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凉席上的美女,他也算在厂里站住了脚跟。
说回百货商场的事。
众人大哗:这什么卖家啊,连一领凉席都能做得这么半掩半露,勾得人心里痒痒。
正好五月暑气刚起,正是需要凉席的时候。这凉席摸上去的确比草席要光滑凉快。海城有钱人也多,一领双人席五十块的定价并不算特别贵,先施百货先上的三十领凉席被迅速一抢而空。
先施百货催货的电话打到学校时,方校长只觉得在做梦:定价五十块钱的凉席竟然也卖这么快,这世界是真的疯了吧?
这还不够疯,更疯的在后边。
端午节那天,郑经理做了个大动作。
第77章 077 稀世奇珍
去年的端午节, 春妮两姐弟在逃荒路上挣扎求生,不知前路如何。今年的端午节,姐弟两个打扮一新, 被方校长一家人邀请到学校住处一起吃粽子。
春妮两个掐着点到时, 走廊外边的铁锅里咕嘟咕嘟,四溢着粽叶的香气。
方师母从瓷碗的凉水里捞出两个鸡蛋,笑着招呼姐弟俩:“来得正好,鸡蛋已经不烫了,快来吃。吃了白煮蛋,保佑以后你们小娃娃像鸡蛋一样,长得又白又嫩。”
方校长揭开锅盖夹粽子, 笑问:“时间算得这样好,不是想来吃现成的吧?”方校长与春妮有半师之谊, 师生两个说话向来随意。
“才不是,是格林先生找我姐姐说话,我们才来晚了的。”夏生忙为姐姐辩解。
他原本很怕方校长,但因为姐姐时常被校长留堂, 他也跟着留下来好多回,被师母招待着吃喝, 时间一长,也就不那么怕了。
师母拉着夏生,给他配戴五色丝绦, 说话温声细语的:“你们先生跟你姐姐开玩笑,你快跟弟弟们玩去吧。”又好奇地问:“格林先生是有什么事找你?”
自从普尔南到学校任职, 将他的两个外孙外孙女也送到学校就读,方便就近照顾后,只要有空, 格林先生也会帮忙接送孩子。如今方校长,乃至整个学校的师生对格林一家都很熟悉。
毕竟整所学校,只有这两名白皮肤高鼻子的国际学生。
“就是聊一些他们化学药剂,制药的事。”
她聊的其实是青霉素。
跟格林先生熟悉起来后,春妮便有意识地向他询问青霉素的事。幸好她问得很策略,格林先生刚开始根本不明白她在说什么。两人聊过几次后,他告诉她,有一位英国教授的确发现了一种可以令葡萄链球菌消失的青色霉菌,这种霉菌经过实验论证,含有某种对杀死葡萄链球菌有效的抗生素,但人们目前无法将单纯的抗生素从菌种中提取出来。
其实菌种培养不难,难在萃取和提纯抗生素上。
当时春妮问他,如果有成熟的抗生素参照,对研究进程的加快有没有促进作用。
格林先生以为她是痛心战场上的战士受了伤,又没有行之有效的消炎药所作出的幻想。不得不说,格林先生的猜测有些接近。
他很认真地回答她,那种可以杀死葡萄链球菌的抗生素是自然界原有的物质,它的提取首先要有数目相当的菌落群培养,提纯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溶媒和萃取剂有很多种,每一种抗生素特性不一,使用的提取方法和试剂都不一样。成品抗生素只是萃取的结果,对制造过程没有任何帮助。
他拿桔子树做比方,青霉菌相当于桔子树,萃取剂可以比喻为水和肥料,青霉素就像成熟后摘取的桔子。没有水和肥料,只有桔子树,是种不出桔子的。同理,桔子树,水跟肥料三者缺一不可,才长得出桔子,一个桔子却长不出另一个桔子。
格林先生讲的,跟春妮前世老师曾讲过的化学实验原理差不多,实验中变量太多,用结果倒推过程不现实,更不可取。
春妮想依靠她空间里存放的青霉素研发更多的青霉素果然不行,在真正的提取技术完善之前,那些宝贝真的是名副其实的稀世奇珍,用一支少一支。
两人对话时,格林先生的儿子霍利也在旁边,他很好奇地问东问西。格林先生索性拿医院的一只培养皿做实验,用煮熟加糖的土豆做培养基,让儿子观察青霉菌生成的过程。
因为春妮见证了这次小小实验的成立,有幸被告知实验进程。
她出门时,霍利的实验已经培养出了第三代青霉菌溶液,父子两个特地来告诉她结果。
说回学校这边。
师母讶道:“哎哟,小顾老师,你连制药都懂?”
