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283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3-04 23:11:06
  “那么,又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鞍钢宪法》是否真的有效呢?”叶满枝掷地有声地说,“答案是肯定的,《鞍钢宪法》的效果非常显著!”
  “罐头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但用工人数多,生产环节也很多!我们厂有一个空罐车间,四个实罐车间,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入库,总共要经历37个生产环节,大大小小的班组多达58个!”
  “这么多人,这么多生产环节,组成了一个持续运转的庞大机器。一旦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整台机器都会受到影响。”
  “而运用《鞍钢宪法》应对这种复杂的生产作业,非常行之有效!”
  “我举个很典型的例子。我们实罐车间的真空封罐机是从国外进口的,属于时下食品行业中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但这套封罐机有个很大的问题是,每次碰到不合格的罐盖都会发生故障。出了故障以后,机器一拆一装,要花费二十多分钟。而等待维修期间,其后的所有生产环节要一起停下来,无形中就浪费了大量生产时间。”
  “之前车间里的应对办法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出一次故障修一次。毕竟这是从国外买来的进口设备,又是最先进的,大家虽有抱怨,却不敢动这台机器。”
  “可是推行了《鞍钢宪法》以后,车间的所有工人都参与了企业管理,每人都有具体的分管工作。车间主任为这台封罐机安排了两名维护员,在机器出故障的时候,负责拆装维修。只上岗两天,其中一位工人就大胆提出,厂里要是能彻底解决封罐机的故障问题,那么封罐组每天至少能节省40分钟用于生产!”
  叶满枝笑道:“若是放在以前,车间想申请维修或改装进口设备,是要打报告的!从车间到科室,再到厂领导,层层审批!没有领导签字,工程师也不敢乱动设备。这种现象在工厂里不少见吧?”
  各位厂长都默默颔首。
  进口设备价格高昂,不报批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推行了《鞍钢宪法》以后,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三结合,我每周都去罐头车间劳动,工人有了好想法,直接汇报给厂领导,而厂领导则迅速调动全厂的资源,组织工程师和技术员对这台进口机器进行了诊断。”
  “只用一周的时间,设备工程师和车间工人,就一起研制出一种自动控制器。将其安装到封罐机上以后,再遇到不合格的罐盖时,机器能自动停下来。工人随手将不合格的罐盖拿掉,就可以继续生产了!”
  台下的毕翠华本来挺紧张的,但是听到这里也忍不住与周围的同志一块儿鼓起了掌。
  “在封罐机这里取得成功后,大家精神振奋,改革气势特别高昂!”叶满枝伸出两只手,细数道,“只用半个月的时间,我们就在车间里制定了岗位责任制、质量检验制、设备维修保养制、罐头工业卫生制、安全生产制、经济核算制、仓库领料及发料制等八项制度!”
  “所有人都在厂领导和车间主任的引导下,自觉遵守车间规章制度,主动为生产出谋划策,解决各生产环节的问题。”
  叶满枝往观众席上牛恩久的方向望了一眼,笑着说:“为了配合《鞍钢宪法》的推行,我们厂党委在车间里组织工人们学习了主席著作,做思想动员。而政治挂了帅的群众力量是难以估量的!工人们又从每个生产环节找漏洞,很快就发现空罐生产是关键。空罐车间工作的快慢,会影响到所有车间的劳动生产率。”
  “空罐车间焊锡小组本来每人每小时平均只焊470个空罐,经技术员和老师傅一起研究后,找出了几项改进办法,现在这项指标提高到了650个,保证了空罐的及时供应。”
  叶满枝又举了几个车间和科室改革的例子。
  而后她停顿片刻,高声说:“滨江第一食品厂是省大工业经济系的科研基地之一,罐头车间推行《鞍钢宪法》后,成为了省大专家的研究对象。今年我厂的罐头车间,在生产条件极其艰苦,任务极其艰巨的情况下,按时完成了国家交待的生产任务。经过长期调研,省大的专家认为,《鞍钢宪法》对劳动密集、生产环节复杂的企业相当有效!”
