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叹了口气:“好吧,我实话同你说吧。你规划来做猪圈的地方,我有了别的用途。”他挥手制止春妮说话:“咱们的兄弟学校关了很多,很多学生们失学,咱们得接手一部分。有些主办职业教育的社团学校也有一部分学生面临无学可上的境地,我认为,这个责任我们也需要负起来。”
春妮皱眉:“那这样会不会太招人了?”
方校长摇摇头:“你之前的思路是对的。我们严控言路的话,倭国人并不会来找我们麻烦。毕竟咱们开的是职业技能学校,倭国人总要用人做事吧?”
“那您准备再招多少生?”
“初步估计,在两三百人左右。”
春妮斜眼看他:“校长,光常先生办的报童小学都有十所,每所规模只会比我们学校更大。两三百人,咱们新盖的瓦房都能塞下,只是一个学校的学生总数。您会专门来跟我商量让我挪位置?”
方校长无奈,虚点一下她额头:“真是个小精明鬼,什么都瞒不过你。好吧,我设想中的底限是两三百人。但只要咱们有地方,有人愿意来学,我就不可能放任学生们无处可去。”
春妮叹了口气:“那就是没有定数了?校长,你招这么些人,先不说场地的问题,有没有想过怎么管控?”
方校长沉默片刻:“只能先招进来再说。如今海城的教育毁之过半,学生们不明道理,精力又多,若是再无处可去,无事可做,万一叫街上那些骗子混混勾骗去做了坏事,甚或是吸了大|烟膏,到时候就悔之晚矣了。”
春妮终于沉默了。
校长说的是社会问题,他一个小小的校长操心不了,原本也不该他操心。可现在海城上下,当权的一心搂钱,有本事有责任感的,死的死逃的逃,若是留下来的人任由局势一崩再崩——
“我也不知道我招他们进来,能不能管住,但既然事情到了这一步,我在这个位置上,也有一点能力,能伸一把手,断然不能坐视不理。没人管他们,我管。”
…………
方校长的决定很快在教师们的下一次会议中被公布出来,旧老师们看来已经都被透过风,表现得很淡定。
只有新来的吴江大学那几名老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骚动。
校长温和地看着他们:“你们要是有什么意见直说,我们这是民主会议,什么意见都可以提。”
最后,是一名满脸痘痘的瘦高个儿男老师站出来发了言:“校长,我们这几天一直在想,学校的空间有限,能不能容纳很多学生,这是个大问题。我们在想,能不能换一种形式。比如像我们吴江大学有开读书会的传统,一般由家在吴江,有余力的学生轮流主办。咱
们可以将学生们以读书会或补习班的形式召集起来,寻找场地举行小班授课,你们看怎么样?”
方校长思索片刻,反问道:“我们去哪里找那么些老师?”
“我和舒老师他们,我们都认识一些跟我们一样的同学,他们不都是吴江大学的学生,还有些其他大学的同学,他们水平都是很好的。如果学校同意的话,可以由他们充当小班老师。”
“我们需要承担薪资支出,对吗?”尹老师一下问到了点子上。
这个姓计的化学老师脸腾地红了,吭哧道:“这个,我们有些同学暂时没找到工作,如果学校能为他们解决一点生存上的问题,当然很好。”
老师们沉默下来。
计老师却以为他们误会了,忙道:“我本人提出这点,绝对没有任何私心。”
不是计老师的提议不好,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这个问题,除了列席会议的韩厂长和小顾老师主动表态,谁都没有资格替他们作决定,包括方校长在内。常先生他们尽了最后的努力,于昨天将最后一笔拨款交给了学校,以后学校能生存多久,能招多少生,老师的福利好不好,只能看玩具厂,看他们能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抢下多少块肉。
“先作个粗略统计吧。”韩厂长看着方校长:“厂里赚多少钱校长心里有数。能租多少场地,招多少老师,总共这么点钱,校长你看着办。”
会议的结果出来,不出意外,学校将整个三月份都变成了招生季,招生主要面向那些辍学的学生,只要肯报名,不嫌条件艰苦,都能有书读。
方校长将学校整个春节赚的钱都狂洒出去,最终为学校招到了三千多名学生。
这三千多名学生中,只有一千名年纪小一点,住得近一些的学生在江浦学校读书,其他的均分散到市里市外的出租屋,书店,民居中,他们或三五成群,或一二十人聚拢,约好一个共同的空闲时间,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学习知识,听老师讲课。
所有的老师在第一堂上课前都会重点强调一条没写在校规中的校规:勿!谈!国!事!
