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架空,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贵妃娘娘荣宠不衰_分节阅读_第168节
小说作者:鹊上心头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00 KB   上传时间:2025-07-10 23:41:10
  姜云冉记得,崔宁嫔闺名金珠,倒是同兄长的名字如出一辙。
  都是这样寓意美好,让人喜欢。
  景华琰没有去看姚听风,他慢条斯理吃着阳春面,问:“你们两人因何会在此处?”
  ————
  说到此事,姚听风面色微变。
  他到底年轻,又常年在京中生活,心里对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很是惧怕。
  一时间,竟结结巴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还是崔万两经商多年,还算有些成算,此刻上前行礼道:“回禀陛下,草民的一双弟妹今年已经十六,在豫荣道的荣昌书院读书,书院的山长很看好弟妹的资质,建议草民给两人转至玉京的柳山书院读书。”
  崔家虽有宫中的宁嫔娘娘,可百多年来一直都是商贾,好不容易出了两个好苗子,全族都甚是在乎。
  不过也正是商贾出身,若未曾有宁嫔的恩泽,家中族人最多只能参加乡试,再往后就不能继续了。
  如今有这个机缘,自然不肯放弃,但孩子尚且年少,又未曾过乡试,根本不可能入国子监就读,最好的选择就是柳山书院。
  崔万两口齿非常清晰,没有因为忽然面圣而胆怯,反而把事情原委讲得十分清楚。
  “经人介绍,草民结识了姚贤弟,听闻贤弟是柳山书院的佼佼者,便想由他引荐,推举弟妹至书院读书。”
  “姚贤弟非常真诚,如今事情已经办妥,草民便想着请他一顿,以表达感谢之情。”
  事情看起来非常简单。
  景华琰颔首,对崔万两的表现似乎很是满意。
  他看向姚听风:“堂弟,你来说。”
  姚听风这次是真撑不住了,他哀求:“陛下,您可别再叫学生堂弟了,学生可不敢当啊。”
  相比之前永宁公主生辰宴上的大胆,此刻的姚听风谨慎得不像是姚家人。
  景华琰的手指在桌上敲了一下,发出嘭的声响。
  姚听风一个激灵,轻咳一声,努力维持住颤抖的声音。
  “陛下,学生也是经人介绍,结识了崔兄,崔兄是个很好相处的人,所求之事也简单明了,学生看过崔家弟妹的文章,做得很扎实,是非常有天分的,学生认为是可以引荐入柳山书院的。”
  别看姚听风这一幅不堪大用的模样,他已经考中秀才,倒是可以自称学生。
  不过他未在国子监求学,多年来一直都在柳山书院刻苦读书,与京中那些权贵子弟都不熟悉。
  姜云冉能看出,景华琰对这位“堂弟”还是颇为喜爱的,否则也不会故意逗他。
  皇帝陛下就是这样坏,越是看中,越喜欢逗弄。
  “现在成山长已经同意让崔家弟妹入学,崔兄颇为欢喜,就说他住在麒麟巷琼林居,要答谢我。”
  琼林阁的小笼包和阳春面虽然很有名气,却并不是奢华的酒楼食肆,这里用膳得多为行商游客,售价同樊楼的凡阁几乎一般无二。
  同琼林居高昂的打尖费相比,属实是物美价廉。
  崔万两一没贿赂,二无攀附,只简单一顿饭食,主打一个君子相交。
  这件事,无论怎么看都是好事一桩,甚至办事的两人都坦荡磊落,没有半分私心。
  可问题也就出在这琼林居。
  怎么偏巧,今日就偶遇了呢?
  景华琰颔首,他看向姜云冉,问:“爱妃如何看?”
  姜云冉已经习惯他隔三差五的考教,因此并不慌张。
  她抬眸看向两人,都未从两人眼中看到心虚神色。
  “崔员外,你家中是皇商,经营绸缎茶酒,我记得,在京中应有商铺,因何要住在琼林居?又是谁同你说,姚秀才有门路的?”
