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人觉得大概是因为没人管着他,所以才让他养成了这么个混不吝的性子,于是家里就琢磨着给他找个媳妇。
结果倒好,他跑去人家家里相亲,相姐姐看中了妹妹,还非要和妹妹结婚。
这个妹妹自然就是黄梅了。
因为相亲的事儿,夏家人很不喜欢黄梅。
她嫁过去之后婆家对她不怎么好,表面一套背面一套,平常夏长星在的时候,他们还装一装,夏长星不在的时候他们都十分嫌弃她。
这些黄梅都可以忍。
可黄梅肚子里的孩子都已经六个月了,夏家人还总喊着她各种跑腿。
他们也不给她安排重活,就是折磨她。
结果那次她去公社买醋,突降暴雨,她顶着大肚子摔一跤又淋了雨,若不是被人碰到送到了医院,恐怕她这条命都没了。
从那以后,夏长星就直接把她带到了城里,他们都没再回乡下。
“这事儿也不怪他,他一直想多赚点钱养孩子,他也没想到家里人会欺负我,我也不喜欢在他面前说这些。”
说着说着黄梅声音有些哽咽,但她吸吸鼻子又把眼泪咽了下去,“不过我挺后悔的,如果我早跟他说,他肯定不会不管我的,那也就不会发生后面的那些事了。”
听了她的故事,苏小银颇有感触。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
女人在婆家的地位取决于她在男人心里的位置。
夏长星虽然在乎她,却没有在家里给她足够的安全,因为他太信任自己的家人了。
“没事,都过去了,我说我能帮你就一定能帮你,你只要按我说的吃,你们的孩子还会再来的。”
黄梅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谢谢你,苏同志,我们要是真怀上孩子,肯定好好感谢你。”
“到时候再谢吧。”
-
厨房里夏长星两人也正好说起了这件事情。
“嫂子现在是在当医生吗?”
听到他的问话,袁颂之就大概猜到他要问什么了。
袁颂之老老实实地说了苏小银从医的经历,“她现在还在读书,但她的医术不错的,如果你们没办法了不妨让她帮帮忙。”
说完他才有些骄傲地道:“我媳妇并不是会轻易给人治病的。”
虽然她最近帮了不少的人,但基本都是还人情。
不过袁颂之看得出来,苏小银是很喜欢这份工作的,每每治好一个人,她虽累,眼睛里却有光。
袁颂之已经不知地多少次想起同一个念头。
他要对苏小银再好一点。
然而夏长星并没有因为他的话有多高兴,而是拧了拧眉,说:“但是如果是心病是不是就很难治了?”
夏长星压根没想再和黄梅怀上孩子,只是自打没了孩子他媳妇就过得很不开心,怎么哄也哄不好,这一定是心病。
袁颂之一怔,没办法给他保证。
“你会做饭吗?”他问。
夏长星心不在焉地点头,“会一些,但做得不算太好吃,打打下手可以。”
“那你以后别让她一个人待在厨房干活,多帮帮忙。”袁颂之很快把要做的菜都处理了出来,“或者我教你几道菜,以后你多多做饭给媳妇吃。”
这法子虽然不一定能治好黄梅的心病,但应该能让黄梅开心一点点吧。
谁都喜欢被人宠着,只希望夏长星能明白自己话里的意思。
“袁哥,你都处理好了?”
夏长星看了看自己手里没剥好的花生,再看看案板上摆得整整齐齐的菜。
他怀疑他媳妇的心病是因为他太废物了。
很快夏长星见识到了袁颂之出众的厨艺,他叹为观止。
一边烧火,他一边在灶前跳来跳去。
“袁哥,其实相对于服装厂我自己更想开一个饭店的,要不然你留下来,咱们一起开饭店吧,就你这手艺,用不了多久咱们就能火遍羊城了。”
他说得激动,袁颂之竟一时不知他说的是真话还是玩笑话,没答。
袁颂之做了这么多年菜,速度很快,一大桌子菜很快就做好了。
“好香啊,袁同志,你的厨艺居然这么好。”黄梅发泄过一通后又因着苏小银帮她恢复了一写,她连说话都更有精神了。
看到自己媳妇这么激动,夏长星说:“我刚还在跟袁同志开玩笑呢,我们说不开服装厂了,就开个小饭馆,请他来给我们做厨师。”
说是玩笑,袁颂之难得搭了句玩笑话,“我当厨师的工钱可是很贵的。”
几人都笑起来。
袁颂之的手艺是真不错,苏
小银好几天没吃他做的饭,饭都多吃了一碗,等下桌时肚子还饱饱的,主动担起了洗碗的任务。
晚上夫妻两人邀请他们在家里住,想了想几人还是拒绝了。
关系好是一回事,该保持的距离还是应该保持一下的。
回去的路上,苏小银问:“你怎么想起主动做饭了?”
