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架空,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贵妃娘娘荣宠不衰_分节阅读_第260节
小说作者:鹊上心头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00 KB   上传时间:2025-07-10 23:41:10
  姜云冉想了想,先是摇头,片刻后才说:“我大概会坚持。”
  “茶水摆在那里,爱喝不喝,反对者就直接去殿外跪着,上告天庭也好,昭告天下也罢,断没有不让人喝茶的道理。”
  景华琰挑眉:“拖字诀?”
  姜云冉颔首,她想了想又说:“可能需要挺长时间的,三五月也说不定,陛下呢?”
  景华琰淡淡道:“在他们针砭时弊的第二日,早朝,朕准备了几十杯茶,敬爱卿们匡扶国祚,忠心不二。”
  姜云冉:……
  真笋啊。
  皇帝亲自敬茶,喝不喝?
  这一敬,皇帝已经给了他们台阶。
  他可以敬,不能让。
  不喝岂不是藐视皇权?
  这喝的不是茶,是退步。
  姜云冉眨了一下眼睛:“喝了吗?”
  景华琰挑眉笑了,身上帝王之气消散,年轻人的意气风发显于眼前。
  “当然喝了,”景华琰说,“姚相和孝亲王带的头。”
  如此看来,姚相还是太有城府了。
  此刻,景华琰的目光只落在眼前这一碗胖大海上。
  朝堂之下,文武百官议论纷纷,有年迈的老大人,都要忍不住出来跪下谏言了。
  无非是说他不与朝臣议论就直接做主,如此肆意,怎不是朝令夕改,可堪家国大事?
  这些话,年年说,月月讲。
  不光是他,史书上的几百位皇帝,景氏的列祖列宗都听得耳朵起茧子。
  都当皇帝了,挨两句骂也没什么。
  毕竟有的时候,有些蠢货是应该骂的。
  不过,景华琰目光微凝,他微微抬起眼眸,淡漠看向朝堂之下。
  此刻,礼部左侍郎楼尹上前一步,躬身行礼。
  “陛下,臣有事奏。”
  楼尹虽然姓楼,但他是姚氏的女婿。
  他的夫人是姚听月的堂姑,也是姚相和仁慧太后的堂妹。
  有这一层关系,他天然就是姚党。
  许多姚氏不方便说的话,都由他开口。
  显然,虽然姚相知晓景华琰的决定,当时也不发一言,现在却又让门人反对。
  不用景华琰首肯,早朝时朝臣上谏,都可直言不讳。
  楼尹声音平稳,却能让在场所有官员听清。
  “至东阳围场围猎,虽古来有之,但兹事体大,陛下及贵人们身份尊贵,若此行有异,臣等万死不辞。”
  “前朝旧例,围猎要提前四月拟定,经由礼部、户部、宗人府等一起拟定仪程,方能下旨,昭告天下。”
  景华琰跳过前面那一步,直接昭告天下了。
  由礼部出来反对,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他话还没说完,另一道身影就出列。
  说话之人,是梅贤妃的大伯父梅有义。
  他去岁入京述职,考评为优,已擢升为工部尚书,位列使相之一。
  “楼大人此言差矣,”梅有义声音洪亮,“不过是驻跸行宫仪程,难道礼部需要四月才能拟定?”
