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架空,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吉祥如意_分节阅读_第47节
小说作者:暮兰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88 KB   上传时间:2025-05-01 18:25:08
  这是王嬷嬷的行事做派,对下面的人该管束的要严,该施恩的时候也要施,所谓恩威并施,通俗一点说,就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秋葵听了,忙道:“今天如意姑娘吃了格外少,是不是饭菜不合胃口?想吃什么口味跟我说,我要厨房现做去,王嬷嬷说过,如意姑娘在替她办事,我要好好伺候如意姑娘。”
  如意的事,是在紫云轩料理颐园的事;秋葵的事,是伺候如意。
  如意忙道:“样样都好,是我今天想到事情多,就顾不上嘴了,横竖还有好多点心,饿不着我。”
  秋葵听了,就把没动过几筷子的早饭收到食盒里,提到值房里和丫鬟婆子们分了吃。
  如意刚端上茶碗,就来活了。
  依然是上夜的女人,皮肤黑高颧骨的潘婆子,她应该很喜欢绿色,昨天穿着绿袄,今天穿着秋香色对襟大袄,但裙子依然是绿色的。
  潘婆子是上夜女人的头领,是东府管马廊的潘达潘管事的老婆,昨晚上如意已经从王嬷嬷那里得知了潘婆子的底细,潘家是个小财主,潘婆子是不想料理琐碎无趣的家务事才来颐园讨个清净的。
  如意指着熏笼旁边的一个座位说道:“潘婶子请这边坐,天气冷,喝杯热茶、吃些点心,慢慢讲。”
  潘婆子靠着温暖的熏笼喝了半杯热茶,没有碰点心,才放下茶盏说道:
  “真是不好意思,天天有事来烦如意姑娘——这不松鹤堂的芙蓉姑娘说,十里画廊从昨夜起就要彻夜亮灯么,一直亮到什么时候,至今也没个说头,但芙蓉姑娘发了话,我们照着做便是了。”
  “昨夜一晚上,就耗了约一百斤灯油,整整两个大油桶就见底了,平日里,这一百斤够我们十天的使费呢。”
  “按照旧例,我们上夜的每个月可以从库房里支取三百斤灯油,够用了。现在每晚十里画廊就要用一百斤灯油,我们值房就剩下一百来斤,今晚一过,明天就要打饥荒了。”
  如意昨晚正好见识过十里画廊地上银河一般的美景,当时还想,这东西烧的就是钱,说道:
  “既然如此,你起了帖子来领,我马上就准了,上了账,你拿着帖子和对牌去库房支取就成。”
  潘婆子说道:“这帖子起的容易,但数目该怎么填?一天就要一百斤,三天就要用颐园一个月的量,十天就是一千斤,一个月至少要三千斤,这个数目,东府库房一下子恐怕支不出来。”
  潘婆子毕竟是东府的人,她晓得库房的底。起了帖子领不出来东西,打回重办,还得再起一次帖子,跑东跑西,大冷天的,谁愿意这样折腾啊。
  如意说道:“既然这样,那就先三天一领。三百斤灯油,库房里总该有吧。三百斤灯油就是六大桶,你们的值房也就放得下这些。”
  潘婆子说道:“就听如意姑娘的,三日一领,这个数目库房肯定有——灯油这个东西就怕火患,单独放在一个院落里,库房常年囤了几十桶,出库到一半,采买上的就往里头补。”
  还得是这些把事情办老了的人有经验,如意给了纸笔,潘婆子现起了个帖子,如意准了,上了台账,一切按照规矩走了一遍,潘婆子火速拿着对牌和帖子去领。
  潘婆子走后,如意端起茶碗,学王嬷嬷用茶水漱口,还学着来寿家的,往舌底下压了一颗丁香去味。
  然后,拿着昨晚王嬷嬷口述、魏紫执笔写的颐园洒扫上招新人的帖子,去西府找大管家娘子来喜家的。
  来喜家的看了帖子,很痛快的说道:“行,你回去转告王嬷嬷,我这就派人去办,这一回招洒扫上的女人,冬天和夏天都多了五百钱补贴,年龄从三十五岁放宽到了四十五,应该很快就有媳妇子报名了。”
  还是王嬷嬷有面子啊,这事太顺了,如意连忙谢过来喜家的。
  来喜家的笑道:“颐园从西府招六到八个人,我们西府就少养活六到八个人,节省了口粮嚼用,今天夏天旱灾,各地庄田秋租多有收不上来的,我们这样的人家,单是西府的下人就有五百来号人口,田庄的粮食不够吃,如今都要从外头买粮食吃了,今年粮价又特别贵,能省一张吃饭的嘴就省点吧。”
  原来如此,难怪来喜家的答应的如此爽快。颐园的开支都从东府上支,等于东府帮西府养家奴呢。
  如意回到颐园紫云轩,屁股还没坐热呢,潘婆子气吼吼的回来了,说:“真是欺人太甚!我去东府库房领,库房非得说没有三百斤灯油!帖子对牌都给驳回了!”
  如意听了,亲手给潘婶子倒了杯茶递过去,问道:“潘婶子,你确定库房里明明有,就是耍赖不给领?”
