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悬疑,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刑侦大明_分节阅读_第134节
小说作者:宣大总督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918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23:37:40
  闻安臣道。
  而后他又对陈叔道:“先别着急,咱慢慢说。”
  两人一边往门口走,陈叔一边把过程说了一遍。原来今日下午,赵纯忽然过来了,问闻安臣在不在家,得知闻安臣不在家,他在门房呆了一会儿方才离开,说若是闻安臣回来,请他去赵记大车行货运分行一趟,有事相商。
  闻安臣听了,心中顿时咯噔一下,赶紧问陈叔道:“赵大官人来的时候神色是什么样子的?”
  陈叔心思也是颇为细腻,回忆了一番道:“赵大官人刚来的时候,脸上神情有些焦急,我清楚的记得,他在等您的时候,在门房里跺了好几次脚。临走的时候还叹了口气。”
  闻安臣一听,心中就升起一股不妙的预感。赵纯这个人,年岁也大了,经验也极丰富,经历的大风大浪很是不少,他素来是沉得住气的。做什么都是不慌不忙,有条不紊。闻安臣跟他接触了这么久,几乎还未曾见过他有这般焦急失措的时候。现下看来,应该是货运分行那边出事了,而且只怕出的还是大事。
  闻安臣对陈叔道:“你回去告诉夫人,我还有事,晚上就不回来吃了。”
  而后又对旁边的陈季道:“陈季,备好马车,咱们去货运分行。”
  闻安臣家中其实是由马车的,只不过他家离着州衙不算很远,所以平时多是安步当车。其实以他的身份,若是每日都坐马车去,也有些扎眼,步行去州衙,反而会被人说是谦和。
  不过这会儿赶时间,那就要坐马车去了。陈季赶紧应了一声,就要去准备马车,陈叔也准备去告诉谢韶韵一声,闻安臣忽然又把他叫住了,道:“陈叔,算了,算了,我还是先回去吃饭吧!吃完饭再说。”
  又对陈季吩咐,不忙着准备马车了。
  闻安臣之所以要回去吃饭,是生怕自已这样略显焦急的离开,会引得谢韶韵心中不安,生怕她担心。
  他回了家中,果然正堂中饭菜已经摆放好了,谢韶韵和赵长宁两人正在等他。谢韶韵柔声道:“夫君,回来了?”
  闻安臣笑笑:“回来了。”
  他先回房换了衣服,而后便走出来,赵长宁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闻安臣摆摆手,笑道:“没什么,小事一桩。”
  他招呼两人道:“来,吃饭,吃饭,可不能白瞎了夫人的手艺。”
  闻安臣坐到位置上,伸筷子夹了一口糖酥鱼,放在口中细细的嚼了片刻,而后便很是夸张的叫道:“嗯……,夫人的手艺当真是越来越好了,我瞧着,便是秦州城中最好的酒楼里的厨子,也做不出这种饭菜。”
  得他这般夸奖,谢韶韵很是受用,脸上露出一抹甜蜜的笑,嘴上却是很不好意思的笑道:“夫君,你呀,净瞎说,我哪里能跟那些大厨相比?”
  “我说比那些大厨好就是比那些大厨好。”
  闻安臣嘿嘿笑道。
  谢韶韵拿手中筷子轻轻敲了他手背一下:“赶紧吃吧,别说这么多了,回来这么晚,只怕都饿得慌了。”
  说着连连往闻安臣碗中夹肉夹菜,一旁赵长宁看的很是眼红,立刻伸手抓住谢韶韵的胳膊,撒娇道:“姐姐,姐姐,你怎么只给闻安臣一个人夹菜啊!我也忙活了一天,我也很累啊!我也要嘛,你也给我夹点儿!”