  若非崔万两住在琼林居,两人也不会在此处碰头。
  这两个问题同样很关键。
  崔万两没有迟疑,说:“都始于一场聚会。”
  今日在此偶遇,应是两人好奇因何皇帝陛下带着一位娘娘在宫外行走。
  但被景华琰这样三两句盘问之后,精明如崔万两,心中也怀疑陡生。
  不用姜云冉询问,他方才已经仔细会议过了事情大概。
  “回禀陛下娘娘,”崔万两行礼,“草民之前经商,走南闯北,看遍了大楚山河,那时候年轻,结识了许多人,三教九流,鱼龙混杂,名号早就记不清了。”
  “后来回家继承家业,结识的便多是商贾,崔氏的生意种类繁多,结识的商贾也多,”崔万两沉稳回答,“之前为了弟妹求学一事,草民特地入京,寻了之前认识的几位京中商贾,也有些许曾经的酒肉朋友,由几位前辈挑头开了一桌酒席,特地询问此事。”
  说到这里,崔万两的面色有些沉寂。
  “当时……草民吃了不少酒,记忆很是模糊,桌上有人说了一句姚家姚三郎,草民就记住了。”
  “后来,又有人建议,说若是在家中商铺宴请,显得太过功利,还会引人误会,就推荐草民在琼林居暂住,琼林阁的饭食也很出众,若是事成,正巧可以以此为借口感谢姚三郎。”
  说到这里,崔万两又有些迟疑,他不敢看景华琰的眼眸,只低着头说:“草民与姚贤弟家中皆有亲眷在宫中,因此……草民便想拿着这个情分,求姚贤弟帮忙,当时听了心中也觉得此事甚好。”
  如此听来,倒是很平常。
  景华琰看向姜云冉,姜云冉便继续开口:“姚秀才,崔员外不可能直接寻到你面前,肯定是有人引荐的。”
  姚听风眼睛一亮。
  “是了。”
  “学生书院的一名教习,名叫武传,专教武术棍法,学生跟他修习数年,已经颇为熟识,就是他介绍我同崔兄结识的。”
  崔万两也说:“草民托关系寻到的,就是这位武教习。”
  事情似乎已经清晰明了。
  景华琰颔首,道:“你们二人下去,把此事写明,另外,崔万两,你把当日宴席的所有人等皆列出名字。”
  这样仔细,是两人所未曾想到的。
  他们四目相对,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显而易见的慌乱。
  姚听风都要哭了:“陛下,这又是出了什么事?”
  “崔家弟妹的文采的确出众,学生真没有做违心之事。”
  景华琰挑眉看向他。
  姚听风不敢嚎了。
  他淡淡道:“此事,你们务必保密,同家人不能提及,至于为何,朕不予解释。”
  他是皇帝,做事还需要理由?
  姚听风已经习惯了他的作风,垂头丧气,道:“是,学生明白。”
  景华琰这才看向崔万两:“既然事成,你便回家去,不用管京中事由,不过若有其他疑点,可同姚听风书信,他知道该怎么做。”
  姚听风:“……”
  姚听风又精神起来。
  这可是莫大的信任啊!
  等两人退下,众人围再议论此事,只是认认真真用膳。
  两刻之后,外面就又传来脚步声。
  房门被敲响,外面传来小二的声音。
  “几位客官,可要添茶?”
  梁三泰得了口谕,便上前打开房门。
  外面站着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年,他看起来很是机敏,面容清秀,让人很容易心生好感。
  少年拎着个大茶壶,笑容可掬:“这是咱们琼林阁的好茶,特地请诸位尝一尝。”
  陈立山说:“可。”
  少年便进来,给众人倒茶。
  茶汤清亮,色泽如琼脂,香气扑鼻。
  姜云冉经过修习,已经大约能品出这是什么茶。
  六安茶闻名天下,其中分为三等。
  谷雨前的六安茶是最好的品种,名为提片,皆作为贡品送入京中,稍微次一级,则是谷雨时采摘的瓜片。
  不过六安御茶厂的炙茶手艺闻名天下,瓜片即便不如提片鲜嫩,却也足够优秀,每岁依旧有大批量的六安瓜片送入宫中,供人饮用。
  最次一等便是梅片,此时已到了梅雨时节,茶叶少了几分鲜嫩,却也还是一等一的好茶品。
  如今这茶倌送来的,就是六安瓜片。
  市面上也有六安瓜片,因沾了贡茶两字,所以身价翻倍,一两瓜片半两银,寻常人家是根本吃不起的。
  这琼林阁居然拿来给客人润口,可真是大手笔。
  姜云冉同景华琰对视一眼,只抿了一口那茶,便忽然把茶盏甩回桌上。
  茶汤泼洒,香味更浓。
  姜云冉面色却不似方才的温柔。
  她淡淡道:“就这种茶,也好拿来招待客人?”
  说着,姜云冉同景华琰道:“本来若是有好茶,买回去孝敬婆母也是使得的,但如今看来,这琼林阁的茶不成,咱们还是去隆香斋吧。”
  隆香斋是麒麟巷最有名的茶肆,除了贡茶,所有茶品都有,其中还有茶楼,供客人歇脚。
  茶倌听到这话,眼眸一闪。
  他躬身上前,压低声音:“两位客官,咱们手里自然有更好的茶,就看两位舍不舍得了。”
  ————
  回到宫中,姜云冉舒舒服服歇了一夜。
  次日清晨,她刚醒来,就听到外面莺歌的欢呼声。
  青黛掀开帐幔,对姜云冉问早:“娘娘,落雪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2页  当前第1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8/2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贵妃娘娘荣宠不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