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公主也是过了二十岁才被先帝草草选了驸马下嫁,过后便去了昌州居住,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过京城了。
“嫔妾也不是慌这个,只是多一个妃嫔,陛下能看见咱们的几率就低很多。”江嫔摸了摸自己的脸,她已经二十三了,早已不年轻,陛下现在还会召她侍寝,可再过一两年,只怕就不会了。
“到底要有个孩子,不拘男女。”李安宁看着江嫔,说道:“旁人都觉得跳舞唱歌不规矩,是不规矩重要,还是得宠更重要?唯有得宠了,你才能风风光光,才能让那些瞧不起你的人无话可说。”
江嫔只差临门一脚就能成为贵嫔,要想越过这个门槛,单凭她现在的宠爱是不够的。
所以李安宁鼓动江嫔去争宠,最好能怀孕,她把利弊都与江嫔一一说清,劝道:“本宫想要帮你也有心无力,你也想一想,往后还有几十年的日子,难不成就熬着过了?”她能让江嫔日子舒坦些,可她内心的孤独寂寞终究不是外人能排解的。
江嫔家里规矩严,做不出那等谄媚谋宠的姿态,在潜邸便不受宠,入了宫,若不是搭上李安宁,这会儿只怕还是美人。
“嫔妾明白。”江嫔心思浮动,细细思索了一番,她记起甚么,“从前陛下说喜欢嫔妾弹琴的模样,过几日嫔妾就拾起这落下的琴艺。”
“这便好。”李安宁欣慰,江嫔没想着一心靠她就好,还是要自个立起来。
聊完自己,江嫔又讲到敏嫔,“娘娘只怕还不知,敏嫔在延禧宫中并不安分,先前仗着有孕闹了两回,后头知晓皇后娘娘也有孕了,才稍微安静些。”
约摸是知道自个有了翻身的底气,敏嫔作得很。
“娘娘,酸梅汤。”南枝端了碗凉饮子进来,她给江嫔准备了燕窝,“小主不吃酸,奴婢就没有备。”
“还是南枝姑娘细心。”江嫔夸了一句,忽然觉得不对劲,“这还没有到六月七月,不是喝酸梅汤的时候,娘娘怎的?”
李安宁笑了笑,轻轻拍了拍肚皮,“里面的这个想吃。”她又有了,才将将两个月。
“呀!”江嫔甚是惊讶,盯着李安宁的肚子好半响,“恭贺娘娘,这怎么都没有听见消息?娘娘当真是好福气,只怕要给六皇子添一个兄弟了。”
“是皇子还是公主都可以,总归是本宫的孩子。”
江嫔附和了几句,又问起有没有派人去告知陛下,得知还没有,便说道:“若是娘娘不嫌弃嫔妾愚笨,不若由嫔妾去?”
“去吧。”李安宁点了点头,瞧着江嫔欢快地出了翊坤宫,她对南枝说道:“去传膳,本宫想吃点酸甜的菜,你让他们看着做,做好了本宫重重有赏。”
“要不要备上陛下爱吃的菜?江嫔去了勤政殿,估摸着陛下会来陪娘娘用晚膳。”南枝提议,“左右不麻烦,备上几道也无碍。”
“去吧。”
待过了半个时辰,皇帝果然来了,脸上笑意不断,看着很是满意。
当夜,他也没有走,而是在翊坤宫留宿,与李安宁说着闲话,听李安宁问起善洛珠,他漫不经心地说道:“和亲向来是游牧部族的手段,朕并不反感。”
只要那个善洛珠懂事识趣,他不介意给个贵嫔的尊位养着她。
贵嫔啊,李安宁不合时宜地想,真是有些不甘心,她能否争得过她们?
*
八月,敏嫔发动了,皇帝没有到,只有太后与挺着肚子的皇后在场。
敏嫔生了个皇子,行七。太后看了眼七皇子,便对乳母说道:“按照皇帝的意思,把七皇子抱去给恭贵嫔养着,让恭贵嫔好生照顾七皇子。”
恭贵嫔平白得了一个皇子,容妃颇有些羡慕,因为脸上的伤疤,她一年到头伴驾不了几回,已然不可能自己生。
她膝下只有四公主,也想要一个皇子。
十月份,皇后破了羊水,于承乾宫诞下八皇子。
后妃们齐聚,听见“娘娘生了一位小皇子”时,神色不一,有些是真心实意的高兴,有些则是沉寂。但无一例外,她们都齐齐行礼恭贺。
皇帝抱着八皇子,满心欢喜,高声道:“承乾宫上下一律赏一年月例,贴身伺候皇后的以及产室里头的稳婆嬷嬷们,各赏一年半月例。”
太后也跟着赏了,承乾宫的宫人们谢恩的声音一道比一道高,比天边猛然炸响的雷还要扯耳朵。
再有一个月李安宁也要生了,南枝让她早些歇息,“娘娘不要站在窗边,仔细受凉。您是在担心甚么?”