努力学习知识,努力活下来,努力积蓄力量吧。老师们说。
让我们死去的,是志气的消磨,是理想的崩塌,是火种的湮灭。理想不死,火种不灭,我们终会再起。学生们悄悄地,互相勉励。
这些新进校的学生具体有多少,春妮不清楚。
但这一千多名学生一齐挤在学校,很有些壮观。
学校剩下的几间教室迅速被占满,就连那几间开着天窗的教室也不例外。
没有房子,他们就坐在开着天窗的教室里上学,没有桌椅,他们搬来周围废墟里的碎砖码成椅子,碎纸边订的本子被端端正正放在膝头上,他们就着天光汲取知识。
每次春妮领着学生们绕过那几间教室,望着那群教室里无声仰望的孩子们,心里都会生出一种无言的震憾。
我们华国打不倒。
头一次,春妮没有依靠历史的参照,却无比笃定。
学生多出将近十倍,滋生的问题并不是太多。反而先前韩师父和春妮一直发愁的学徒问题得到了解决。
毕竟有这么多人当底子,怎么也能筛出乐意学木刻的几个好苗子。何况学木刻包三餐呢,不管这钱要不要还,至少当下不用饿肚子了不是?
这些后来的学生可没有之前的学生那样幸运,有了玩具厂做工和多米诺的外活这两样赚钱的活计。去给韩师父当学徒,这已经是这批三月份入学的学生最好的待遇了。
但这么些学生不可能都去改行当木匠。
方校长按计老师他们提供的大学同学名单又开设了会计科,速记科,化工油墨科,物理实用科,机械理论科,绘画设计科等科目让学生选择。
像比较热门的会计科,速记科还需要支付学费,其他两门课么,一般人都没听说过,这就要靠老师的忽悠能力了。
像舒老师,他愣是利用大伙都想靠多米诺赚钱的心思,忽悠了大批学生,说跟着他学,可以利用公式计算多米诺的落点规律,预设轨道,从而更高效率地完成高难度的会场布置。
春妮:“……”光看忽悠能力,舒老师绝对是包教授的嫡传弟子。他莫不是忘了,他自己布置的轨道似乎灵的次数也不多吧。
因为陡然扩招,春妮暂时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学校。
她有预感,随着入校学生的增多,迟早会有人将目光投射到这里。
不,或许那些人已经看了过来。
想到多米诺风潮时,隐隐听到的消息,春妮心中紧迫感逾深。
她开始以更为严苛的态度教授学生,她要求他们每天长跑,在操场上布设了各种障碍物,变换口令,队列,进行拳拳到肉的对练。
她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学生们叫叫苦,就让他们先停下来休息喝水。她严格执行既定的训练计划和惩戒手段,几次下来,她成了新生最害怕的恶梦老师。
但她不在乎。
如果保住学校需要钱,她就去赚钱,如果需要拳头,那她就训练一个最硬的拳头出来。
谁敢来伸手,必将一拳见血,砸烂他的爪子!
第71章 071 保险
在学校开始大招生之前, 三月份的头一天,久违的常文远再一次到了学校。
他开着那辆黑色福特,一路招摇, 在小吃摊前停下。
“出去走走吧。”他摇下车窗, 冲忙碌的春妮打了个响指。
春妮从未见过他公子哥的这一面,解下围裙,忍不住调侃他两句:“常大公子今天贵足踏贱地,有何贵干?”
常文远吹了个口哨,配合她摇头晃脑:“若你再长个六七岁,我倒可以说,是来请美人游湖踏青, 共赏春光。可是嘛,”他啧啧两声, 故意斜眼摇头一通做作,到快把人惹毛了,才一抹笑脸,正色道:“上车吧, 真有事要跟你说。”
春妮从他话里嗅出一丝不寻常的味道,也随之敛去嘻笑的神色坐上车, 问道:“什么事?”
