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一幕,闻安臣心下暖暖的,笑道:“以后我若是回来的太晚,你们就别等了。饿着也不好。”
谢韶韵起身帮他掸着衣服上的尘土,笑道:“都知道你心里有数儿的,不会回来的太晚,等等也没什么。”
闻安臣落座,大伙儿边吃边聊。
闻安臣瞧着赵长宁的样子似乎是颇为雀跃,便笑道:“怎么了,今日有什么收获?”
“收获可多了。”赵长宁眉毛一挑,笑道:“先说说你,今日我在那儿的时候,听说有人踹了王十六的门,不会是你吧?”
“就是我。”闻安臣笑道:“王十六喝醉了。怎么敲门都不开,只好踹门进去了,问了他一些话。”
吃过饭,赵长宁便跟闻安臣说她打探了多少消息。
她也是颇为有心之人,生怕自已忘记了,还把打探的消息都写了写来,这会儿拿在手中给闻安臣念。有不少消息,是闻安臣已经知道的,但也有一些,却是他没打探到的。他安静的听着,不时点头。见得到了他的认可,赵长宁更是兴奋,一张小嘴巴拉巴拉的说个不停。
第一次就能打探到这许多在,真是殊为不易。
“对了,还有一件事儿,这事儿我觉得很是蹊跷,也不知道跟这个案子有没有关联。”
赵长宁道:“这些日子以来,那条街上还有一个人也下落不明,不知去向,也不知道是不是死了。算算日子,他没消息的时间,正是杨氏被杀的那几天。”
“哦?”闻安臣立刻重视起来道:“说说。”
“是这样的。”赵长宁整理了一下语言,道:“杨氏被杀的那一日,苏家胡同那边儿,都在关心那个案子,又是去周家,又是去府衙的。有一对开粮油铺子的夫妻,跟王十六关系很好,在外头忙活了快半宿之后,回到家中,方才发现他们的独子不见了。那对夫妇乃是老年得子,他俩都五十多了,儿子才十二,心疼的紧,一发现不见了,赶紧四处找,结果之后好几日都没找到。后来报官了,却也没能找到,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
他瞧着闻安臣:“你说这俩案子会不会有什么关联?”
闻安臣拧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儿,这俩案子看似毫无关联,但他隐隐约约感觉其中说不定有所关联。只是凭空想,也是没什么用处。
闻安臣摇摇头:“算了,再说吧。这事儿现在一点儿头绪都没有,等眼下手里案子完了,再说这个失踪的案子。”
赵长宁点点头,便没再说。
之后两日,闻安臣每日都去苏家胡同,四处探问,又掌握了极多的信息。其间,他还去了一趟大牢,跟周信又说了半日。
十月十七这一日,闻安臣去了顺天府衙,找到了董鸣长。
此时,他已经是成竹在胸。
闻安臣去的时候,却没想到,曹一夔也在。
向董鸣长见礼之后,闻安臣笑着拱拱手:“曹大人!别来无恙?”
“咱俩真是有缘分,又见面了。”曹一夔笑道。
董鸣长奇道:“你们俩之前见过?”
“嗯,在蓟镇的时候有过一面之缘。”曹一夔指了指闻安臣:“这位破案很是有一套的!在蓟镇也破了个案子,不过只怕京城知道的不是很多。”
董鸣长听曹一夔的夸奖,对闻安臣的评价又是增长了几分。
“你来的正好。”董鸣长笑道:“快来跟我说说,案子有进展了没有,你瞧,曹大人可是来催我来了。若是再不成,可就刑部的人接手了。”
他现在和闻安臣说话,已经跟之前大不相同,很和善,甚至还带着点儿开玩笑的意思。
他也只是问问,也没大指望闻安臣能给个什么意见,毕竟这才几天的时间,怎么可能那么快破获?
刑房那边也在查,快班那边也在查,但却都毫无进展。其实只怕顺天府刑房和快班里头不少人,都盼着这个烫手山芋赶紧被刑部的人给接过去呢,只怕是出工不出力。不过就算是董鸣长知道,也是无可奈何。
闻安臣颔首微笑:“幸不辱命。”
“什么,你有了破案的法子了?”董鸣长满脸都是掩饰不住的诧异,失声惊呼道。
闻安臣点头:“在下岂敢蒙骗大人。”
曹一夔也很是好奇:“说来听听。”
闻安臣凑过去,低声说了一番话,两人听完,都是连连点头。
董鸣长抚掌笑道:“闻安臣,这个案子若是破了,你是首功!”
闻安臣连连推辞:“愧不敢当。只是若是要擒获凶手,还得大人您下令才成。”
“这个自然。”董鸣长传下命令,着快班班头和刑房众人前来。
不多一会儿,人便来了。
顺天府天下首善之地,气象自然不是秦州可比,手下诸多州县,子民数百万。同样是刑房,秦州不过是十来个人,顺天府的刑房,却是足足有五十余人。一时间,推官衙的院子里被挤得满满的,一眼望去,都是穿着白衫的书吏。
大伙儿聚在一起,都是议论纷纷,不知道推官大人叫他们来做什么。
这几日,刑房事情颇多。先是被上司训斥一通,让他们重新查案,接着刑房司吏刘信七给打了个半死扔进大牢里,身上刑房司吏的差事自然也就卸下来了。现在刑房里的人都没心思办案了,一个两个的全都是寻思着该怎么把司吏的位子攥到自已手里。
要知道,顺天府刑房司吏的位置,一年千八百两银子的好处可是不在话下。这还是日常收入,若是只捞这些,还会被人认为是有良心的,前朝隆庆年间的一位刑房司吏,曾经一年捞了六千两银子,只一年的时间,就在北京城外买了好大的一片地,置办了一个大庄子,家业一直到现在都很是兴旺。
当顺天府刑房司吏有个坏处——由于盯着的人太多,府衙内势力太过错综复杂,是以没几个人能做的时间太长,更别说是世袭了。但能在这个位子上坐一会儿,就能捞不少的银子。
因此一个个勾心斗角,闹得刑房乌烟瘴气。
这个当口儿,推官大人召见大伙儿干啥?难不成是问那件案子的进展?一想到这一层,就都是心里一跳,推官大人吩咐的这个差事,似乎还没什么进展。不过接着就没什么担心的了,毕竟这么多人呢,难不成推官大人一口气儿全给收拾了?
