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正浓,御苑的花圃里栽了不少珍品秋菊,姹紫嫣红,看得人眼花缭乱。
小顺子又趁机卖弄起了学识,向婉瑛介绍这些花的品种。玉壶春,绿牡丹,凤凰振羽,瑶台玉凤……
婉瑛掐了这朵摘那朵,很快便捧了满怀,低头看了看数量,正觉得可以回去交差了的时候,一个熟悉的人走了过来。
“奴婢远远瞧着是慕娘子,走近了一看,果真是。”
那人笑着福了福身:“娘子万福,贵妃娘娘正在前面不远处的闻香榭,同后宫诸位娘子饮茶,邀您过去一叙。”
正是贵妃身边的大宫女素若。
闻香榭是一座临水亭阁,三面环水,一面由竹桥回廊连接至岸上。
在素若的带领下,婉瑛跨上竹桥,还没走入榭中,一阵风就带来脂粉香气,抬眼只见亭子里零零落落地坐满了人,各有各的美,正如花圃里那些色彩缤纷的鲜花,看得人迷了眼。
婉瑛垂着头,悄悄地攥紧了手心。
她往这边走时,其实亭中的诸位妃嫔也在打量她。
皇帝不近女色,久不入后宫,妃子们长日无聊,唯一能做的消遣便是聊八卦。
婉瑛如今是宫里的话题人物,谁不知道她原先是贵妃的弟媳,是被皇帝强抢入宫的。这些后妃们又耳目通天,或多或少能探听得点前朝的小道消息,听说六科十三道御史已经在上疏劝谏皇帝,说他“强夺臣妻,罔顾天理人伦,君臣之义,是亡国之举”,今日早朝上,都察院一位侍御史还公开说皇帝这是“色令智昏”,请陛下还慕氏于夫宅,不然他将触柱而死,血溅朝堂。
种种言论,听得众妃子是瞠目结舌,又心情复杂,有嫉恨的,有鄙夷的,还有瞧热闹不嫌事儿大的……
当然,她们更多的还是好奇,好奇是怎样的人物,才让阅尽美人的皇帝也折腰,竟为她做出这贻笑千古的夺妻之举?
众妃子表面谈天说笑着,目光却从四面八方扫来,有的明目张胆地注视,有的只是暗中打量,当婉瑛低头走入水榭中的那一刻,所有声音一齐消失,四周静得连风声都没有了。
世间竟真有美到令人失语的人,她出现的这一瞬,亭中所有人都成了陪衬,连她怀中抱着的那些花都失了颜色。
难怪前朝的大臣们骂她是祸水,这样的女人出现在皇帝身边,难免会让人觉得不祥。
寂静中,忽听一人冷冷嗤笑。
“这花是陛下令宫中花匠精心培育,一年也才得数本,还以为是路边任人采摘的野花野草呢,摘上这许多,真是没见识的乡下人!”
在众人或讥或嘲,或看好戏的眼神下,婉瑛面红耳赤,嘴唇嗫嚅着,下意识想解释,却又不知该说什么。
正手足无措,身后的春晓拨开她,抬起下巴,冲那出言嘲讽的妃子冷笑道:“你没事儿罢,乡下人惹着你了?哼,实不相瞒,这花正是陛下令我们小姐摘的,你要有意见,同陛下说去!”
“……”
那名妃子万没想到区区一名婢女,竟敢当众跟自己叫板,顿时气得俏脸涨红,浑身乱颤,指着春晓鼻子怒骂道:“你是什么东西?竟敢同本宫这么说话?你的主子是怎么教你的?这宫里还有半点体统吗?”