虽然在家大部分时候都是袁颂之动手,但在外面他可没这习惯。
袁颂之没有隐瞒,说:“我看你中午吃得不多,你好像不太吃得惯他们这边的饭菜,我想让你吃好一点。”
旁边等着听原因的袁悦之嘴角抽了抽,她就多余来这一趟。
三人又在羊城各个地方逛了一圈,查探了许多厂子作坊的情况,给孩子们买了些小玩意儿就准备返程回京市了。
偌大的火车站人来人往,好巧不巧,苏小银居然看到了林丽梅,对方跟一个男人一起拿了不少的东西往火车上挪。
那男人似乎是她的丈夫,两人也不知是不是吵了嘴,此刻脸色都很臭。
“在看什么?”袁颂之抬手将苏小银护在怀里,又瞥了一旁的袁悦之一眼,确保她们两人的安全,他这才顺着苏小银的视线看去,看了好一会儿才看到隐在人群后面的两人。
“林丽梅,他们怎么也来羊城了?”
一看袁颂之的反应苏小银就知道他应该是误会了。
林丽梅再怎么也不可能跟着他们到这么远的地方来。
苏小银觉得对方很有可能也是来羊城拿货回京市卖的。
作为一个重生者,应该知道这年头做生意有多赚钱,林丽梅重活一场不可能不心动。
书里她也是走上这条路才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他们之前在京市的时候还安分吗?”苏小银问。
袁颂之点头,他时不时会找人去打听。
“自从上次她孩子掉了安分了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林丽梅。”
苏小银点头,所以对方不是真的安分了,是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了。
如果她能一直和自己井水不犯河水,苏小银也不想和她对上了,毕竟她如今也算是遭到报应了。
“她应该也是来那东西去赚钱的,你应该知道,她野心一直不小。”
袁颂之没有否认,只问,“她不会影响到我们吧?”
“只要不凑到我跟前来就影响不到我们,不用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过有件事我们可以开始着手去办了。”
“什么?”
“之前跟顾西说的合作的事情,安保公司的事。”
自从王美丽夫妻来了家里,家里的安全指数直线上升,毕竟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人才,用着很放心。
袁颂之有些疑惑,“你不是说不急吗?”
他们这趟过去,也有观察个个厂子的安保情况。
其实这时候大多厂子的安保人员都是充足的,这个领导的亲戚,那个领导的亲戚,就连招工进去的人都特别少。
如果他们要派人过去,势必会分走别人的蛋糕,所以这件事情不能着急,最好是在新旧厂子交替地时候安排谈合作。
所以苏小银对这事,一直的说法都是不急。
“我说的不急,是不急着谈合作,但我们得先把人培养出来,要不然到时候那什么谈合作?”
袁颂之点头,“你说得在理,你打算怎么做?”
“我打算现在名单里选三五十个人作为骨干成员,以后他们是第一批上岗的人,也是教练。”
这么一说,袁颂之瞬间明白了。
“以后再来新人就由这些人带。”
“对,所以我们现在必须找一个比较大的能容得下他们训练的场地。”这也是为什么苏小银舍不得花钱买那个三进院子的缘故。
一旦开始搞事业,处处都是用钱的地方。
袁颂之点头,“那我们回去先选人,然后制定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这样的岗位。”
苏小银不置可否,这也是为什么她非要培训的愿意。
回到京市,他们就马上投入到了接下来的事情里。
出去摆摊需要用到的桌子架子包,这些都是要订做的。
还有和顾西一起探讨人员名单,一起制定规则。
很忙。
等把这些都做好,他们有马不停蹄地出门摆摊。
赶在过年前他们能赚一波。
他们暂时选择的摆摊地点就在电影院门口,一开始苏小银没打算让袁颂之跟着一起去,他那样的性子,根本想象不出他在街上叫卖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