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得了盛流云的吩咐,和尚和洪山这几日下山的次数多了起来,每次都要带回七八个人,其中有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也有亟需照料的老人和伤员。
新来的人都要登记造册,领用的器具也要过账,幸亏还有书生和谢遇欢帮忙,沈京墨才没累倒。
今日一早,和尚他们又带人回来了。
沈京墨还在账房点数,就听见院外远远传来他的大笑声。她将手里的账册一放,来到院门口瞧了一眼。
和尚打远就看见了她,冲她挥了挥手,大步走上前来,一指身后的人群:“燧州城的狗官都疯了,敢追到咱脚底下抓人!要不是我跟老洪带了些人在附近转悠,这么多人都得让他们给抓走咯。”
沈京墨看着他背后灰头土脸的人群,少说也得有二十来个,不禁面露难色:“这么些人,寨子里无处安置啊。”
“大当家说了,先让他们在聚义堂休息会儿,吃点儿东西,她会一一过目,不会全留下。刚才是形势所迫,才把他们都带上来避避风头,等那群官差撤了就让他们下山。”
沈京墨边听边点头,目光一一扫过他身后这些人,随即露出一丝疑惑之色,小声询问和尚:“这些人都是从长寿郡逃出来的?”
“是啊,问他们都是这么说的。”
沈京墨听罢没再接着问,把人数仔仔细细清点了一遍后,让和尚先带人去聚义堂,她会告诉隔壁方大厨送些吃食过去。
和尚咧嘴一笑:“得嘞,你办事哥哥放心!先走了!”
沈京墨笑着应下,目送这些人离去后,眉头又不禁皱了起来。
思考片刻,她转过身回了家。
陈君迁今日不打猎,在屋中陪着陈大。沈京墨也不忍心让父子俩分开太久,将陈君迁叫到门口来与他说话。
这些天陈君迁一直守在陈大身边,冷落了她,见她此时突然找他,立刻起身走了出去,却未将门关严,留了半个背影好让陈大安心。
沈京墨将和尚带回许多长寿郡流民的事告诉了陈君迁:“可我看其中有些人不大像是从长寿郡出去的,想叫你与我一道去看看。”
“哪里有问题?”
“我们离开长寿郡前曾断粮多日,城中百姓面黄肌瘦,这短短半月哪能养得回来?那里面有几个人不像受过这等苦的。”
陈君迁听罢沉默了片刻。
沈京墨耳尖一红:“你是不是觉得我有些小题大做了?”
“不。燧州城在抓长寿郡流民,警惕些不是坏事。我和爹说一声就走。”
沈京墨点点头,陈君迁便回屋去了。
不多时,他打开门,与她一道找到方大厨,与他说了几句话。
方大厨虽不理解,但很配合地照办了。
一刻钟后,方大厨和陈君迁抬着一口大锅来到了聚义堂,沈京墨跟在最后,手中抱着高高一摞碗。
“山上能吃的不多,大家排成一列来领。”
陈君迁说罢,与方大厨一并分发吃食。
沈京墨则站在队伍一侧,静静观察着这群人。
这些人大概已经很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挪动起来有气无力,摇摇晃晃。
沈京墨的衣袖忽得被人轻轻一扯,将她拉到了人群最后的一根足有两人宽的立柱背后。
“小姐。”
沈京墨先是一惊,可那声音似乎有些耳熟,待她看清面前这人的长相时,不由震惊:“霍一?你怎会在此……”
“公子不放心小姐,特命霍一来接小姐回京。”
沈京墨一时怔然。
先前分别时,他急需回京勤王,不想竟半道分兵回来接她。沈京墨知道,傅修远手下虽有三万大军,但都不是他亲自带出来的兵,他身边真正可信的,只有那支人数不多的亲卫。
勤王这等凶险之事,他竟还敢遣心腹来找她!
见她震惊不语,霍一继续道:“小姐,先前您不愿随公子离开,说放心不下长寿郡的黎民百姓。如今他们已经离开长寿郡,留在流云寨也算有了落脚之处,您不必再为之忧心。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今日启程,很快就能追上公子的大军。”
沈京墨张了张嘴,才发觉喉咙干涩难忍。
不等她说些什么,聚义堂另一头突然传来一声刺耳的摔碗声。
第111章
无力 “爹睡了,我来看看你。”……
声音是从陈君迁的方向传来的,沈京墨无心再与霍一说话,急忙从立柱后出去。
原先排队领粥的人们乱作了一团,其中大部分人仓惶地向后退来,背靠在墙角柱下瑟瑟发抖,手中却仍不忘捧着碗,把里面的东西往嘴里倒。
陈君迁与和尚面前蹲着几个男人,其中一个脚边是碎裂的碗和洒了一地的汤,碎陶片上落着些黑乎乎的片状物。
和尚一脸茫然,困惑不已地看向陈君迁:“兄弟,这是啥意思?”
陈君迁没有着急回答和尚,递给他一个安心的眼神,随即看向屋中惊恐不安的众人:“大家别怕,我不会伤害你们。这几人并非长寿郡的百姓,混在你们之中,是别有用心。”
聚义堂中,陈君迁的声音铿锵有力令人心安。
蜷缩在墙角的百姓之中,有人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地颤声问:“是陈都尉吗?”
陈君迁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点了点头:“是我。”
人群静了一瞬,随即传来声声啜泣与欢呼:“真是陈都尉,我们有救了!有救了!”