  “《鞍钢宪法》能充分激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其核心内容‘三结合’是一种极其优越的集体研究方式!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结合里,既有党的领导,又有群众路线,而且符合‘两条腿走路’的精神……”
  她刷刷刷列举了《鞍钢宪法》的数个好处。
  最后,拿起她刚到手的荣誉证书和奖状说:“市里将这个模范干部的荣誉颁给了我,但是在我心里,这其实是一个集体奖项。如果没有厂党委的领导和鼎力支持,没有罐头车间637名职工的日以继夜、全力以赴,我们是完不成这项艰巨任务的。这也充分说明,只要依靠党,依靠群众,就没有爬不过去的高山,没有破不开的芝麻杆,没有……”
  叶满枝按照惯例在最后拔高了一下,这才在全场的掌声中走下主席台,返回观众席。
  “叶厂长,你说得太好了!”毕翠华给叶厂长拍手鼓掌。
  她是财务科的会计,这次之所以能得到市级革新能手称号,是因为配合罐头车间改革了财务工作流程。
  《鞍钢宪法》还没在全厂推行,但财务科的改革已经推行了。
  她一直在跟进车间财务工作,她可太清楚今年的生产任务完成得有多艰难了!
  为了加班加点赶生产,她还跟叶厂长一起在车间里值过夜班,在同一张小床上睡过觉呢!
  “哈哈,全靠大家的共同努力!”
  叶满枝心情激荡,忍不住与共同奋斗过的毕翠华拥抱了一下。
  这次的发言里有经验分享,也有她的真情实感。
  想起这半年多闯过的难关,她在台上数次哽咽。
  此时坐回了观众席,她的眼眶和鼻尖还是红红的呢。
  小叶厂长抹了抹眼角,然后她一抬头,就猝不及防地与牛恩久对上了视线。
  叶满枝松开毕翠华,红着眼睛与牛恩久握手,“厂长,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咱们今年太难了,罐头车间能完成任务,全靠咱们党委的支持。”
  说完,她还吸了下鼻子,用袖子擦了擦眼泪。
  牛恩久:“……”
  望着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叶副厂长,他一时竟然不太确定,对方到底是年轻莽撞,还是精于算计了。
  当他在台下听到《鞍钢宪法》这四个字的时候,他就感觉自己落入了一个圈套!
  当然,说是圈套,其实不完全准确。
  叶满枝发言的内容,与她评奖的申报材料是一致的。
  市里将这个模范干部评给她,很可能就是因为她大力推行了《鞍钢宪法》。
  年底工作繁忙,叶满枝那个申报材料又厚得离谱,牛恩久只翻了翻就交给了办公室主任。
  申报材料上的内容,他大致有数,但《鞍钢宪法》不算是什么新鲜事,省里不少企业推行过《鞍钢宪法》,有成功的,当然也不乏失败的。
  除了最开始那年,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
  这几年已经没什么水花了。
  牛恩久当时不觉得在一个车间里推行《鞍钢宪法》有什么特别的。
  但是,听了叶满枝的发言以后,他突然意识到,其他工厂推行《鞍钢宪法》都是锦上添花,填补管理上的漏洞。
  而食品厂呢?
  他们是在条件极其艰苦,甚至称得上恶劣的情况下,推行《鞍钢宪法》的。
  将所有人都觉得难以完成的任务完成了,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不就体现出《鞍钢宪法》的优越性了吗?
  *
  全市干部大会结束后,迎来了元旦假期。
  牛恩久这两天一直在琢磨罐头车间和《鞍钢宪法》。
  叶满枝的年终工作总结,也被他拿回家仔细品读了。
  “爸,我听说你们厂的那位叶副厂长,在前天的干部大会上大出风头?”
  牛恩久盯着面前的稿纸,对于儿子的问话,不咸不淡地哼了一声。
  见老牛不搭茬,小牛同志凑到他身边问:“那食品厂是不是也要推行《鞍钢宪法》了?”
