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有了小妹妹后,弘历的心情有点复杂。妹妹很可爱,他很喜欢,这是他盼了很久的妹妹。可感觉自从有了妹妹后,额娘的注意力都在妹妹身上,没从来那么爱他了,他又有点不太想要这个妹妹了。
馨瑶已经出了月子,正在落霞阁的暖阁里逗着自己的女儿玩,弘历则是坐在外间思考人生。
胤禛进门,就见他愁眉苦脸的坐在那里,顿时觉得好奇:“你怎么了?”
弘历摇摇头,只抓着阿玛的衣角一起进去。
待进了屋,馨瑶把女儿报给四爷看了两眼,就放回了摇篮里,看着弘历的小脸,就笑了,问道:“弘历是不是觉得额娘疏忽你了,不疼弘历了?”
弘历点点头,又赶紧摇摇头,补充道:“额娘爱弘历,弘历知道的,只是……”
他越说越小声:“……只是没有爱妹妹多。”
馨瑶把他抱过来放到身边坐下,替他抚平揉皱的衣角。胤禛则是带着笑意地靠在炕上,想看看瑶瑶如何教育孩子。
馨瑶也不理他,只对弘历说:“弘历出生时,大家都很高兴。”
弘历不解:“妹妹出生时,大家也很高兴呀。”
“不,”馨瑶反驳,“弘历出生时,大家要更高兴,高兴的多。尤其是你皇玛法,当场就给你取了名字。”
“真的么?”弘历疑惑,回头看向阿玛。
胤禛点点头,证实了这个说法。
“自然是真的。”馨瑶接过话接着道,“一个自然是你出生地时辰好,你皇玛法觉得你这个孩子和天意降生,第二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你是个男孩子。”
“因为你是男孩子,以后能在外建功立业,帮着你阿玛和皇玛法做事,所以他们高兴。但你妹妹是女孩子,就算她以后能跑马围猎,能写锦绣文章,终归这辈子要在后宅打转,建功立业的机会太渺茫了。”
据馨瑶所知,宗室女里也只有被尊称为“海蚌公主”的四公主恪靖,在漠北手掌大权,做出了一番事业。可入关至今,清廷往蒙古填了二三十个公主了,也只出了这一个,其他大部分都在熬日子,甚至是像十三爷的两个妹妹一样,花一样的年纪就香消玉殒。
这些话弘历似懂非懂,馨瑶接着道:“弘历觉得自己的名字好听么?那你知道你的姐姐们又叫什么名字么?”
弘历仔细回想了一下,他只知道大姐姐二姐姐,而且接触的很少很少,更别提名字了,便摇摇头。
听到这里,胤禛有些不自在,他坐直了身体,轻声道:“咱们女儿的名字,是得好好起。”
馨瑶狠狠瞪了他一眼。
之前弘历说想要妹妹时,她便也满心欢喜地想给女儿起个名字,可翻了好些书也不知道叫什么好,晚上便问了枕边人四爷。
谁知四爷不以为意:“大格格叫大妞,二格格叫二妞,若这一胎是女儿,自然是叫三妞。”
好家伙,她直呼好家伙。
这是到了那个村儿?怎么不干脆叫招娣来娣盼娣呢?!
见她脸色不好,胤禛还赶紧找补:“咱们满人是这样子的,是以第一次听你说起闺名我还啧啧称奇,后来你说你母亲和祖母家都是纯汉人入旗,我才怪道会给你起这样好听的名字……其实等出嫁前会有封号,那封号就跟名字是一样的。”
当时馨瑶气呼呼的翻身睡过去了,没想到还记得这茬呢。
弘历问胤禛:“所以姐姐妹妹都没有名字么?只有弘历和哥哥们有?怎么会有人没有名字呢?”
胤禛尴尬了一瞬,摸了摸儿子的头顶道:“有的,怎么会有人没有名字呢?只是你姐姐妹妹只起了乳名,等到出嫁才有正式的名字。不像我们弘历,一出生就得皇玛法喜爱给赐名,连你哥哥都不是呢。”
弘历点点头,叉着腰得意的笑了起来。
馨瑶最后总结:“在额娘心里,你们都一样重要,只是大家偏疼弘历多些,额娘只能偏疼妹妹多些,弘历明白么?”
