。”
李连英道:“老佛爷无上恩德,是那小子的福气。”
“至于这台洋玩意,是个好东西,哀家留下了。”
濮兰德心中暗喜,知道这是慈禧给了台阶,立刻高兴道:“尊敬的皇太后,我一定多为您献上唱片,排忧解闷。”
慈禧说:“你就该多有这份心才是!”
就在咱堂堂大清最高统治者们还在为一台留声机欣喜若狂时,英国及德国的几家科学杂志已经登出了李谕最新的论文。
开尔文勋爵开篇就定下了不低的基调,一下子拔高了大家对文章内容的期待。李谕也确实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行家看了都说好!
最后玻尔兹曼的信件内容虽然极尽赞美,可惜当时他的名气还不大,只是在奥地利有一些影响力。
不过文章的质量的确上乘,再加上开尔文勋爵和英国皇家学会一起背书,很快整个欧洲学术圈都开始讨论起了李谕的论文,毕竟热力学是个大热门,几乎所有人都懂上那么一点。
最先表态的是电子发现者汤姆逊,他现在盛名在外,担任着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此人是绝对的原子论支持者,他很快便撰文写道:“毫无疑问,此文借由玻尔兹曼方程并通过数学方法进行推演的方法值得我们每一位物理学者借鉴。”
此时英国的学术氛围相对轻松包容,不过德国、奥匈帝国等国就明显偏于保守。
身在奥地利的马赫看完论文,尤其是在看到最后玻尔兹曼的附信时,异常愤怒:“歪理邪说!有本事你给我做个实验让我看到原子!”
他立刻提笔撰文驳斥了文章,并且再次尝试用自己的“唯能论”去解释热力学现象。
玻尔兹曼这次也没闲着,看到马赫的发文后,迅速反击了回去:“历史会证明,我与麦克斯韦先生的研究是正确的,想要解释热现象,必然要用到分子与原子!因此该论文的根基与引申均是正确的!”
没想到李谕的论文竟然在欧洲学术圈又一次点爆了关于原子论是否正确的争论。
几位大佬率先开了炮,后面小弟们纷纷跟上。
奥斯特瓦尔德是马赫的忠实支持者,很快就跟上了火力进行第二轮输出。他其实是个化学家,后来还拿了化学诺奖,主要研究的领域是催化剂方面。
不过他也是最和玻尔兹曼较劲的人,两人堪称学术领域的死对头。他们之间的争论虽然没有后来爱因斯坦和玻尔的学术辩论那般惊艳世界,不过在二十世纪交际的时候也绝对说得上是学术圈的小焦点。
奥斯特瓦尔德以“克服科学的唯物论”为题,在《物理学报》上力挺马赫,反对李谕的论文,声称“能量是唯一真实的实在,物质并不是能量的负载者,而只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李谕后来看到他的文章时其实也是有点说不上的感觉,但也深知他绝对不可能懂得二十一世纪都未被广泛接受的弦论。弦论中有个论调就声称物质来源于能量,不过这种未被证实的东西,李谕也无法分清。
第一轮炮开完,普朗克和卢瑟福才姗姗来迟,不是他们不敢开火,实在是当时他们都是小口径炮,没法和大佬们相提并论。
现在普朗克没什么名气,而且他和玻尔兹曼关系也不算好。但普朗克在微观领域的认知显然要更进一步,甚至就连玻尔兹曼常数都是普朗克真正推导出来的。
普朗克最擅长的是躺平、佛系,压根不想搞什么争论,他只在一份小报刊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一个新的科学真理照例不能说服对手,只能是等到对手们渐渐死亡,使得新的一代开始熟悉真理时才能贯彻。”
看人家这态度……
卢瑟福现在也只是小角色,他发声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导师汤姆逊都站出来了,自己也得紧跟其后。
总之现在只要是懂点热力学的都开始争论起来,甚至欧洲的大学也在公开讨论着这个课题。
其中就包括利物浦大学的巴克拉,这位主是191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不过他现在正在读大学,对于李谕的论文可谓是小迷弟级别的推崇。
他研究的领域是X射线,在之前看到李谕提出的对X射线很可能是电磁波并且可以做衍射实验后,简直痴迷了!
而他多年后也正是因为做出了X射线的散射实验拿到了诺奖,在后世对他的采访中,曾经不止一次提到了早年求学时李谕论文对他的重要启发。
所以虽然他不太精通热力学,对数学也不擅长,不过既然“精神领袖”都说话了,那还有什么好讲的!而且如果想要做出实验,晶体就必须有整齐的原子排列。
课堂上,利物浦大学的物理学教授洛奇让学生们对李谕的观点自由讨论,当其他的同学拿着奥斯特瓦尔德的观点反对李谕的文章时,巴克拉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李谕:
“电子都发现了,为什么不能有原子?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早就有了铁的证据,你们总不能说电子也是能量构成的吧!”
