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413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3-04 23:11:06
  ……
  送走了通兰县的同志,叶满枝又接待了另外七个县的领导。
  说出的话一模一样。
  项目没立项,市里不肯批。要想市里批,县里得出钱。
  事到如今,利华厂的问题反而不重要了。
  这八个县都可以为利华厂出资建厂,就看哪个投入得更多了。
  午饭时间,宋红军端着饭盒与她坐到一起。
  “叶局,你那边怎么样?有哪个县愿意出资吗?”
  “还得再等等,人家县里也不是傻子,要根据自身实力酌情考虑,都回去开会商量了。”
  与八个县的领导分别交流过后,工业排名中不溜的那四个县,明显有了退意。
  现在态度最积极的分别是排在前两名的东阳县、安阳县,以及排在最后的新义县、通兰县。
  最终结果如何,还得看人家想拿下“食品工业小区”的决心。
  叶满枝焦灼等待的时候,老叶和常月娥带着老太太在滨江市区里游览了一番。
  叶守信借了一辆三轮车,在车上铺好褥子以后,载着老娘和媳妇到处转悠。
  有一次还将车骑到轻工业局,在外面观看了叶来芽的工作环境。
  吴玉琢和起球偶尔会陪着几个老人一起出门。
  这天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吴玉琢被热得小脸通红。
  叶满枝问:“你们干嘛去了?怎么热成这样?”
  “我太姥姥没坐过火车,带我太姥姥坐火车去了。”
  “你们可真行。”叶满枝好奇地问,“坐火车去哪了?”
  滨江附近的屯子有火车停靠站,她以为几人像坐公共汽车似的,搭乘了短途火车瞧新鲜。
  吴玉琢得意道:“我和球哥,带他们去儿童公园坐小火车了,从滨江站坐到北京站,还给他们在北京站拍了相片。我太姥姥喝了半瓶汽水,可高兴啦!”
  “……”
  叶满枝瞪了一眼置身事外的吴大博士。
  “……”吴峥嵘无辜道,“这事跟我没关系,你瞪我做什么?”
  “这就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叶满枝愤愤道,“她小的时候,你忽悠她,等她长大了,就开始忽悠他太姥姥和姥姥姥爷了!”
  吴峥嵘替闺女,也替自己辩解,“三个老人都知道那是公园里的小火车,这算什么忽悠?孩子的事你就别管了,接着跳吧!”
  “跳什么跳!”叶满枝将红绸布甩到他身上,“今天不跳了!”
  轻工业局组织了一个舞蹈队,叶满枝报了名。
  她想活动活动身体,也想起个带头作用。
  当初刚到工业厅上班的时候,参加舞蹈队,让她快速熟悉了新单位的环境。
  而今轻工业局刚成立,她需要了解各科室的情况,也希望新单位的同事们能迅速融入集体,所以就带头报名参加了舞蹈队。
  每周二和周六排练舞蹈,叶满枝每次都按时出席。
  反正她跳得挺起劲儿的,有时候回家还要复习一下。
  观众就是吴峥嵘和吴玉琢。
  不过,她们的一支舞能排练很长时间。
  吴玉琢刚开始还挺新鲜,最近已经不乐意当观众了。
  所以,吴峥嵘就是舞蹈家叶满枝的唯一观众。
  眼见舞蹈家又在爸爸的鼓舞下,重新拿起了红绸巾,吴玉琢哀叹一声,背着书包去隔壁找伊伊了。
  临出门前,她回头望了一眼,舞蹈家已经开始了表演,唯一的观众坐在后面,眼里沁出笑意。
  吴玉琢撩开帘子出门,腹诽道,已经看过那么多遍啦,不知道有啥可看的。
  *
  叶满枝一面排练舞蹈,一面等待几个县里的消息。
  在第一支舞蹈即将大成的时候,终于有人主动给了答复。
  安阳县的董少林亲自跑来轻工业局说,可以负责利华厂的重建工作,解决几家工厂职工的住房问题,另外出资35万,支援其他老厂的建设。
  叶满枝笑着将他们的条件记下了,亲自将人送出大门。
  曙光厂家属院还有一部分空房间,安阳县在住房这方面很有优势。
  但是35万的建设费用太少了,连一家食品厂的新建费用都不够。
  通兰县是第二个上门的。
  叶满枝想听听他们能拿出多少钱,结果钱青松却说:“我们通兰县可以新建利华厂的厂房,但是其他费用就不由我们负责了。”
  “……”
  他笑着说:“那几家食品厂与利华厂的情况不同,利华厂被烧毁后,原址只剩一块地皮了。但其他厂的地皮上还有厂房,这个算是固定资产,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与其他单位进行置换。”
  叶满枝也打过厂房的主意,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置换对象。
  她挺有兴趣地问:“钱主任,你们找到置换的单位了?”