和尚在一旁看着这群人欢天喜地跪地叩拜,又看看陈君迁,半是困惑半是新鲜,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这阵势我还是头回见,不知道的还以为皇帝老儿来了呢。”
陈君迁无奈,只好先安抚激动的百姓。
谢遇欢很快循着动静来看热闹,见到陈君迁脚下跪着几个男人,低声问他怎么回事。
正好和尚也一头雾水,两人齐齐看向陈君迁。
陈君迁乜视地上那几人一眼:“长寿郡曾被围一月有余,城中断粮多日,这些人却身强体壮,看不出缺药少食的痕迹。我娘子发现这一点后,与我一起去找了方大厨,煮了一锅树皮草根汤来。长寿郡的百姓都吃过这些,就算是树皮草根,只要能果腹,他们都不会嫌弃。可这几人根本喝不下去。”
这些破绽不难发现,只是和尚他们不曾亲眼目睹长寿郡被围城时的惨状,才没有留意罢了。
听完陈君迁的话,和尚也看向地上那几人,脸上的笑意收敛起来,凶相就显露出来了:“说!为什么要假扮流民?”
地上那几个男子低着头不说话。
和尚平时是个老好人,可老好人脾气也不小,当即揪起其中一人的脖领把他提了起来:“说不说?!”
那人脸都憋红了,却一个字也不肯说。
其余几人趁和尚的视线被那人遮挡,突然抓起地上的碎陶片,刺向和尚的胸膛!
“小心!”
陈君迁话音未落,就见和尚把手里那人当做沙包似的横丢出去,瞬间砸到了两个歹人,剩下三人被他三拳两脚打倒在地,个个鼻青脸肿,地上的血迹中甚至还躺着几颗门牙。
和尚轻蔑地看着几个人,拍了拍手心的土和血:“爷爷我还俗前可是寺里最厉害的武僧,再不说,有你们好受的!”
立柱旁的沈京墨没料到和尚身手竟这般好,震惊过后,立即看向柱子背后的霍一,低声询问:“是你的人?”
霍一摇摇头,与她一同看回前方。
陈君迁同样震惊于和尚的拳脚功夫,但他很快就收回了神,按下和尚高举的拳头:“如果我没猜错,应该是燧州的官差。”
那几个人听了一抖,陈君迁便知道他说对了。不过做了三年县令养成的习惯,让他还是把人交给了谢遇欢去详细审问一番。
条件有限,谢遇欢把人押到聚义堂一角便审讯起来。这几人本也不是什么好汉,奉命办事而已,刚刚又被和尚吓破了胆,如今有什么便招什么,不大一会儿就全交代了——
南羌找燧州要人,燧州官员抓了许多长寿郡流民,可近来却发现人愈发难抓,每每跑到流云峰附近便踪迹全无,加上先前也有不少燧州官吏被流云寨的人杀死,双方早有旧仇,干脆便派了这几人混入人群,打算进到寨中摸清情况,再里应外合一举灭了流云寨,将寨中一干人等全部送给南羌为奴。
谢遇欢才审完,得知消息的盛流云就来到了聚义堂。
见状,谢遇欢赶忙横挪一步,躲到了陈君迁身后。
“怎么回事?”盛流云凝眉不悦地问道。
和尚把来龙去脉给她讲了一遍,盛流云厌恶地皱了皱眉,看着那几个官差,冷笑一声:“要是让你们活着回去,那些狗官还以为我流云寨好欺负。既然来了……”
她的视线瞥向陈君迁身后露出的绯红衣袍,语气淡然道:“就剁碎喂狼好了。”
盛流云说的分明是燧州城的官差,可不知为何,谢遇欢却感觉到颈后一凉。
将几个官差押下去后,盛流云看看和尚和陈君迁,让他们跟她走。
方大厨一家很快带着正常的饭菜来到聚义堂,沈京墨帮着一起分发给众人后,不着痕迹地看了混在人群之中的霍一一眼,随后走了出去。
到了无人的僻静之处,沈京墨停下了脚步。霍一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聚义堂,很快找了过来。
沈京墨环视四周,确定附近无人后,看向了这个她无比熟悉的侍卫。
傅修远身边究竟有多少亲卫,她其实也不清楚,但她知道,霍一从小跟在他身边,是这些人里他最信任的那个。
可他却在最需要人手的时候,把最可靠的心腹送到了她身边。
“小姐,”见沈京墨不说话,霍一再次劝她,“跟我走吧,这寨中鱼龙混杂,小姐留下来不安全。”
沈京墨轻叹一声,摇了摇头:“这里不安全,可上京又能安全到哪去?回到上京,我就只是个需要被他好生保护起来的大小姐,留在这儿,多少还能帮到一些人。”
霍一急得皱起了眉头。
可公子说过,倘若小姐不肯回京,他们切不可强求,留下来保护好她就是。
尽管心中不是滋味,霍一还是坚定地执行主子的命令:“那小的也留下,保护小姐。”
“不行,你回去。他比我需要你。”
霍一垂首,没有应声,直挺挺地站在她面前,仿佛没有听见她说的话。
沈京墨也蹙了眉:“霍一!”
霍一腾得一下跪了下去,腰背挺得笔直:“小姐若要回京,小的拼死护送。小姐若要留下,小的随护左右。这是公子交给小的唯一的任务,小的若自己回去,便是任务失败,是死罪。”
“你!”沈京墨也急了,可她也知道霍一所言并未夸大,看了他几眼,重重叹了口气,“起来。莫让旁人看见。”
霍一听话起身。
沉默片刻,沈京墨问:“你们一共来了几个人?”
霍一一怔,垂首恭敬道:“只我一人。”
“不可能。他若不放心我的安危,就绝不会只派一个人来,”沈京墨定定地看着霍一,“他了解我,我也了解他,你骗不了我。跟我说实话。”
“……五个。”
“也在刚才那些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