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惜春,忙笑道:“我昨日忙晕了头,点的人不作法,倒冲撞了妹妹,如今我已把人撵到庄子上去了,妹妹消消气罢。”
惜春淡淡的,因道:“我没什么气,若有气也不来了。嫂子是当家太太,怎么处置家下人很不必跟我说。”
凤姐笑道:“你怎么挑的人,老太太都生气了!昨儿因这就积了食,今早起来不大舒坦,不能自己过来,点了跟前的丫头过来。咱们去瞧瞧蓉儿媳妇,一时去了她好回话的。”
凤姐抱怨完就牵着惜春的手,拿起脚往里头走。尤氏讪讪的,已失去分辨的时机。
到了秦氏屋子,已不是那个神仙也住得的屋子,尤氏笑着解释:“太医大夫来来去去的,那里不方便,才挪到这边来。”
朱绣看时,这屋子摆设布置的倒也用心,只是那些个什么西子王嫱、飞燕太真用过的东西全不见了,就是百宝阁里的东西也只是些瓷瓶摆件,古董玩器一应都俱无了。屋子里头弥漫了一股苦药的味道,昔日甜香早已嗅不着了。
朱绣摸了下藏在衣襟底下的翠华囊,定定神跟进去。只是当见了秦可卿,才大吃一惊:秦氏是这个时代少有的妩媚丰满的女子,这才多长时候,就瘦的整张脸都凹了进去,十分的美貌连一二分也不能保有了。
秦氏见是凤姐,忙挣扎着要起来,凤姐本要扶她起来,尤氏却急忙赶上前,笑道:“她病了这些时候,丝毫见不得风。九月里你和宝玉来看她,她强挣了半天,很是不好,就叫她躺好盖严实了说话罢。”
凤姐似笑非笑的看她,半天方说道:“我前头两次过来,她病的那样,太医正诊治,我还道是我来的不巧。今天原是你巴巴的打发人接四妹妹,来宽慰她,怎么我们来了,又这种作态?我是个糊涂人,却得求个明白?”
尤氏强笑道:“她才这个年纪,倘或就因这个病上怎么样了,可不是摘我的心肝么。我虽忒小心些,也因太医千叮万嘱不叫见风的缘故。”
秦氏的丫头给她在头下垫了个靠枕,又把被子拉到颌下塞紧了,尤氏才擦擦眼泪请凤姐三人上前说话。
秦氏病的奄奄一息,忙拉住凤姐的手,忍泪强笑道:“我没福,这病任凭神仙也治不得了。咱们娘儿俩好了这一回,婶子到这时候还记挂着来看我,也不枉我硬撑着没咽下去这口气儿。”
凤姐和惜春眼圈都是一红,就听秦氏又道:“姑姑实在不该来,得了病脏的很,姑姑这么小,受不得这病气。”说着,就必得定令人送惜春出去才罢休。
她手腕子枯瘦,只余一层皮,才抓住凤姐手这片刻就支撑不住,掉将下来,朱绣忙一把接住,替贾母道:“老太太记挂您,只是怕她来了您跟着换衣请安的折腾,遣我过来,老太太说‘叫她好生养着,已打发人往江南去寻名医了,只怕不多日就能得。蓉儿媳妇往开了想,不许灰心丧气的,这病惧怕人精神气儿,想开了,一准能好。’”
秦氏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掉,笑着致谢,又道:“老太太那样疼我,我也未能孝顺一天,愧对她老人家了。”
凤姐儿道:“绣丫头陪着四妹妹在外面坐一坐,就先回罢,省的老太太惦记。我还要略坐一坐,车马送你们回去,再过来接我也使得。”
朱绣回头,不经意瞟了一眼秦氏藏在被子里的肚腹之处,扶着惜春出来了。
尤氏看了一下这屋子里服侍的丫头,笑道:“你们娘儿们说些衷肠话,我去送送妹妹。”
说着就赶出来,把惜春和朱绣请到小花厅里,命人:“快倒好茶来,妹妹和朱绣姑娘在那屋里还未喝茶呢。”
又道:“她这一病,我实在照管不过来,只好把她挪到我这院子里来将养着,只盼着能好罢。”
