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驭下之道很简单,她自己过过苦日子,人嘛,要的无外乎吃饱穿暖,有点闲钱。她从不吝惜月钱,以利诱之;又制定详尽清晰的家规,以重刑震慑之,恩威并施,如此成了规矩,府中让她很省心。
连刚落地的两个孩子见了她都不哭不闹。昨日江婉莹疯疯癫癫闹了一通,陆奉让她无须挂心,她也懒得对她多投一个眼神,如今让她烦扰的只有一个人,周妙音。
金桃刚从宁府侯府回来。昨日陆府满月宴,娘家只来了一个宁安侯,在接待男宾的前院,江婉柔见都没见着。侯府女眷中,秦氏称病不来,丽姨娘的身子倒是好些了,她却不肯来,只让人送了两串长命锁。
江婉柔知道,姨娘怕她给自己招闲话。十几年了,姨娘一直觉得她的出身拖累了她,深居简出,不肯在众人面前露脸。
她拗不过她,只能派金桃过去一趟,给她送去两个孩子的画像,托话等她得闲,带两个孙儿去看她。
金桃福了个身,回道:“姨娘叮嘱,她一切安好,不许夫人来回折腾。”
江婉柔了然地挥挥手,没有再言语,金桃心思通透,看出她心情不佳。
金桃劝道:“姨娘是为夫人好。”
“我知道,她就是那个性子。”
江婉柔倒不为丽姨娘担心,宁安侯是前朝降臣,经历荒淫无道的前皇帝,经历过陈王之乱,如今还能捞一个侯府爵位,她那个父亲,识时务。
只要陆奉一天不倒,只要她一天还是陆府当家主母,姨娘在侯府的日子就不会艰难。
江婉柔叹道:“我是担心那位周姑娘。”
她揉了揉眉心,问:“她最近怎么样?”
金桃思虑片刻,中肯地评价,“很安分。”
江婉柔叫人把周妙音带过来。
从生产到坐月子,这位周姑娘一直是她手中的烫手山芋。那个秘密太骇人听闻,她至今不敢和陆奉开口。
可禁龙司的耳目遍布天下,守边将军宿醉说的话,第二日便能呈在皇帝案头。自家府中发生什么事,怎能瞒过陆奉这个主君的眼?
昨日她和裴璋在花园偶遇,周围没有一个人,相信那位裴大人也不会大声嚷嚷,陆奉晚上就知道得一清二楚。
抓周妙音时,甚至用了陆奉的人。整整一个月,他不曾过问她,她也没有主动说。
陆奉说,他永远信她。
男人在榻上的话算不得数,可他说这话时,神情那么专注,那么认真,让她竟不敢对上他的眼睛。
陆奉不屑说谎,但她知道,他在那一刻,对她是真心的。
她又该如何回应这份沉甸甸的真心?
事关重大,即使金桃,江婉柔也没有对她说太多。周妙音近来养得不错,刚满十五岁的小姑娘,似乎还长高了,这回见到江婉柔,她不复以往的不驯,略微欠了欠身,轻声道:“见过夫人。”
金桃在外守着,大约过了一个时辰,里头传出江婉柔的声音,她吩咐金桃,“给周姑娘好生送回去,不得怠慢。”
晚上陆奉回来,照例径直踏入锦光院。他掀开帘子,柔和的光线下,江婉柔散着秀发,膝上放着针线框,正在做护膝。
听见动静,她仰起头,唇边荡漾起一个微笑,“夫君回了。”
“正好,我心中有个事犹疑不决……”
“有件事……”
两人同时开口,皆是一怔。
第51章 我不会让你无所依凭
江婉柔把膝上的针线筐放在一侧,走到陆奉身前,白皙柔韧的十指解开他的外袍襟扣。
她笑道:“看来你我心有灵犀。杂事先放一放,夫君饿不饿?小厨房里热有羹汤,现下正好入口。”
“不必。”
陆奉身上的官袍挺阔,面料偏硬,看着威严,穿着却不怎么舒坦。他微抬下颌,任由江婉柔脱去他的外袍,挂在一旁的红木衣桁上。
他顺势握住江婉柔的手,两人自然地走向床榻。
陆奉扫了眼做到一半的护膝,沉声道:“说了多少次,这些针线活有绣娘,无须你亲自动手。”
“眼睛还要不要?”
