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 不如一开始就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把工人的文化程度集体提高了。那后面设备更新换代,工人的学习能力培养出来了, 再学新技术也简单。”
薛琴眨巴又眨巴眼睛:“合着还是日本鬼子把我们厂进步了?”
她怎么觉得哪里怪怪的?
“那有什么办法?内生动力不足的话,必须得靠外力来推动啊。”叶菁菁意味深长,“到目前为止,按劳分配这个问题我们也没搞明白,不得从外面想想办法吗。”
薛琴蹙眉,伸手点她:“你写文章啊,田副书记让你写的,以东棉株式会社为代表的日本纺织企业的管理,好好分析。”
叶菁菁毫不犹豫地拒绝:“我写个鬼,这么多纺织厂的干部过去了,一个个盐吃的比我吃过的饭都多,轮也轮不到我写。”
薛琴瞬间纺织厂人纺织厂魂上线,伸手叉腰活像讨债的穆仁智:“那不行!你别忘了,去一趟日本花了多少钱。拿人手短,必需得写。”
叶菁菁目瞪口呆,指着她的手指头都在颤抖:“听听,你这还是团支部书记吗?觉悟呢?开口都是铜臭味。”
薛琴半点不臊得慌:“这都是纺织厂的财富,公家的钱,怎么可能臭?”
“行了行了。”叶菁菁无奈,“那我试着写点儿,就写见闻。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到底怎么看,看的人自己看。”
她又强调,“我要发表挣稿费的啊。”
薛琴埋汰她:“瞧你那点出息,你发文章就为了稿费?”
“那能怎么滴。”叶菁菁开始阴阳怪气,“拿人手短啊。”
薛琴啐她:“呸!好意思的你哦。”
伊藤洋子听不懂她们在说什么,但不妨碍她听得津津有味。
中国的女孩儿真不一样,在场还有男士呢,也不影响她们嬉笑怒骂。她们好肆无忌惮啊。
肆无忌惮的让她觉得新鲜,又有点隐约而模糊的羡慕。
到了学校,西津纺织厂派给伊藤家父女用的小轿车已经等在门口了。
薛琴完成交接,也没走。
这会儿都十点钟呢,她当然跟着叶菁菁去宿舍凑合一晚上。
她自己不走,还不许谢广白留着。
“哎,你怎么还不回家呀?”
谢广白默默地看了她一眼,波澜不惊:“我也是西津大学的研究生啊,我今天拿到宿舍钥匙了。”
薛琴瞬间气成河豚。
太过分了,她感觉自己被谢广白压了一头。以后天天跟叶菁菁待一起,是谢广白。
不行不行,她才不会认输呢。她跟菁菁,是有共同事业的!
等到了宿舍,她一定要好好和菁菁聊聊夜校的未来。
可惜她想的挺好,周公却不配合。洗漱完毕,她俩往床上一躺,三秒钟不到,就睡得昏天暗地了。
谈个鬼的事业。
不过第二天,薛琴的斗志反而更昂然了。
因为她在西津大学吃过早饭,出门回纺织厂的时候,刚好碰上有单位送考上的新生来学校报到,开了吉普车!
浩浩荡荡的,只差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了。
薛琴当然不稀罕吉普车,他们家长辈有专车的多了去。
她稀罕的是人家单位专门开吉普车送大学生的待遇。
她甚至突然间想到了一句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就是大学生啊。
不行,她一定得赶紧把夜大办好了,她也要堂堂正正地当大学生。
叶菁菁前脚送走斗志昂扬的薛琴,后脚自己也要走上战场。
干嘛呢?当然是提前开启她的研究生生涯。
等等,为啥是提前?因为西津大学化学系的研究生要到10月份才正式报到。
没什么特殊原因,纯粹是学校教学和校务安排的结果。
不仅西津大学如此,今年全国诸多高校都这样,全忙不过来啊。
但没开学归没开学,并不影响过教授把新收的两位弟子直接拉到面前,开始墩墩长工干活。
没错,过教授今年招了两个研究生。除了叶菁菁外,还有位三十五岁卡着报考资格门槛进来的老哥——刘伟。
这也是昨天叶菁菁特别愤怒落榜考生强东明的地方。
凭什么就逮着她一个人强调招生不公平?过教授不还招了另一位研究生吗?