朱绣才知这处原是尤氏的院子。往常贾母王夫人来时,俱都在正院招待,此时才知她并不住在正院里头。只是宁国府也奇怪的很,这当家的奶奶不住在正院里,反而是宴客治席的都摆在那边。
“妹妹若无甚紧要事,何不在家里住上些时日,帮我料理些事务,左右过几年也该学这些的,学早些料也无妨。”
竟是又重提接惜春回来之事,看这情形,像是直接不叫惜春回去的样子。不等惜春说话,朱绣就从小杌子上站起来,福了一福笑道:“珍大奶奶和姑娘说话,原没有我这个丫头插嘴的份儿,只是今早来时,老太太多番命我照看好四姑娘。唯恐四姑娘没经见过病人,一恐怕她忒过伤心,二也怕吓着了她,下了死命,说好好儿侍奉姑娘,回去原样儿还给她老人家。求大奶奶疼我罢。您为姑娘好,只管到老太太跟前说起,老太太允了,我请命送姑娘过来。”
尤氏碰了个软钉子,只好不再提此事,稍坐一息,就推托有事往后头去了。
朱绣竖起耳朵,听跟在她身边的心腹婆子小声问:“四姑娘不回来,秦氏这烫手山芋可就砸咱们手里了。若是她好好地……,奶奶得膈应一辈子;若是她没了,大爷很看重她的那个,岂不是得闹翻了天去?……”
半晌才有尤氏的声音:“……果真不行,只得把咱们家里那老搅家星和她生的那两个婢子接来……”
朱绣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当下就请惜春起身,两人带着几个婆子利利索索的赶着就回去了。
至晚上,朱嬷嬷一边给闺女梳顺头发,一边问:“那边府上的小蓉大奶奶果然不行了?这样的门户,请得起名医用得起好药,那位大奶奶往日年轻力壮的,若非一般急病,再难如此情状的。也是奇了,想必是心病罢。这世道对女人到底是苛刻些。”
叹了一回又道,“这次倒罢了,日后不许你在去那边,我前些时日隐隐约约听了些闲话,忒叫人恶心了些。那家不修內帷不修阴鸷早晚败在这上头。”
母女两个镜内对视,朱绣拧着眉头道:“可是姆妈说对了,那位秦大奶奶也是心病,也不是心病。”说着就转过身,小声道:“她是有孕了。看珍大奶奶的样子膈应的了不得,却偏偏把人抬到眼皮子底下照料着……姆妈也想到了罢?”
朱嬷嬷瞪大眼睛,须臾才道:“看来是我管的你太松了!你打哪听到的这些事,嗯?”
朱绣笑道:“姆妈知道我耳朵灵,就是我不想知道,那些事儿也往我耳朵里钻呢。况且跟姆妈我有什么不好意思不能说的呢,对旁人我一个字都不提。姆妈想着我心里通透着,日后也少担心我。”
朱嬷嬷点点闺女的额头,才道:“这里头脏污的很,我很不愿你知道。”
两人在炕上躺下,半晌,朱绣才怅道:“小蓉大奶奶存了死志……若一开始就打掉了,她还能活。可现在那位珍大爷要她生,别说她自己根本不愿意,就是想生也多的是人不让她生下来。那位珍大奶奶接四姑娘回去,就是打着这个主意,当着年幼妹妹的面儿,珍大爷再闹也不敢太过了……她只想着保全自己,可怎么不想想四姑娘多无辜,一下子就掉进泥沼里,洗都洗不清。果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朱嬷嬷冷笑道:“什么锅配什么盖,两口子都不是好人。只可惜了那位花儿似的秦大奶奶,年纪轻轻的赔了命进去……绣儿,你记着,这有时候行差踏错一步就再回不来头,可万一走错了就索性不管不顾,千万千万别回头!就比如这位秦氏,她既不愿意,就该坚守住;既没有坚守住,就索性不要脸皮不要名声,不管哪个都能挣出一条活路。最怕这不上不下的,把她自己给埋了进去。她死了,过两年男人该续弦的续弦,该纳新欢的纳新欢,名声性命老父兄弟一并都抛了,什么都换不来,还全担着污名!白死了!”