春晓梗着脖子还要呛她,好险被婉瑛拦住了。
她低声下气地向对方道歉,却不知这妃子见她低头,便料定她好欺负,心里愈发得了意,又因春晓让她在众妃嫔面前颜面大失,恨得她咬牙切齿,便要宫女掌春晓的嘴。
婉瑛怎舍得让春晓挨打,一面将春晓护在怀里,一面哀求“娘娘饶命”。
这边拉拉扯扯,又有那好管闲事的人假意来拦,或是表面相劝,实则煽风点火,正闹得收不了场之际,一道清清淡淡的嗓音打断这混乱场面。
“好了。”
众人循着声音回头望去,只见贵妃凭栏独坐,乌髻微堕,鬓旁簪着一朵瑶台玉凤,手中捏着一包鱼食,似在喂养池中锦鲤。
她将鱼食交给身旁侍女,在素若的搀扶下,弱柳扶风地走到竹榻坐下,含笑道:“既入了宫,便都是姊妹,今日重阳花宴,相聚在此,只为欢娱。傅妹妹,你大人有大量,便同慕姑娘握手言和罢,不要搅了大家的兴。”
她口中的傅妹妹便是傅昭仪,她父亲如今在朝中坐到了吏部尚书的位置,吏部向来是六部之首,长官又称天官、冢宰,她父亲位列阁臣,相当于丞相,连带着女儿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册封了二品昭仪,地位只屈居于贵妃之下。
傅昭仪向来自傲家世,认为宫中贵妃称第一,她认第二,却没想到半路突然来个出身乡野的慕婉瑛,心中既鄙夷,又恨她抢去自己风头,所以才想给她一个下马威。
眼下贵妃出来阻止,她向来谁的面子都不给,贵妃还是要给一二分薄面的,所以就算心中再不乐意,也只得敷衍地向婉瑛福了一身,就对她视而不见了。
这边热闹方散,婉瑛才上前给贵妃行礼。
萧云漪身子不爽,懒懒倚在榻上,只掀眸看了她一眼,便挪开目光。
“妹妹多礼了,素若,还不快扶人起来。”
婉瑛敏锐地察觉到了她对自己态度的变化,虽然她像从前那样唤着自己妹妹,可语气中的亲热却少了许多。她心中一涩,在素若的搀扶下怔怔地站起来,忽然腿上一重,垂眸望去,不知从哪儿跑出来的公主抱住她的腿。
她进宫的理由明面上是为公主祈福,但这却是她入宫以来第一次见到公主。
许久未见,公主竟也未忘了她,对着她露出甜甜的笑容,脆生生地喊。
“舅妈!”
话音落地,众人齐齐变了脸色。
第26章 教书
采来的花最终插上了姬珩的案头,姹紫嫣红,给清冷肃穆的御书房增添了一丝鲜活气息,看得出婉瑛是有认真地在替他折花,然而他却从她紧锁的愁眉中看出了一丝不开心。
明明出门时还好好儿的,怎么回来就成这样了?
他不动声色,等婉瑛回房了,才将小顺子叫来问:“今日出什么事了?”
小顺子本就是个好生事的,又自觉得皇帝器重,更要尽心尽力办事,当下便将闻香榭中发生的事从头到尾交代了个遍,尤其是说到傅昭仪欺负婉瑛的事上时,义愤填膺,恨不得原地表演一个傅昭仪趾高气扬的神气样儿。
姬珩听完没说话,弄得小顺子心中还怪忐忑的,心想自己是不是太过了,傅昭仪再怎么说也是个昭仪,还是宰相之女,碾死他就跟碾死一只蚂蚁般轻易。
提心吊胆一整夜,没想到隔日便有圣旨从澄心堂出,傅昭仪出言不逊,跋扈滋事,降为才人,闭门自省,其父傅阁老训女有失,罚俸三月。
圣旨一出,满宫哗然。
从二品昭仪骤降为五品才人,这个失宠速度不可谓不吓人了,而且还连累家中老父都吃了挂落。皇帝从来是个公私分明的人,前朝与后宫分得很开,这是他头一回因后妃犯错而连坐族中人。
冲冠一怒为红颜,众妃子一边摇头感叹皇帝的冰冷无情之时,又不免对婉瑛的身份有了新的认知。
她或许地位低微,在这贵女如云的禁庭,连路边野草也不如,可她也是宫中唯一不可惹之人,因为她的背后,是皇帝在撑腰。
兴许是认识到了这一点,众妃在面对婉瑛时,不免收起了以往的轻视,多了几份如履薄冰的小心,有的选择奉承,有的选择无视,道理很简单,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婉瑛虽于人际关系上反应迟钝,但在玉京这两年,也渐渐地学了些眉眼高低,知道在这看似小心翼翼的笑脸相迎下,依旧是不想与她为伍的鄙夷。在这深宫之中,她宛若一个异类,找不到归属感。
就比如那日在闻香榭中,突然窜出的公主抱着她的大腿喊舅妈。
人人闻言色变。
贵妃更是一把扯过公主,板起脸孔教训她:“瑶瑶,母妃是怎么与你说的,要叫慕娘子什么?”
