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喜欢侄女没错,可如今,那程亦安家里事儿安排得妥当,族人都很服她,出身高贵,娘家强劲,栩生也稀罕她稀罕得不得了,她这个时候做恶人强拆了他们,儿子能不怨她?
王夫人也明白太后的性子,不容人忤逆,面上是应了,
“我知道了,您回去禀报太后,我一定斟酌着处理。”
等嬷嬷离开,她一头倒在罗汉床简直要哭死。
“为什么要把我置在这旋涡左右为难!”
身旁王嬷嬷劝她道,“姑娘,您呢,听老奴一句劝,以不变应万变,若是宫里皇帝下旨,那碍不着您的事,您也左右不了,回头便劝二爷娶了表姑娘便是,若是皇帝没有同意,那么您万万不能从中作梗,若是您逼走了少夫人,回头二爷那边恨您恨的要死,母子离心对您可没半点好处。”
二太太王氏一听,心里定了主意,
“好,就依你的。”
程亦彦虽然没能把人接回去,但程家还是来了人。
程亦歆登门探望程亦安,程亦安从正门将她迎进来,一路往宁济堂去,
“长姐终于舍得出门了?”
程亦歆笑,“嫂嫂和妹妹帮着在看孩子,叫我出来散散心。”
其实是不放心程亦安,想来陪陪她,总不能娘家一点动静也没有,让程亦安孤军奋战。
程亦安也看出程亦歆来意,
“那你就干脆在陆家住几日。”
程亦歆道,“祖母还真这般说来着。”
“那你怎么没捎包袱来?”
“是程亦乔不肯,说是今日我来,明日换她来,显得天天有人来,你也不寂寞。”
姐妹多好处就在这,程亦安咧嘴笑,“那敢情好,我这几日热闹了。”
奉茶坐定,程亦歆是个闲不住的,见程亦安留下一半的络子没打完,便接过了手,程亦安在一旁托腮望她,
“前个儿二姐说,这段时日日日有人上门提亲,长姐是什么打算?”
程亦歆笑了笑,“再说吧。”
前日在皇宫,程亦乔告诉程亦安,这里头有几户可斟酌的人家。
一位姓张,是程亦彦的同窗,早年便爱慕过程亦歆,这几年说亲一直没说如意,如今听说程亦歆和离,只当自己缘分来了,执意求娶。
一位姓裴,是河东裴氏的嫡长子,先头娶过一位妻子,不知何故和离了,裴家也是名门望族,裴家嫡长子必定是要继承家业的,素闻程亦歆能干,想娶进门做宗妇,先头那位夫人没有孩子,也就是说程亦歆嫁过去如同头婚。
程亦安道,“那位裴侍郎我倒是寻陆栩生打听过,他人品清正,是同龄人中的翘楚,难得为人极为低调,两党不沾,倒是很合咱们程家的脾性。”
裴季今年二十七,比程亦歆大上三岁,时任刑部侍郎,今年刚刚提拔上任,是大晋除程明昱外,晋升最快的文官。
程亦歆道,“听着是与崔函一般无二的人物,可谁知道暗地里是什么德性,毕竟他和离过,可别人有什么隐忧。”
程亦安颔首,“言之有理,我听二姐说,她见过那位张公子,生得极为和气,整日一张脸笑吟吟的,对长姐你又痴心,你也不思思量思量?”
程亦歆瞪了她一眼,“人家从未娶过妻,我这边带着个孩子嫁他,不委屈他吗?短期内得偿所愿必定是欢喜的,时日久了,心里多少添几分不乐意,日子就没法长久,再说了,这么多年议亲都不大顺,孰知不是挑剔之人。”
程亦安明白了,长姐现在是惊弓之鸟,不会轻易许人。
“姐姐不是说要在别苑开个画院么?筹备得怎么样了?”
说起这个,程亦歆就来了劲,
絮絮叨叨念个不停,“已经开起来了,翠儿喜爱作画,我每旬过去五日,京中若有姑娘送来求学的,我就收....”
姐妹俩说说笑笑,一日时光很快就过去了。
翌日便是讲武比试。
这一场比武全城瞩目,京营里的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并禁卫军均有将士参与,这一次无需动员,众将受不了南安郡王的嚣张气焰,纷纷扬言要灭了他。
两两较武,到最后就剩大晋和北齐,大晋由陆栩生坐镇,北齐的主帅自然是南安郡王。
每国遣十人出战,一人替补,以军阵的方式较武,南安郡王是第十一人,至于大晋的替补,南安郡王猜测是陆栩生,开战前,南安郡王扬声道,
“陆栩生,若是本王赢了,你就自请下堂,将妻子让给我如何?”
陆栩生还是那副不疾不徐的模样,“抱歉郡王,本督任何时候都不会拿妻儿来做赌注,你输了,给本督磕个头,将前日的话收回去便是。”
南岸郡王笑,“若我赢了呢?”
“你赢不了。”
南安郡王:“.....”
