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龟龄并不了解女子怀孕之事,听完不由好奇:“怀孕不该是好事吗?怎么会损伤母亲身体?”
林柳摇摇头,笑着给他科普了怀孕对女子身体的损害。
说完,她叹了口气:“如今都已经怀上了,也没其他办法了,只能提醒父亲给母亲请一个医术高明的大夫在府上养着,若是母亲身体不适,也能及时反应过来。”
龟龄也有些担心:“可以让弟弟晚一些时候出生吗?”
这般童言稚语,只怕也只有龟龄这些真正的小孩儿才能问出口了。
林柳笑笑,摇头:“已经怀上,便没有其他办法了。”
总不能将这个孩子打掉。
但林柳最担心的,其实还不是贾敏这两次怀孕的时间挨得太紧,而是书上记载,这个孩子的身体奇差,与黛玉一般,刚学会吃饭就开始喝药,此后再没断过。
且这个孩子的身体,似乎比黛玉更差,许是还未满三岁就因病夭折了。
一个常年生病的孩子是需要父母付出非常多精力的,林家虽然有不少下人可以为贾敏分担,但孩子生病的时候,她的担心总不会有人替代。
这孩子显然也不是个有大来历的,不可能如黛玉出生时一样出现一些神异之事,也没办法补足这孩子的先天不足……
林柳有些烦躁地扯了下头发,现在只能寄希望于贾敏在养胎期间,可以找到一些名贵药物,好好给她调养身体了。
林柳担心贾敏,林如海未必不担心。
一开始只是被贾敏再次怀孕的消息冲昏了头脑,可等冷静下来,林如海也意识到了夫人两次怀孕的时间太过接近,对她身体不好。
他也知道女子怀孕期间,一个好大夫的重要性,于是次日便给甄家递了拜帖——
甄家老太太是皇上亲赐的奉孝夫人,许多籍贯在江南的太医告老还乡之后的第一选择,便是到甄家坐馆。
所以想在江南地界找最好的大夫,还真就只能去甄家。
甄应嘉的嫡次子在抓周宴上出了丑,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不自在,只要听到笑声,或是有人关注,他便觉得是在笑他,因此与不少人都起了冲突。
一开始,那些人为了讨好,或是不得罪甄家,即便起了冲突也大多忍让。
可几次三番之后,哪怕脾气再好,这些人也忍不下去了——
大家都是朝廷命官,他们还是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考上去的,甄应嘉却是靠着老太太的关系得了官位,本就对他有怨言,如今又被挑刺,这些人渐渐就不愿再搭理甄应嘉了。
时间一长,甄应嘉又觉得自己被针对,回家难免同老太太抱怨。
老太太一开始还真以为甄应嘉被孤立,可等仔细问过之后,险些没直接给甄应嘉一巴掌。
小儿抓周出错,只要有眼睛的都能看出那孩子是被算计了,一开始可能还会笑甄家家斗严重,都已经闹到了台面儿上。
可这事儿不过就是个乐子,甚至要不了半个月,大家的注意力便被其他新鲜事儿给吸引了,哪儿还记得此事?
哪怕是事情刚发生的时候,金陵这地界又有谁敢当面嘲笑甄应嘉?
甄应嘉这接二连三的举动,完全是没事儿找事儿,也难怪那些官场中人渐渐不愿搭理他了。
老太太知道此事后,将人呵斥一通还不算,担心他在自己注意不到地方还做了其他事儿,于是又叫人来询问抓周当天是否发生了其他事。
这甄家当家做主的是老太太,甄应嘉本人其实并非老太太亲生儿子。是以老太太一开口,府上下人便叽叽咕咕地将甄应嘉这段日子做的事儿全抖搂了出来。
其中也包括,甄宝玉抓周当天,他对林如海的慢待。
老太太听后,气得胸闷气短,差点儿没直接厥过去。平复好心情后,立刻让人给林家送来了歉礼。
林如海本来也不是小心眼儿的人,直接收下歉礼,也算是表态,自己对当日冒犯并不计较的意思——
林如海之前还怀疑,甄应嘉那个性子,到底是怎么将甄家推到如今位置而没怎么得罪人的,如今才算明白,原来如荣国府一般,也是有个老太太镇着。
只是到底对甄应嘉的性子有些忌惮,之后也没与甄家来往。
这还是甄家送去歉礼后,林家第一次递来拜帖。
都不用老太太开口,受了教训的甄应嘉便直接让人接下,并让人言明初三有人在家,请林如海放心上门做客。
老太太很快也知道了此事,思索后开口:“林如海这个人做事谨慎,哪怕与贾家结了姻亲也一直保持中立,不喜欢结党营私,也不喜欢与官员结交,算是个纯臣。虽然太妃前些日子让人送回来的信件中,曾提及林如海许是倒向了当今,但正因此,他更不可能与我家结交。”
甄应嘉愣了下,好奇:“那这张拜帖……”
老太太扫了一眼:“许是有求于我们。”
“不如直接拒绝?”甄应嘉不太高兴地开口,“他若真是皇上的人,与我们便是政敌,我们不说给他挖坑就算了,怎可能出手帮他?”