  “我确定。”潘婆子说道:“我家汉子是东府马夫,马廊里的骡子啊马啊出去拉了什么货,他能不知道么?上旬刚刚拉了一千斤灯油入了库房,怎么这会子连三百斤都没有了?分明是存心刁难。”
  如意把潘婆子写的帖子重新看了一遍,上头写着“应松鹤堂芙蓉姑娘要求,十里画廊每廊挂两盏灯,十里画廊一共一百廊,共挂两百盏灯,每晚耗费灯油一百斤,现领灯油三百斤,以作十里画廊三夜的使费。颐园上夜管事,潘达家的。”
  没有任何问题啊,怎么库房就是存心不给呢?
  如意把帖子反复看了三遍,终于发现问题大概的所在。
  就是帖子开头那句“应松鹤堂芙蓉姑娘要求”,昨天芙蓉姑娘教训了腊梅姐姐。腊梅姐姐是东府大管家来福夫妻的女儿。
  腊梅姐姐吃了挂落,当父母的就要立刻还回去,给芙蓉姑娘添添堵。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潘婆子的帖子就给退回来了。
  啧啧,事情开始变得有趣了。


第四十七章 换灯芯暂解燃眉急,抓软肋如意生反骨
  潘婆子问道:“帖子退回来了,灯油又没领到,怎么办?”
  如意想了想,说道:“这会子王嬷嬷已经跟着侯爷他们去庆阳伯府纳彩礼提亲去了,中午一定会留在伯府吃酒,再寒暄客套什么的,回来最快也得晚饭前,那会子天已经黑了,十里画廊的灯肯定要点起来的。”
  潘婆子问道:“今晚还能凑合 ,今晚之后,上夜的库房剩下不到一百斤灯油,明晚怎么办?去大厨房借炒菜的油先顶一顶?”
  灯油多是豆油、菜籽油等等,能吃也能点灯。
  如意挠了挠头,“这事是个难拆的鱼头,不是王嬷嬷去找来福家的吵架拍桌子就能解决的,我先去找来福家的试探着问一问,看是不是我想的那个缘故。你先这么着……”
  如意说道:“昨儿个晚上我刚好路过十里画廊,长寿湖都结冰了,冰上还覆盖着厚厚的雪,那地方点了灯之后,白雪不吸光,还明晃晃的有反光,就显得很亮堂。”
  “今天把灯笼里的灯芯换成最细的,灯芯细,灯光就黯淡一些,但是没那么费灯油啊,只要有光亮,再加上白雪的反光,就没有那么明显了,能凑合着看。”
  潘婆子一听,抚掌道:“这个法子妙啊,灯芯细,烧的灯油就少,上夜的女人至少可以少添一次灯油,少添一次,就少起夜、少受罪了。”
  每个人位置不同,看事情的方向就不同,如意想着是什么做节省灯油,凑合着用;潘婆子想的是这样省力气,少受罪。
  如意问道:“换最细的灯芯,一晚上可以节省多少灯油?”
  潘婆子说道:“一半肯定省不了的,但至少可以省三成,三成就是三十斤,凑吧凑吧明晚的灯也够用了,只是后天就不成了,还得找库房领用,又得让如意姑娘费心了。”
  如意说道:“到了后天,此事自会有个了结,要么东府松口让我们去仓库领灯油,要么芙蓉姑娘松口不用再点灯,反正跟我们没关系,我们已经尽力做事了。”
  神仙打架,我们这些小鬼要倒霉。
  潘婆子苦笑道:“我们上夜的倒是希望芙蓉姑娘退一步,上夜只是巡逻、看守门户,现在多了个半夜添灯油的活,冬天就是戴着手笼,提着油壶添灯油也是很冷的,我是头领,不用亲自干这个活,但是看着手底下的人受冻,我心里也不好过。”
  如意听了,心道:难怪潘婆子能服众,上夜的女人都听她的话。不只是因她是个小财主,她关心手底下人的死活,并非一味讨好上面的人。
  不得不说,王嬷嬷真的很会用人。
  如意叹道:“等晚上王嬷嬷回来,我和她商量一下,看能不能给十里画廊添灯油的上夜女人补贴一点钱,甭管贴补多少,是那么个意思。”
  潘婆子眼睛一亮,“那太好了!”
  如意忙道:“潘婶子先别说出去,我才多大?说话不一定算数,要准话还得王嬷嬷开口,我就试一试。”
  潘婆子笑道:“如意姑娘有这个怜贫惜弱的心,就很难得了。很多上面的人只讲究排场,那里管下面的人死活呢。”
  其实如意想的没有那么深远,她一心钻进钱眼里,只是觉得多干活就得多给点钱啊!
