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_分节阅读_第49节
小说作者:墨尔玉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537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20:27:51
  【一开始有个网友在网上说:“这个李商隐是谁呀?凭什么抄袭
  xx的夜雨寄北?有人知道他的微博吗,这种人必须得爆。别以为什么阿猫阿狗都能碰瓷世界级文化遗产xx了。"】
  【其他网友就很懵啊,居然有人会说原作者抄袭引用者?而且这不是上学必背的文章吗?】
  【大家就向他科普,别搞错啦,李商隐才是《夜雨寄北》的作者。】【这个网友不得不出来道歉:“不好意思,对不起,我不知道李商隐是个冷门诗人,所以没认出来。”】
  【其他人震惊不已,李商隐还能被称为冷门诗人?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李商隐要是冷门诗人,古诗文文化估计都死得差不多了。】【很多人干脆就称呼李商隐为“冷门诗人”。】【当然,是调侃的意思。】杜牧:“……”
  虽然听不太懂什么义务制教育漏网之鱼,可他听明白了那一句。“如果李商隐是冷门诗人,那古诗文化就死得差不多了。”
  呵呵,所以搞了半天,这些人是在拐弯抹角夸李商隐名气大、影响力强。他还以为李商隐在未来真的是冷门诗人,想看他笑话呢。
  旁边的妻子笑意盈盈,眼中饱含挪揄:“既然如此,那还继续看吗?”杜牧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整个人有点尴尬,索性坐直身体:"为什么不看?”
  “这个女人会讲述李商隐的一生,我看看有没有什么关于未来的天机。”嗯,他绝对不是好奇李商隐这个呆瓜在未来的评价。
  另一端,李商隐也搞明白了冷门诗人的意思,哭笑不得。
  好友崔珏笑着说道:“原来是在说反话呀,看来以后听天幕说话,得好好揣摩一下,不能等闲视之。"
  “对了,听这意思,我们现在背四书五经,未来的人居然会经常背诗文,而且你的诗文是他们上学必背的诗呢。”
  李商隐唇角止不住上扬。能和圣人一样,登上孩子们启蒙的书籍这种事,能让任何一个读书人为之兴奋。
  他感慨:"看来未来唐宋都会灭亡,可是诗文不灭,不然我的诗文也不会登上启蒙书籍。”
  事到如今,无数人通过古青青透露出来的些许消息,管中窥豹,看到了她所在的世界的一角。
  好友点头说道:“他们通过诗文来启蒙孩子,那必定是推古崇古、不缺乏浪漫气息的国度。”
  李商隐想到自己曾经做的那些诗,以前
  他很满意,现在却突然有点不满了,毕竟未来很多小孩都要看自己的诗文。
  “我要多写一点好诗,让这些爱背诗的人有诗句可背,才对得起他们的厚爱!”
  未来的学生∶?????
  与此同时,李商隐抬起头来,心中满是期待。
  他因为朋党之争,在仕途上没有寸进,整个人在夹缝中生存,日子过得非常郁闷。
  天幕如果能和说辛弃疾一样说一说自己的文韬武略,那就好了。因为这天幕连皇上都在看。
  只要皇上认可自己,那他肯定扶摇直上!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帝王将相为古青青随口说出的信息感到心神震撼。秦始皇细细琢磨,眉头微皱,随后又缓缓松开:"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九年的义务教育?”
  秦朝不是没有学校。他统一文字,严禁私学,在官府中设置学室,让官吏当教师,以秦法为教学内容,这种做法来源于商鞅之法。
  弟子当然不是黔首,至少必须得是吏的儿子。
  古青青所在的世界,好像连普通百姓都能读书,而且是必须上,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国家哪有那么多钱呢?
  这也不符合"愚民,弱民,贫民"的治国理念。帝王会允许如此大规模的开启民智、冲击自己的统治吗?
  秦始皇缓缓闭上眼睛。
  他曾经觉得古青青所在的世界有帝王,可现在却有些拿不准了。这有些接近孔圣人所说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帝王的制度在那个繁荣世界可能已经崩塌了吧。那个国家的统治者更像是普罗大众。
  【他写的诗多种多样,文采斐然,各种题材都拿捏得很死死的。不过其中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是,还是爱情诗。】
  【李商隐还有个称号——情诗之王。】
  【所以为了更加了解他的诗,这篇视频主要讲他的感情生活。】李商隐:“???”
