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卫长公主_分节阅读_第121节
小说作者:濯濯韶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2 MB   上传时间:2025-03-04 22:59:16
  他垂眸见刘瑶看着桌上的夜光杯,笑问:“阿瑶要尝尝吗?”
  “……尝!” 刘瑶还没有喝过古代的葡萄酒,她想知道和现代的有什么区别。
  刘彻给她倒了半杯,“慢点喝!”
  刘瑶抿了一小口,怎么说呢,确实醇厚,大概是经过一路的波折坎坷还有时间的酝酿,不怎么涩口,带着酒味,但是也怎么辣口。
  她下意识道:“啧!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众人诧异地看着她。
  刘瑶立马闭上了嘴。
  刘彻摸了摸她的头,“阿瑶看来对西域很上心,才了解这些,就已经要做成歌谣了。”
  葡萄酒、夜光杯、琵琶都是张骞今日才说的,小家伙就已经熟记于心了。
  “……哈呵呵。”刘瑶不好解释。
  总不能对他们说,这些以后的诗人所做。
  尝试可以后,她放心大灌一口,满口的葡萄味,笑道:“阿父,等张骞带回来的葡萄种出来,我也酿葡萄酒给你喝。”
  刘彻笑道:“好!”
  刘彻也不吝啬,也赐了主父偃、东方朔他们。
  接下来,张骞又向刘彻汇报了西域诸国的所在位置、特产、兵力,一直快到傍晚的时候才离开未央宫。
  ……
  之后,刘瑶从张骞那里将他带回来的植物种子都要了一份,芝麻、胡麻、甜瓜、西瓜、绿豆、黄瓜、大葱……刘瑶看到这些,都快要哭了。
  她身为大汉的长公主,若是论起过的日子,真不如现代。别说现代的交通和互联网,即使最基础的餐食,她想要吃一顿正宗的四川火锅,不知道何时能实现。
  虽然张骞现在从西域带回来了不少香料,但是四川火锅的灵魂辣椒不知道何时才有影子。
  她似乎记得,辣椒压根不在亚欧这片大陆,而是随着大航海的开启,从其他地方传到这里的。
  她仔细算了一下,要是单纯等,等她骨头化成渣了,估计都等不到,要么她自食其力,想办法造大船,开启大航海时代。
  她……能行吗?
  现在丝绸之路还没有走熟,海的那边,着实没指望啊。
  张骞此次回来,发现大汉又有了许多变化,陛下有了皇子,卫子夫成了皇后,卫青大破匈奴圣城龙城,淮南王刘安没了,陛下宫中的工匠研制出了新式大刀,陛下赐给了他一把,可谓是削铁如泥,所以他请旨,打造一批弯刀送与那些西域国王,作为作为大汉赏赐小国的国礼……
  除了这些,长公主还送了他一个指南针,小小的磁针被嵌在巴掌大的铜盘中,上面覆着透明的水晶盖子,不用担心被泥沙脏污。
  不过……长公主送他离开时,说的话有些奇怪……、
  ……张骞,如果你下次出发前,玻璃还没有研究出来,我就将阿父的千里眼给你抢过来……
  张骞:……
  长公主,万万不可啊!
  刘瑶也没办法,目前就做了三个,李广打仗被俘,将千里眼给毁了,卫青那个还需要打仗,还有一个在刘彻那里。
  与其让它躺在阿父的宝箱里,不如让它在更需要的人手中发挥作用。
  后来,张骞小心翼翼地向刘彻询问何为“千里眼”。
  刘彻对他也没有隐瞒,将千里眼拿出来,让他使用了一番。
  张骞知晓千里眼的用处后,明白长公主为何会如此承诺了!
  只是……
  长公主,万万不能冲动啊!


第68章 成为刘彻登基以来军功封爵第一人,朝野信服!