江婉柔笑了笑,道:“我闲着也是闲着,上回圣上赏赐的夜明珠放在屋里,里外照得亮堂堂。”
“天冷了,我想着多给你做几件护膝,免得来日受罪。”
今年圣上不知从哪儿找来个洛小先生给陆奉治腿,陆奉安生敷了一阵膏药。只是他平时步履缓慢,看起来和寻常人无异。所以这膏药的效果,陆奉不说,她也不清楚。
后来陆奉下江南数月,膏药断了许久。近日看他不似往日繁忙,江婉柔跟他商量,不如晚上挪出半个时辰,继续敷着。
陆奉的腿是陈年旧疾,从前试过那么多法子,如今连他自己都放弃了,经过江婉柔的提醒,他蓦然发觉,他的腿……好像比之前好不少。
在江南的几个月,有一半时间在船上度过,水汽阴寒潮湿,按往常,他那条断过的腿应该疼痛刺骨。
江婉柔想得长远,提前给他的行囊里塞了好几个护膝。只是那东西厚重,陆奉嫌外出打斗不方便,懒得戴。
其实平日他也懒得戴,那点儿疼痛对他来说不算什么。早晨江婉柔服侍他穿衣,半蹲半跪在榻边,认认真真绑好护膝的带子,他才勉为其难地戴上那笨重之物。
在江南没有江婉柔督促,他在船上一两个月,深夜埋伏在江边,截杀水匪数日,甚至几次亲自下水。后来没日没夜骑马北上,那条腿竟没有感觉到一丝痛楚。
那个面嫩年轻的洛小先生,有两分真本事。
陆奉点头,道:“依你。”
他并未细说腿的好转。整整五年,时间太久了,曾经那么多次,一次次满怀希望到彻底失望,如今已经在陆奉心里掀不起波澜。
他不相信他的腿能彻底痊愈,只是减少点痛苦罢了。
……
看着江婉柔欢喜的表情,陆奉忍不住捏了把她红
润的脸颊,道:“就说这个?”
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值当她开口。
闻言,江婉柔弯弯的唇角凝滞。她垂下眼帘,乌黑浓密的睫毛在眼下扫过一片阴影。
她放低了声音,道:“是别的事。事关重大,我……夫君先答应我,无论我说什么,你不许生气。”
“怎么,闯祸了?”
陆奉好笑地看着她,她向来稳重,操持内宅家务,从未让他操过心,今日倒是稀奇。
他打趣道:“说来听听。无妨,天大的事儿,为夫给你担着。”
她一个内宅妇人,能犯多大的事儿?退而言之,就算她真捅破天去,又能怎么样?他的结发妻子,他三个孩子的母亲,他护得住她。
温暖的烛光摇曳,江婉柔特意把屋子里的几根白蜡换成了黄蜡。黄蜡没有白蜡明亮,燃起的烛火偏向柔和,把陆奉冷峻的眉眼都衬出几分温柔。
想了一会儿,她道:“要不……还是夫君先说罢。”
现在的氛围太好,她不忍打破。
陆奉被她逗得发笑,他行事果断,最看不上优柔寡断之人,他从前也欣赏她干脆利落的处事风格,这样的女人,才配当得陆府的当家主母。
现在看她咬着唇瓣,犹豫踟蹰,他不仅不厌恶,甚至微妙地满足了他某种不可言说的心理,越发想逗弄她,看她露出更多的、不为人知的情态。
陆奉没有为难她,直白道:“最近岳家不太平,你得空回娘家走走,定一定侯府的心。”
近来京城米价上涨,对江婉柔来说,只是账本上多了一项开支,实则背后大有内情。
江南乃鱼米之乡,大运河沟通南北,京都的粮食多走江南漕运,甚至比周围各地还要便宜几分。从京城米价上涨伊始,裴璋就敏锐地嗅到不对劲。
他在回京途中顺着米价往下查,原来往京城运粮的商船连续翻了数艘,供不敷求,京城的米自然就贵了。
米粮重,压船,风浪再大也鲜有翻船事故,这船翻得蹊跷。出事的地方恰好在江南一带,陈党在水上盘踞多年,让人很难不怀疑他。
此事还有种种疑点,陈复囤钱、囤兵马、囤武器,都说得过去,他要那么多粮食做什么?他的人马远远没有达到竖旗起兵,谋求粮草的地步,陈复老巢的那个密道,也并未看到粮食的痕迹。
若说陈复除却江南,另有盘踞地,皇帝不相信。陈党余孽当年在他眼皮子底下南逃,他差点儿把南方掀了个底儿朝天,若不是他们狡猾盘踞水上,他怎会容许他们嚣张这么久?
