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分节阅读_第28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4 MB   上传时间:2025-03-04 23:11:06
  “你家这四个孩子,眼瞅着就到了上学的年纪。尤其是这俩小姑娘,跟你这个姑姑长得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的。你自己吃过的亏,总不能让孩子再吃一遍吧?该上学还是要上学的!”
  郑东妹嗤道:“你说得轻松,上学不要钱啊?钱从哪来?”
  要是能供得起,谁不想让孩子上学?
  “所以我才说你这个姑姑当得不称职,没正事!你跟我瞪眼睛也没用!你现在要是有个工作,哪怕只是个临时工,每月赚个五六块钱,也足够这几个孩子上学了!”
  “你父母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还能指望他们出门给孩子赚学费吗?你说你年纪轻轻的,勤快还聪明,不出去赚钱,却整天围着灶台打转,白白浪费了多少赚钱机会?你们家又没有重活,几个孩子也挺懂事的,你下班回来再做家务也不耽误,再不济还有你父母帮忙呢!”
  陈彩霞与郑东妹站到一起,反驳道:“这事也不能全怪东妹,毕竟现在工厂招工也是有门槛的,至少要能识字,东妹和她哥,从小被耽误了,哎……”
  “不识字确实是个问题,”叶满枝看向闷闷不乐的郑东妹,“东妹,你有什么特长没有?比如做饭特别好吃,就可以往食堂后厨努力,手巧的话,可以往服装合作社使使劲。”
  郑东妹不吭声。
  “……”
  看来她做饭不好吃,手也不算巧了。
  如果不能靠手艺,那就只能像薛巧儿似的卖苦力。
  这其实不是叶满枝乐于看到的。
  卖苦力难免会受闲气,连五哥那样脾气的人都会与人发生口角,更何况是郑东妹。
  她觉得郑东妹的自尊心很强,需要有一份能让她被认可,或是受人尊敬的工作。
  三个大人沉默相对时,坐在郑东妹身前的小丫头突然怯怯地出了声:“我小姑梳头好看!”
  叶满枝和陈彩霞闻声看过去,这才注意到郑东妹给侄女梳的鱼尾辫。
  平心而论,确实梳得很好,鱼尾辫比三股辫要复杂一些,但郑东妹的手法很利落,交错几下就收尾了。发辫整齐光滑,几乎看不到多余的毛刺,
  与她剪头的手艺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叶满枝笑问:“东妹,你还会梳别的样式吗?”
  “会。”
  “大人的头发也能梳吗?”
  郑东妹看傻子似的问:“大人小孩的头不都是头吗?”
  “我的意思是,孩子的发型比较可爱,给大人梳的话就要相对成熟一些。”
  “我不懂那些,反正就是梳头呗。”
  郑东妹留着短发,看不出什么效果,叶满枝想了想,问:“那你能帮我梳个好看的发型不?”
  在她的白衬衫上打量两眼,郑东妹抱臂问:“你不嫌脏啊?”
  叶满枝今天穿的还是前几次来郑家时的衣裳,往自己身上瞅了瞅,她假装没听出对方话里的别扭。
  “你那梳子上有虱子吗?”
  “你才有虱子呢!”
  “既然没虱子,那脏什么?你是不是不会梳呀?”
  郑东妹斜她一眼,按着她的肩膀坐到板凳上。
  虽然表情气势汹汹的,但叶满枝感觉梳子落在发间的力道还是比较轻柔的。
  郑东妹将她的头发分成两层,上面一层像编花篮似的,在脑后斜着梳了一个鱼骨辫,下层的长发就那样披散着。
  她的头发是烫过的,卷曲的长发披在肩头,显得温柔又洋气。
  陈彩霞夸道:“东妹手艺不错,瞧着挺俊的。不过,你要是这样回办公室上班,肯定要被张副主任挑理,还是换一个更端庄的吧,老张对凡事都要求朴素端庄。”
  郑东妹嗯了一声,没动上面已经编好的鱼骨辫,将下层的头发随手一挽,挽出一个丸子,左扭扭右扭扭,三两下就在她脑后盘好一个发髻,将头卡子往上一别就固定好了。
  “真好看!”叶满枝拿起小镜子左右照了照,扭头问,“东妹,你这梳头的手艺是自己琢磨的,还是跟人学的?”
  “以前胡同里有个老奶是给大户人家梳头的,我跟她学了点。”
  叶满枝竖起一个大拇指:“牛!梳头也算一项特长,好好练练,还能靠这手艺吃饭呢!”
  “梳头真能赚钱?”