春妮笑:“瞎聊。我也听不懂。”
师母嗔她:“你这孩子,就是谦虚。”
春妮抿着嘴笑,不说话了。
她现在什么都会一点的形象已经立了起来,她因为认识的人多,又什么都喜欢学,学的东西杂,不是应当应分的吗?往后再做点什么大伙不了解的东西,熟悉她的人也能为她找到理由。春妮也乐意让人们这样误会,省得以后做点什么事,老是叫人一惊一乍的。
方校长一家是海城郊县人,他是独子,成婚很早,以至于今年才三十出头,已经有了三儿一女。他的大女儿桂香翻过年十四岁,比春妮正好大一岁。
春妮经常到校长家补习,跟桂香很熟悉。这位小姐姐因为是家中最大的孩子,性格稳重,习惯了照顾弟弟妹妹。尽管父母都说春妮很厉害,但在读国中的桂香眼里,她仍是瘦瘦的,需要照顾的小妹子。每回春妮到她家,她总会下意识照顾她。
一时饭菜上桌,师母遣了几个孩子去叫几个留在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一起吃饭。
加上方校长和春妮一家,学校里还有十来个老师和学生。没一会儿人到齐,围着坐了两桌。
桂香给春妮剥了只粽子:“给你特地挑了咸蛋黄的粽子,你们北方人不是没吃过吗?今天可该好好尝一尝。”还给她挟了块黄鱼肚子:“先凉凉再吃。”
海城人过端午讲究“食五黄”。五黄即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
方校长家的咸蛋腌得相当到位,一口黄瓜,一口粽子,春妮吃得满口流油,听桂香喝斥弟弟们:“别吃得太快。戏园子这会儿没开,不用着急。”
昨天郑经理给校长和他们这些玩具厂高管送来几张戏票,邀请他们吃完饭去看戏。
方校长回家说起这事,家里的几个皮猴子乐得在操场上撒了欢的叫。结果乐完之后,又被告知,戏园子不叫年纪小的孩子进去,他们这几个活猴只能留在学校,等校长回来给他们讲两句,过过耳瘾。
叫他们来回闹腾一圈,这会儿看守学校的学生们都知道了消息,向他们几个打听:“校长,你们今天要听什么戏?”
“是京戏,叫什么《贵妃醉酒》吧。”
“《贵妃醉酒》可是名戏,”说话的学生是北方人,他很内行的问:“是哪位老板的戏?”
方校长没怎么听过京戏,回忆道:“说是姓程,叫程连玖。”
“竟然是程老板?”学生倒抽一口气:“程老板什么时候来的海城?”
“怎么?程老板很有名吗?”
“那是当然,程老板可是我们北方的这个,”学生竖了个大拇指:“我小时候,程老板的名字在京城的梨园行就大得很。虽说在那之后,又出了梅老板和兰老板,可程老板一直没倒戏,也不是谁都能看程老板的戏。而且,据说程老板出道以来,从来没跑过外码,这是谁这么大面子,竟然请了他老家人来
海城唱戏?”
经过学生的一通乱侃科普,连春妮这个对唱戏一点兴趣也没有的路人都提起了精神。
她只隐约知道郑经理神神秘秘的,大约在戏园子里搞了点事,才没把戏票送给别人,跟方校长和韩厂长他们结伴去了戏园子。
春妮他们到时,戏还没开场,戏场外头挤满了人。
戏场外头,还有人一声接一声地喊 “程老板,我十四年的九月初五去看过你的戏”,“程老板,我是八年的戏迷”如何如何,也不管人家程老板在后台听不听得见。
三个人哪里见过疯狂粉丝?只见那些人眼睛齐刷刷盯着方校长手上的票,那眼神,活似下一秒就要扑上来抢。
方校长急忙将戏票往衣襟里一掖,惶惶道:“这就是程老板的戏迷?也太吓人了一些。”
韩厂长半挡住方校长:“进去再说。”
程连玖唱戏的地方在法租界的一处戏园子,这戏园子仿北方木楼格局,外边一圈三层的戏楼包厢,将中间的戏台和看台围起来,中间有如八角天井,是个里外通透的设计。
难怪外边那群人不肯走,里边人只要气足,唱起来,外边也是有可能听见的。
春妮他们自然不可能拿到包厢票,坐的也不是正座,而是贴着过道加的几个没靠背的小板凳,就是加座。
过道上拥挤不堪,卖瓜子卖凉饮的穿梭叫卖,将三个人挤得扭过来歪过去。
到了位置,方校长气喘吁吁,一屁股坐下:“这哪是看戏?分明是受罪来了。”
韩厂长忙拉他一把,只见周围人均对他怒目而视。有人不满道:“知足吧,你知道你手里的票,多少人想出高价买吗?”
方校长:“……”我不知道,但我不乱说了,总行了吗?