说出口,又自悔失言,拍拍额头道:“很不该跟你说这个。你还小呢,别管他们的闲事了。”
朱绣心里也不好受,“治得了病治不了命,自己选的路罢了。”
过几日,朱绣听闻尤氏犯了胃疼的旧症,起不了身。她便把守寡的继母尤老娘接到府里来照管家事,这尤老娘本是死了丈夫,带着自己生的两个女儿再嫁入尤家的,一时一刻都不能叫两个女儿离了眼前,便把俩女儿也带了来。这俩姐妹虽不是尤家的血脉,也随着尤氏的名儿唤做尤二姐、尤三姐,两个皆是最标志不过的人物,把她们大姐都比到了茄子地里去了。一时间倒叫两府的下人啧啧称奇。
朱绣听过就算,就连惜春,也是冷笑一声,并无他话。
惜春回来,病了一场。林家有自家供奉的大夫,黛玉怜惜这个小妹妹,惜春又爱跟她亲近,禀过贾母,便把惜春接到罗翠坞同住一冬。贾母听闻她们姊妹和睦,只有喜欢的,忙应了。
朱绣这日正盘算:秦氏可卿命不久矣,那封妃省亲就近在眼前了。她们虽没有资本争那些大宗的买卖,可这帐幔帘子、椅搭桌围、床裙桌套还有靠枕倚枕等等,这些个小物件儿都很有作为啊!
第56章 晦气
日子进了正月, 就连贾母也松了一口气。
上一年自打开春就不顺的很,先是元宵夜宝玉受惊,后儿又被冲撞,连通灵玉都被污了;宝玉这里勉强安稳下来, 东府秦氏又不好了, 不仅人不中用了, 还传出来那么些难听的闲话。贾母一直强忍着, 不聋不哑不做家翁,她年纪大了,只安享尊荣就罢了。
“求佛祖保佑家宅平安, 保佑宝玉……”王夫人跪经归到二更天才起, 又吩咐彩云:“明儿我吃斋。”
彩云一愣, 忙问:“明儿还要请亲友过府吃年酒?”
王夫人因道:“都是自家亲友, 有凤儿陪着就罢了。明日晨起你亲自去把宝玉的玉拿来, 我要供奉一日。”
彩云暗暗一想, 才明白:明儿是初六, 初六日是定光如来的圣诞日, 定光佛常被称作燃灯佛,掌管一切过去之事。彩云心道:宝玉的那块玉是有些来历的, 太太这是想唤起这玉的灵性, 求它保佑二爷罢。
彩云应下之后, 忙叫金钏儿:“咱们这里存着的琉璃灯还有几盏?我恍惚记得去年打碎了一盏?”
金钏儿撇撇嘴, 那里是打碎了,不过是赵姨娘一伙的人,见了眼红, 使黑心弄坏了两盏,彩云与环哥儿要好, 在太太眼皮子底下就维护起来。就笑道:“统共六盏,去年节里赵姨奶奶打帘子,环三爷胡闹,两个人不知怎的碰到厅中来了,好家伙,一下弄破了两盏。太太也不大管这些,赵姨奶奶就把两盏灯拿屋里去了,说是补好了再送来,只是也就没音信了。”
彩云正色道:“谁弄坏的现在说有什么要紧,我只问你,这灯就剩下四盏了?”
彩云见金钏儿点头,立刻命青锦道:“你快去二奶奶那里,趁她们还没睡下,叫平儿打开后面的灯库取出四盏八角琉璃灯来,快去!”
金钏儿奇道:“这会子了,纵然年节里门上上钥晚,琏二奶奶那边也该睡下了,着急忙慌的非得这时候要去?况且今年咱们又没挂那灯,新进上来的木贴金嵌玉花鸟的宫灯已在厅里日日夜夜的点着呢,到二月初二才能熄呢,再没有个大节下换灯的理儿。”
青锦没二话,忙披上王夫人赏的半旧的翻毛斗篷,一径往外头去了。
目送她出了门,彩云才道:“明儿太太吃斋祷祝,佛前自然要亮堂些,其余的灯都太花哨富丽了,这琉璃灯正合适。”燃灯佛出生时一切光明如灯,小佛堂自然得布置的明亮。
金钏儿嘴里还兀自嘟囔些“主意忒大”“哪里就用的上八盏灯了”之语,彩云一概不理,自顾自去张罗了。
彩霞正服侍王夫人在内室里通头发呢,虽帐幔帘子已放了下来,但也能听到外面说话。彩霞就见王夫人点点头,从镜中看自己一眼,道:“到底彩云周到稳重些。”
谁知这夜里刚过三鼓,王夫人睡意才蒙,就听见外面传出云板,连扣了四下,正是丧音,将正房所有人都惊醒,一时人心惶惶,惊疑不已。
王夫人有些迷糊,初听见头一个反应却是“老太太不好了?”,幸而不曾说出口来。待稍清醒,彩霞又奉上热帕子给她醒神,王夫人才叹一口气,问道:“两府里唯有蓉儿他媳妇不大好,可是她去了?”