  李商隐大惊失色,脸色越来越红,变成酱紫色:"这这这这这……"
  他性格多情,还算风流,感情经历不少,对每一段感情都挺认真的。可那些感情多是无疾而终,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什么不说我的文韬武略,非要说感情啊。"他对于感情生活广而告之倒是无所谓,可是皇上在看啊。
  皇上看完了他的感情生活,也许根本不会提拔他,只会说一句"风流才子"罢了。
  天幕听不到他的呼唤,机械地播放着视频。
  【李商隐自称出自陇西李氏,自称是皇室远亲,跟李贺一样。具体是不是,没有明确的官方资料。】
  【那年头,达官显贵通过联姻,几乎都有点皇室血统。李商隐这点远亲血统,算不上稀有。】
  【人生有四大苦,他就占了不少,他和李贺很相似,幼年丧父。】
  【因为他是长子,需要撑起门户。他拿着招魂幡,站在队伍前面,把父亲的棺材从浙江一直运到河南。】
  【李商隐小小年纪,就靠给人家抄书赚钱,补贴家用。】【为了卷过别人,他练出了一手好字,出了名的字美。】
  【长大之后,他们家迁移到洛阳,洛阳权贵遍地走,一片叶子落下来都能砸中好几个贵人。】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李商隐的演员年纪轻轻,眉清目秀,摆摊给人写字。他的字写得特别好看,人人看了都说好,所以生意非常热闹。
  一个气质儒雅的中老年人看了一眼,有些惊艳之色:"字写得不错啊。"“一般,一般。”
  这个中老年人笑着买了字,随后走了。
  李商隐不知道他是谁,没有当回事,继续给后面的人写字。
  直到后来再一次在宴会上偶遇,他才知道这人居然是赫赫有名的白居易。白居易笑着对朋友令狐楚说道:“这个后生字写得不错。”能得到白居易的夸赞,令狐楚看向李商隐的眼光有些不一样了。
  文会是诗人扬名的最好方式,年轻的李商隐战战兢兢地把自己最近写的诗递给这两位大佬。
  令狐楚眉毛微挑:“字写得好看,诗写得也不错,这样吧,你有科举的老师吗?"吗?
  李商隐窘迫地说:“还没有。”
  “我儿子马上要科举了,这样吧,你要是不介意的话,可以拜我为师,你们一起学习。”
  李商隐敏锐地感觉出来这是一场天大的机遇,爽快地答应了。
  【令狐楚是当朝户部尚书,掌管国家财政,高官
  中的高官,位高权重。李商隐这下是抱到金大腿了。】
  【高官一般都挺有脾气,可是令狐楚非常平易近人,对李商隐特别好。】【他亲自辅导李商隐写骈文,而且"岁给资装",包吃包住,还给奖学金,还经常带他去参加宴会,都快把李商隐当儿子了。】
  【李商隐和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绚一起学习,好生带差生,让同学成绩也变好了。】
  【不久,两个人去参加科举考试。】
  【出人意料的是,一向成绩好的李商隐落榜了,成绩一般的令狐绚中了进士。】
  【李商隐很郁闷,明明我考得不错啊,怎么没中?反倒是同学中了?】【他想来想去想不通,只能继续考,连续考了四次,屡试屡败,屡败屡战,四次都没中。】
  【他想不通啊,突然之间,被人提点。】【——唐代的科举考试不糊名!】
  【阅卷老师一看令狐绚写的《我的户部尚书父亲》,再一看名字,这也不是户部尚书家的公子吗?】
  【中!必须中!不中简直没有天理。】
  【阅卷老师再一看,李商隐,谁呀不认识,嗯,文采确实不错,可惜名额满了,下一次再来吧。】
  【李商隐悟了,权贵的子弟已经把进士的名额包揽了大半,自己文采好也没有用,上岸的概率太小了。】
  【他赶紧去找令狐绚,托他照顾一下。令狐绚跟李商隐同窗学习,关系也不错,索性跟父亲交代了一声,让父亲去打点关系。】
  【果然,李商隐接下来的科举一路顺风,中了进士。】
  天幕一通话,戳破了隋唐科举考试的泡沫,让普通百姓震惊,让高层尴尬。唐太宗李世民轻声叹息。
  隋唐出现科举考试,可是有名无实,不糊名字,等于白给。是高层不懂糊名字的好处吗?是他们做不到啊!
