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没见过大阮娘娘,却听说她待身边宫人极好,怎能想到一母同胞,竟然天差地别。”
姜云冉却笑了。
“千人千面,跟出身无关。”
莺歌愣了一下,说:“也是。”
姜云冉没有多问,她把剩下的一小把桂圆都给了莺歌,让她不要贪嘴,一天只吃三颗,就自去忙了。
最近织造局非常忙碌。
眼看就到中秋,各宫娘娘都在置办新衣,就连之前被徐德妃责备过的崔宁嫔也送来了新缎子,要做满绣的马面裙绣面。
这种绣面好做也不好做。
好做的是不用剪裁,量尺,做出一整件衣衫,难做的是绣工精细,不容错误。
制作时间同一套衫裙几乎是一样的。
崔宁嫔倒也不急着要,只说八月末之前呈上便可,姜云冉就做得慢条斯理,看起来特别认真,实际上没有任何进展。
她正有一搭没一搭做刺绣,就听到莺歌的嗓音。
“姐姐,你是哪一宫的宫人,可有事?”
姜云冉好奇抬头,就看到了熟悉却又陌生的面容。
拘谨站在门边的,居然是青黛。
同三月前那一日相比,青黛低眉顺眼,人也消瘦不少,她眉宇间少了天真稚气,多了几分忧愁。
这种忧愁,反而让她看起来稳重许多。
她似乎有些怯弱,却又鼓足了勇气,那双熟悉的眉眼在绣房里穿梭,好似在寻找什么人。
忽地,她的眼眸同姜云冉的对上。
四目相对,原本安静无言。
姜云冉客气地对她笑了一下。
然而她这一笑,青黛却忽然瞪大了眼睛。
姜云冉知晓,青黛肯定是因为这相似的容貌而惊讶。
不过同红袖等人一般,只要多看几眼,便知她们并不相似。
姜云冉的美貌远超曾经的大阮娘娘。
对于这种惊讶的眼神,姜云冉已经习惯,她习以为常地笑了一下,就准备收回目光。
不能急,需要徐徐图之。
然而下一刻,她就看到青黛脚步坚定往她这边走来。
她太瘦了,扫洗宫女的青灰衣裙在她单薄的身上空空荡荡,随着她快速的走动而飘摇。
仿佛乘风而来。
下一刻,青黛就来到了她面前。
旁边的几个绣娘好奇抬眸看了一眼,见只是个扫洗宫女,就不感兴趣地低下了头。
莺歌有些担忧。
她往姜云冉这边看来,就看姜云冉对她摆了一下手。
姜云冉仰起头,认真看向青黛。
“这位姑娘,你是哪一宫的宫人,可有事情差遣?”
青黛认真看着她,曾经天真无邪的柳叶眼重新凝聚出光彩。
她紧紧攥着拳头,不让自己太过激动而坏了事。
姜云冉依旧仰头看她,目光不躲不闪,笑意盈盈。
慢慢的,她忽然心跳加速。
冥冥之中,她竟看懂了青黛的眼神。
青黛缓缓伸出手,在她手背上握了一下。
“感觉同姐姐颇有缘分,”青黛忽然咧嘴笑了一下,泪盈于睫,“好似前生曾见过。”
第35章 景华琰冷声质问:“谁!”【三合一】
姜云冉的笑容慢慢收了回来。
她的心犹如放在火上烤,那样炙热,那样温暖。
她完全没有想到,看似最单纯的青黛,却是第一个认出她的人。
趁着四周无人注意,姜云冉反手握住了青黛粗糙的手指。
她用力握了一下,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姜云冉深吸口气,让自己尽量显得自然一些。
“姑娘叫什么名?是哪一宫的?”
话说出口,她清晰听到了颤音。
青黛从被她回握那一刻开始,整个人就精神起来。
原本的她面容暗淡,眼神无光,整个人都失去了光彩,行将就木地活着。
但是现在,她似乎又还是曾经棠梨阁快乐的小青黛。
她低下头,看着两人交握的手,深吸口气,忽然道:“我在长春宫当差。”
说完这句话,她慢慢抽回了手。
“娘子叫什么名字,可是刚入宫的绣娘?”
姜云冉依旧看着她。
她说:“我知道了。”
“我姓姜,叫姜云冉,才入宫数日,姑娘唤我姜娘子吧。”
她笑了一下说:“姑娘若有事,尽管吩咐。”
青黛认真看着她,点点头:“姜娘子,你的手艺真好。”
姜云冉道:“姑娘谬赞了。”
短短几句话说完,好似有千言万语要说,但无论是青黛还是姜云冉都知道,她们最多也只能说这几句了。
青黛最后看了她一眼,慢慢抽回手:“我们小阮娘娘也夸姜娘子的手艺出众,以后若是有差事,娘子可要好好做,娘娘仁慈,定不会亏待。”
姜云冉起身,亲自送她至绣房门口。
“多谢姑娘提点。”
青黛转过身,她坚定往前走,没有回头。
姜云冉目送她离开,才转身回了绣房。
莺歌有些好奇:“她就是来称赞你的?”
姜云冉笑了一下,又忍不住揉了揉她的头:“傻丫头。”
她说:“还是娘娘心善慈悲。”
见过青黛,姜云冉的心定了定。
她忽然意识到,从无论外人怎么说,无论见了什么样的场景,在青黛心中,一直坚信她还好好活着。
她曾经只是单纯,却并不过分愚蠢。
在那之后的日日夜夜里,她肯定反复回忆曾经棠梨阁的点点滴滴,或许,靠着她自己找到了答案。
而前日姜云冉到长春宫,被阮含珍逼迫在院中罚跪时,青黛就偷偷见过她。
或许,那时候青黛就起了疑心。
今日特地走这一趟,就是为了仔细看她一眼,如果是,她自己高兴,也算是心想事成,得偿所愿。
如果不是,也了却了念想。
结果是好的。
青黛从不认为自己是个好运的人,可同姜云冉四目相对的那一刻,她却忽然感谢上苍。
好人有好报,这就足够了。
她甚至隐瞒了自己的处境,不敢告诉姜云冉,不让旁人替她操心。
都好好活着,各自安好,也是完美结局。
青黛离开之后,姜云冉依旧按部就班。
中秋节前一日,姜云冉从织西三所出来,一路往绣房行去。
两处屋舍只隔了一道宫巷,姜云冉低头快步行走,敏锐感受到一道视线暗中飘来。
她忽然抬起头,目光往前方一扫,佯装松了口气。
视线消失了片刻。
稍后,视线再度回归。
姜云冉神色如常,这一次头都没抬,快步进入了织造局。
等在绣架前落座,姜云冉才凝眸沉思。
这几日,她一直感觉到有人暗中观察她。
甚至为了观察她,还故意在宫道上跟踪,她不注意都不可能。
姜云冉耳聪目明,感知敏锐,她能分析出,跟踪她的一直是同一个人。
一个从未见过面的小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