一时,开场锣响,幕布徐徐拉开。台下说话的,叫卖的人群像得了行止令一般,呼吸之间便安静下来。
春妮几个不由正襟危坐,盯着徐步款入的花旦。
这时,韩厂长拉了拉她的袖子:“小顾老师,你看官帽椅上铺着的香簟,是不是咱们的睡美人哪?”
春妮定睛看去,舞台中央放着的椅子上,椅背上那抹姜黄背靠上印着的那抹绿色倩影,不是睡美人是什么?这是春妮他们专为沙发和座椅设计的靠席,今天竟在程老板的道具里看到了!
郑经理不错啊,都知道植入广告带货了!
韩厂长还待再说,后边人忽然回身,瞪了他们俩一眼。两个赶紧闭嘴,听着五彩绣衣的花旦清声唱来:“海岛冰轮初转腾——”
贵妃且唱且舞,行至座前,众人目光也随着贵妃移动,看见了座椅,及座椅上含羞侧首的美人倩影。灯光交错,这一刻,香簟上光润清新的美人,跟舞台上水袖微扬,同样侧首矮身,袅娜坐下的贵妃有了微妙的重合。
一时,贵妃饮毕,抛出酒盏,扬身起舞,再露出椅背上的美人倩影。
春妮脑子里转着乱七八糟的念头,冷不防周围众人轰然了声“好”,那声“好”震如擂鼓,竟让她的耳朵有一瞬间的失聪。
原来,这就是郑经理的大动作……看来春妮年前的多米诺给他的刺激不小,让他卯足了劲要干出一番大成绩。
整场戏,春妮心不在焉,一时盯着椅子的睡美人发呆,一时望着周围那戏如痴如醉的戏迷出神。
她忍不住想,有了这一场戏,他们的“睡美人”,该火爆到什么地步去啊?
第78章 078 心意
春妮他们的麻将凉席卖爆了。
爆, 真的是字面意义上的爆。
程连玖在海城一连唱了九天的戏,因为《贵妃醉酒》是程老板的成名作,每晚的戏目都有这出戏。而作为重要道具的椅子, 那张睡美人的香簟, 随着程老板在海城日渐火爆,终于被人发现了玄机。
春妮没经历过粉丝经济时代,还是低估了粉丝的疯狂。
民国时期,曲艺界乃至电影界,追星最疯狂的,绝对是京剧粉丝。
尤其程老板即使在旧京,也是顶尖的角儿。他的粉丝们大到军阀世家, 小到贩夫走卒,这些人为了搏取程老板的青睐, 有才的,为他写评写剧,辗转捧到他面前以求一晤,有财的, 则一洒千金,为他包场都不在话下。传闻更有一位粉丝为了捧程老板, 跟对家打擂台,还曾请人写本,找电影公司为他拍了一个京剧电影。
普通的粉丝们没有这样的才气和财力, 除了到场捧角,打听程老板喜好, 模仿偶像起居的,也不乏其人,这就是后世所言的“使用明星同款”初版吧。
但是, 戏曲的场景装扮所限,粉丝们真正能将其搬到生活中使用的东西不多。彼时,这项商机也未能被人发现,并大加利用。
挂在程老板椅背上的“睡美人”虽然夺目,但大家也只以为,程老板看中了“睡美人”兼具艺术美感和舒适新潮的设计,将之搬到了舞台上,哪里想到,这一切不过是商家和演员联手操作的一次暗广?
睡美人上简约不失遐思的美人经由程老板的粉丝们口口相传,再一次地被推到了大众面前。这可是唯一一次戏台上道具能够被粉丝们亲近采撷,应用到生活中的机会!
无论什么时候,粉丝疯狂起来都能爆发出让人无可想象的力量。
蜂涌而来的粉丝挤爆了百货公司每一个“睡美人”的专柜,百货公司催货的电话一通接一通打过来,方校长不得不让尹老师暂时脱离教学工作,为他专门接打电话,不然,他怕是听见电话铃声就要犯头疼。
更有厉害的公司,专门派人到学校来,守在学校门口,等着工厂出一次货,马上使出浑身解数,要将凉席抢回自家先卖。
幸好学校早早成立了护卫队,几十个棒小伙齐刷刷跑过来,挡在众人面前,才没令那些各公司派来的销售员打破头。
其火爆程度,连娱乐小报都要来蹭蹭热度:“……本报记者曾几次到访独受程老板青睐的‘睡美人’工厂,竟有戏迷在百货公司买不到货品,因而追到工厂,守在工厂前购买‘程老板同款’,记者离开时,那几名戏迷尚在与工厂交涉。”
端午节过后,郑经理跟方校长他们说得也很谦虚:“这哪是我想到的?这不是我听顾总工说的,去电影里植入软性广告吗?电影公司不肯,我只能倒退一步,去戏园子里找最红的角儿合作。幸好程老板喜欢我们的凉席,肯给机会,不然,这事怕也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