  这一句话说出来,让谢韶韵和闻安臣两人都是哭笑不得。说来也是奇怪,赵长宁的脾气其实是有点儿怪的,但她却和谢韶韵相处的特别好,她一直管谢韶韵叫姐姐,而自从她跟闻安臣认识之后,无论闻安臣是典史还是刑房司吏,她都是直呼其名,也从来就不怕闻安臣生气。
  谢韶韵没法子,只好又给她夹了几筷子,她朝着赵长宁的眼神中充满了溺爱,就像是看一个不懂事的小妹妹一样。闻安臣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的吃着,谢韶韵却很少动筷子,只在旁边笑吟吟的瞧着,脸上满满的都是甜蜜。


第285章 事有蹊跷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闻安臣已经彻底摸清楚了谢韶韵的性格,她是那种喜静不喜动的人,根本就不爱出门,成天就爱呆在家里,做做女红,偶尔看看书,研究研究菜谱,整日寻思的是怎么着能能让闻安臣吃的好一点儿,舒坦一点儿。至于闻安臣冬夏的衣服,除开刚来秦州的时候在成衣铺子里买的几件儿之外,剩下的那些,都是谢韶韵亲手做的。
  或许对她来说,守在家中等待夫君归来,相夫教子,这便是最好的生活。原来闻安臣还怕她的生活有些无趣,但是后来发现,她很享受这样的生活。不过如此也确实是沉闷了一些,幸好幸好家里还有赵长宁,多了她之后,谢韶韵的确是活泼多了,不像过去那么沉闷了。
  吃过饭之后,闻安臣把筷子放下,道:“还有个事儿,我得出去一趟。”
  他说的很是轻描淡写,谢韶韵和赵长宁也就没多想,这正是闻安臣想要的。
  出了家门,上了马车,一路前行,很快就到了赵记大车行货运分行。
  这货运分行中,也建起了一座二层小楼,其规格跟赵记大车行总号一般无二,其实整个货运分行,就是模仿的赵记大车行。一切都在模仿,不但是这院子、这小楼,就连运行的方式,乃至整个商行的管理机构,都跟赵记大车行一般无二。这样做的好处,是很容易上手。因为货运分行这个商号里面的所有人,或者说大部分人人,从掌柜的到下面的伙计,几乎都是从赵记大车行里面调过来的。
  过去的这一套,他们已经用了十几年,每个人都在这个体系中非常熟悉,若是来套新的法子来管理,来行事,他们只怕还不舒服呢!
  闻安臣的马车进了里面,而后在外头充当车夫赶车的陈季,跟一些人低声说了一句之后,马车便长驱直入来到二层小楼跟前儿,而后闻安臣下楼,直奔二楼。上去之后,果然在里头瞧见了赵纯,赵纯正自拧着眉头,坐在他那张大案后面等待着,瞧见闻安臣过来,他霍然站起身,拉着闻安臣,请他坐下。
  两人坐定,赵纯方才道:“闻大人你可算是来了。”
  闻安臣在他的神情中闻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意味,眉头微微挑了挑,道:“怎么了?出什么事儿了?”
  赵纯轻轻叹了口气:“闻大人啊,这次的事情可是不小。咱们有一批货,在秦州城外被扣下。”
  “什么?货物被扣下了?”
  闻安臣闻言也是很诧异,这种事,之前货运分行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他赶紧道:“怎么回事?细细说来!”
  赵纯应了一声,把事情的过程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闻安臣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原来,就在今日午时左右,一队赵记大车行货运分行的四轮马车来到了秦州城北二十里之外的赵家镇。
  结果却在此处被巡检司的人给拦下了,货运分行的人本来以为巡检司这些人是来收税的,车队领头的那人已经准备好银钱了,陪着笑脸迎着那些过来的巡检司的人。这些事儿他们之前也碰到过,巡检司的人经常在城外拦截商队,强征赋税,若是不交钱的,便直接扣了车,连货物都不给你了。一般来说,被拦下来的那些商人都会老老实实地交税,毕竟就算是把税交了,虽然肉疼,但花的也不是太多。就拿一个商队来说的,可能交的银子大概在十两左右,这些钱不算很少,但是比起那些货物来可就不算什么。
  若是因为这些钱把货物给丢了,可也太不值当的。
  赵记大车行货运分行之前也碰到过不少这种事儿,他们也都是老老实实的交钱,虽然说他们背后的东主是堂堂秦州典史大人,但是赵纯却时常叮嘱他们,让他们在外面要低调小心行事,不要动不动就把背后的靠山给亮出来,免得给闻大人招惹祸患。
  他很清楚,闻安臣现在正在准备科举,是不应该在这个当口生事的。等到以后闻安臣官儿大了,势力大了,回头再来找回这场子也不迟。
  所以赵记大车行货运分行的这些车夫伙计们,在外头并不横行霸道,都小心谨慎的很,该交的银钱也交,反正这些银钱也不是他们出,都会最后都会算到货物主人的头上。
  这次都准备好交钱了,结果却没想到,那一队巡检司的兵丁来到商队前头之后,直接就把大伙儿给围了起来,而后把所有车夫都从马车上赶下来,将这些马车以及车上的货物全部都扣押了。
  那些车夫伙计还想理论几句,结果被那些巡检司的兵丁一顿乱棍,给打的惨不忍睹,不少人都被打伤,还有两个被打断了腿的。并且那些巡检司的人放出话儿来,再敢过来讨要,直接打死算完!