  郑东妹不太相信,但心里又隐隐希望得到肯定的答复。
  前段时间,负责他们这一片的那个女邮递员,为她介绍了一个往市里送牛奶的工作。
  但她爸妈嫌起早贪黑送牛奶太辛苦,她又不会骑自行车,万一把车摔坏了还得赔钱。
  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叶满枝觉得梳头是个手艺,应该能凭手艺赚钱,但她们需要先跟理发馆联系确认一下。
  万一给人希望又让人失望,反而更打击积极性。
  *
  光明街上曾经有一家私营理发馆,公私合营的时候,与656厂的理发馆合并了。
  因着厂里工人越来越多,理发馆的规模也越扩越大,光是理发座椅就摆了四十多张。
  如今已是正阳区数一数二的国营理发馆了。
  叶陈二人都觉得可以让郑东妹去理发馆工作。
  这种大型理发馆有专门的收银人员,理发师傅只负责剃头烫发即可,对学历没有太高要求,不识字也不耽误给人理发。
  要是手艺好,得到了客人的认可表扬,还能满足郑东妹的自尊心,提升自信心。
  陈彩霞越想越觉得这个思路靠谱,第二天刚上班就去了一趟六五六的理发馆,想把郑东妹推荐给人家。
  然而,她上午出门时信心满满,下午回来后却垂头丧气。
  叶满枝正在往购油证上啪啪盖戳,见状便问:“理发馆那边不愿意接收?”
  “嗯,理发馆的工作主要还是剪头,偶尔给女同志烫头。但郑东妹只会梳头,连最基本的剪头都不行。而且人家工作挺忙的,不带学徒,只要熟手。”
  除了656的理发馆,陈彩霞还去了隔壁几个街道的理发馆打听,甚至还去了一家带理发服务的澡堂子。
  可惜人家要么满员,要么就是不接收这种半生不熟的半吊子。
  “不行就算了,反正咱们没把话说死,再想想其他办法吧。”
  事情刚有了些眉目,又重新退回原点,两人都有些沉默。
  穆兰从外面回来时,在她俩的办公桌上敲了敲,“年轻人别总死气沉沉的!要拿出点干事业的朝气来!”
  她站在前面,拍了拍手,语气振奋道:“来来来,大家都把手上的工作停一停,我要宣布一个好消息!”
  叶满枝打起精神,笑眯眯地问:“主任,什么好消息呀,赶紧说吧!”
  是不是要发工资啦?
  穆兰高声道:“我来宣布一下,经区里开会决议,‘中苏友好协会’马上就要在咱们光明街成立支会了!这对咱们光明街来说,是里程碑似的重要荣誉!大家鼓掌!”
  办公室里安静了两秒,终于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
  刘金宝举手问:“主任,咱们这条街不是不让外国人进入吗?咋还能被批准成立支会呢?”
  光明街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辖区内有一家军工厂,进入光明街的路口旁特意竖了一块“外国人未经允许不得入内”的告示牌。
  因为这块牌子,光明街居民的警惕性普遍比较高。
  “成立支会与‘不允许外国人进入’不冲突啊!”穆兰说,“咱们的会员都是本国人。”
  众人:“……”
  穆兰再次拍手鼓舞士气,“好了,中苏友协的宗旨是发展两国友好关系,增进两国文化、经济联系,上级能批准光明街成立支会,是对咱们工作的重视和肯定。”
  “支会成立前,还需要组织一个筹备组,咱们街道办、派出所,还有各居委会都要出人筹备,我跟刘所分别是组长、副组长,咱们单位还要出两个人,有没有愿意加入筹备组的同志?”
  凤姨和魏珍这样的老资格,对各种协会啊组织啊,已经不太感兴趣了,自然不会抢着去筹备组干活。
  干活的主力军,还得依靠新人。
  因此,穆主任的话音落下后,只有四位新同志举了手。
  穆兰笑着说:“还得是年轻同志积极踊跃!筹备组的工作不会很多,咱们挑两个同志就行,最好能懂一些俄文,方便翻译一些资料什么的。”
  闻言,陈彩霞和刘金宝把手放下了。
  陈彩霞是在乡镇上的学,乡镇根本就不开俄文课。
  刘金宝倒是上过俄文课,但是成绩一般,真让他翻译资料的时候,恐怕会露怯。
  “好,那就小叶和庄婷加入筹备组吧,对了,你俩俄文怎么样?我跟刘所都不会俄文,到时候要是有翻译工作,可就靠你们了!”
  庄婷毫不谦虚:“我俄文成绩从没低于90分过。”
  叶满枝大言不惭:“要不是体检结果被人调包,我现在就去苏联留学了。”
  中苏友协是时下最火的群众组织,大姐、三哥、林青梅都是中苏友协的会员。
  外出的时候在胸前别一枚徽章,瞧着特别神气。
  她先加入筹备组,距离成为正式会员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
  工作上又有了一点小小的起色,让叶满枝心里特别高兴。
  临下班前,给大姐往话剧团打了一个电话,经过副食店的时候,又进去买了一根粉肠,给老叶下酒。
  捧着袋子兴高采烈跑进家门时,却敏锐地发现家里的气氛不太对。
  四嫂垂着头坐在板凳上,好像还哭过。
  “嫂子,你怎么啦?”叶满枝把粉肠露出一截儿来,“我特意买了粉肠,一起吃点不?”
  四嫂不搭理她,负气地背过身去。
  “跟我四哥吵架了?”
  “我可没惹她,这事儿怪不到我身上。”
  叶满枝以为是四哥两口子吵架,随口劝了两句就想回房休息,等着老叶下班回来吃饭。
  在单位见得多了,两口子吵架的事她已经不太爱掺和了。
  谁知她这边正准备离开,四嫂却猛地回身,拉住她的手臂问:“来芽,我问你,你到底认不认你四哥?”
  “这话是怎么说的?咋能不认亲哥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6页  当前第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4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五十年代军工大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