  他虽然不在食品厂上班,但对他爸在厂里的地位很清楚。
  跟在家一样,说一不二。
  如果真的在全厂搞《鞍钢宪法》,那他家老牛的话语权真的岌岌可危了。
  谁都知道,《鞍钢宪法》走的是群众路线,是一言堂的克星。
  牛恩久摘了眼镜说:“罐头车间推行《鞍钢宪法》,确实出了成绩。但是,当时厂里让她在罐头车间搞试点,不过是死马当活马医的办法。其他车间在现行制度规则下,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今年的产值还提高了十五个百分点,没有必要强行改变管理方式。”
  “人家已经在全市干部大会上发言了,既然有了成功经验,你们厂不推行就说不过去了吧?”
  牛恩久不置可否。
  第一食品厂是省管单位,就算在全市干部面前分享了经验又能如何?
  元旦之后就是春节,大家的注意力很快就会被转移。
  《鞍钢宪法》可以在罐头车间继续推行,但是想在全厂推广,还是差些火候的。
  元旦假期结束后,牛恩久没在厂里提过《鞍钢宪法》的话题。
  叶满枝也没提,但她私下跟牛恩久提前通了气,省大工业经济系的课题组可能要发表科研论文了。
  还将论文终稿给他过目了一遍。
  经过全市干部大会以后,牛恩久不太想让省大发表这种论文。
  可是,他是食品厂的厂长,不是省大的校长,人家的工作他无权置喙。
  无论他心里有多腻味,人家的论文还是顺利发表了。
  不但发表在了期刊上,还出现在了报纸上!
  1月10日,在省报第二版的位置,刊登了一篇题为《滨江第一食品厂党委根据‘鞍钢宪法’精神,依靠广大工人群众,切实加强企业管理》的报道。
  用整版的篇幅,详细介绍了《鞍钢宪法》在食品厂罐头车间的试点执行情况。
  省报是省委机关报,党的宣传喉舌,面向全省发行。
  这篇报道的分量,可不是叶满枝那场发言能比的。
  事迹见报以后,食品厂很快就接到了兄弟单位的电话,人家要来食品厂学习先进经验!
  ……
  叶满枝去工业厅开会的时候,被夏竹筠单独留了下来。
  “你们食品厂最近闹出的动静不小啊?”
  “哈哈,就是推行《鞍钢宪法》嘛,好多单位想来参观学习。”
  叶满枝经常来厅里汇报工作,夏竹筠对他们厂的动向还算清楚。
  她沉吟一阵说:“你这样强行推行鞍钢宪法,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反弹。”
  叶满枝知道她说的是牛恩久。
  牛恩久虽然面上接受了鞍钢宪法,甚至还积极出面接待兄弟单位的代表,但内心肯定是不愿意在厂里搞大动作的。
  叶满枝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没事找事,要是跟其他副厂长一样,按照老牛的路子走,食品厂的发展应该也很不错。
  可是,如今的团结假象,是靠几位副厂长的退让得来的。
  叶满枝与牛恩久相处时,要时刻拿捏分寸,生怕哪个行为打破目前的平衡。
  而且牛恩久一言堂的最大危害是,大家平时都听他的,出了事却不是他一个人负全责。
  其他分管副厂长要与他一起背黑锅。
  陈谦就是最典型的受害者,因为背了两次处分,今年的所有评优都没有他的份。
  叶满枝很想与一把手搞好团结,但是不破不立,罐头车间刚出了成绩,她又得了模范干部,要是错过了这次机会,不知又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打破牛恩久的一言堂?
  夏竹筠心里对小叶这次的表现还是欣赏的。
  该蛰伏的时候蛰伏,该出手的时候出手。
  当机立断,毫不拖泥带水。
  很多年轻干部缺少,或者说是不敢,有这样的果决。
  但她没当面表扬,而是严肃地提醒:“牛恩久是党委书记、厂长,你是他的副手,要与一把手搞好团结。没有一把手的支持,你的工作也是做不好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6页  当前第2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3/4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