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文学名著,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水浒传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明]施耐庵   小说类别:文学名著   内容大小:791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23:03:05
  赵员外携住鲁达的手,直至草堂上,分宾而坐;一面叫杀羊置酒相待,晚间收拾客房安歇。
  次日又备酒食管待。
  鲁达道:“员外错爱酒家,如何报答!”
  赵员外便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如何言报答之事。”
  卑休絮烦。
  鲁达自此之后在这赵员外庄上住了五七日。
  蚌一日,两个正在书院里闲坐说话,只见金老急急奔来庄上,迳到书院里见了赵员外并鲁提辖;见没人,便对鲁达道:“恩人,不是老汉多心。是恩人前日老汉请在楼上吃酒,员外误听人报,引领庄客来闹了街坊,后却散了。人都有些疑心,说开去,昨日有三四个做公的来邻舍街坊打听得紧,只怕要来村里缉捕恩人。倘或有些疏失,如之奈何?”
  鲁达道:“恁地时,酒家自去便了。”
  赵员外道:“若是留提辖在此,恐诚有些山高水低,教提辖怨恨,若不留提辖来,许多面皮都不好看。赵某却有个道理,教提辖万无一失,足可安身避难;只怕提辖不肯。”
  鲁达道:“酒家是个该死的人,但得一处安身便了,做甚么不肯!”
  赵员外道:“若如此,最好。离此间三十馀里,有座山,唤做五台山。山上有一个文殊院,原是文殊菩萨道场。寺里有五七百僧人,为头智真长老,是我弟兄。我祖上曾舍钱在寺里,是本寺的施主檀越。我曾许下剃度一僧在寺里,已买下一道五花度牒在此,只不曾有个心腹之人了条愿心。如是提辖肯时,一应费用都是赵某备办。委实肯落发做和尚么?”
  鲁达寻思道:“如今便要去时,那里投奔人...不如就了这条路罢。”
  便道:“既蒙员外做主,酒家情愿做和尚。专靠员外照管。”
  当时说定了,连夜收拾衣服盘缠段疋礼物。
  次日早起来,叫庄客挑了,两个取路望五台山来。
  辰牌已后早到那山下。
  赵员外与鲁提辖两乘轿子抬上山来,一面使庄客前去通报。
  到得寺前,早有寺中都寺,监寺,出来迎接。
  两个下了轿子,去山门外亭子上坐定。
  寺内智长老得知,引着首座,侍者,出山门外来迎接。
  赵员外和鲁达向前施礼。
  智真长老打了问讯。
  说道:“施主远出不易。”
  赵员外答道:“有些小事,特来上刹相浼。”
  智真长老便道:“且请员外方丈吃茶。”
  赵员外前行,鲁达跟在背后。
  当时同到方丈。
  长老邀员外向客席而坐。
  鲁达便去下首坐禅椅上。
  员外叫鲁达附耳低言:“你来这里出家,如何便对长老坐地?”
  鲁达道:“酒家不省得。”
  起身立在员外肩下。
  面前首座,维那,侍者,监寺,知客,书记,依次排立东西两班。
  庄客把轿子安顿了,一齐将盒子搬入方丈来,摆在面前。
  长老道:“何故又将礼物来?寺中多有相渎檀越处。”
  赵员外道:“些小薄礼,何足称谢。”道人,行童,收拾去了。
  赵员外起身道:“一事启堂头大和尚∶赵某旧有一条愿心,许剃一僧在上刹,度牒词簿都已有了,到今不曾剃得。今旦这个表弟姓鲁,是关内汉出身;因见尘世艰辛,情愿弃俗出家。望长老收录,大慈大悲,看赵某薄面,披剃为僧。一应所用,弟子自当准备。万望长老玉成,幸甚!”
  长老见说,答道:“这个因缘是光辉老僧山门,容易,容易,且请拜茶。”
  只见行童托出茶来。
  茶罢,收了盏托,真长老便唤首座,维那,商议剃度这人;分付监寺,都寺,安排斋食。
  只见首座与众僧自去商议道:“这个人不似出家的模样。一双眼却恁凶险!”众僧道:“知客,你去邀请客人坐地,我们与长老计较。”
  知客出来请赵员外,鲁达,到客馆里坐地。
  道座众僧长老,说道:“却才这个要出家的人,形容丑恶,相貌凶顽,不可剃度他,恐久后累及山门。”
  长老道:“他是赵员外檀越的兄弟。如何撤得他的面皮?你等众人且休疑心,待我看一看。”
  焚起一柱信香,长老上禅椅盘膝而坐,口诵咒语,入定去了;一炷香过,却好回来,对众僧说道:“只顾剃度他。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证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可记吾言,勿得推阻。”
  首座道:“长老只是护短,我等只得从他。不谏不是,谏他不从便了!”