“蠢材!”老太太大怒,“林如海无依无靠,只靠着自己一路爬上二品大员的位置,你当他如你一般无用?”
甄应嘉低头,不敢顶撞:“到底该如何对待林如海,还请母亲明示。”
老太太想了想京中局势,叹气:“自然要尽力交好。只要他提的要求不过分,你大可以直接答应他。让他欠我们一个人情,以后许是能用得上呢。”
老太太都发了话,甄应嘉自然照做。
于是次日林如海上门,闲聊几句后,不过提了一句太医,甄应嘉便直接让人将府上养着五六个太医全都请到了林如海面前。
看着眼前一排眼熟的前太医,林如海不禁咋舌。
都说甄家是金陵土皇帝,他原还以为是夸张,如今瞧着,只怕没有一句虚言呢。
林如海到底没说什么,还算高兴地领回了一个前太医。
只是等太医给贾敏把脉之后,他便笑不出来了——
这孩子,果真有些虚弱。
第48章
这个结果可以说并未出乎林柳意料, 但真当这位先前在太医院供职的老先生说出这个事实的时候,她脸上仍旧沉了沉。
林如海在旁边听着,更是难过。
反倒是一直看起来都偏柔弱的贾敏, 在听到这个消息后, 不甚在意地弯了弯唇:“多谢大夫。星花,还不快带着大夫下去休息!”
等人走后,她才看向表情郁郁的林如海父女:“怀孕是好事儿, 你们两个怎么一个个都哭丧着脸?若是这孩子知道了, 只怕还当你们不喜欢他呢。”
林柳看向贾敏, 嘴唇翕动,到底没说什么煞风景的话。
林如海则叹了口气:“这孩子怀的时机不太凑巧, 之前又一直不曾察觉,以至于伤了胎气, 以后只怕怀得艰难。”
贾敏低头抚摸肚子, 轻笑一声:“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们忘了?之前怀上黛玉的时候, 大夫不也同样说我怀得艰难, 孕期只怕要受大罪,但后来如何?
黛玉乖得很,怀孕期间好几个月呢,不但一点儿没折腾我, 之后生产也顺利得不可思议。就连怀孕的身体损伤,也比之前怀胎少许多。
大夫如何说不重要, 后面还得看着孩子自己。”
别说有黛玉这个先例,就算没有, 贾敏也是很愿意为这个孩子吃苦受累的。唯一让她的担心的, 便是这孩子身体了。
之前怀黛玉的时候, 大夫说她出生后身子骨有些弱, 后来出生,黛玉的身体便果真比她哥哥姐姐虚弱许多,若非龟龄鬼使神差地将人参头顶的朱果放进黛玉嘴里,让小麒麟发现了那株人参与黛玉之间的潜在关系,只怕黛玉的身体真不会如现在一般健康。
但这点儿担心,就没必要同眼前这两个眉头都皱出了一座山峰的父女说了。
贾敏笑容温柔:“孩子刚查出,如今也才两个多月不到三个月,一切都还没定性,还能好好养回来呢。如海你也是,你都不惜去甄家请回来一个妇科圣手了,怎么还这般担忧?”
林如海嘴唇动了动,叹气:“你这一胎与黛玉间隔太近了,与之前几胎都不一样,大夫又说情况不好,我自然担心。若我听完大夫的话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只一味的感到高兴,你难道开心?”