但是同学们的问题也都很尖锐:“不能验证的至少不能说对。”
“如果物质都是原子构成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种不同形体。”
巴克拉据理力争:“那你说,唯能论可以验证吗?既然都不能,你为什么一定说原子论是错误的?而且谁说原子就都一样,难道你的化学课也白上了?”
好嘛,这位巴拉克如果参加辩论会,一定可以当个优秀的二辩。
第五十一章 学习苦还是生活苦
李谕这次从西苑回来后,慈禧给了他个任务,让他教会四格格用望远镜,看来老佛爷是真的想看看月食。
四格格出宫的时间肯定不会太久,时间紧任务重,好在她并不是大家闺秀,不然李谕教起来还真是不太方便。
使用望远镜本身没有多少技术难度,毕竟慈禧总不可能拿它去寻找河外星系,无非就是多图个新鲜。李谕只花了两个多钟头就给四格格完全讲明白了使用方法,并且还让她观测到了木星和金星。
其实如此简单的事情本来一个小时就可以搞定,只不过太久没有一个男性在身边这么近距离说话,四格格心中夹着一层似有似无的隔阂,既要保持距离,又要听他讲课。搞得心中毛毛的,感觉怪怪的,听讲就不是那么认真了,时不时跑个神。
但李谕是真的只想给她讲明白使用说明,因为即使四格格称得上是个美女,他也绝对不想和宫廷的女人有什么瓜葛。
不过反而就是距离产生美,李谕这种疏远倒是让四格格更觉得李谕是个高大伟岸的正直君子。
望远镜讲完后,李谕和载振把那一大包屈臣氏的化妆品和香水摆在了她的面前,载振笑道:“姐姐,回去你给皇后说,以后洗澡的时候就往浴盆里倒上一瓶,保准比任何一个公使夫人都要香!”
“一次用这么多?效果应该会很好吧。”四格格也是不心疼钱的人。
“效果嘛,反正皇后已经……”李谕话到嘴边连忙打住,本来他想说皇后已经没救了,除非能回到二十一世纪的棒子国才有一丝可能,生生改成了:“皇后已经气质出众,如此绝对锦上添花。”
既然李谕都这么说,四格格也没什么好担忧的,皇宫之中多了个“香妃”,屈臣氏的京城分店以后也顺便多了一条供货渠道……
翌日,李谕正准备出门吃饭,开门却看到了当初从小刀刘那里救下的老汉父子。
“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李谕问。
老汉从怀里掏出当初李谕给他的十多两银子:“恩公,这些钱,要不您收回去吧。”
李谕不明所以,还以为他们是想再求点银子,没想到竟然要还给自己,这是什么道理!“你们留着吧,老伯!”
老汉咧着嘴笑了笑:“老头子我想求恩公办点事,但我也只有您给的这些银子了。”
李谕道:“你但说无妨,银子我不会收回来的。”
老汉拉着旁边的孩子说:“恩公,我知道您是读书人,是个有学问的人,我也明白,只有读书才不会挨一辈子饿。所以我希望这孩子能去上上学,这些银子就当孩子的学费,要是不够的话,我再想办法。”
李谕瞄了一眼,自己当初给他的银子几乎一点都没动,看得出来老汉是下定了决心。
“好,这事包在我身上,钱你留着,因为我知道有个不需要交学费的地方。”
老汉讶道:“不需要交学费?”
老汉并非一开始就一贫如洗,他心里也是清楚的。当时清朝普通的私塾,虽然许多有官府或者地方豪绅的扶持,学费也差不多要合到100斤小麦左右,也就是一亩地的产量。
晚清土地兼并严重,普通农户哪还剩多少地,甚至大批农民沦为了地主家的佃农,基本拿不出这么多粮食专门当做一个孩童的学费。因为100斤小麦差不多相当于一个贫下中农半年的口粮了。
对他们而言,这根本不是学不学的问题,而是活不活的问题。
李谕蹲在小男孩身旁,问道:“你想不想学西学?”
小男孩多少有点怯生,“西学是什么?我只知道四书五经。”
李谕说:“西学就是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有生老病死,为什么存在世间万物;还有如何造出坚船利炮,如何造出枪弹火车,如何让我们不被欺负。差不多是这样,你想学吗?”
小男孩听得心驰神往:“大哥哥,我想学!”
李谕拍了拍他的头:“但你要知道,如果学西学,你就无法考取功名,无法当大官了。”
小男孩犹豫了犹豫,坚定地说:“我不想当大官!我只想不再让父亲挨饿。”
李谕哈哈大笑:“如果学好了,不仅你父亲不用挨饿,甚至更多人也都不会挨饿。不过这并不简单,因为你依然要学四书五经,依然要懂礼义道德,同时还要学会五花八门的西学门类,一定要吃许多苦。”
小男孩天真得笑了笑:“大哥哥,再苦能有观音土苦吗?”
李谕一愣,是啊,自己说了半天,其实对他来说,学习的苦和生活的苦比起来,算得了什么?
简直是在天堂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