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架空,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吉祥如意_分节阅读_第119节
小说作者:暮兰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88 KB   上传时间:2025-05-01 18:25:08
  遥拜了老祖宗之后,张德华双目已有了泪光,心道:都羡慕我嫁的好,为什么我还是如此悲伤呢?
  大嫂夏氏上前低声道:“别哭,哭花了妆就不好看了,虽说你嫁过去没有婆婆,但定国公府一脉已有百年,徐家族人有好几百,都盯着你这个徐家宗妇瞧呢。”
  张德华再一眨眼,泪光已经不见了。
  夏氏一瞧新娘子的变脸大法,就晓得张德华定能作坐稳定国公夫人的位置。
  最后告别姐妹,二妹妹张言华已经泣不成声,张德华反过来还要安慰她,“别哭,我三日就回门,我嫁到西城,离娘家近,咱们想见就能见着。”
  又对张容华说道:“三妹妹,我要出门了,以后梅园就住着你二姐姐一人,你得空就过去找你二姐姐玩,姐妹在一处的日子很快就会过去,要珍惜——”
  这时,外头吹打的乐声更响了,吉时已到,乐声是在催妆。唢呐声撕心裂肺,直冲云霄。
  张德华对着前来观礼的亲友们拜了拜,然后转身跟着媒人走出了祠堂,上了花轿,开启新的人生。
  除了张德华这个新娘子去了定国公府,张家还陪了两房人家,以及姚黄,赵粉,豆绿,石榴四个陪嫁丫鬟。
  送嫁的是东府二少爷张宗翰,一直把同父异母的姐姐送到了定国公府,国公府留了这个小舅子吃酒,并打发两匹蜀锦、两部书、两把川金扇子等礼物。
  送别了大姐姐,张言华回到梅园里,梅园一下子空了不少,她心情不好,连晚上的家宴都没去。
  大小姐盛大的婚礼几经波折,从去年腊月四个陪嫁丫鬟名额就开始在各种矛盾里打滚,但,好事多磨,婚礼最终就像她的婚事一样完美,在京城传为美谈。
  晚上家宴散了之后,夏氏连夜算了一下大小姐婚礼的总账目,花了三万八千多两银子!已经超过预计的三万两,都快到四万了!
  如今东府钱库只剩下两万两现银。
  虽说,张家也收了很多礼金和礼物,可这些都是人情,将来要还的啊!总不能把礼金也摸出来花了吧。
  希望今年春天风调雨顺,春季是收获冬小麦的季节,希望田庄能够收些春租上来,否则,东府钱库里的银子根本撑不到今年收秋租,到时候大家过日子的钱都没有了!
  夏氏将钱库告急的事情跟丈夫说了,大少爷告诉了父亲东府侯爷。
  侯爷并不当回事,说道:“我知道了,婚礼就该花这些银子,否则,体面何存?你大妹妹的婚礼谁不说好?该花的就得花,等我奏请的五万盐引一到,就能补上这个窟窿。”
  说完,侯爷从钱库里又支了两千两银子,也不知道拿去干什么了,反正侯爷在婚礼结束的第二天就消失了,一直到张德华三朝回门那天早上,侯爷才回到东府,接待女儿女婿。
  张德华携夫婿定国公回门,定国公已经给她请封了定国公夫人的诰命,这一下张德华和老祖宗一样,都是国公夫人了,比继母周夫人还高出一头。
  回门宴上,周夫人看着容光焕发、梳起了妇人头的张德华、一表人才的定国公,虽然是盲婚哑嫁,小夫妻洞房之前都没有见过面,但能看出去夫妻和谐,是一对眷侣。
  周夫人嘴里的酒都酸成醋了,唉,这么好的婚事,怎么就轮不到我的闺女呢?
  回门宴上依然不见老祖宗,张德华不禁有些担心,问道:“老祖宗身体如何了?”
  夏氏说道:“听芙蓉说,今天下床在屋里子走了走,瞧着精神还好,等吃了饭,你和新姑爷去颐园松鹤堂,老祖宗想看看你们。”
  张德华大喜!老祖宗既然可以见人了,这表示身体在好转嘛!
  东府侯爷听了,忙说道:“母亲康复,真是太好了,我也一道去看望母亲。”
  夏氏心想:老祖宗只是说看看张德华和新姑爷,没说见你这个大儿子啊!
  可是,东府侯爷是夏氏的公公,她不好出言阻拦公公。
  其实这时候应该周夫人出来阻止丈夫,别过去添乱,但是,此时周夫人只顾着嫉妒张德华得了定国公这个绝世好女婿,根本没有把侯爷话听进去,也就没有管。
  眼瞅着婆婆也默认去看老祖宗了,夏氏心道:我开不了口,但是来寿家的最近一直住在松鹤堂,如果她拒绝侯爷探望老祖宗,侯爷不敢不听的。
  这来寿家的平日挑三拣四、吹毛求疵讨人嫌,但关键时刻还挺有用的。
  于是,夏氏悄悄交代魏紫,要她立刻先去松鹤堂找来寿家的,把东府侯爷要跟着新人一起去见老祖宗的事情告诉来寿家的,要来寿家的有个准备。
  魏紫立刻去办。
  吃了饭,东府的大小主子们连同新姑爷定国公一起去了颐园,浩浩荡荡去看望老祖宗。
  松鹤堂里,来寿家的已经得了魏紫的通风报信,早早的在正堂门口等着众人呢!