  “算是吧,前些年拖拉机三厂与四厂合并,四厂的厂房空出来以后,当了政治夜校的校舍。但拖拉机四厂在正阳区最南边的革新街上,那个地方已经接近郊区了,学员去上课很不方便,所以他们一直想将学校搬到市中心来。”
  叶满枝点点头,等着他接下来的话。
  既然政治夜校是在正阳区的,那他想到的办法,肯定不是让食品厂和夜校置换。
  钱青松说:“拖拉机四厂的厂房在郊区,虽然有些年头了,但厂房还能用。所以市里一直没有舍得扒了厂房重建,这些年一直就让政治夜校占着地方。”
  “拖拉机厂应该挺大的吧?其他单位就没打过主意?”
  “呵呵,怎么可能没打过!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原来想接手拖拉机四厂,不但能在那里办公,还能充当建筑材料仓库。”钱青松低声说,“但政治夜校的校长是市革委的李主任,人家夜校已经将地方占下来了,谁敢抢啊?”
  除非有更好的去处,否则谁敢让政治夜校搬走?
  那可是干部们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的地方。
  “我想着市里那些食品厂的地理位置都挺好的,全都地处市中心,到时候可以把其中一家的厂房换给政治夜校,稍加打扫,摆上桌椅就能上课。然后由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接手拖拉机四厂的办公楼和厂房。”
  叶满枝没吱声,等着听这家建筑公司能拿出什么做交换。
  “作为交换,二建公司可以为这家食品厂的新厂房提供免费的建筑材料。”
  叶满枝挑起眉梢问:“新建厂房的主要支出就是建筑材料,这可不是小数目。有这笔钱,他们可以自己盖新办公楼和仓库了吧?”
  钱青松笑了笑说:“市里不让新建工厂了,二建公司想在市里搞建材加工,就只能接手别人的旧厂房。当然他们也可以在郊县选址,不过,呵呵,我跟二建公司的赵主任谈过,到时候可以把‘食品工业小区’的所有建设项目全部交给二建公司的建筑队来做。”
  二建公司的一把手,是他媳妇的堂哥,也算是他大舅哥了。
  如果直接将食品工业小区的建设工程交给二建公司,尽管是公对公的,也难免有徇私的嫌疑。
  但是这里还有比较复杂的厂房置换环节,那将项目交给二建公司就合理多了。
  叶满枝沉默寻思着这个办法的可行性。
  她没问建筑队的工程款由谁出资。
  市里帮助食品厂搬迁,是为了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能。
  食品厂总不能一分钱不出,全指望市里出资吧?
  建筑材料是费用大头,而建筑队的工资花不了多少钱,完全可以由食品厂承担。
  安阳县和通兰县提出的方案,各有各的优势。
  安阳县出资少,可以解决职工住房。
  通兰县不出资,但是通过资源置换,可以解决一家工厂的厂房。
  从叶满枝的本心来讲,她还是更倾向于通兰县这种办法,一次搬迁让三个单位受益,还减少了资源上的浪费。
  食品工业小区的牌子可以先立起来,让利华厂和另一家食品厂搬进去,有这两家厂的例子在前,其他食品厂的搬迁工作就可以徐徐图之了。
  她请通兰县的同志先回去等消息,一边组织人手编写第五份申请,一边等候另外几县的方案。
  然而,不等其他人上门,利华食品厂的余公仆先找上门来了。
  “叶局长!”余公仆哭丧着脸说,“我听你的话一直回去等消息,可你倒是给我个期限呀!这都一个多月了,我们得等到啥时候才是个头?工人们还等着吃饭呢!”
  叶满枝问:“既然工人们等着吃饭,你为什么不先跟其他食品厂借点闲置设备和场地,让工人们先开工搞生产?利华厂可是从小作坊做起来的!”
  余公仆:“……”
  这不是还等着市里帮他们盖厂房嘛。
  要是他们借地方恢复生产,市里觉得他们能生存下去了,那还能管利华厂的重建工作吗?
  叶满枝多少能猜出她的小九九,见她不再苦着脸叫屈了,遂转移话题说:“轻工业局往市里提交了四份方案,都是在郊区新建‘食品工业小区’的,其中就包括你们利华厂的新厂房,不过全被驳回了。”
  余公仆早听说过那个食品工业小区,见她只说市里不同意,便没了别的解释,心里不由有些纳闷。
  你倒是多说点呀,只一味盯着我看什么?
  余主任被这个年轻的女局长盯得心里发毛,眼神有些躲闪。
  隔了好一会儿,她才若有所得,恍然大悟似的“哦~”了一声。
  客气地与叶满枝打个招呼,便小跑着离开了。
  叶满枝不知她“哦”什么,但是第二天上午,刚坐进办公室没多久,她就接到了市革委打来的电话。
  利华食品厂的工人又跑去市革委门口扯横幅了!
  这次比以往任何一次的规模都大!
  市革委李主任的秘书、彭静云的秘书,先后给她打了电话。
  利华厂的问题已经交给轻工业局了,怎么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妥善解决,又让工人跑去市革委闹事了?
  轻工业局赶紧派人过去!
  叶满枝在电话里唯唯应是,答应着马上就去解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6页  当前第4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3/4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