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在哽咽中叙述了大概的过程。
原来今日是太子妃的生辰,燕郡王回东宫祝寿,昭玉就被一个人留在皇宫里了。无所事事的他去御花园闲逛,正好碰见九皇子放风筝,风筝线断了挂在树上,九皇子便让昭玉替他取。昭玉爬到山子石上,谁料石头松动,人就摔了下来。
林如海额上青筋突出,手紧紧握住。
他的儿子摔成这样不省人事的样子,竟因一个九岁孩子的一时兴起。固然他是皇亲贵胄,可自家的孩子伤成这样,也不是一句不小心、未料到便该轻易遮盖过去的。尤其是在这样伤重的情况下,竟不是第一时间救治,而是一路颠簸送了回来。
“老爷,昭儿,昭儿他……”
作者有话要说: 多谢颢龄小可爱灌溉的营养液
第57章 重生林黛玉
贾敏一声既像是喜又像是惧的话将林如海拉了回来。
“昭儿,昭儿他……老爷, 你快看, 昭儿的手动了……”她惊慌又惊喜的拉住林如海的袖子,“老爷你可瞧见了?”
握着她的手,林如海点头“嗯”了一声, 和贾敏一起坐在床边轻轻的唤昭玉的名字, 一面又忙命叫太医进来。两个穿着太医院官服的老者走了过来, 身后跟着背药箱的小厮, 林如海忙扶贾敏起身,让开位置让太医进来。
一个太医查看过昭玉头上的伤,在小凳子上坐了,拿过小引枕垫在昭玉手腕下开始诊脉;另一个太医则掰开昭玉的眼睛瞧了瞧,掏出一个针袋,打开摆在床上。
贾敏咬着唇睁大眼睛看着,这个时候她也顾不得什么回避不回避了。她的神情极是认真,丝毫不敢懈怠, 整个面容就像是一块木雕的面具, 一个微表情的变化都没有,似乎唯恐不经意的一眨眼儿子就从眼前消失。
太医诊了一会子脉, 另一个太医又施了几回针,昭玉的手指又动了动,眼皮也跟着颤了颤,只是尚未睁开罢了。两个太医起身,都向林如海道喜, 说昭玉的脉息比先前浑厚了好些,况且方才已有了活动的迹象,想距离苏醒也不远了。
太医又命人切一块参片给昭玉含着,说只要今夜昭玉能苏醒过来,便可望痊愈了。
林如海命人送太医下去好生招待,自己和贾敏守在床边,黛玉和吴钧也陪着。
辰玉睡醒了哭闹着要找娘和姐姐,乳母哄劝不住只得抱了他来。辰玉现在已能蹒跚着走几步,看见贾敏、黛玉他便不肯再让乳母抱,而是踉踉跄跄朝贾敏、黛玉奔去。
贾敏接住摇摇晃晃走来的小儿子,无声的抱在膝上。
辰玉伸着手要黛玉。
黛玉摸着他的头道:“辰儿乖,别吵,哥哥睡觉呢。”
辰玉看看昭玉,懵懂的又回头看向黛玉,最后伸手小手推了推昭玉的手,贾敏忙拉住他的手道:“辰儿,别吵你哥哥。”
林如海摆手叫乳母道:“把辰哥儿抱下去罢。”
辰玉被抱下去的时候还回头看着床的方向叫:“哥……哥……”
黛玉自然是知道昭玉在一个时辰内就会醒来,这是她算好的。但此刻看着父母忧伤、迷惘、痛苦的神色,看着辰玉懵懂中蕴含着的无措和恐慌,她有一种现在立刻就让昭玉苏醒且完好如初的冲动,这对她来说轻而易举。
但她不能如此做,这样一来无疑是给自己给林家找来滔天的灾难。
她的秘密可以向父母坦白,并得到谅解和保护。可林家并不是只有他们一家五口,还有两个姨娘和一百多口下人,以及皇帝派来伺候乌君的二三十个人。这么反常的事瞒不住所有人,只要有一人泄露出去,对林家来说就是灾难。
任何不同寻常的异数都会使普罗大众因恐而生惧,因惧而必除之而后快。
何况,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允许异数的存在。
所以,昭玉只能慢慢的恢复,可以必平常人快一些,但不能超出人们的想象。