常文远嘴上叼了支烟,踩下油门:“我要走了。”
从常先生遇刺开始,吴江大学一直在各方奔走寻求尽快搬迁, 常文远包括常先生一家离开海城,是大家早就心知肚明的事。
话虽如此, 当常文远说出这四个字时,春妮心里仍是生出了些许怅然。
乱世之中,离别本来就是常事, 但常文远于她还是有些不同的。
这是头一个说服她动用空间物品救人的人,而且还是这个世界不该存在的空间物品。
他果然是个谨慎且守诺的人,除了那次他来寻春妮帮忙,打了两支青霉素之外,再也没有来因为此事找过她。春妮平白忐忑几月,预设了无数种意外,结果是白白惊吓一场。
不,也许不是白白惊吓……
汽车开到海城公园,在江边停下。下了车,两人到江边站定。
常文远望着涛涛的江水,道:“今天我来找你,除了来道别,还有一件事。”
春妮静静看他,巴掌大的小脸上,眼睛扑闪扑闪。
小姑娘这些时日在学校待着,用不着风吹雨淋,又很是吃了些好东西,如今脸颊的肉鼓起来,皮肤褪去了那股黄气,显得稚气又懵懂。
他用手挡住她的眼睛:“你别这样看着我,你这样看着我,让我觉得我接下来要说的话太残忍了。”
春妮翻了个白眼:“知道残忍就别说。”
常文远:“……”所以刚刚她那眼神,是故意的吧。
他咳嗽一声,道:“我知道你不愿意跟之前的那件事牵扯过深,但我走之前,觉得应该跟你交代一下。之前的那件事——”
“停!”春妮揉了揉额头:“你确定跟我说这些,对我们彼此双方都好?”
“原本我也没有这个打算,但我们医疗条件太有限了。你知道的,倭国人掌控海城日渐深入,我们的人进城很难,如今找到稳定的大夫和药品渠道也很难,只能——”
春妮打断他的话:“你们的人?你是上面有人,还是下面有人?”
常文远盯着她,没作声。
春妮懂了:“不能说是吧?那我换个问题,你跟我说这些经过允许了吗?你们的人都同意吗?”
常文远点点头。
春妮吸了口气:“那他们也知道我的存在了?”
常文远道:“不是你想的那样。我只说过有这个渠道,并没有透露你的更多消息,他们连你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今天我来,就是想先征求你的同意,问你愿不愿意在必要的时候帮帮忙。”
他说得很谨慎,并不想因为二人的交情影响她的决定。毕竟,她答应下来,意味着她以前平静的生活将会发生变化。不管将要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都应该好好想清楚。
春妮盯着江水,半天没出声。
对这件事,她心里早有预料。影响她决定的,是常文远和他背后人物的态度。
常文远的心提了起来:小姑娘这半年来做的事他都看在眼里,明白她的能力,也知道她对倭国人的态度,她骨子里的强硬和不服输让他很欣赏。常文远本身就不赞成让小孩子做这样危险的事,明白她的态度之后,便不再勉强她。甚至还有几次遇到同样的事,宁愿另寻其他渠道,也谨守诺言,没有再打扰她。
这一点,权衡中的春妮也心知肚明。
她大概明白常文远的心思,对方是想在临走之前,为自己的队友加一份保险,但春妮无法相信另一个连面都没见过的人。她那次帮助常文远,已经打破了自己的原则。
如果只是单纯地帮忙找药拿药,她现在就可以答应下来,但是这药牵涉到她的来历,必须慎之又慎。
她缓缓道:“你想了好?找我拿药的话,我还是之前的那个规矩。”
常文远心中大喜,脸上也不觉带了笑:“我明白的,不会叫你为难。”言毕,忍不住劝道:“其实你和夏生应该到后方去,那里局势不像这里复杂,过日子也容易些。”
春妮好不容易才到的海城,渣爹的事没有下文,怎么可能走?何况这将近一年来,她付出了多少,才赢来现在的局面,让她走——
“我不走,这里是我的家,我就在这守着,哪也不去。”她一字一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