  朝廷官员都想自己家族的子弟能够更加顺利地进入仕途,延续家族的荣耀。一旦动了这个机制,相当于砍断官员子弟上升的途径,会引来无数人的抵制。武则天曾经尝试过把名字糊上,结果被大臣们联名抵制,最终还是失败了。直到宋朝,科举考试才算有名有实。
  李世民意有所指:“爱卿们怎么看天幕?”全体官员们一想到要糊名,心都要滴血。“陛下,祖宗之法不可违。”
  “陛下,天下考生已经熟悉了以往的制度,如果突然改变,一定会茫然失措。”
  “祖宗之法?以前还没有科举考试呢。”李世民像是想到什么:“科举考试不可徇私舞弊,虽然这李商隐有才华,可他中举也是托了关系,不知道如今这种情况……”
  多不多?
  全体官员们面色有点绿了,打点关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民不举官不究。如果真要查,那涉案的人员就太多了。
  鲁迅曾经说过,如果想要开一扇窗,但是大家不允许,那就提出开屋顶,这样大家就会允许开窗了。
  官员们看明白了李世民的坚持,心中叹气。
  立马有革新派出来说:"陛下,未来的人都说这种方式好,说明糊名才是经过时间验证的好办法,未尝不可以一试。”
  那些保守派脸色很黑,却碍于陛下的强势,所以没立刻发作,心中都觉得烦躁。
  唉,看来自家子侄以后上岸不会像之前那么容易了。如果天幕没有出现,哪会有这种事情?都怪天幕!
  天幕收到了无数大唐官员的怨念,却毫无所觉,继续说:【前面说了,李商隐四次考试,四次都失败了。在屡试不中这几年里,他没有埋头苦读,也在寻找自己的爱情。】
  【他在洛阳城里碰上了一个美丽的女子——柳枝。】
  【这是李商隐的初恋,柳枝是商人家的女儿,和李商隐不算门当户对,可是李商隐很喜欢她。】
  【他在让堂兄弟在柳枝的窗户下念诵自己写的情诗,女子心动了。】【他们决定几天后私定终身。】
  【结果到时间了,柳枝来了,李商隐却爽约了。】
  【因为好朋友温庭筠忙着去参加科考,拿走了他所有的行李和书籍,李商隐只能去追,最终没有和柳枝约会。】
  【后来,堂兄弟告诉他,柳枝已经嫁给了别人。】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
  李商隐幻想了柳枝凄凄惨惨在河边等他的场景,心里觉得太对不起她了。他风度翩翩,气质文雅,此刻面露悲伤,挥毫如雨。“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 必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一寸相思一寸灰”这一句话让无数朝代的人为之动容。女主人公像春花绽放一样渴望爱情,寸相思之情化成了灰烬。温柔,凄美。
  相思是个抽象的概念,却能被具象化,美好的东西被粉碎,简直动人心弦。很多有情人心中感慨,他们相思起来,心情跌宕起伏,就是一寸相思一寸灰啊。
  一些不服李商隐的人突然明白了李商隐为什么能叫“情诗之王”。光是这一句话,就能看到他的诗美、看到他对心灵的探寻深度。
  只有心思细腻且狠狠被爱情伤过的人才能写出这种文字。这个名头他当之无愧。
  元稹似有所悟:“一寸相思一寸灰,好美的句子,怪不得你未来想当他儿子。"
  年轻版的白居易:“……”能不能别提这件事了?这个梗是绕不过去了是吗?
  元稹有些怅然若失,也想起了自己的初恋: "莺莺也不知道怎么样了?"白居易更加无语了:"……我要是她,我恨不得杀了你,你怎么还好意思提起她。"
  元稹对初恋女友可以说是标准的陈世美。
  富家小姐看上了穷小子,两人暗通款曲,私定终身,早早把身子给了他,还鼓励穷小子科考当大官,回来娶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7页  当前第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1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