“嗯!弘历知道了,我也会疼妹妹哒!”
哄好了儿子,胤禛便兴致勃勃地翻起来书,要照着汉家给自己的三个女儿都起个正式的名字。
馨瑶有些感慨,大格格都那么大了……
“说起来,大格格也16了吧?”馨瑶问。
胤禛放下书:“是,咱们家的格格不必那么早出嫁,留到十八九也使得,我先前看好了一户人家,正是我所领的正白旗下辖乌拉那拉氏,乃是云骑尉班第的长孙。”
馨瑶一听这个姓氏,问道:“可是福晋的娘家亲戚?大格格养在正院,倒也不错。”
胤禛摇摇头:“虽然同姓乌拉那拉,但福晋出身正黄旗,与那班第家早七八代就分了宗,比你家和遏必隆家的关系还远。”
馨瑶闹不清这些关系,只“噢”了一声便不再问。
半晌,胤禛拿着张纸凑了过来:“看看,怎么样?”
馨瑶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了三个名字:婉清、婉茹、婉宁。
馨瑶想了想,觉得女孩子叫婉宁也不错,叫笑道:“妾身替婉宁谢过主子爷了。”
胤禛捏了捏她的脸:“促狭鬼。”
既然是给女儿起了名字,又要先就大格格的婚事跟福晋通个气。胤禛便站起身来,吩咐苏培盛:“叫武氏带着二格格去正院,让福晋把大格格也喊来。”
又回头嘱咐馨瑶:“天色还早,我先去正院,一会儿回来陪你用晚膳。”
第114章 牛痘
西后院里,武氏抱着粉雕玉琢的二格格,亲香个不停。
“好孩子,告诉额娘,喜不喜欢婉茹这个名字呀?”
二格格点点头:“二妞喜欢的。”
武氏朝她额头亲了一口,笑意盈盈:“那咱们以后就叫婉茹好不好,再不提二妞这个名字了。”
“好呀好呀。”
两人笑闹了一阵,武氏才让人把孩子抱下去。身旁的紫烟赶紧递上茶碗,叹了一口气:“侧福晋可真有能耐。”
满府都看得出来,这都是因为侧福晋产女,主子爷才兴起给府里女孩子起“学名”,不然之前这些年怎么从来没提过呢?
武氏撇了她一眼,悠悠说道:“无论如何,咱们要承这份情。况且……咱们现在的日子要比前两年好过许多。”
因着她原来和李氏走得近,因此李氏倒台后,她的日子也有些艰难起来。还是这两年侧福晋接管了府上庶务,才一视同仁起来。
自然,这其中大部分是王嬷嬷的功劳。
武氏朝北面瞧了瞧,真是恨不得那人立时死了,才好让她干净的继续在府里过下去。
北面这处偏僻的角院里,大格格塞给门口的婆子一角碎银子,然后走了进去。
快憋疯了的李氏立马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大喊:“没良心的东西,还知道来看我!”
大格格被唬了一跳,有些怯生生地:“额娘……”
这几年她被养在正院里,每日里不是读书就是做女红。在她看来,福晋是个沉静到有些冷漠的性子,这一日日的生活在压抑的环境里,大格格的性格也变了。
李氏却已经被关得有些发疯了,她迫不及待的问了一大堆府上和孩子们的事,大格格一一说了,才笑道:“额娘,阿玛给我起了名字,叫婉清,好不好听?”
李氏冷哼一声:“你这小蹄子别不知好歹了,不过是蹭你那三妹妹的罢了。不然你阿玛还能想得起咱们娘几个?”