贾敏掩唇失笑:“你若真只是高兴,我就捶你了。”
夫妻二人有心驱散大夫那句话带来的阴霾,不约而同地露出笑脸,慢慢地倒还真的放心了几分。
唯有知道这个孩子会夭折的林柳,仍旧眉头紧锁。
但她也知道自己此时的表情不合时宜,于是笑着同两人行礼,然后告辞离开了正房。
龟龄三兄弟每日雷打不动地在甄先生那儿学习,此时还未散学,倒是让林柳难得感到了几分寂寞——
林柳聪慧,自制力又强,两位老师安排的课业总是提前完成,所以遇到什么事儿想要请假,两位老师一般都不会拒绝,这才有了她之前守在贾敏床前的一幕。
走着走着,林柳便走到了黛玉如今居住的西厢房。
东厢房是双胞胎的房间,两兄弟刚满周岁便搬了进去;黛玉本来也是要等到周岁,也即是两个月后才会搬进去,只是贾敏查出怀孕,且怀相不好,担心自己照顾不了黛玉,还会分去下人落在黛玉身上的注意力,而黛玉半夜醒转也会打扰了贾敏休息,这才提前将人挪去了西厢房。
因为年纪小,黛玉房中伺候的丫鬟婆子倒是比林柳几姐弟多上二分之一,且多出的这部分,都是贾敏身边得用的人。
顿了顿,林柳直接走进了黛玉的房间。
守门的婆子见她过来,赶紧笑着行礼:“大姑娘安。二姑娘正巧醒着,若是见到您过来,只怕会高兴得笑出来呢。”
黛玉这小姑娘也不知是否受了“还泪”之说的影响,哪怕如今身体健康,眉间也总有一股子愁绪。
虽然孩子小,不大看得出来,但小姑娘出生也有十个月了,却一直没怎么见到她笑,林柳这才有所猜测。
不过许是受到出生当日的影响,小姑娘对她与龟龄倒是亲近得紧,见到两姐弟中的任何一个,也都愿意笑脸相迎,让贾敏等人见了好不嫉妒。
林柳听了婆子的话,心情竟奇异地轻快了几分。
她笑着走进屋子,一眼便见到在床上趴着慢慢往前挪的小黛玉。
黛玉喜静,并不怎么爱运动,可孩子不动动又对身体不好,于是黛玉身边伺候的丫鬟婆子便想方设法地“勾、引”她运动。
就比如现在,黛玉眼前便放着一本诗经。
小姑娘刚出生就表现出了对书籍的喜爱之情,林如海喜不自胜,当然愿意培养小姑娘的兴趣,于是总会抽空亲自抄写一些诗词,装订成册后再拿给黛玉把玩。
当然,前提也是小姑娘并不像三个小子一般活泼好动,拿到书后便喜欢往嘴里塞,要不了几日就会撕成碎片。
黛玉小姑娘对书籍可爱惜得紧。
不过在面对林柳这个姐姐的时候,黛玉喜欢的书也是要往后靠的。
听到熟悉的脚步声,原本朝着书本奋进的小姑娘立刻回头朝着门口的方向看来,见是林柳,小黛玉立刻咧开嘴乐呵呵地冲着姐姐挥了挥手。
因为失去支撑,小姑娘立刻啪叽一下摔到了床上。
好在床上垫着好几层褥子,小姑娘摔了也没感觉到半点儿疼痛。
她很快振作,一个翻身,便从床上坐了起来。
然后伸出两只肉嘟嘟的胳膊,冲着林柳“啊啊”地要抱抱。
林柳失笑,三两步上前将小黛玉直接抱了起来:“小黛玉今日可喝奶了?辅食可吃完了?”
黛玉也不知听懂了没有,反正一直啊啊地点头。
旁边的丫鬟见状失笑:“二姑娘且乖呢。她今早喝了一碗奶,又吃了小半碗肉糊糊,半碗菜糊糊,小肚子吃得饱饱的,今天一直都很谨慎很有劲儿呢。”
小孩子吃得碗是特制的,其实就和酒碟一般大小。
听起来似乎用量不多,但对如今一岁都不到的婴儿而言,数量也足够填饱肚子了。
林柳笑着将黛玉举高,逗得她呵呵直乐:“就该这样吃。吃得好了,身体才健康,以后才能长命百岁,一生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