已是晚饭时分,林家几位主子丝毫没表现出要用晚饭的意思,下人们也不敢提,只好陪着挨饿。直到一旁伺候的丫头肚子发出了“咕噜”一声鸣叫,贾敏才恍然意识到已过了晚饭时间,而黛玉和吴钧两个孩子还挨着饿。
她立刻命人做些好克化的食物给两个孩子吃,黛玉只是摇了摇头说:“娘,我不饿。”
吴钧也跟着摇头 。
贾敏露出一个虚弱且慈祥的笑,分别摸了摸黛玉和吴钧的头道:“好孩子,你们听话,用了饭早些回去歇息,你们昭玉哥哥会没事的。”
正在这个时候,下人来回说宫里的刘内相求见。
这刘内相便是刘义,乃是大明宫掌宫内监,乃是当今圣上跟前儿一等得用之人。既是他过来,必是圣上派了来的,不得不见。于是林如海略整衣装,前往正厅接待。不想这一见面,倒是吓了一跳,来的除了刘义,还有当今圣上。
林如海忙要行礼,被刘义一把托住,低声道:“万岁是微服至此。”
林如海便立刻明白了,遂屏退下人,关上门,才见了礼 。
皇帝此来主要是为昭玉之事。
原来昭玉受伤一事皇帝先前并不知情,全是惠妃私做主张匆忙送出宫的。惠妃乃是九皇子之母,九皇子见昭玉摔伤昏迷不醒,自以为闯了大祸,忙去央求惠妃,惠妃护子心切又兼思虑有限,便匆忙叫了两个太医医治,得知凶多吉少之后又唯恐昭玉死在皇宫里九皇子更撇不清,便忙命人送出宫去。
一直到晚膳后,惠妃越想越害怕,怕事情败露更不好收场,才将此事想皇帝和盘托出,并跪求皇帝饶恕九皇子这一回。理由当然是九皇子还小,不懂事,以及不是故意的,他也不会料到那块石头突然松动之类的话。
皇帝固然疼爱九皇子,可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不是一句不懂事就可以推卸责任的,林家的孩子生死不明,即使是皇家也不能青红皂白不分,他总得给林家一个交代。
如今惠妃已被禁足,九皇子也被罚跪在佛堂向佛祖忏悔,什么时候昭玉醒了,什么时候才允许起来。
皇帝微服出宫,带了最好的御医来到林府,为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昭玉。
对此林如海表现的感激涕零。
当然,他也只能感激涕零。
就在皇帝带来的御医开始诊脉病的时候,昭玉醒了。这种结果皆大欢喜,贾敏高兴,皇帝高兴,惠妃和九皇子更高兴。惠妃在禁足一个月之后,正式恢复自由,九皇子也同原来一样依旧是皇帝宠爱的小儿子。昭玉已无大碍,林如海也照旧每日去国子监办公,五日去东宫讲一次学,皇帝还让他进宫给皇子们上了一次课,讲的是论语。
一个月后,林如海以昭玉尚未完全恢复且实在资质有限、不堪伴读之职为由为昭玉请辞,皇帝、太子都允了。
于是昭玉开始了赖在府里长期休养的日子,每日同弟弟妹妹玩闹一番,再和乌君斗斗嘴,小日子别提多惬意。
噢,对了,相处多了之后他发现吴钧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他关心的事很有限,只跟黛玉一人有关,只要别触及他的底线,其实他这个人都很好说话。因为它对除黛玉之外的事几乎不怎么关心,倒好相处。
黛玉听说贾珠的病好了些,李纨又向贾敏讨人身,黛玉如法炮制掉了包。
这日虽是盛夏,但才下过雨,天气凉爽,黛玉正和昭玉、吴钧在石榴树下坐着逗辰玉玩,有人来回说燕郡王带着大将军之子沈波和户部尚书之子张英来瞧昭玉。
第58章 重生林黛玉