他不废话了,示意哨兵开令,两方马骑齐出,马场顿时尘土飞扬。
北齐十人,兵强马壮,单打独战能力极强,但陆栩生创了一种专门针对骑兵的打法,即长矛加盾牌,大晋将士训练有素,配合极好,北齐人一时冲不破军阵,顿感棘手,不仅如此,还因大晋使锋矢阵,反而令北齐折损了一位人马。
南安郡王上场。
毕竟是南康王的儿子,兵法也是熟稔于心,立即指挥将士们以车轮阵往前压去,这是最适合骑兵的阵法,且攻击力极强。
大晋将士也有应对之策,当中一人令旗一挥,锋矢阵立变鹤翼阵,从两侧包抄,那长长的矛直往北齐阵中乱捅,很快坏了他们节奏。
南安郡王见状不妙,立即发出命令:“散!”
十人发狂似的朝大晋的侧翼袭来。
大晋令旗一变,结成五军阵前进。
双方主帅都是高手,一时难分伯仲。
那么陆栩生克敌之法到底在哪里呢?
很快南安郡王发现不对。
陆栩生在消耗北齐的战斗力,大晋变阵极快,又是明显排练过,将士们游刃有余,但北齐每每是根据大晋阵法做调整,难免被钓着鼻子在走,如此一来,北齐铁骑奔来跑去,体力渐渐消耗。
北齐铁骑之所以闻名天下,便是以体力著称,擅长速战速决。
形成持久战,对北齐不利。
南安郡王果断调整战法,他决定一对一盯人打。
方才一番对战,他也渐渐看清大晋一些将士的底细,根据己方人手优劣,迅速做出布置,北齐将士在他一声令下,循着各自的目标奔去。
这些北齐的将士也很死心眼,认定了谁,就追着谁打,哪怕身侧有旁人袭击也不管,唯有如此,能破陆栩生的军阵。
陆栩生原没打算出手,替补定的也是旁人,见状立即接过指挥令,充当第十一人,坐在上方指挥,
令旗一变,所有被追的将士火速反击,一对一抢攻。
北齐见陆栩生上当,纷纷松了一口气,要的就是对攻,如此北齐的优势方能显现出来。
然而就趁着他们喘一口气的时候,陆栩生再度变阵,场上十人火速后撤,再度结成锋矢阵。
打得正欢的北齐将士傻眼了。
一而再再而三失手,军心就在这个时候产生动摇。
北齐将士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南安郡王也有些烦躁,但他必须沉住气,再度下令,命将士们停下来集结,思考对策。
进入相持。
天称已经偏向陆栩生。
思来想去,最稳妥的依然是车轮战,于是北齐再度以车轮战上阵。
只是这一回,北齐战士明显没了最开始那般意气风发,也没最先那般沉得住气,就在大晋准备变阵时,北齐有一人突然从阵中窜出来,一铁锤砸向大晋一位将士。
机会来了!
陆栩生迅速变阵,很果断将此人围入阵中咬死。
北齐很想营救,可惜大晋军阵已关,一时突破不进去。
双方人数开始失衡。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从一开始南安郡王被陆栩生牵着鼻子走,就失去主动权。
到最后,北齐以死伤五人的代价,结束这场比武。
而大晋军中也有伤患,但陆栩生从始至终没有下台。
胜负已分。
陆栩生以实力告诉南安郡王,嘴上功夫是没用的。
这就结束了吗?
没有。
当日夜里使臣欢送宴,南安郡王心情郁闷饮了不少酒,车汗那位成王殿下见他失利,心里十分痛快,言辞间颇有挑衅,南安郡王气不过,用北齐话骂了一句娘。
车汗这位殿下起先没听懂,后来被人译过气得满脸涨红。
他的母亲是车汗国的王后,那是南安郡王能骂的吗?
想骂回去,可惜南安郡王早已扬长离去。
回到使馆,时辰还早,其余人还在宴席应酬,南安郡王闷闷不乐,去浴室冲了个澡便回了屋,正打算招侍婢侍寝,却发现屋子里突然多了一个人。
军人的警觉性是极高的,虽然看不到对方的人,却能感知方位,他逼近屏风,打算动手。
正当此时,一阵风来,陆栩生的身影从屏风后绕出来。
南安郡王见是他,警惕之余又是满脸冷笑,“你来作甚?”
“杀你。”陆栩生淡声道。
南安郡王只觉太可笑了,“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你可知我来之前,北齐已集结十万军队在榆林和宣府之北,一旦我出事,这些大军南下,你大晋边关将生灵涂炭。”
这是南安郡王在大晋嚣张的底气。
“再说了,我一出事,你们大晋皇帝的信誉便毁于一旦。”
往后没有国家愿意出使大晋。
陆栩生神色不变,一步一步朝他走近。
南安郡王不信他真敢动手,站着不动,直到陆栩生突然朝他撒了一团粉末,那粉末被吸入鼻腔,辣得他嗓子跟哑了似的,他方知陆栩生动真格的,眸光大绽,一面往侧面凭几一闪,一面往外张望打算召唤侍卫,可惜陆栩生没有给他机会,跟一阵旋风刮过来,赶在他出口之前,一道银锁往他脖颈一套,南安郡王亦是个中强手,岂能轻易便被他捉住,双手拽住那根绳索,借力双腿往前攻击陆栩生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