说着便开始咒骂钮祜禄氏,说的难听极了。
大格格涨红了脸,眼圈也蓄满了泪水,一跺脚,头也不回的跑了出去。
…………
这日,馨瑶照常见了几个管事妈妈,安排府里的庶务。这些东西她现在也渐渐适应了,就像四爷说的,她总不能一辈子不长大。而且管理人心这种她不擅长的东西,都有王嬷嬷在指点,平日里安排活计、核查账目她倒是应付得来,毕竟……大学也是学了点东西的。
见了最后一个婆子,馨瑶正准备收工,王嬷嬷却走过来轻声道:“二阿哥今年该准备种痘了,到时候该准备的东西,主子最好还是去宫里问问娘娘。”
皇家这些孩子,到了岁数都会凑上一批,集体送到城外去种痘。该准备的东西、该注意的事项都得提前弄明白才行。熬过来自然万事大吉,没熬过来或者之后身体虚弱如弘晖阿哥一般的,就是没福分了。
这件事是福晋的伤心事,自然只能去宫里问德妃了。
这时馨瑶才懊恼地拍拍脑袋,她也真是舒心日子过得多了,连这个都忘记了——弘历以后也是要种痘的!
想当初刚来的时候,她一心以为只要像以前一样苟着,就能顺利生下乾小四,升职皇太后,但是这些年过去,命运的齿轮早已经开始转动,至少她刚刚生下来历史上并不存在的女儿。
那乾小四还能如历史发现的一样么?
对于现在的她来说,那个小男孩并不是历史上的败家子乾小四,而是他真真正正有母子亲缘的儿子弘历,她得做好完全的准备才是。
思索了半晌,等到四爷下值回来后,馨瑶便跟他说道:“爷,弘昀到了该种痘的时候了,我听说所谓种痘,其实用的都是人的豆痂?”
胤禛先是欣喜她越来越有主持中馈的风范,然后又怕她担心,仔仔细细把自己小时候种痘的过程都描述了一遍,末了还安慰她:“虽说都是要靠孩子们自己熬过去,但只要身体壮实问题就不大,弘昀这两年身子样养的还不错,弘历更是虎头虎脑,没事的。”
馨瑶犹犹豫豫:“其实……我小时候好像听过一个更保险的方法……”
胤禛一怔,表情严肃起来:“这话可不是浑说的!”
馨瑶想着反正有四爷给她兜底,无论如何都要试试,便直接道:“是真的。那个……小时候去祖母家的庄子玩,听人说牛也会出痘疹,跟天花类似,接触过这种牛的孩子们长大便不会轻易得天花呢。”
“当真?”胤禛眉头紧皱,显然有些不理解。
馨瑶接着说自己想好的说辞,面上却是十分认真笃定地表情:“自然是真的!那庄子里的人说,那神牛身强力壮,痘疹也奈何不得,孩子们接触过后会发几天热,症状却比寻常出痘轻得多,好的也快。”
“之后京郊起了疫病,好多村都快死绝了,如同人间炼狱一般,只那些小时候接触过神牛的孩子安然无恙,因此这事儿才在他们庄子流传下来了。”
说罢,馨瑶扯了扯四爷的袖子,撒娇道:“爷去查一查嘛,试一试总没有坏处。”
胤禛看着她祈求的眼神,不自觉点了点头。
既然答应了,胤禛也很快行动起来,他先让人去找了出痘疹的牛,打听了情况,发现果然接触过这类牛的人不一般。对于馨瑶的说法已经是信了三分。
之后他又按照种人痘的方法,把牛身上的痘脓取下来,研磨成粉末,找了自己庄子的佃户,给他们种痘。
听到直接拿下人做实验,馨瑶很无语。但是她也没办法改变更多了,只能深深叹口气,安慰自己这牛痘要是成功推广,这些人都是有功德的。
一晃过去了三个月,等到康熙从木兰秋狝回来后,胤禛这边试验也结束了。
效果非常喜人。种了牛痘的佃户们成活率比宫中太医精心伺候的凤子龙孙还高,而且据观察和反馈,也没那么难熬,发热两三天便褪去,七天就好利索了。
胤禛十分不稳重的抱着馨瑶在院子里飞转了两圈,朗声笑道:“可真是爷的小福星。”
馨瑶趴在她的肩膀上,闷声道:“夭折了孩子的人家,多给些银钱,免三年租子吧。”
“自然,所有种痘的人家,都免了三年租子的。”
说罢就匆匆回外书房写奏疏去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不是馨瑶能参与的了,只是没几天,宫内今年暂停了种痘事宜,馨瑶不用准备弘昀的事情,倒是乐得清闲。
第115章 日子就这么安安……
日子就这么安安稳稳的一天一天划过,转眼过了春节,迎来了康熙五十年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