彩霞哭道:“正是东府小蓉大奶奶没了。”
王夫人又长叹一声,眼圈不由得红了,好一会才道:“看看你们周嫂子可进来了吗?”
彩霞忙挂起帐幔,出去跟候在耳房屏风后的周瑞家的道:“周嫂子快来,太太叫你。”
等跟前无人了,王夫人才道:“今日是定光佛诞。宝玉去岁一年不利,好不容易有个和尚给他瞧瞧,说是他的玉遭污浊的原因,我便想给他祝祷祝祷那玉……谁知这样不巧,偏生就死在今日,又是大正月里,好不晦气!”
王凤姐没工夫想这些晦气不晦气的事情,只呆坐在炕上拥被出神。这夜贾琏宿在外院,平儿陪她一同睡下的,平儿见她神情恍惚,不免担心,忙下炕从熏笼上取下袄子给她披上,方一沾她的身,就愣住了。
平儿伸手摸进凤姐的后背,汗津津的,中衣都湿透了,唬的平儿忙倒茶来叫她吃,“怎的出了这么些汗,奶奶这是怎么了?”
唯恐她被魇着,就听凤姐嘴里反复嘟囔:“……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什么?奶奶,奶奶?你别吓我。”平儿下炕就要命彩明去请大夫,忽被凤姐拉住,凤姐脸色苍白,强笑道:“做了个梦,也大不记得。就是蓉儿媳妇忽然去了,我偏生刚才又梦着她,这才有些惊吓。”
“快服侍我换了衣裳,我得赶着去太太那边。你在家里守着,你们二爷若有什么吩咐打发人告诉我一声。”
荣府里,各处都掌灯点火,不一时,皆通明起来。
贾宝玉睡在床里,外面碧痕陪着他一起,贾宝玉梦中惊醒听说秦氏死了,不觉得像是卸去了浑身力气,咚的一声仰面瘫倒在床上,眼泪跟流水似的浸的鬓角褥子湿了一块。碧痕向来睡得沉,此时才迷蒙着醒将过来,不免抱怨:“天祖宗,半夜三更的又闹腾!袭人姐姐若不意叫我陪着爷,只管说就是了,犯不上每每睡得好的时候就闹出点动静来。姐姐也该顾忌着爷,爷睡不好,明儿吃席都没精神!”
气的贾宝玉咬牙切齿,一脚就把个碧痕踹下床去。
袭人慌忙上来,对碧痕惊疑恐惧的狼狈样子视而不见,只把一套微素些的衣裳搁在矮几上,用自己的帕子给宝玉擦脸:“小蓉大奶奶没了,咱们都伤心,只你虽伤心难过,顾及年纪大了受不得这些,也收着些。不然叫老太太是怎么样呢?”
贾宝玉满面是泪,握着袭人的手问:“你还记不记得那年我在她屋子里歇晌,回来给你说做的那个梦?”
袭人手一紧,怎么不记得,就是这梦叫她下定了决心。直至今日,袭人也未后悔,因她知道,只要宝玉开了窍,不是自己也有别人。
如是想着,自觉命苦,袭人的泪珠子也叭叭的掉下来,宝玉更感伤了:“梦中有仙姑许给我,她教我……仙姑小字可卿,乳名兼美,实乃我平生所见第一等柔情缱绻之人。”说着愈发哭得抽噎苦痛,“我后面几回细想,只觉仙姑那形容却和她仿佛,如今这一去,怎么不叫我剜心之痛!”
