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晚,三人一同吃了晚饭,气氛和谐温馨,其乐融融。
等罗定妍走后,薛芝将白日发生的事都给罗定春说了一通,末了,她说道:“我让丹书去查这人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查到什么。”
罗定春说:“这回应该会有收获。”
“妍姐儿年幼,有时离不得人,母亲可能会将她带着一起去见人,她年岁小,没人将她放在心上,说不定她说的话能帮助到我们。”
二人在屋子里正说着,丹书便进了屋子来。
还不等气喘匀,她便神色激动道:“奶奶,查到了!”
薛芝神色一凛:“快说。”
“那人已经死了。”丹书竭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但是奴婢顺着她,查到了一条很重要的线索。”
丹书深吸一口气:“那人姓崔,曾经在景王府当差。”
薛芝愕然:“景王府?”
那不是康敏舅舅家?
丹书点头:“是了,就是景王府。而且不仅是景王府,这崔婆子早年间,曾在尤家当差,听说是犯了错,被赶出来的。”
薛芝当即愣住,她脸上震惊的神色还未消散。
先是尤家,后是景王府,最后又和裘氏有关,这……
她的脑袋有些晕乎乎的,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罗定春在旁边听着,他见薛芝有些晕,便看向丹书,问道:“还有别的线索吗?”
丹书摇头:“就这些。”
丹书退下后,薛芝缓了好一会子都没缓过来。
她怎么理,也理不清这几条线的逻辑和干系在哪里。
罗定春揉了揉她脑后的头发,语气温和:“既然现在想不明白,那就先缓一缓,放一放,等脑子清醒的时候再想。”
薛芝幽幽叹气:“可我想快些将这件事解决了。”
罗定春却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事缓则圆。”
他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搂着薛芝问:“有些热,要不要去园子里走走?”
于是夫妻二人便携手去了园子里,耳边蝉鸣声、蛙鸣声交杂响起,迎面吹来阵阵凉爽的晚风。薛芝心里的那一丝焦灼就这样奇迹般的消散了。
她看着园子里的一草一木,笑着说道:“罗定春,你说,我们是不是该要个孩子了?”
“看你。”罗定春牵着她的手,目视前方:“只是我想,恐怕你现在也只是说说而已,如今你还有这么多事未完成,怕是也静不下心来养育孩子。”
薛芝笑着看了他一眼:“你说得对。”
“等这些事都结束了,我们再养个孩子,日子多舒坦。”
“你喜欢儿子还是女儿?”罗定春问她。
薛芝却无所谓:“都行。”
罗定春笑笑:“我想着,你要是愿意,先要个儿子,后面再生个女儿。这样,有兄长在上面替她遮风挡雨,日子也顺遂一些。”
“你这话说得。”薛芝哼笑一声:“谁不想儿女双全?”
“况且,谁说哥哥就一定要为弟弟妹妹遮风挡雨?不打架争执就已经很好了,自己的风雨,自己面对。”
她是家中独女,想象不到有手足的快乐。
第76章 康老太殁尾声渐至
◎“薛娘子,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凉意袭来,薛芝眉梢爬上了两分倦色,罗定春看在眼里,便将她搂过,揉了揉她的肩头:“别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
薛芝勉强扯出一抹笑意来:“但愿如此。”
这两日薛芝一直在想裘氏、景王府、付家、尤家的干系因果,可她知道的线索太少了。
她想见一见死去的好友岑满,可阴阳眼已经消散,她已经看不见鬼魂了,就连曾经“薛呈”送给她的符咒,连同坠风铃都一起压在了箱底。
这日早晨,罗定春吃过早饭便去上朝了,薛芝一个人坐在窗下,百无聊赖地翻着手里的话本儿。
“奶奶。”丹书来禀:“康家来人了,说是康老太太身子每况愈下,恐怕过不了这个夏天了,康尚书让您这两日回府一趟。”
薛芝动了动眸子,漫不经心道:“知道了,你安排吧。”
薛芝本想等罗定春休沐时一起去康家,但其公务繁忙,休沐时也忙得脚不沾地,薛芝想想便作罢,同罗老太太和戚氏知会了一声,便带着丹书回了康家。
“敏姐儿,你可是回来了。”一位穿着靛蓝衣裙的妇人拉着薛芝的手不停地絮絮叨叨。
薛芝看着她的脸庞,觉着有些熟悉,却一时又想不起来这人是谁。
崔氏颇有些尴尬道:“你可是忘了我这个母亲?可见你出嫁后,日子过得还是十分顺心的,对家里的人也不怎么挂念。”
原来是康敏那位便宜继母。
薛芝不想与她客套,这趟来康府也是“例行公事”罢了。所以她催促问:“祖母呢?带我去看看吧,看了我就回。”
崔氏干笑一声:“怎么这样急……”
她态度不似以前那样绵里带针,反而是有两分谄媚在里头:“不妨吃过午饭再回去吧。”
薛芝刚想拒绝,丹书却偷偷扯了扯她的衣裳。
她眼珠一转,便将到嘴的话咕噜一圈,又咽了下去,换了另一幅说辞:“也是,到底是很久没有回来了。”
崔氏见她答应,很是高兴,赶紧差人去安排了。吩咐过后,她便带着薛芝去了康老太太的院儿里。
一进屋子便是浓烈的药味,还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味道夹杂在其中,就好像木板上生了许多潮湿的霉菌,让人忍不住皱鼻抑制呼吸。
薛芝面色平静,她看向屏风后,步履未停。康老太太躺在床上,整个人都消瘦得厉害,她眼眶深陷,瘦骨嶙峋,嘴唇也有些泛紫泛青。
崔氏往前倾了倾身子:“老太太,敏姐儿来了。”
康老太太费劲儿地转过头去,浑浊的眼睛看着薛芝,她张了张嘴,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崔氏愁眉苦眼道:“老太太这情况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请了多少大夫来看,也无济于事,一碗碗汤药喂下去,丝毫不见好转。”
她见薛芝没有搭话,便讪讪道:“她们已经在预备午饭了,要不……我陪你去院儿里逛逛?”