  潘婆子去和上夜的女人们给灯笼换最细的灯芯去了,如意看着时辰还早,今天东府又去庆阳伯府纳彩礼、提亲去了,办事的人估计不多,于是如意拿着被仓库退回来的帖子,去了东府二门。
  二门里料理家事的地方就在周夫人居住的正院旁边一个暖阁里,没有挂匾额命名,所以大家把这里叫做议事厅。
  议事厅正屋有三间房,且都是地炕房,暖暖的,周夫人到现在“病”还没好呢,故,现在还是大管家娘子来福家的代为主持中馈。
  这一回,没有王嬷嬷在,不能插队,如意乖乖的先在东厢房里坐着,和几个管事媳妇们排队,等待和来福家的回事。
  但是,如意刚刚和前头排队的管事媳妇们行了礼,打了招呼,屁股还没挨到椅子呢,来福家的贴身丫鬟就过来请她过去,“我们夫人要和你说话。”
  如意赶紧理了理衣裙,跟着贴身丫鬟去了暖阁。
  来福家的依然没有敢上炕,还是坐在东边的罗汉床上,见如意来了,指着左手下面的一排椅子说道:“坐,上茶。”
  左边为尊,如意掂量着自己的轻重,没敢坐左边,她从右手边找了个椅子坐下来,忙道:“不劳烦泡茶,我年纪小,喝了茶晚上会走了困,睡不好。”
  “知道。”来福家的说道:“给你喝的是油茶,你最爱这个不是。”
  如意听了,没有觉得多么温暖合意,反而吓得后背出了冷汗:这个来福家的对我的喜好了如指掌啊!这么快,就知道我喜欢喝油茶了!
  这来福家的是有顺风耳,千里眼吗?
  如意忙道多谢。
  丫鬟递上油茶,如意站起来,用双手去接茶盘上的茶碗,“辛苦姐姐给我冲油茶,请恕我放肆了。”
  来福家的打量着如意的言谈举止,点点头,“我妹妹眼光不错,挑中了你。”
  如意心道:你妹妹眼睛出了问题,畏光,夜间看东西模糊,你还没发现吗?还是亲姐姐呢。
  这种话,如意不好谦虚说什么“那里那里”之类的话,也不好直接承认说“啊对,王嬷嬷就是眼光好”。
  所以如意直接道明了来意,说道:“今天东府的库房把潘婆子领灯油的帖子驳回了,这不松鹤堂芙蓉姑娘吩咐说要点灯,彻夜不灭么?每晚要用一百斤灯油,实在着急用,我就斗胆来您这里问一问,能不能催催采买上的,赶紧把灯油买进来。”
  如意当然知道库房有灯油,但不好直接挑明嘛。
  来福家的乜斜着眼睛看如意,“都说你聪明伶俐,你应该猜到库房驳回帖子的原因吧?你要是说猜不中啊,我就要端茶送客了哟。我不耐烦跟蠢人说话。”
  如意的脑子转的飞快,心想看来福家的这个态度,我果然猜中了!就是因芙蓉教训了腊梅,来福家的给女儿撑腰,故意给芙蓉添堵嘛。
  可仅仅是一夜之间,来福家的怎么会知道?
  昨晚我来东府找王嬷嬷说这一件事的时候,当时连魏紫姐姐都被我支出去了呀,屋子里只有我和王嬷嬷,定不会走漏风声。
  难道是腊梅姐姐回去找父母诉苦了?
  应该不会,腊梅姐姐是王嬷嬷的外甥女,如果她告诉了父母,王嬷嬷一定又会来找来福家的拍桌子。
  腊梅姐姐是不会希望母亲和姨妈起冲突的。
  不是腊梅,那是……
  如意回想当时芙蓉教训腊梅的场景,那时候除了她自己,还有几个松鹤堂捧茶添炭的丫鬟在。
  应该是这几个丫鬟当了耳报神,传到来福家的耳朵里了。
  毕竟当时松鹤堂选丫鬟,大家都挤破头,最终决定松鹤堂丫鬟人选的就是来福家的,以及芙蓉姐姐两人。
  故,来福家的在颐园有那么多耳报神,就连我不喝清茶喝油茶的喜好也打听的明明白白。
  大管家娘子神通广大啊。
  既然来福家的都挑明了,如意也不装糊涂了,说道:“因为芙蓉姐姐的缘故吧。”
  来福家的把茶盏放下,说道:“我的女儿,虽然比不上千金大小姐,但芙蓉是个什么东西,就是当年我亲手买进来伺候老祖宗的小丫头,就连卖身契都捏在我手里。都快四十岁了,还嫁不出去,看在她多年伺候老祖宗的份上,平日里我给她三分薄面,她倒是高高翘起来尾巴,敢在我面前挺腰子,教训我的女儿!”
  吓得如意赶紧把腰身缩了缩,说道:“您的意思是……十里画廊的灯不点了?”
  来福家的说道:“你们爱点不点。”
  话都说在这份上了,如意此行的目的已经达成——就是确定库房不给灯油的原因。
  于是如意起身告辞。
  来福家的倒是有些意外,“你就这么走了?不劝我两句,要我让仓库放灯油?”
  如意讪讪道:“论理,我一个二等丫鬟,还不配和您说话,我就是个跑腿办事的,这事能成不能成,我说了又不算,反正腿跑到了,就是尽力了,到时候我也有个交代。”
  哎哟,这小丫鬟挺有趣的,来福家的笑道:“你打算怎么交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176页  当前第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1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吉祥如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