袭人大惊失色,这个“她”莫不是小蓉大奶奶?这小蓉大奶奶与珍大爷之语早已蜚声流言传扬的极难堪了,万不能叫宝玉也沾上,忙道:“小蓉大奶奶孝顺温厚,最得人心。那边来报说珍大爷伤心的几度厥过去,老太太也被惊动了,二爷穿戴整齐,去见过老太太罢。”
却说罗翠坞这里,亦得起来。只是院中诸家下人,井然有序,并不曾喧闹。
朱绣一面捅开茶炉子,一面跟九秋道:“回去穿厚些,天冷风硬,吹着了可就不是闹着玩的。”
正说着,桃月撞进来,急道:“不知怎的,姑娘听说东府小蓉大奶奶没了,忽捂着胸口叫闷,这会子更把晚上吃的安神汤粥都吐了出来。绣儿你会些医理,快跟我去看看姑娘。”
朱绣忙同她到正房,黛玉斜倚着软枕,气色倒还好,一见她们进来就笑道:“不用忙,不妨事。许是一时魇着了,吐出去我还觉得松快些。”
朱绣上去给她把了把脉息,看黛玉眼神清亮有神,的确没事儿,也不觉笑了:“茶房里煮上安神茶,一会姑娘吃半盏,我陪姑娘再睡会儿。”
陈嬷嬷也道:“已遣人过去了,跟咱们不大相干。天还早着呢,姑娘一会再睡会。四姑娘那里我已看过了,并未惊动她,我已告诉了她奶娘,叫早晨起来再慢慢告诉四姑娘,纵然现在闹起她来,也不过干坐着擎等罢了。”
门外上夜的婆子打起大红猩猩毡的帘子,朱嬷嬷进来笑道:“叫绣丫头陪姑娘睡一会,她火气大,身上暖的很,我一入冬就愿和她一床睡,比汤婆子好处多了,总是能睡得香些。”
时下,未及笄的姑娘多有奶母带着睡。只是黛玉这里两位奶母不作法,早被带回扬州发落了,她这里常是几个大丫头陪着一起。这会儿叫朱绣陪着,亦是怕黛玉身上不舒坦,朱绣能看顾着罢了。
黛玉抿着嘴直笑:“火炕太燥,白日里还能坐,到晚上我倒禁不起,只好用汤婆子。姐姐比汤婆子还好?既这么着,我也受用一回?”
次日晨起,黛玉搂着朱绣的胳臂笑道:“果然睡得酣甜,绣姐姐身上一股子草木的香味,倒比安神汤还叫人觉得清新受用。”
朱嬷嬷亲自给她梳头发,简简单单的垂髻分肖髻,簪上一对小玉钗,一支金陵贡上的粉色绒花就完了,既不鲜亮的太过,也不嫌太素净,那朵绒花正合这新春之意。
陈嬷嬷也道:“这样便好,一则咱们跟那边没大交情,我出去看过,这府里上下还都没换装束呢,咱们也犯不上;二则论辈分姑娘是姑姑,意思到了就成了。”
黛玉同惜春行至上房,贾母正抱怨:“才烟气的人,未免不干净,宝玉这小孽障,怎么说也不听,昨晚上就过去了,到这时辰了也没回来。”
湘云笑道:“老太太派了那么些跟随的人役,半个时辰回来报一回信呢,况且一会子咱们也要过去的。二哥哥无事,老太太别担忧。”
宝钗却叹道:“为人真诚,这正是宝兄弟的好处。”
贾母见黛玉进来,脸上方好些。朱嬷嬷就问那边怎么安排这丧仪。
贾母拧着眉头,叹道:“偏生大正月里没了,珍儿那边本要尽所能的操办,只是日子实在不赶巧。钦天监阴阳司择日,择准停灵七日便罢了,今日就开丧送讣闻。单请了五十个高僧,五十位全真道士,做七日法事。之后就发引到铁槛寺,暂且寄灵在那里,日后再扶灵回南边。”
朱绣听闻,倒替秦可卿松一口气,这么清清静静的就好。复又心里思量,上年末还听说宁府请了名医,秦氏有好转,这会儿突然人没了,只怕是她自己故意死在年下的。也是可怜,就连求死也要思虑周全,选在这时节。
不能怎么样呢?若是任凭贾珍恣意奢华,什么北静、南安的异姓郡王都设路祭,什么各公侯府邸都来拜祭,更别提贾珍又亲自哭灵又给儿子捐官的,贾家的事又瞒不住人,这哪里是死后哀荣,分明是更把丑事宣扬的无人不知了。叫秦可卿死了也要被当做笑柄谈资,都中一提起葬仪就要被戳一回脊梁骨。热闹都是给活人看的,死都死了,何必还要被搅得冤魂不安呢。
因贾琏在家,有贾琏帮衬着,各亲友往来,很未曾失了礼数。且只停灵七日,又是年节,尤氏虽病的不能起身照管丧事,里面有各族中妯娌,大小事务亦勉强照应的过来,故而贾珍心中再不足,也并有理由请凤姐权理内务。
况且贾珍再要恣意妄为,也抵不住贾敬从山上送下话来,说秦氏归天之日不大好,叫速速料理。贾珍哭得个泪人一般,拄着拐棍,向亲友道:“别的还罢了,只是这孩子伸腿去了,必要寻一块好板子才配的上。我看过各处送来的,尽是些杉木板儿,十分不合我意。”
林安方代林家吊问,送上祭礼,就听闻薛蟠的大嗓门道:“……做棺材,万年不坏的。原是义忠老亲王所要的,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