薛芝看了一眼卧病在榻的康老太太,欣然应允:“好啊。”
二人走在院子里,各怀心事。
薛芝拿着一把团扇慢慢地扇着,也不主动开口,就等着崔氏自个儿怎么说。
“敏姐儿和之前不一样了。”崔氏笑:“我刚刚远远儿地见你走过来,那通身的气派,简直让人眼睛都看直了,生不起半分看轻的心思,可见你日子是过得极为舒坦的。”
薛芝但笑不语。
崔氏揪着手里的帕子,继续面带笑意问着:“首辅大人对你可好?罗家人对你怎么样?”
薛芝颔首,淡淡道:“尚可。”
崔氏点头:“那就好。”
二人就这样并肩走着,时不时搭上一句话。崔氏该是有什么目的的,偏她又别扭得不行,几次作欲言又止状。
若是旁人见了,定当给她台阶下,贴心地问她怎么了。可薛芝不是旁人,她目视前方,即便余光看见了,也当做什么都没有看见,装作无事发生。
崔氏见她这样心里就又急又气,正打算直说时,一个小丫鬟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夫人,管家说让您去一趟。”
崔氏满心不耐烦:“去什么去,没看见我在这儿陪客人。”
小丫鬟看了一眼薛芝,嗫嚅两下嘴唇,硬着头皮说:“管家说上个月的进项不太对……”
崔氏一听:“等着!我这就去!”
她回过头去,看着薛芝,为难道:“这……”
“你去忙吧。”薛芝道。
崔氏听了,便笑说:“你先逛,一会子我再让人来寻你。”
说着她就要离开,扭身过去时,她又想起了什么,回头看着薛芝说:“你以前的院子还是留着的,日日派人打扫了,若是困了乏了,可以去歇歇。”
薛芝垂眸便算回应了。
等崔氏走远,她才想起薛芝方才的态度,不由有些冒火:“神气什么……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主子我是客人……”
“她又打什么主意呢。”薛芝和丹书继续在园子里逛着。
丹书笑道:“这不难猜,府上的哥儿都入仕了,听说还有人进了内阁,咱们大爷不是在内阁?概是打的这个主意了。”
薛芝哼了一声,有些轻蔑。
她想了想,回头看了一眼丹书:“为何要留下吃午饭?我可不喜欢这一家子人了,大概只有康尚书看着勉强顺眼一点。”
丹书笑笑:“老爷还是很疼爱女儿的。”
她见四下无人,便微微敛了敛笑意:“出嫁这么久了,奶奶想必很是怀念以前住的院子,不妨去看看。”
薛芝意会:“那便去看看吧。”
到了曾经住的院子,薛芝进去几番打量,发现处处都是一尘不染,该是这几日日日打扫的缘故。
“这院子当时我也住过一段时日。”薛芝看向丹书:“并未发现什么东西。”
“再者。”她四处打量着:“即便是有什么东西,都过去这么久了,恐怕已经被崔氏一干人掌握了。”
丹书看着这间熟悉的屋子,嘴里呢喃道:“我觉得……一定会有什么东西留下来的。”
薛芝拧眉看她:“你为什么会这样觉得?”
丹书刚想说什么,外头就一阵骚乱。
她看了一眼薛芝,连忙转身跑了出去。薛芝站在屋子里,看着这间屋子,感慨良多。
这间屋子承载着康敏无数的心思,也见过她许多样子,如今却……
“奶奶!”丹书跑了进来,神色不太好:“老太太没了。”
薛芝微微有些惊讶,她点点头:“我知道了。”
“继续说吧。”她看着丹书:“你为什么会觉得有东西留了下来?康敏留的?她是有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