而且从江南缴获的巨额财宝和兵戈来看,他们确实抄了陈复的家底。
上回陆奉快马加鞭,把陈复党羽堵在京城。只剩些残兵败将,皇帝在高高的龙椅上坐久了,只把陈党当成瓮中之鳖,命禁龙司、五城兵马司、京兆尹多方联合,全城戒严,缉拿反贼。
陆奉和裴璋以“肃清水匪”之名下江南,却带回来两大船财宝。裴璋多逗留了一个月,回京连夜上疏弹劾,苏州的粮税总督,常州参将,杭州的教谕……一众十余人人等,尸位素餐,勾结水匪,鱼肉百姓,当斩。
这会儿百官才明白过来,原来“水匪”都是托词,两位大人是去抓多年前的陈党。陆奉的眼睛死死盯着陈复,裴璋还记得圣旨所托:肃清吏治,安抚万民。
皇帝对裴璋很满意,大赞他心思敏捷,勇毅刚直。一事不劳二主,把抓人的事交给陆奉,其中牵扯的官吏交给裴璋,年轻的裴侍郎一时在朝中风头无两。
这些事,江婉柔在内宅略有耳闻。昨日孩子们满月宴,裴大人是妇人们的议论中心。
后来江婉莹疯疯癫癫闹了一通,江婉柔心里忌讳,避免在陆奉跟前主动提他。没想到却是陆奉先开口。
那几个犯官陆续押往京城,为了保命,接连攀咬旁人。人未至,口供已经如雪花般飘进京都,攀扯出不少陈年旧事。
其中一条,陈王在京称帝的百日中,宁安侯趋炎附势,为讨好陈王,送去美人歌姬若干。
原本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被翻出来,多半是裴璋和宁安侯姻亲的缘故。
没成想裴璋丝毫不留情面,今日早朝,一五一十禀报皇帝,没有辩解,亦没有偏私,仿佛宁安侯和满堂的文武百官一样,于他没什么区别。
陆奉简单交代了两句,道:“我一直以为裴璋性情温吞,经此一事,倒让我刮目相看。”
江婉柔的心瞬间被揪起来,忙问:“夫君,我担心……”
“无须担忧,有我。”
陆奉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背,发现她双手冰凉,捂着她的手,放在自己怀里。
他搂着江婉柔的肩膀,低声劝慰道:“只是一件小事罢了,岳父那个老鼠胆子,不敢勾结反贼。”
宁安侯本是降臣,曾献媚于陈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坏就坏在裴璋太认真,皇帝感叹他的刚直,依然把此事交给他。如今宁安侯头上顶着“勾结陈党”的嫌疑,按常理,应该先去刑部大牢走一遭。
皇帝顾念陆奉的面子,只是暂且罢官,待后续详查。
陆奉解释道:“照例盘查,最多两个月。岳母身子不好,你多去走动走动,安她的心。”
陆奉察觉到,妻子对家中感情不深,唯一的牵挂只有深居简出的“岳母”。他一般不在内宅说朝廷之事,唯恐她担忧,今天话多了。
江婉柔惊魂未定,她看向陆奉,问他:“万一……万一他真的……怎么办呀?”
她恨那个曾经把她们母女视若珍宝,又弃如敝履的男人。自从嫁人后,她很少有见外男的机会,她刻意避开,已经很久没见过他了,只记得他是个斯文儒雅的中年男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看着斯文,万一他真做出大逆不道的事呢?就算没有,满朝文武,谁又经得住细查?
听陆奉所言,牵扯公事,裴璋是个铁面无私的人。
那个所谓的“父亲”怎样她一点都不在乎,可姨娘不行,她才过上几年安稳日子,她那身子骨受不了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