  这些货运分行的人没法子之下,只好进了秦州,向赵纯报告。赵纯听了之后,也是脑袋一蒙,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没道理呀!巡检司的这些人就算不知道自已背后靠山是闻大人,但也该当知道自已的赵记大车行在秦州是有一定跟脚的,他们为何会单单欺负自已而不欺负别人?这不符合他们的行事方式呀!一般来说,巡检司最爱欺负的便是没有跟脚的外地过路行商,轻易不会对本地的土绅动手。
  他们吃柿子专拣软的捏,可自已这边明显是个铜碗豆,你嚼一口那是可能会崩掉牙的!
  真真是没有道理!
  他觉得此事有些蹊跷,便赶紧去找闻安臣了。闻安臣听完,眉头紧锁:“耿义,又是你!你他娘的就跟老子杠上了,没完没了了是吧?!”
  闻安臣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可以说是怒火中烧,心中愤怒之极。耿义刚刚阴了他一把,而他刚得到自已被阴的消息,却接着又得到另外一个消息,又被耿义阴了一笔更大的。这让他如何能忍下心头这口气?!
  闻安臣狠狠地拍了拍桌子,怒骂道:“耿义,你这个狗杂种,当老子好欺负是吧?你给老子等着!”
  他说这话的时候,咬牙切齿青筋暴跳,看得旁边的赵纯心里一阵发慌。闻安臣轻易不动怒,更是几乎没有在他面前展露过怒火,也从未有过这般狰狞的样子,正因为如此,他现在这般样子,才让人心里格外的害怕。
  闻安臣咻咻地喘着粗气,过了好一会儿方才冷静下来。冷静下来之后,他心中便开始思量:“耿义做这件事,到底是什么目的?”
  想了想,他忽然觉得这事儿很有点儿蹊跷。
  毫无疑问,巡检司的人做这些事肯定不是自作主张,巡检司的那些兵丁胆子还没有大到这种程度,他们既然敢这么做,那肯定就是背后有人指使。而谁能支使他们呢?整个秦州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耿义!
  但是闻安臣感觉,耿义这么做,其目的似乎应该不是为了打击自已。
  首先,这赵记大车行货运分行虽然是自已的产业,但自已从来没有为其抛头露面,知道的人应该很少,耿义有可能会不知道,而就算他知道,他应该也不会选择在这个上面来打压自已。他扣了自已的货物,这算什么呢?自已若是要去讨回,那是自已占着理,而且就算是把自已是赵记大车行货运分行背后东主这个事儿给捅出来,对自已的伤害也远远不如对他的伤害大。
  上官们一听说这个,就会想了:“哦,你耿义行啊,你明明知道这些货物是你的同僚开的商行运送的,你还扣押,你这是什么意思呀?别忘了,这商行的东主可是你的上司,你这也太不懂官场规矩了吧?”
  而且闻安臣从前几日耿义做的那些事儿上大致判断出,此人应该是比较直愣愣的性子,做事也比较粗疏,不会做这等拐弯抹角的事情。他甚至都能干出直接用言语跟别的商人诬陷自已的事情来,这种行径何其愚蠢?何其明显?
  能做出这种事儿来,会这么拐弯抹角的来害自已么,不大可能!
  当然,除非有一个例外,若是有这个例外的话,那他这一招,就将会变成一个非常凌厉的杀招,会对闻安臣造成极大的影响。
  那就是这几辆四轮马车里面运送的货物有问题!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耿义这招可就够狠了。闻安臣身为朝廷命官,其名下的商行竟然欲送违禁物品,若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很轻易地就可以把闻安臣给牵连出来。到时候闻安臣只怕不是丢官去职这么简单了。
  想到此处,闻安臣后心儿出了一身冷汗,赶紧问道:“纯翁,那几辆马车里运送的是什么东西?可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么?”
  “不是啊!”
  赵纯赶紧道:“那些货物就是一些生丝而已,是徽州的一名商人,委托咱们从秦安城运过去的。”
  “从秦安城到徽州,刚好是要路过咱们秦州城,所以这些商队的伙计们,就从秦安城采买了一些咱们秦州不常见的丝绸布匹,准备运回来给闻大人你那店子里供货。”
  “除了生丝就是丝绸和绸缎,再没有其他的?”闻安臣问道。


第286章 要货
  “对,没错儿!”