燕郡王一行早被贾敏安排在正厅好生款待,来人不过是通知昭玉快些过去接待的。一个多月过去, 昭玉的伤已几近痊愈, 起码看起来和正常人差不多,待人接物这些事是没问题的。昭玉听禀之后便匆匆换了一身衣裳,带着随身的四个小厮过去了。不大一会儿有一个跟昭玉的小厮回来传话说, “大爷请世子爷、姑娘都过去呢。”
昭玉走的时候没提这事, 肯定不是他忽然又生了这个主意。黛玉料想定是燕郡王要见自己和吴钧的, 鉴于他皇孙的身份, 又是东宫嫡长子,身份贵重,昭玉也不好驳他的面子。
燕郡王同吴钧是从兄弟,吴钧如今住在林府,他既然来了,原该见一见的,但自己和他可没什么交情,况且自己又是个女孩儿, 他见自己做什么。黛玉不大想过去, 然吴钧清澈坚定的眸子盯着她,明显表达出你不去我也不去的意思, 倒让黛玉犹豫了。
吴钧如今是楚王世子,不是以前没有名姓不被人注意的一条狗了,以后总要融入这些世家公子圈里去的,不能总是这样另类独行。
看着吴钧以自己为天为中心的样子,黛玉总有一种自己养了一个儿子的感觉。可是儿子长大了, 总要出去的,不说建功立业成就多大的功绩,总要见见世面,不能还是整日围着自己转啊。一则,这是不是一个男儿的视野和担当,另一方面她也怕天天围着自己转,总有一天吴钧会把自己看腻了。
想到吴钧这样的好男儿,他的一生还是轰轰烈烈的,黛玉陡生了一种母性的豁朗和冲动。“儿子”不会交际自己可以引导啊,只要多让他接触外人,以他的聪慧,总有一天会成长到足以面对外面的风风雨雨的……
于是黛玉打算带着吴钧一块去了。
横竖以她现在的年纪,便是见外男也不会有人说什么的。
燕郡王吴铄九岁,大将军之子沈波也是九岁,户部尚书之子张英八岁,都生的白白净净看起来赏心悦目。黛玉自我介绍过后,甜甜的挨个儿打招呼:“燕郡王殿下好!”“沈家哥哥好!”“张家哥哥好!”
被问好的三人都露出很亲切的笑容,道:“林家妹妹好。”
沈波和张英又给昭玉请了安问了好,然后便盯着黛玉看。
黛玉暗道,这两个还是世家公子呢,怎的这样无礼。
过一会儿沈波和张英都笑着推昭玉,道:“怪道你总妹妹长妹妹短的,我们要是也有个这样的妹妹,我们只怕也忍不住天天夸。”
燕郡王吴铄笑眯眯的拉了吴钧的手,道:“钧弟,怎么好些日子不见你进宫?昨儿皇祖父还念叨呢,说你没心肝,也不知道多去瞧瞧他,亏他每日记挂着你,怕你吃不好睡不好,对不住你爷爷。皇祖父可是真疼你,连我都要吃醋了。好东西流水似的往这里送,好多连东宫都没有呢。”
吴钧蹙着眉头,这段日子在林家吃胖了些,不耐烦的时候越发两颊鼓鼓的,看着十分乖巧可爱,燕郡王吴铄忍不住在他鼓着的腮帮子上轻轻带点了点,嘿嘿一笑:“钧弟长的如此惹人疼,难怪皇爷爷心里嘴里总不忘呢。可惜我生的晚,没能见到堂祖父,听皇祖父你们长的很像呢。”说着又在吴钧脸上摸了一把。
吴钧最讨厌有人摸他脸,当然黛玉除外,当即便动了怒,一把推开燕郡王的手,瞪大眼睛看着他,越加气鼓鼓的可爱。燕郡王一点没感到威胁,反而觉得这样的吴钧越加有趣,心里不由得想,可惜父王只给我生了一个妹妹,并无一个弟弟,不免少了许多乐趣。但转念一想,弟弟不一定都是可爱的,尤其是在皇家,多个弟弟未必就是好事,又觉得还是没有弟弟的好。
吴钧忍了半天没有动手大人,而是盯着吴铄一字一句的道:“别、碰、我。”
黛玉眼见吴铄的面色变了变,嘴角的笑已凝固,忙解释道:“殿下,钧哥哥他不喜欢跟别人有肢体接触,并非针对您,叫我哥哥摸他还不许呢。”
话音未落吴钧主动抓住黛玉的手,黛玉脸上的笑也不由僵住了,旋即,嘿嘿一笑,只得硬着脸皮狡辩,“当然,他主动的除外。”
吴铄一扯嘴角,皮笑肉不笑的问了句:“这样么?”