  长老叫备齐食请赵员外等方丈会斋。
  斋罢,监寺打了单帐。
  赵员外取出银两,教人买办物料;一面在寺里做僧鞋,僧衣,僧帽,袈裟,拜具。
  一两,日都已完备。
  长老选了吉日良时,教鸣钟击鼓,就法堂内会大众。
  整整齐齐五六百僧人,尽披袈裟,都到法座下合掌作礼,分作两班。
  赵员外取出银锭,表里,信香,向法座前礼拜了。
  表白宣疏已罢,行童引鲁达到法座下。
  维那教鲁达除下巾帻,把头发分做九路绾了,捆揲起来。
  净发人先把一周遭都剃了,却待剃髭须。
  鲁达道:“留下这些儿还酒家也好。”
  众僧忍笑不住。
  真长老在法座上道:“大众听偈。”
  念道:“寸草不留,六根清净;与汝剃除,免得争竞。”
  长老念罢偈言,喝一声“咄!尽皆剃去!”
  剃发人只一刀,尽皆剃了。
  首座呈将度牒上法座前请长老赐法名。
  长老拿着空头度牒而说偈曰:“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
  长老赐名已罢,把度牒转将下来。
  书记僧填写了度牒,付与鲁智深收受。
  长老又赐法衣,袈裟,教智深穿了。
  监寺引上法座前,长老与他摩顶受记,道:“一要皈依佛性,二要皈奉正法,三要皈敬师友∶此是“三皈。”“五戒”者∶一不要杀生,二不要偷盗,三不要邪淫,四不要贪酒,五不要妄语。”
  智深不晓得戒坛答应“能”“否”二字,却便道:“酒家记得。”
  众僧都笑。
  受记已罢,赵员外请众僧到云堂里坐下,焚香设斋供献。
  大小职事僧人,各有上贺礼物。
  都寺引鲁智深参拜了众师兄,师弟;又引去僧堂背后选佛场坐地。
  当夜无事。
  次日,赵员外要回,告辞长老,留连不住。
  早斋已罢,并众僧都送出山门。
  赵员外合掌道:“长老在上,众师父在,此凡事慈悲。小弟智深乃是愚卤直人,早晚礼数不到,言语冒渎,误犯清规,万望觑赵某薄面,恕免,恕免。”
  长老道:“员外放心。老僧自慢慢地教他念经诵咒,办道参禅。”
  员外道:“日后自得报答。”
  人丛里,唤智深到松树下,低低分付道:“贤弟,你从今日难比往常。凡事自宜省戒,切不可托大。倘有不然,难以相见。保重,保重。早晚衣服,我自使人送来。”
  智深道:“不索哥哥说,酒家都依了。”
  当时赵员外相辞了长老,再别了众人上轿,引了庄客,托了一乘空轿,取了盒子,下山回家去了。
  当下长老自引了众僧回寺。
  卑说鲁智深回到丛林选佛场中禅床上扑倒头便睡。
  上下肩两个禅和子推他起来,说道:“使不得;既要出家,如何不学坐禅?”智深道:“酒家自睡,干你甚事?”
  禅和子道:“善哉!”
  智深喝道:“团鱼酒家也吃,甚么“鳝哉?””禅和子道:“却是苦也!”
  智深便道:“团鱼大腹,又肥甜好吃,那得苦也?”
  上下肩禅和子都不睬他,繇他自睡了;次日,要去对长老说知智深如此无礼。首座劝道:“长老说道他后来证果非凡,我等皆不及他,只是护短。你们且没奈何,休与他一般见识。”
  禅和子自去了。
  智深见没人说他,每到晚便放翻身体,横罗十字,倒在禅床上睡;夜间鼻如雷响;要起来净手,大惊小怪,只在佛殿后撒尿撒屎,遍地都是。
  侍者禀长老说:“智深好生无礼!全没些个出家人礼面!丛林中如何安着得此等之人!”
  长老喝道:“胡说!且看檀越之面,后来必改。”
  自此无人敢说。
  鲁智深在五台山寺中不觉搅了四五个月,时遇初冬天气,智深久静思动。
  当日晴明得好,智深穿了皂衣直裰,系了鸦青条,换了僧鞋,大踏步走出山门来,信步行到半山亭子上,坐在鹅颈懒凳上,寻思道:“干鸟么!俺往常好肉每日不离口;如今教酒家做了和尚,饿得干瘪了!赵员外这几日又不使人送些东西来与酒家吃,口中淡出鸟来!这早晚怎地得些酒来吃也好!”
  正想酒哩,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付担桶,唱上山来,上盖着桶盖。
  那汉子手里拿着一个镟子,唱着上来;唱道∶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
  风吹起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
  鲁智深观见那汉子挑担桶上来,坐在亭子上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水浒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