  赵纯战钉截铁道:“这个我可以打包票,咱们手下这些人都是奉公守法的,断然不会去做运送违禁品这等事情。这等事情,往重了说可是要掉脑袋的,往轻了说,也得打个半死之后给流放充军!”
  “那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这么一说,闻安臣一颗心放了下来,但心中却更是疑惑了。
  赵纯一听他这么说,便明白闻安臣的顾虑是什么,他道:“我心中也是纳闷,咱们运送的那些货物,又不是什么违禁品,他便是拿了,也只能去发卖。而有大人您这一层关系,他若是真把咱的货物给发卖了,到时候他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他若是知道赵记大车行货运分行背后有您这般大人物,那就不应该做这种事。可若是他不知道赵记大车行货运分行背后有您,那咱们赵记大车行作为整个秦州都数得着的商户,他应该也不会为了这几车生丝就把咱们这般得罪,这说不过去呀!这到底是为什么?”
  闻安臣想了半天,也没有理出什么头绪来,他忽然轻轻拍了拍桌子,微微一笑,笑容中隐隐然有些狰狞。
  他寒声说道:“既然猜不出来,那咱也就别猜了。纯翁你放心好了,这件事包在我身上,我当这个典史不能白当,这点小小事情,还是可以办得到。”
  “明日我便亲自去巡检司衙门,把这些货物给要出来!我倒要看看,那姓耿的是给还是不给!他怎么吃进去的,我就要让他怎么吐出来!”
  闻安臣说到做到,第二日一大早,吃过早饭,他没去州衙,而是直接去了城外。
  巡检司的衙署,不在城中,而在城外的赵家镇上。
  秦州城的交通,算得上是四通八达,而东西南北的官道,都有在这儿通过,而整个秦州,交通最便利的所在,则是在赵家镇。有两条官道在赵家镇交汇,一条西北到东南走向的官道,往短了说,是伏羌城通往秦州的。往大了点儿说,则是从临洮府通往凤翔府的,而若是再往更大一点儿说,这条官道则是从陕西行都司通往陕西布政使司的。
  还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官道的,这条官道往北,可以一直延伸到陕西布政使司的最北端,能够到宁夏卫,乃至于抵达蒙古人的地盘儿。若是往南,则是能够抵达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
  这两条官道,规格都很高,道路又直又宽,每年各个州县的工房都要拿出一笔银子来维修保护,所以路况保持的非常好。闻安臣去年前往蓟镇的时候走的那条官道,就要比这两条官道差一些。
  这两条官道这般好走,南来北往的客商自然是极多,所以巡检司就把衙门设在了那里。其目的,当然是为了能够拦截更多的客商,捞到更多的银钱。
  严格说起来,这个事儿肯定是违反朝廷规矩的,不过谁也不会管,因为全天下的巡检司,几乎都会这么做——他们收的这些银钱,是地方各个州县衙门相当重要的一笔财源。
  赵家镇在城北二十里之外,闻安臣和陈季两人骑马而行,没用太久便抵达了。
  他们中间还路过了秦虎曾经隐匿的那处小镇,还瞧见了那处已经破败的秦记粮店。秦记粮店因着被牵扯进去这件大案,被官府给封了,后来也没人敢接手。有一晚,有两个贼人半夜摸进去想要偷点儿东西,结果没找到什么之前的东西,倒是被他们发现了那个曾经藏匿巨贼们的地洞。这地窖里头早就被抄了个一干二净,什么也没留下。
  这俩贼人转悠了一圈儿,结果什么都没捞到,悻悻离开。
  但是过了几日,就有谣言在那阵子上传开了,说是这秦记粮店里头有个地窖,原先那些贼人躲在这里不知道杀了多少人,地窖里头墙壁地面都是红的——那是被血泡的时间太长,颜色都褪不下去了。
  有了这个传言之后,这家店面就更是没人敢接手了。
  闻安臣瞥了一眼这门窗破败的店面,也是不由得心里唏嘘。
  闻安臣过来这边,走的是那条南北向的官道,一路走来,过往的客商为数相当不小,让闻安臣也是见识了这里的繁华。
  因着在这两条官道的交汇处,来往的客商极多,使得赵家镇极为的繁华,虽然说是个镇子,但论起规模来,只怕不逊色于一些小点儿的县城。一眼望去,屋宇连绵,鳞次栉比,店铺极多,尤其是在两条官道旁边,就更是挤满了各式各样的店面,瞧着都不知道有多少。
  进了镇子,更是热闹非凡,街面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闻安臣两人都下了马,生怕一个不小心再撞到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3页  当前第1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4/2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刑侦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