黛玉道:“殿下明鉴。”
吴铄盯着黛玉和吴钧看了片刻,似是憋不住的噗嗤一笑。这笑看着绚烂,却让黛玉觉得冰冷和疏远,好在他并未揪着此事不放,而是转头看向昭玉,拍着他的肩膀道:“许久未跟你弈棋了,今日机会难得,咱们手谈一句如何?”
昭玉道:“甚好。”遂忙命人拿棋盘、棋子。
吴铄和昭玉对面坐了,沈波、张英也上了炕,在一旁观棋。
黛玉看了一会儿,昭玉一直都都处于明显的劣势,他执的白子都快被燕郡王杀干净了,胜负早已分明,遂叹口气摇了摇昭玉的袖子道:“哥哥,我和钧哥哥出花园玩了,一会子就从花园直接去母亲那里,不回来了。哥哥和殿下下棋也别下太长时间,我听母亲说坐时间长了会腰酸背痛的,对身子不好。”
昭玉道:“我知道了。才下过雨,路上滑,你们别走太快,遇见有水的地方别自己走,让嬷嬷抱着才是。”又嘱咐小花,“好生照料姑娘和世子爷,别磕了碰了。”
小花道:“大爷放心,奴才们省得。”
黛玉、吴钧一一告辞,跳下坑,正要走,吴铄叫住道:“钧弟,皇祖父命我带了好些东西给你,就在外间放着呢,你可要瞧瞧?”
吴钧看了吴铄一眼,又想外间那些敞开的箱笼看了一眼,淡淡的说了句“知道了”。吴铄半天没反应过来,他幻想过不止一种吴钧见到那琳琅满目的赏赐的反应,他知道吴钧少年老成不像是三岁多的孩子,料想他可能会羞涩的道谢眼里却掩饰不住欣喜,可能会失了以往的伪装扑到那华丽的物品旁爱不释手的拿起来兴奋的转圈,却没想到会是这样一种淡然,好像那不过是一堆毫不起眼的棉絮,笨重而毫无吸引力。
这根本不是一个三岁多的孩子应该有的反应,即使是少年老成。
吴铄开始在心内盘算,这样一个深受圣上喜爱却油盐不进小小年纪便心思深沉之人的存在,对自己来说究竟是福是祸。唉,他多想这个小从弟能跟他亲近啊,那样小小的一团,倒真疼惹人疼的。他都做好了以后兄友弟恭的准备,可那小子偏偏不识时务,哪怕他愿意每次见面给个笑脸,自己都愿意把他当弟弟啊……
看着黛玉和吴钧渐行渐远的背影,吴铄蹙着眉头,脸青一阵白一阵,僵在那里,直到昭玉推了推他,问:“殿下,这些东西可要派人送过去?”
吴铄看向昭玉,挤出一抹笑,道:“这是你家,自然你最熟悉不过,你找人把东西给楚王世子送去罢。”
昭玉道了声“是”,便到外面叫了几个人,盯着他们仔仔细细的把东西抬了去。
燕郡王吴铄一行人用过午饭便走了,下午林府又迎来以为贵宾——楚王。
于是出现了下面的一幕。
楚王抱着吴钧,强硬的在他脸上留了好几个口水印。吴钧想挣脱他,但鉴于林黛玉的眼神威慑,愣是没敢实施,憋屈的被楚王双臂箍着坐在他怀里,笑眯眯的哄劝:“乖儿子,跟父王回家罢,父王好容易弄了几个顶好的江南厨子,可以做你最喜欢吃的江南菜。,父王还命人挖了一个大荷塘,储了满满的水,你不是最喜欢戏水了么,跟父王回去,想怎么玩怎么玩。”
“噢,对了!”他一拍脑门,“过两天你母亲便到了,几个月没见,你一定想你母亲了罢,别着急,很快就能见到了。”
吴钧转了转清澈的眸子,问:“家里有几个江南厨子?”
楚王一听,有门儿!心里不由乐开了花儿,忙道:“五个!”
“太好了!”吴钧的眸子一闪,“明儿就让他们来这里罢。”
“啊?”楚王傻眼了。
吴钧蹙起眉头:“父王不舍得?”
楚王:“……那倒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