“皇后从发动到生产用了四个时辰,我站的位置离门近,听见她喊疼。我有些怕,担心我跨不过鬼门关。”李安宁叹气,雨天更容易让人胡思乱想,她忍不住说道:“南枝,万一我不在了,六皇子会给谁养?陛下会关心他麽?”
“不会的,娘娘,您吉人自有天相,肯定能平安。”南枝哄她,“再说了,嬷嬷们都说第一胎顺利,您这第二胎生的就会容易些,不怕不怕。”
“南枝。”李安宁哽咽,她抱紧了这个陪着她走过风雨的人,从她身上汲取温暖,“若是我死了,除了你还有母亲,谁还会为我感到难过?”六皇子暂且不记事,只怕也记不得她。
“哭出来好一些,哭吧。”南枝轻轻拍着李安宁的背,极力地安抚她,
“我会一直陪着你的,一直一直。”
过了一个月,十一月初九,八皇子的满月礼隆重盛大,天异常冷,过完礼后,皇帝亲自给八皇子盖上福寿小被子,点了点他的额头,嘱咐乳母,“把八皇子抱去后殿,小心着凉。”
任谁都瞧得明白,皇帝很重视八皇子。
过了十日,十一月十九,李安宁产下一女,为五公主,至此,她儿女双全。
*
寿康宫,太后慈爱地看着皇帝逗弄四皇子,听四皇子提起了六皇子,她便对皇帝说道:“贞贵嫔生了五公主,皇帝准备给她甚么赏赐?”
如今主位以上的位份空缺多,妃嫔产子多能晋位,像贞贵嫔是生了六皇子才成的贵嫔,没道理她生了五公主却不给她晋封。
“朕早就想好了,等五公主满月礼,朕会晋她为妃。”皇帝对李安宁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感情,毕竟她识大体,私底下又懂得讨他欢心。
“如此便好。”太后点头,因着四皇子与六皇子玩得好,贞贵嫔时常带着孩子到寿康宫,故而她如今对于贞贵嫔上心了两分。
“皇帝,去年选进来的妃嫔们没几个是成器的,下一回选秀还是选些身份高的,大家闺秀,起码规矩与心性是错不了的。哀家知道你不想选权臣皇亲的女孩,担心他们弄权,倒也无妨,只要你不给高位,让她们当个贵嫔,有福气的能生个孩子傍身,没有福气的,你管都不用管她们。”太后冷漠地说道,“皇后诞育了嫡子,以后八皇子会是太子,陆家世代清流,种种加起来,足够震慑后宫中不轨的人心。”
皇帝没说可以还是不可以,只是抬眼望着太后,“朕记得沈家也有几个适龄的姑娘,她们也参选?”
“参不参选是她们的事,皇帝选不选是你的事,不必看哀家的。”太后说,她已经养着四皇子,沈氏女又成了沈贵人,只要沈贵人熬得住,看在她的份上,皇帝也不会薄待沈贵人。
这样的局面刚刚好,不用再选沈家的孩子。
*
南枝忙着处理各宫与外头送来的贺礼,其中一份是秦侍郎家送来的,里头有一副大师的真迹,价格不菲。
“秦家很舍得,奴婢记得这样的一副墨宝要几万两银子。”南枝说,“还有两套苏绣的衣裳,六皇子与五公主各一套。”
“照常收下就行。”李安宁给六皇子喂糕点,突然与南枝聊起诚康伯府,“曲氏入府三个月了,你说我要不要给家里知会一声,让母亲带她入宫,我见见她?”
曲氏便是二公子的夫人,三个月前两人成婚了,张氏在十月份进宫陪伴她时曾与她说过曲氏,说她进退有度,侍奉公婆十分孝顺,是个有心眼的女子。
“娘娘想见便见吧,奴婢估摸着曲氏也想求见娘娘,当初二公子说亲,是曲家先搭理的夫人,他们家肯定不是那等清心寡欲的人。”南枝说。
“我也这么想。”李安宁颔首。
至于大公子,在半年前的一场意外中丧生,伯府给徐家退了亲,又私底下给了一些东西,这才让徐家没有张扬。
过了十来日,张氏带着曲氏入宫了,两人先去寿康宫门口磕头,随后拜见皇后娘娘,带着皇后赏赐的东西到了翊坤宫。
一番见礼后,李安宁让她们坐下,借此机会,她上下打量曲氏。她是江南水乡养出来的姑娘,脸尖、眼圆、鼻小,说话轻声细语,并不敢大声。
“娘娘气色好,家里也就放心了。”张氏最担心的就是李安宁因生育亏空了身子,就像已经不在的熙贵妃,生养了三个孩子,如今都归到旁人名下,端的可怜。
“把六皇子还有五公主带来,让母亲瞧瞧。”李安宁说,“母亲不必担忧,太医与医女都说本宫身子好,不过近两年最好不要生养,得先补一补气血。”
她似是叹息,但张氏却听懂了,预备回去让人准备避孕的药材,只等南枝出宫,立马就能用上。
张氏瞥了曲氏一眼,果然看见她眼底一闪而过的惊讶。也是,妃嫔生不生由不得自己做主,也不怪曲氏会疑惑不解。