哦,现在看清楚人,她明白了,给强东明10个胆子,他也不敢找老刘同志的麻烦。
为嘛?因为人家人高马大,十分符合山东大汉的人设。
就强东明瘦巴巴的竹竿体型,跟人对上了,分分钟被教育什么叫一力降十会。
过教授顾忌女同志不爱闻烟味,手里抓着烟没点,空出嘴巴来叨叨。
“研究生培养,常规是让你们先上基础课程,第一学年把线性代数、仪器分析、概率论、化工热力学等等这些,学完了,等明年再开始接触研究。”
“但研究生嘛,要怎么带,导师我说了算。我个人认为起码你们两个,不需要这样按部就班,完全可以一边上手一边学。”
“小叶你的自学能力强,逻辑思维也不错,自己先拿着书看着学吧。”
“小刘你底子好,这么多年也没放下,一直在自学,现在继续。学的时候有什么不懂的,你们先自己讨论,或者随时找老师请教。”
老过同志乐观的很,“照我估计,以你俩的实力,半年就能拿下这些课程,实在不用浪费一整年的时间。”
叶菁菁和刘伟看着放在桌上的课程安排和要求,差点儿没当场给跪下。
教授,您真的不用这么信任我们啊,一共十二门课,共计600个学时,半年就让我们自行消化了,未免也太狠了。
可过教授丝毫没觉得自己过分,还在叨叨往下安排。
“小刘,那个流化床,你既然在化工厂就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也跟化工所的请教过,那不用另起炉灶,继续,还搞这块的研究。”
刘伟赶紧放下课程表,连连点头称是。
“小叶,昨天我跟你讲的那个丁烯氧化脱氢固定床反应器的研究,不是随口讲的。我希望建个数学模型来模拟这个过程,这样为反应器的开发放大在理论上提供支持。”
“我实话跟你说吧,我选你当研究生的原因,我昨天只讲了一点,你外语好,查文献不成问题。另一点就是你有数学底子,这个对你自学计算机编程大有裨益。”
“搞反应器的研究,你要自学反应工程、数学计算方法还有计算机编程。你年轻,没家累,脑袋瓜子也灵光,逼逼自己,加油学,争取早点干出成绩来。”
叶菁菁好想扶额,怎么兜兜转转一圈,她又要学计算机编程了?
上辈子她学人工智能的啊。
过教授叨叨半天,见她没反应,疑惑道:“怎么了?”
叶菁菁赶紧打起精神来:“教授,其实我想做聚碳酸酯方面的研究。”
聚碳酸酯就是PC,是一种的合成聚合物,在现代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光盘、电视机外壳、汽车零部件等等,普遍PC材质。
她想做这个,是为了她的拉杆式旅行箱。
不管是藤条还是布艺,清洁问题都比较麻烦。
尤其是她将拉杆式旅行箱,当成一种可以拖着小孩走的交通工具。小孩子那个啥啥啥了,布箱和藤箱会彻底完蛋的。
别说小孩子用了尿不湿,这可是1978年,国内别说尿不湿了,连姨妈巾都没一片。
算了,不说这个,说起来都是泪。
过教授对她的拉杆式旅行箱兴趣不大,直接手一挥:“聚碳酸酯现在就是应用,你还是先搞反应器,把这个弄完了再说。”
得,导师发话了,她还能有其他选择吗?
老头儿欣欣然地走了,丢下两位弟子大眼瞪小眼。
刘伟先发话:“那个,小叶同学啊,我想向你请教,如何才能快速地学好外语?外语这个,我实在太头疼了。”
其实不仅他头疼,1978年的研究生和大学生,基本集体头疼外语。
看看他们的课程安排吧,化工专业的研究生,你知道哪一门课的学时最长吗?不是气液反应工程也不是化工热力学,而是第一外语,也就是英语,高达120个学时。
连政治理论和线性代数,都只有它的一半,60个学时。
其他的九门课,包括专业课程在内,都只是40个学时而已。
可想而知,学校对学生们的外语水平是多么的心知肚明。
叶菁菁感觉自己真赚到的,起码第一外语和政治理论,180个学时的课程,她可以水过去了。
现在面对同门的求助,她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大大方方地分享心得:“学英语,其实就是学词汇,什么语法之类的都可以往后面捎捎。词汇量上去了,你就能得心应手地把它当成交流工具。”
刘伟没得到安慰,反而更头疼:“我就是背不下来单词呀。那么多单词,我前脚背了后脚忘。”
“你不能全部都背呀,英语单词几万个呢,一个个被会把人给累死的。”
叶菁菁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你把几百个常用的词根词缀和字母组合背下来,其他的单词,你看一眼就知道它们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了。”
刘伟是六十年代的老大学生,他能考上研究生,那也是掌握了不少学习资料和学习手段的。
起码他不会问叶菁菁,什么叫词根词缀。
他的问题是:“我没长外语脑袋啊。实话告诉你吧,其实我当年俄语也学的一塌糊涂,看资料全部都靠翻字典。几百个词根词缀我也背不下来,前脚背后脚就忘。”
叶菁菁乐了:“正常的正常的,没什么好奇怪的。人都是用进废退,我们平常也没个英语环境,背了忘了很正常。”
“你要不这样吧,联想记忆法。我问你,work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刘伟点点头,考研是考英语的,他英语渣归渣,但还不到只掌握了二十六个字母的地步。
“知道,工作。”
“OK!holic,h—o—l—i—c,读音差不多相当于好like,like是什么意思知道吗?”
“知道知道,喜欢的意思。”
叶菁菁点头,直接在纸上写下单词:workaholic。
然后她用笔,把单词分成三部分,work、a、holic。
她先点了点字母a:“在这个单词里头,a就是一个连音符,存在的意义是联上前后辅音,用来辅助拼读而已。”
然后她在work下面,写下“工作”两个字,在holic下面,写下“好like,好喜欢”,又画了一个圈,把整个单词圈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