  看着东府的大小主子们都跟着一对新人来了,来寿家的和颜悦色把众人请到正堂坐下,然后说道:“老祖宗身体初愈,精神头只够见大孙女和孙女婿,人再多一些就乏了,晓得你们都是孝顺的,一起陪着新人过来看老祖宗,只有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这样,新人跟我进去,你们就在外头拜一拜,你们的孝心老祖宗心领了,等身子养好了再聚不迟。”
  来寿家的一娘当关,管你侯爷还是侯夫人,说不见就是不见——来了也不见!
  东府侯爷吃瘪,其实这次来他不仅仅是看望老娘,实则是他奏请五万盐引的折子,被正德皇帝留中不发,虽然不是明言拒绝,但跟拒绝差不多,也就是没戏了。
  东府侯爷傻眼了,他还指望着这五万盐引还西府的钱,剩下的还能填平东府钱库的亏空,这样东府就能撑到收春租的时候。
  现在五万盐引成了没影(引)的事,这可在怎么办呢?
  东府侯爷想着,解铃还须系铃人,奏请盐引的主意是老祖宗帮忙出的主意,那么皇帝不肯批,还需老祖宗出面解决啊。
  于是,他就跟着新人来松鹤堂找母亲帮忙。
  但来寿家的拒绝他见老祖宗。
  来寿家的深得老祖宗信任,有资历、有辈分,而且全家都放出去了,已经是自由人,不再是张家的奴了,她的话是有分量的,东府侯爷也拿她没办法。
  可是东府钱库告急,不等人的,东府侯爷只得推说有急事,对着老祖宗的卧房方向拜了拜,先匆忙离开松鹤堂。
  怎么办?东府侯爷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有钱的弟弟,西府侯爷。
  反正已经借了三万两,就再借两万两应急呗!
  到时候五万盐引一到,就立马还给弟弟,有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东府侯爷先走了。
  天气晴好,春日暖阳下,颐园长寿湖上空飞着辟鹈等各种水鸟,湖水波光粼粼,湖畔柳枝飞扬,樱桃花也开了,花红柳绿,着实漂亮。
  但这些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和整日与锅碗瓢盆打交道的大厨房没有多大关系。
  颐园大厨房因要准备婚礼女宾的茶饭点心,都忙疯了,还请了几个东西两府懂得厨艺的妇人来帮厨。
  忙完了婚礼上的食物,之后几天还要忙着收尾,清洗厨具,清点器皿等等,到张德华回门这天方整理完毕。
  颐园大厨房总管严婶子把女客们酒席上的打赏都汇总在一起,每一个在大厨房忙活的人都有功劳,每人都分了一份,其中也包括如意娘,得了一两银子和八百个钱。
  这些钱当然没法跟她给人做大席相比,但是严婶子把柳叶鲊的做法亲自教给了她,这才是如意娘最看重的。
  虽然柳叶鲊很多人觉得臭烘烘的,像尸臭,吃不惯,不可能在做大席的时候上这道菜,但只要如意喜欢吃,如意娘就是入天遁地也要学会做。
  严婶子说道:“……这东西熟能生巧,能不能发酵成功,就看温度和做的时候有没有掺进去杂菌,你学着做的时候少用些肉,免得做腐烂了浪费。”
  如意娘点头说道:“我记住了,若做几次都不成功,我还得过来问您。”
  严婶子笑道:“你有一双巧手,又肯下苦功夫学,无师自通就学会了雕萝卜花,做个柳叶鲊肯定没问题。”
  如意娘收拾好了东西,和厨房诸人都一一告了别,如意娘干活麻利,老实勤快,热心助人,虽然话很少,性格内向了些,但厨房的人都很喜欢她的为人,见她要回去了,就把身边好的吃食挑出来送给她,装了满满两个食盒。
  严婶子还拿出整整一根火腿,“这是做宴席剩下来的食材,你拿回去慢慢吃,这东西好放,吃到明年也没问题。”
  如意娘没有拒绝,因为这几天吉祥就在西府里头保护王公子呢!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些好东西都留给吉祥吃。
  两个食盒加一个像琵琶般的大火腿,如意娘一个人拿着很吃力,于是严婶子要一个婆子用担子挑着食盒,送如意娘回四泉巷。
  于是,如意娘把大火腿扛在肩膀上,和挑着食盒的婆子一起走出了大厨房。
  在通往颐园东门的甬道上,来了一个人,远远的就瞧着穿戴不凡,晓得是主子进来看老祖宗了,如意娘和婆子赶紧拿着东西靠在墙根下,垂眸敛手的站着,把甬道空出来,让主子先通过。
  来者正是东府侯爷,他走在半路上,摸了摸腰间,停下了脚步,对站在墙根的两个仆妇招了招手,“你们两个过来。”
  如意娘和婆子赶紧过去,那婆子是东府的人,认识是自家的侯爷,说道:“请侯爷吩咐。”
  东府侯爷说道:“我的扇子落在松鹤堂了,我此刻要去西府。你快过去松鹤堂说一声,要个腿脚麻利的小厮把扇子给我送到西府去。”
  那婆子应下,东府侯爷转身就走了。
  婆子说道:“我先去松鹤堂传个话,如意娘在这里等一等。”
  如意娘脸色惨白,问道:“刚才那个……就是东府的侯爷?”
