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封里是几封信,还有以张张房产证,那些证上面居然都是她的名字。
除此之外,还有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比当初孟琪给她的那张照片更老一些,如果不仔细看已经看不出照片里的人。
但苏小银还是认出来了,照片里的人是她的母亲。
这是她母亲小时候的照片。
明明已经想好了要铁石心肠地来,再冷漠无情地离开,可看到照片的瞬间,她心中难过的情绪还是如同潮水一般往上涌,几乎要将她整个人都淹没。
苏小银不知道这是自己的情绪,还是属于原身残存的情绪,这一刻她差点绷不住。
鼻子酸得眼泪瞬间盈满了眼眶。
老爷子艰难地抬手。
苏小银明白他的意思,她主动低下头去让对方能帮自己逝去眼角的泪。
可有时候眼泪这种东西就是这么不受控制。
越是想让它停,它反而流得更加汹涌。
老爷子的手搭在苏小银的脸上,嘴角缓缓扬起,而后慢慢合上了眼。
“呜……”
孟琪一下子捂住了苏小银的嘴,“先把东西收起来。”
苏小银颤抖着双手把大信封塞在自己药箱的最底层,这才对着老爷子跪着磕了三个响头。
“爷爷,走好。”她轻声开口,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
“真的没办法了吗,苏大夫?”孟琪大声问了一句。
苏小银配合着演戏,“抱歉,老爷子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你们要想再拖一拖,如果能马上找来百年人参,说不定还能跟老爷子最后说几句话,对不起。”
她说着拿了药箱垂着头走了出去。
刚到门口正好碰到孟长卿。
“对不起。”她又说了一遍,去了院子。
“我就说这年轻大夫不行吧,真是折腾老爷子。”这声音苏小银有点熟悉,就是刚才她进去时开口那人。
男人长得文质彬彬,倒看不出来嘴这么碎。
苏小银假装没听到,跟着孟琪往外走。
“苏大夫,我知道你那里有一株人参,你要多少钱才肯让给我们?”
“我既说了就是要卖的意思,市场价就行,跟我去取吧。”
两人说话声音不大不小,但足以堂屋里的众人听见。
走到院门口,孟长卿却突然追了上来。
“苏大夫,等等,苏大夫,能请你帮个忙吗?”
苏小银停住脚步看向他。
此刻的苏小银脸上已经恢复冷漠,再看不出哭过的痕迹。
孟长卿:“我妹妹她生了怪病,不知道因为什么过敏,你能去看看她吗,我们一定会给报酬的。”
“滚蛋,你爷爷都快不好了,你不说去窗前尽孝,天天这个妹妹那个妹妹,长卿,我记得你以前不是这样的。”孟琪一脸失望。
孟长卿动了动嘴唇,“她到底是我的妹妹。”说这话时他视线一直看着苏小银。
苏小银眼珠子都没转一下,冷冷道:“我说过,你的两个妹妹都跟我有仇,我不会救,再见。”
说完抬脚就走了。
孟琪跟在后头,“苏大夫,我跟你去拿人参。”
等上了车,两人都没说
话。
苏小银其实有挺多想问的,但想到孟琪如今的处境,担心隔墙有耳,她不开口,苏小银也不敢开口。
沉默加大了悲伤情绪的酝酿,苏小银脑子乱成一团,胸腔涨得连呼吸都有些疼。
一路无言到了袁家,苏小银把自己从新桥公社带过来的人参递给了孟琪。
孟琪并没有跟她多说,只道:“孟家那边你不用管,东西收好暂时别让别人看见就行。”
苏小银颔首,把人送了出去。
等她自己一个人时,她这才从大信封里把东西都拿了出来。
里面的几封信都是写给苏小银的母亲的,只有一封是写给苏小银的。
给母亲的信内容表达的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思念与忏悔。
那些东西原本是他送给自己女儿的礼物,但人死如灯灭,他的满腔的感情已经无法再给到想给的人,最后全部给了苏小银。
苏小银最后才打开了写给她的那封信。
信里只有几行字。
小银:
见信如晤。
祝你平安喜乐,万事顺遂。
爷爷
寥寥几语,用尽了一个将死之人全部的力气。
不甚平滑的笔画,展现出了执笔之人写信的艰难,饶是如此,写出来的字也依旧风骨不减。
苏小银眼泪在眼眶盘旋,只是在要落下来时,她把信抱在了怀里。
她一个人在书房里待了一下午。
等再出去时,她已经恢复成了平常的样子。
“嫂子,你好点了吗,大哥说你不舒服,怎么会不舒服呢?”颂之很担心她。
“没事,就是看到老人生病了,我救不了有些难过而已。”
苏小银随便找了个借口。
可悦之这丫头稍微有点直肠子,她只知道自己嫂子心情不好,安抚道:“人终有一死,这话还是嫂子你跟我说的呢。”
“老人家活了这把年纪了,又是个英雄,用古话来说,老爷子的死怎么也得是重于泰山的吧。”
话虽然有点怪怪的,但苏小银明白了她想表达的意思。
她点点头,“你说得对,是我没调整好心态。”说完她笑了笑。
人生就没有十全十美的。
若是没有遗憾,那么人生真的能称之为完整的人生吗?
既不完整又何谈完美呢?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苏小银当然不可能把自己的情绪带给家人。
第二天一家人出去准备年货,大家各自买自己想吃的,只要是吃的什么都可以,全部由苏小银付钱。
自从街上有了摆摊的,货物丰富了不少。
下午,一家人在家里剪窗花,写春联,做过年吃的点心,各种各样漂亮的点心出锅,最开心的莫过于几个孩子了。
看到穿着新衣服在院子里嘻嘻哈哈的几个孩子,大人们的心情也跟着高兴起来。
“年后小风小南得回他们家去了,到时候初一又得闹。”
想想那场景,袁颂之也有点头疼。
“小家伙太粘人了,谁都粘,她叫什么初一,叫糯米团子好了。”
听着来自亲爹的吐槽,一家人都笑了起来。
“妈妈,你在笑什么呀!”
话题主角不知什么时候摸到了苏小银背后,抱住了苏小银的腰,脑袋疯狂在苏小银腰上蹭蹭。
苏小银被小孩粘得没了脾气,说:“你爸爸给你取了一个新名字,你不去贴贴他?”
“爸爸贴贴~”
“哈哈哈……”
转眼到了大年三十,苏小银邀请了顾家和叶家两家人一起到家里团年。
顾家除了顾西祖孙已经没了其他亲人,而叶家的人要么在部队回不来,要么就是当初那件事事情发生的时候和他们断绝了关系,如今也没必要再来往了。
另外中午时,柳珂也来了。
他们还带来了一个消息,柳珂和叶青远经过重重艰难终于领证了,等过完年他们再请大家吃喜酒。
苏小银给他们新婚贺礼的同时,把给大家的新年礼物拿了出来。
新婚贺礼是之前去羊城买好的一对手表。
手表是从港城那边来的货,有点贵,但苏小银觉得两家人的关系已经不用太在意这点钱。
说起来她自己心里还有些心虚。
当初她答应帮叶家忙的时候想的是能够搭上叶家,毕竟他们在京市有一定的实力。
苏小银也是因为知道那件事会结束才答应帮他们的。
可他们却是实打实地把袁家当成了恩人。
“这太贵重了,我们不能要。”叶青远和柳珂两人都不愿意收。
苏小银笑道:“你们要是不收,我们住的这院子是不是得还你们?”
她之所以说这话,是因为知道叶家是真心要把院子给他们的。
果然,一听这话,两人没话说了。
这院子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收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