她在女儿面前一向是温柔可亲的,连话都不敢大声讲,这回却一反常态,横眉冷目。
年幼的公主不习惯母亲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被凶得哇一声大哭起来。最后才在贵妃的哄劝下,扁着小嘴,含着眼泪,委委屈屈地喊了婉瑛一声“姐姐”。
在众妃笑着看好戏的目光下,婉瑛也不得不尴尬地应了这声姐姐。
她知道,公主以后再也不会抱着她的大腿,软软地说舅妈,你给我摘这个了。
话说回来,贵妃也不会再让她与公主有接触了。她是靖国公府的耻辱,是贵妃的污点,是这后宫之中说不得的存在。
那日她真正感到难过的,就是这个,与傅昭仪的刁难无关,是她忽然找不到自己是谁了,漫无边际的孤寂感将她吞没。
春晓安慰她:“融入不进去的圈子,就不要去融,小姐,那些千金小姐看不起你,不是你的错,凡事要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而不是自己,咱们又不是非要同她们玩儿。”
婉瑛想她说得对,所以她不再出门,又像在靖国公府时那样,将自己圈在澄心堂寸步不出。
春晓本不是这个意思,本来是想劝她碰到那起子小人不必理会,没想到弄巧成拙,直接劝得她不出门了。
婉瑛反过来还要笑着安慰她,说自己习惯了这样,让春晓不必为了她拘着自己。
春晓劝了几句无用,只好放弃,同小顺子在宫里四处撒野,有时还偷溜出宫去,买些小玩意儿回来讨婉瑛欢心。
日子又恢复成初入宫时那样,婉瑛闷在澄心堂,每日所做的事不过是做做针线,描描花样儿,去御书房伺候笔墨,实在闲来无事时,便干坐着发呆,一坐便是大半日工夫。
她这厢无事可做,皇帝倒替她寻了件事来做。
一日午后,姬珩招手将她叫到案前,问她:“想不想念书?”
“……”
婉瑛诧异道:“陛下,妾身不识字。”
姬珩笑了:“正是不识字,所以才问你要不要学。”
婉瑛这才真正弄明白他话里的意思,原来是要教她念书。
可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难道是也像别人一样,瞧不起她胸无点墨,是个大字不识的文盲?想到昔日那些嘲笑自己的话,婉瑛落寞地垂下了眼帘。
姬珩似看穿了她心中所想,淡淡道:“叫你读书,不过是看你整日无事可做,怕你闲出病来,你若不想读便不读,不必思虑太多,只需告诉朕想与不想便罢了。”
婉瑛愣住,心想原来世间事竟这般简单,只需回答想与不想就行了。
那么她的答案呢,自然是想的。
婉瑛幼年随姨娘住在妓船上,自然没有那个条件去让她读书识字,到入慕府认亲时,已有八岁,年龄又偏大了,况且她那时地位与下人差不多,嫡母才不会好心给她请西席先生教书。这便导致婉瑛长到十六七岁依然一字不识,书拿倒了也不知,当初就为这个,四位小姑就狠狠嘲笑过她一通,就连江陵寄来家信,她也看不懂,要趁婉琉心情好时哄着她念,才能从那些只言片语中获知一些姨娘的情况。
从前萧绍荣跟她说过自己少时因不爱读书,被萧老爹拿着鸡毛掸子追着打的趣事,那时婉瑛就很不理解,怎么会有人不爱读书呢?
沉思良久,她终于从喉间憋出一句细若蚊呐的回答:“妾身想读。”
姬珩点点头,沉吟道:“既然如此,朕还得为你请一位师傅。”
婉瑛哑然,心想说不必那么麻烦,随便请位识字的内侍便行。
她知道宫中有些经过遴选的太监可以到内书堂读书,有些人的学识甚至不亚于朝中大臣,若去参加科考,想必也能高中。
姬珩却皱起眉头,似遇到难题:“几位大学士都有要务在身,无暇抽身教你,怎么办呢?”
婉瑛的心也不自觉被揪起,忽听他说:“就这么着罢,朕虽比不上几位大学士学识渊博,但还是粗通文墨,教你么,估计是不成问题的。朕来做你的教书先生,如何?”
“……”
婉瑛想说,你只会比大学士更忙。
在御书房伺候的这些天,她是亲眼见证了一个皇帝能忙到什么程度。每日的大小朝不说,还有没完没了的内阁会议,接见大臣,就算这些都忙完了,还有御案上堆得山高的折子要批,他每日不忙到子时睡不了觉,然而天没亮又要起,一日满打满算,睡上二三个时辰,都算是好眠了。
这样忙碌的人,为什么还要抽空教她念书?
婉瑛不解。
姬珩追问:“到底要不要?不要朕就……”
“要!”
像是生怕他收回成命,错失难得的读书机会,婉瑛的脑子还来不及想清,话就从嘴里脱口而出。
姬珩一愣,随即眉头舒展开来。
他笑起来就如冰山化冻,彻底冲散了眉眼间的冷意,有种说不出的俊朗。
走到桌前,他拿起毛笔,饱蘸浓墨,在摊开的雪白宣纸上写下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