  婆子说道:“是啊,自家的侯爷还能不认识?哦,你是西府的人,不认识也正常。”
  说完,婆子就去办事了,如意娘再也支撑不住,她拖着身体回到墙根处,灵魂已经不知飘到何处了!
  如意娘认识东府侯爷。
  但是,在她认识侯爷的时候,她并不知道他其实是寿宁侯的真实身份。
  如意娘原本是山东泰安人,泰安有泰山,泰山乃五岳之首,终年游客如织。泰山最著名的神仙是一位女神,碧霞元君。
  传闻,去泰山奶奶碧霞元君那里求子格外灵验,不少人千里迢迢来到泰山,只为求子,求一个泥塑的泰山娃娃回家去,很快就能生孩子了。
  一传十,十传百,除了求子,还有求财,求平安等等,都十分灵验,泰山的碧霞元君就成为了北方最大的女神,和南方的女神妈祖齐名,北碧霞,南妈祖。
  求子原本是人们最朴素的信仰,但是,在贪婪的人看来,这是一门生意。
  男人求子跟女人不同,女人最起码是求子之后十月怀胎自己生,但对于急于求子的男人而言,只要是自己的种,从那个女人肚子里出来都不重要。
  在这种传宗接代的需求之下,泰山附近就产生了一种病态、邪恶的生意:生孩子,或者说,是包生儿子。
  有那种看起来是普通人家,但专门做这种邪恶生意的,让自家的姑娘陪着求子的男客们睡觉,一直到大了肚子,男客们先付给一半定金,等瓜熟蒂落,生了儿子,付另外一半的钱,然后把儿子抱走。
  为什么能包生儿子呢?
  因为如果生下来是女孩,就会被扔到马桶里溺死,客人无需再付另一半的钱。
  这些女孩有很少一部分会被家族留下来,养到十五六岁,就可以女承母业,继续做这门生意了。
  生育能力,居然成为了女性们的遗传诅咒!一代又一代!她们不再是人,就像牛马一样,是一件工具。
  如意娘就是这些被留下来的女孩子其中一个。
  如意娘所在家族家境殷实,七岁时还学会读书识字,用得起笔墨纸砚,甚至连琴棋书画也稍懂一些。
  但这一切都不过是为了抬高她生儿子的价格,男客们觉得,会读书识字的女人生出来的儿子“质量”更好一点,他们愿意付钱。
  在这个邪恶的生意里,只要是能够生育的女人,无论美丑、是否识字、读书,通晓文墨等等,都算不得是人,都是生育的物件,只是价格高低的区别,如此而已。
  如意娘第一个客人,是一个来自京城的少年,这个年纪来找泰山姑娘不是为了求子——求子的一般是中年男人。
  年轻人来泰山找她们这样的姑娘,是为了猎奇,想尝一尝传说中泰山姑娘们的滋味。
  所以,如意娘每次陪完这个京城少年,少年身边跟着的小厮会给她喝一种很苦的药,小厮取笑她,“你出身低贱,不配生下我们爷的孩子。”
  小厮每一次都会盯着她喝,一滴都不准剩下,就怕她怀孕。其实如意娘很乐意喝这种药,她也不愿意生啊!
  如意娘见过难产而死的姑娘,也见过因孩子被夺走而发疯的姑娘,更见过那些一出生,只哭了两声就被扔进马桶里的女婴!
  如意娘陪了京城少年十天,也喝了十天苦药。那少年玩腻了,给了家族一笔钱,就带着小厮走了。
  接下来,家族又为她物色了一个中年男人,这一个,肯定是来求子的。如意娘被恐惧笼罩着,她害怕重蹈那些可怜姑娘们的人生,就在接客那晚,把男客灌醉,睡的死死的,然后偷了男客的钱财,穿戴男客的衣服帽子,乘着夜色跑了!
  她一路向北逃跑,一直到了涿州,钱已经花完了,没有吃的,她看着路边有个小饭馆,就去吃客人们吃剩的饭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176页  当前第1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9/1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吉祥如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