  元朔元年,秋。
  匈奴军臣单于派遣骑兵侵入雁门。
  不止如此,他还派遣大军接连进攻渔阳郡等地,因为行动都是用骑兵,所以汉军无法追击。
  刘彻派卫青率领骑兵出雁门,李息出代郡,攻打匈奴,卫青杀死和俘虏匈奴数千人。
  卫青又立大功,不过此时卫子夫已经立为皇后,目前他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国舅,此次功劳反而成了锦上添花。
  ……
  前朝的战事,刘瑶不怎么懂,她也帮不上忙,她目前比较感兴趣的是,刘彻弄了一个苍海郡。
  苍海郡的名字虽然陌生,但是说起地点,她就熟悉了,位于朝鲜半岛北部。
  刘瑶第一次在未央宫中的舆图看到时,差点将眼珠子给瞪出来,前些年她嫌弃阿父的家底积攒的太薄,今年已经在朝鲜半岛设置了第一个郡级行政区。
  刘彻之所以将郡县制推进朝鲜半岛,并不是他看上这块地,而是为了斩断匈奴左臂,防止卫氏朝鲜倒向匈奴。
  刘瑶看了看距离,只觉得好远,不知道以现在大汉的能力,能不能有效掌控苍海郡,毕竟距离中原太远了,以现在的交通运输能力,有些悬。
  刘彻也觉得挺远的,但是也没办法。
  给了匈奴一场迎头痛击后,刘彻暂时满足了,就将注意力暂时放到国内政务上,尤其大汉的那些诸侯国。
  对于大汉的皇帝来说,跟随他们一生的困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匈奴,一个是诸侯藩王。
  匈奴是外部威胁,藩王是内部威胁,两手都要抓。
  其实现在的问题虽然让人头疼,不过比起立国之初要好多了,高祖由一个亭长,后来成为掌控天下的皇帝,他们刘家的底子薄了些,当年为了安抚人心,高祖当时封了七个异姓王,而且对追随他打天下的将领也多加封赏,这些人有能力有军功,是他们的打天下的资本。
  后来高祖为了平衡,又册封了大量刘氏子弟为诸侯王。
  刘瑶以现代人开公司的理解,就是用自己人持股稀释原始投资人的股份。
  异姓王的问题算是解决,不过诸侯王还有那些军权在握的侯爵权利倒大了,成了新的问题。
  而后数代,一直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上,景帝时期,景帝太过着急,着急推行《削藩策》,又逼出了“七国之乱”,为了平乱,逼不得已军功集团又再次抬头,而后景帝收拾了周亚夫,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七国之乱看来,强行削藩必会引起暴乱。
  所以景帝之后就对削藩温和多了,即使窦太后也不轻易碰这个。
  刘彻觉得现在削藩势在必行,但是前人经验告诉他,又不能强硬削藩,否则造成捏乱,就给匈奴有了可乘之机,怕是要笑死军臣单于。
  而且不削藩,各诸侯国的资源不能轻易调用,让他如何放开手打匈奴,最后打匈奴薄了他的家底,让各诸侯国联手将他掀了吗?
  削藩!
  一定要削藩!
  只是如何削,还是有讲究的!
  刘彻想了想,昭见了几名他信赖的宠臣,东方朔、主父偃、张汤、公孙弘、桑弘羊、还有辕固老先生坐镇。
  刘彻坐在上首,其他人则是跪坐在席子上,目露询问。
  刘彻说了自己的意图。
  他想削藩。
  众人:……
  大家不由得感慨,陛下的精力真是旺盛,刚才才与匈奴干仗结束,好不容易安生一会儿,就想着收拾诸侯王了。
  公孙弘:“陛下,臣以为此事应该循序渐进,不可着急,否则引起混乱,臣恐匈奴会趁火打劫。”
  他觉得这事不急,现在陛下的心力既然在匈奴上,那就一心打匈奴,国内的诸侯王若是犯了错,可按照国法削其国,有理有据,亦没有其他危害。
  刘彻不满地蹙眉,看向主父偃、东方朔等人。
  其他人:……
  辕固见状,捋着白须,淡定一笑,“陛下,贾谊曾经给文帝提过一策削藩。”
  刘彻急道:“老先生请说!”
  辕固:“众建诸侯少其力!”
  这是贾谊《治安策》中的一言。
  这段的意思是,想要使天下太平,莫过于多封一些诸侯,这样每个诸侯的权利就削弱了,中央朝廷就能约束他们。
  众人深思,仔细思索辕固的话。
  他们中许多人博览群书,都在朝中为官,对于贾谊这话并不陌生。
  刘彻品味了两遍,看向辕固:“辕老先生觉得此策可行?”
  可是若是让现在这些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让给其他人,肯定不会愿意的。
  主父偃锁着眉,呆呆地看着地板,忽而眸光乍亮,又蹙眉想了两三遍,然后眉心舒缓,继而得意地看了东方朔一眼。
  东方朔察觉他的目光,给了他一个“有病”的眼神,继续思考。
  辕固叹息:“老臣只想到这些。”
  刘彻又看了看其他人,众人都是一副拧眉思索的模样,顿时长叹了一口气,只得开口,“你们回去想一下,若是有了想法,朕有重赏。”
  主父偃看着刘彻欲言又止,最终觉得回去酝酿了措辞,再向陛下奏疏。
  ……
  半月后,主父偃向刘彻呈了奏疏。
  奏疏所写的内容就是《推恩令》,“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
  具体内容就是,原本诸侯的土地只由嫡长子一人继承,皇帝可以雨露均沾,允许只要诸侯王的孩子,无论嫡庶都可以获得诸侯国的一部分土地。
  以此来彰显陛下的恩德和仁孝。
  刘彻看完后,目露精光,他一下子明白了,一块地经过不断分割,最后影响力会不断减小,直至消无,势力不断分化,最后他们即使想联合也难,最后等到后代断根,就可以收归中央,即使一直传承下去,底盘越来越小,小到一定程度,可以被郡县直接接管。
  刘彻欢喜完,顿时又忧愁起来,主要是担心政策推行不顺利。
  毕竟诸侯王也都不是蠢人。
  ……
  刘瑶带着两个妹妹来到未央宫时,就见到一个愁眉苦脸的皇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0页  当前第1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3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卫长公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