李安宁与曲氏是头一回见面,两人交谈有限,没有多说。她着重关心了如今养在张氏膝下的孩子,张氏得了一个嫡子,正舒爽着,自然知无不言。
*
十二月十九,五公主满月礼。
皇帝照旧让张氏给五公主过礼,纵然是公主,可他也是看重的。
“贞贵嫔接旨。”夏忠实展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召曰:翊坤宫贞贵嫔李氏,丕昭淑惠、持重谨慎、秉心玉粹,内则无违,习琼佩以迎祥,着仰承皇太后慈谕,册封为妃,钦此。”
李安宁事先并不知情,故而她是真的惊喜交加,谢恩后,又看向皇帝,“陛下。”
后宫妃子们多有艳羡,尤其是那些常年不得宠的老人,见着贞妃从一个小小美人到今时今日的地位,嫉妒与愤恨几乎填满了她们的心腔。
恨不得取贞妃而代之。
妃位已经填满,论起四个妃子,虽然贞妃资历最浅,可她却有旁人不能企及的优势,既有皇子也有公主。
容妃与华妃家世不错,可两人只有一个公主,徐妃倒是有三皇子,但三皇子面容有恙。
细细数一数,这妃位上竟只有贞妃最为得意,一时间,不少后妃心思偏移,纷纷想着该如何奉承得意的贞妃。
今日的李安宁好不风光,一直摇摆不定的心也终于落在了实处,不枉费她花了那么多心思去讨好皇帝,得了这最后一个妃位。
如今的她才终于可以稍稍松一口气,不必为了两个孩子的前程而烦心。妃与贵嫔截然不同,皇子与公主受到的注意自然也不能相比较。
在临近新年晋升,喜上加喜,李安宁便给南枝说道:“今年给每个宫人各赏十两,并其他的一些玩物,你看着给。”
年礼早已分发了,这十两算是额外添置的。
“是。”南枝喜气洋洋地应了,又与她说道:“内务府差人来问过,说快要新年了,到处等着用人,给娘娘您分配宫女太监这件事得等到明年才能办成。”
如今各处都闹哄哄,内务府的人拨不出心思去给贞妃挑选宫人也情有可原。
“无碍。”李安宁心情好,不在乎这个,“这不是更好麽?省的他们到了我又要另外赏赐东西给他们。”
年礼与银子都是念着宫人们一年到头尽心服侍她才有的,若是这个时候来了新宫人,她是给还是不给?
不给,使得新旧两种宫人有了间隙,给了,原先的宫人们又肯定不舒服。
第106章 找个夫家一晃过……
去了两年多,景宁十年三月,倒春寒正凶。
南枝把六皇子送去了上学,回来便对李安宁说道:“四皇子感染了风寒,没去太元殿上课,咱们六皇子瘪着嘴,难过得很。还说下了学想去流庆宫看四皇子,被奴婢给拒绝了。”
四皇子与六皇子差两岁,但是玩得好。
“这才像样,关系好归关系好,就怕过了病气。”李安宁说,“六皇子五岁了,再大点就该挪出去自己住了,我这心里半点底子都没有,万一嬷嬷们倚老卖老,把他欺负了去可怎么办?”
皇帝下了旨意,宫中但凡是过了六岁的皇子必须搬去流庆宫住。像三皇子与四皇子都是七岁多的年纪,已经搬进去了。
“娘娘担心什么,太后娘娘与徐妃时常派人去流庆宫,但凡嬷嬷太监们敢有不轨的心思,还能瞒得住她们两个?”南枝安抚李安宁,又说道:“娘娘要是实在挂念六皇子,到时候奴婢替娘娘走一趟也就是了。”
皇帝让皇子们独自居住就是为了减少母妃对他们的影响,两位皇子住着一年多了,太后与徐妃去流庆宫的次数屈指可数。更多时候,她们要是想见孩子一面,得等到皇子早上给她们请安。
聊罢皇子们,又谈及公主。
“今儿容妃娘娘去了勤政殿,说是为了四公主求陛下赐封号,陛下给了康定两个字,与三公主的康乐的‘康’字是连着的,不知咱们五公主会不会也从‘康’字。”按理说,前头两位公主第一个字是“福”字,往后的公主们也该顺着叫。
不知皇帝是何意思。
“福安与福庆都是熙贵妃生的,又是陛下前面的孩子,陛下对于她们自然不同。如今又归到皇后娘娘膝下养着,想来陛下对她们是有思量的。”李安宁想到福安公主已经十二岁了,再过几年就能挑选驸马,她们封号与其他公主不同,比较其余几位妹妹身份高些,肯定能选个好驸马。
“说起福安公主,不知她这几日舒坦些没有。”南枝思索,福安公主前些天闹出了一件事,这事说来简单。福安公主得了圣上赏赐,给三皇子送去一份,哪儿知八皇子瞧见了,也想要。
但那是贡品,只有两块,一块给了太后,一块被福安送给了三皇子。太后自然不可能让出来,但八皇子也不能去抢哥哥的东西,于身份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