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灵已经穿好鞋袜,双手搭在裙摆上,“君侯来找我,是问朔方郡相关事宜吗?”
谢玄玉视线抬起,缓缓落在她面庞上。
一片静默里,“噼啪”蜡烛轻轻爆出一个火星,静得连二人呼吸声都格外清晰。
在羲灵又一次询问,他才道:“那夜,多谢你。”
羲灵道:“君侯不必言谢,以君侯武艺,没有我相助,定然也能斩杀野狼,只不过是我出箭快一步,帮君侯一个小忙,不足挂齿。”
她微微一笑,起身朝着衣柜走去。
身后传来他的话语:“可没有如果。公主射出那一支箭,便是射出了,在下也并非不知恩图报之人,今日特来道谢。”
他有一道好听的声线,仿佛山涧回荡的清冽泉声,又天生带着几分慵懒。
羲灵从柜中取出一幅画卷,抱着走到他面前,将画卷放下,一幅城防图便徐徐铺展在桌上。
“这是建城图纸,我在出发前画的,既然要将新城打造成军事重镇,一些细节必须要注意到,我都标注在上面,请君侯过目。”
谢玄玉道:“是你画的?”
她事无巨细,从哪里可以设置地道,再到城墙怎么加固……都考虑到了。
谢玄玉一目十行看完,抬起头,在跳跃的昏暗幽火中,望向她。
世人常说,越是难以征服东西,越能激起人的征服欲,对于这样一位性格傲烈的女子,部下有劝他,将她纳入怀中的,有劝他绝对不可轻易信任的。
可谢玄玉看到她,心中涌起的,不是征服感,而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少有人能入他的眼,女子,男子皆是。
可她敢在沙漠,拉下他的骏马与他对视,在军营,那么多双目光注视下,陈述利弊一步步逼他,都令他浑身毛孔都翕张开来,体会到一种久违的势均力敌之感。
她承受着他注视,烛光在她眼睑上跳跃,如同振翅的蝴蝶。
相顾无言,她等不到她开口,终于张唇,声音轻柔:“君侯,我要梳洗了。”
她走到浴桶边,回身看着他。谢玄玉这才注意到,帐篷内还有浴桶冒着热气。
她见他不动身,挑了挑眉梢,抬起手去解发辫。
簪环一一卸下,放在了桌上。
“你不走,我便解衣服了。”
谢玄玉去拿桌上的卷轴。
“你还在磨蹭,我真的要脱了。”她伸手去解身上衣袍,外裙已然落地,鞋袜也被她甩到一旁。
她忽然停下,谢玄玉抬起头的瞬间,她人已到他面前。
一根绸缎带子被递入他掌心,带子另一头,少女胸膛轻轻起伏,皓白修颈延伸进下方,那里春山蓬蓬,弧度袅娜。
只要这带子轻轻扯开,有些不可忽视的东西便会展露在他面前。
她却往后轻轻一退,接着,所有的外裙如同流瀑般倾泻滑落,堆落在脚踝边,绸缎之下,是玲珑娇花般柔白娇躯,只剩下小衣做遮蔽。
可有时候,不遮比遮更加惹眼。
帐篷内热意,一下升高。
谢玄玉眼睫轻轻一颤,从始至终,只有她扯开衣襟一瞬,不可避免看到她身子,很快移开目光。他在她做出此举后,抬步朝外走去。
她却挡住去路,背靠在帘上。
一帘之外,是喧哗兵营,士兵们在说什么,一清二楚传递进来,而在帘子之中,她与他这样相对。
甚至只要轻轻一阵风来,撩起帘子,帐篷内发生了什么,外面都能看到。
“羲灵。”他第一次,喊她大名。
她踮起脚,红唇也凑到他面前,脖颈间是浓郁香气,“我没有梳妆,可我梳妆时,他们都说漂亮,你觉得是吗?”
的确极其漂亮,不用梳妆,也艳丽无比,灼灼如同芙蕖。
谢玄玉侧过俊颜,避开那香气。
她道:“但这都是他们看到的,你要看看他们没看过的东西吗?”
谢玄玉轻笑,反盯着她的面庞。
她前后态度变化这么明显,无为其他,便是展露她合作诚心。她说要成亲,不是玩笑,是真的给他递出一个橄榄枝。
“君侯当真不用疑兵吗?”
谢玄玉抬手搭上帘子,羲灵长发散在身前,被隐隐漏进来的风吹拂,道:“你这样,我会被别人看到的。”
他的手果然停下,没有再撩帘子。
她却得寸进尺问:“你有和别的女人行过周公之礼吗?”