  他微微睁开眼睛,炯炯有神看向楼尹。
  “礼部的官员们,也太无用了。”
  ————
  大楚未设宰相职官,也未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理论上来说,大楚没有宰相。
  姚相因功劳卓绝,历经两朝,又是顾命大臣,因此朝中上下都尊称他一声姚相。
  有时皇帝都这样唤他。
  不是宰相,堪比宰相。
  开国皇帝以一人政治的弊端为由,直设凌烟阁,一般为五至七人,多为尚书、枢密使、都督、宗人府职官兼任。
  一般而言,凡有四位尚书、两位武将及一名宗亲。
  人数皆为单,在票拟和列名时,同一政策能分出是否。
  入阁能臣,多青史留名。
  满朝文武,皆以入阁为必生追求,人人都想位列阁臣。
  如今阁臣之中,除户部尚书姚文周,还有兵部尚书郑定国、吏部尚书年铮海、九城兵马司都督冯季、枢密使牧锋、宗人令孝亲王。
  前礼部尚书王端因年事已高,今岁告老还乡,如今凌烟阁刚好空了个位置。
  各方势力早就盯上这个唯一的空缺,元徽六年元月虽是新年休沐,朝野内外依旧风波不停。
  姚家想要推举的自然是楼尹。
  郑定国是两朝元老,年及而立才高中进士,他兢兢业业,夙夜在公,终在四十五岁那一年入阁拜相。
  他是个顽固纯臣,资历虽不及姚文周,但他年长,又得景华琰尊重,姚文周从来都没有拉拢过他,知晓是白费力气。
  另外吏部尚书年铮海和孝亲王都是两面派,两个人跟个墙头草似的,谁声音大就听谁的,一点主见都没有,哪一派都不入,却哪一派都可听。
  这种墙头草,姚家也没必要拉拢。
  冯季则是景华琰一力提拔上来的武将,因此同郑定国一样,都是效忠皇帝的纯臣。
  而牧锋是护国将军,常年驻守京郊大营,拱卫京师。他铁面无私,谁的话都不听,更是难以亲近。
  如此一来,凌烟阁只剩一个名额。
  原礼部尚书王端倒曾是姚氏一系,奈何王端年纪比郑定国还大,身体还特别不好,今年实在支撑不住,景华琰便恩赐他回乡荣养,给足了体面。
  他这一走,姚文周立即感受到孤木难支的窘迫。
  尤其侄女姚听月又被降位挪宫,从此常伴青灯,这更令姚文周忧虑。
  所以近来的朝堂之上,姚氏的人多有动作。
  他们想要的,自然是凌烟阁最后一个名额。
  但姚相心里很清楚,景华琰怕是不会轻易妥协。
  去岁那么多世家说倒就倒,谁求情都毫无用处,如今看来,这位年轻帝王是动了杀心的。
  他隐忍数年,最终不想再忍下去了。
  可人都贪婪。
  到手多年的权利要是拱手让人,比死亡还令人难受,姚家被先帝托得太高,政敌太多,已经骑虎难下了。
  一旦姚家大厦将倾,所有曾经的仇人就会一哄而上,到时候的惨痛,姚文周想都不敢想。
  此时听梅有义的攻讦,姚相眼观鼻,鼻观心,不为所动。
  倒是楼尹好歹也是天子近臣,他听到这话,话锋一转:“梅尚书此言差矣,就是因礼部官员能力卓绝,忠心不二,才有陛下临行下诏的宽泛。”
  “臣是为陛下清誉着想,若起居官行录于实录之上,后世人如何看待此事?故而恳请陛下收回成命,由礼部加急出具行事仪程,方能合理合规。”
  楼尹瞥了一眼一言不发的姚相,继续道:“臣之言还未说完,梅尚书就迫不及待跳出来攻讦下官,存的是什么心思?是否真心为陛下效忠?”
  梅有义却一点都不恼怒。
  他老神在在站在那,冷冷开口:“若礼部能直接督办,便跪下磕头领旨便是,何苦说这么多冠冕堂皇的废话,蝇营狗苟,不堪大用。”
  说到这里,梅有义一躬身:“陛下,东阳行宫数年未用,为减省岁用,一直没有修缮维护,但若陛下愿往,臣立即便领工部官员至东阳行宫修缮,必不耽误陛下行程。”
  若是姜云冉在场,一定要为大人们的口舌之争鼓掌。
  一个个都是辩论高手。
  一边要贬低对手,一边还要给景华琰拍马屁,上一次早朝,怕是要掉一百根头发。
  姚相让楼尹跳出来说几句似是而非的话,并非是为了反对皇帝,而是要引出梅有义,同姚氏针对起来。
  他要让景华琰擦亮眼睛,梅氏自诩书香门第,自诩百年氏族,实际上又是什么样的货色。
  梅有义惯会说漂亮话,又会拍马屁,有人自然不齿他的秉性。
  然梅有义的能力却很强。
  为官二十载一路高升,所治理的州府百姓皆感念他的清廉仁善。
  人无完人四个字,在他身上淋漓尽致提现出来。
  从他们两人开始,两家派系就争执起来,甚至各种声音杂而不一,各方都参了一脚。
  景华琰端坐在龙椅上,冷淡吃茶。
  他终于按照姜云冉的叮嘱,把一壶胖大海都喝完,便把银茶盏放到桌上。
  啪的一声,太极殿倏然一片宁静。
  上一刻人声鼎沸,喧闹如市,下一刻落针可闻,寂静如夜。
  安静得可怕。
  梁三泰声音高昂:“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朝臣们面面相觑。
  都有些回不过神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2页  当前第2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0/2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贵妃娘娘荣宠不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