谢玄玉蹙眉,“没有。”
“你没有欲望吗?”她又近了一步,“你这个男人,实在冷硬。若是换作从前,我绝对不找你这样男子做夫君,又傲慢又自大。”
“公主所言,在下听不懂。”他微微一笑。
她眉眼舒展开,忽然靠近,唇瓣落在他唇角上。
谢玄玉身体轻轻一震。
那柔软的唇瓣向下,吻上了他的喉结。
尾椎骨爬上一股酥麻之感,全身鲜血都在叫嚣。谢玄玉无法形容这种感觉,仿佛有一种失控感游走。
“现在,懂了吗?”她呵气如兰,“娶我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你对别人也这样吗?”他问。
“没有,我极其挑剔,不喜欢其貌不扬的,不喜欢……瘦弱文秀,刀剑都提不起来,更不喜欢蠢笨的。”
而这恰恰与他相反……
谢玄玉与她对峙着,没有退让。
“公主。”这时,外面传来说话声,打断了二人的思绪。
“下属是给您送膳食的,公主可方便,让下属进来?”
是送膳食的厨娘。
谢玄玉捞过桌上衣袍递给她,见她面颊浮起笑意,便觉不妙,她唇瓣微张,“进来吧。”
外面人道:“多谢公主。”
一阵风从外拂来,在那二人进来前,羲灵被他拉进怀里,衣袍落下,一下遮住她露在外面的身躯。
食娘和外面炊事兵进来,心口突突直跳,就瞧见他们的君侯,正搂着那位和亲公主。
羲灵脸颊枕在他肩膀上,抬起眼,抱住他的肩膀,在他耳边低声道:“怕我赤身的样子,被外人看见,污你声誉?”
她的气息轻而易举,拍打到他耳根,沿着他脖颈攀爬,哑着声音——
“可这样,君侯,我们好像更说不清了。”
第114章 大度 他谢玄玉,还没有大度到如此。……
君侯在傍晚时分,进入公主帐篷,商谈事务,却被送膳食的厨娘和炊事兵,撞见君侯和公主相拥。
军中事务一向就传得极其快,更何况涉及君侯,即便那厨娘和炊事兵不曾多嘴,但当时帐外有不少走动巡逻士兵,都听到动静。
厨娘知道误闯入,退出去,和炊事兵端着菜肴,在外面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过了许久,才等到君侯从内出来
裘朝是在次日清晨,从手下口中听闻此事。
他正在穿衣,震惊得手一顿,手中靴子落在地上,发出沉闷一声,半晌才道:“你说君侯和公主?”
“是。”
裘朝讶然。
他们君侯年少封侯,有超出年岁的冷静沉着,但说到底也才弱冠,也是血热年纪,遇到公主,貌美聪慧,二人若真有什么,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早在君侯起势时,便有几位军官有搭桥牵线之意,想将家族中适龄女子介绍给君侯,以成一段姻缘,君侯却无意于此。
却没想到,君侯中意的是这款——
脾气大而烈,颇有主意,极其不驯。
不过今日议事,军营中气氛诡异微妙,几位军官心照不宣,也知道彼此心中想着什么。
可君侯今日心情极其不佳,神色冷沉,到后来明显心不在焉,只简单吩咐军务,便让他们退下。
众人不敢多问。
但裘朝作为他身边老人,自然察觉出反常。一直以来,他都反对君侯与公主有牵扯,可君侯什么事下定决心,便不会轻易改变。
可就在裘朝等待一个合适时机,劝解此事时,接下来数日,君侯不曾去见公主,且这一不见面,便是一整月。
羲灵在忙着督促建造新城。
一月过去,一座新城从原本土地上拔地而起,城池沿用原本地名“庭州”,居民正在往新城中搬迁,由士兵们帮忙一同搭建民房。
庭州城能建造得如此快,羲灵可以说是居功甚伟,无论是建材的选择,还是军民调度,都是她在第一时间协调,亲力亲为。
庭州城内,军民忙碌,热火朝天。
今日,一道策马身影出现在城外。
建造城墙的士兵,瞧见君侯前来,上来行礼。
“见过君侯,小的去唤长官来。”
谢玄玉抬手,“不用。”
他才从前线回营,庭州不是必经之路,但听说新城已建造大半,思量一番,还是选择绕道前来。
他微微眯眼,抬起视线,望向城楼。
身后一行士兵,亦望着这座恢弘城墙。
裘朝也在其中,却听身前人问:“公主呢?”
小兵一愣,旋即道:“回君侯,今日公主亲自来督工,就在这里,君侯要见公主,小的这就去禀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