不大可能啊!
第178章 明察
刑房的书吏们在议论纷纷,有个站在最前面的汉子却是没跟任何人说话,他手摁着刀,不丁不八的站在那里,宛若脚底生根,扎于大地。他身形不甚高大,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沉稳如山岳一般。
他便是快班班头,俗称捕头的田珩。
田珩手下功夫极硬,在民间名气颇大,手下也经过不少案子,被他一手抓获的飞贼强人不知多少。
董鸣长带着曹一夔及闻安臣出了门,众人齐齐行礼:“见过推官大人。”
董鸣长淡淡的嗯了一声,也不废话,直接便下达命令:“刑房里头所有人,都听从这位闻官人的指挥,田班头,你从你手下挑出三十名精锐来,跟着闻官人去行动。”
“是!”田珩二话不说,沉声应是。
那些刑房的书吏们一个个也是赶紧应是,只是并不整齐,显得稀稀落落的。他们都在猜测这闻安臣的身份来头,有不少对司吏的位置觊觎的人,都是心凉了大半截儿。瞧这样子,难不成推官大人要让这厮来担当刑房司吏。
这么一想,看向闻安臣的目光中顿时就带上了敌意,纷纷心中暗骂:“黄毛小子,济得了什么事?”
董鸣长似乎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冷电也似的目光在众人脸上缓缓扫过,神色冷峻道:“今日,闻官人要带着你们去破获杨氏被杀那一起案子,本官丑话搁在前面,谁若是敢阳奉阴违,耽搁了大事,就下大牢跟刘信七作伴去了!”
大伙儿听了,都是悚然一惊。
推官大人性格酷烈,手下素不留情,他们也是知道的。说要把你下大狱,那到时候下手只会更重,这绝不是平白威胁!心里打歪主意的顿时少了许多,一个个凛然应是。
闻安臣上前一步,向众人拱拱手,淡淡道:“诸位,还望待会儿都听从在下命令。你若是老实听令,我送你一份功劳。你若是阳奉阴违,我闻某人也不是瞎子,自然看得清楚。我奈何你不得,推官大人却是奈何得了,放心,我是不会向推官大人隐瞒的。”
闻安臣这一番公然拉大旗扯虎皮的行为,让不少人都是暗里骂他小人得志,但偏偏又奈何他不得,只得老老实实的听令。
董鸣长在一边饶有兴趣的看着,心道:“这闻安臣倒还颇为有趣。”
一番软硬兼施,威胁利诱之后,闻安臣一挥手:“一盏茶时间后,在府衙大门口等我,到时候刑房里头所有人,谁没到的,别怪我不客气了!”
“是!”众人齐声应道。
“董大人,曹大人,要一起去看看么?”闻安臣问道。
董鸣长沉吟片刻,摆摆手道:“算了!”
曹一夔倒是很感兴趣,要和闻安臣一起去。
闻安臣向董鸣长告辞,和曹一夔一起去府衙门口等着。
他方才那一番威胁还是很有用处的,他俩到门口的时候,一盏茶的时间用了还不到一半儿,刑房的大伙儿便都来了。见闻安臣和曹一夔一起过来,他们心下更是骇然,有直隶巡按御史为闻安臣压阵,更无人敢造次了。
闻安臣过来之后,刑房书吏中的一个,一瘸一拐的向他走过去,招呼道:“闻官人。”
闻安臣回头一看,见说话的那书吏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倒是有过一面之缘,却是那王大。
闻安臣对他还是有点儿印象的,笑道:“王大是吧?哟,你那伤好的挺快,这就能下地走动了?”
王大见闻安臣还记得自已,脸上笑意更浓厚了:“托闻官人您的福气,能下地行走了。小的挂念着刑房里的事情,便赶紧回来了。多亏是回来了,要不然没法儿为闻官人您效力,大是遗憾。”
闻安臣心中一哂。王大为什么这么急匆匆的回来,他还是猜得出来的,无非就是回来抢司吏的位置罢了。
只不过这等事揭穿也就没意思了。
闻安臣猜的没错儿,王大正是因为这个才回来的,不过他收了刘信七的牵连,能上去的可能性非常小。但闻安臣的出现却是让他眼前一亮,他瞧着很可能闻安臣就是下一任的刑房司吏,既然自已当不上,能跟他交好,攀上关系,也是极好的事情。
退一步说,就算是闻安臣不是未来的刑房司吏,至少闻安臣现在在推官大人面前很有面子,若是能为自已美言几句,那说不定自已就能上去。
所以便赶紧凑上来了。
王大笑道:“闻官人,有什么事儿,您尽管吩咐就是,只要您言语一声儿,小的立刻去办。”
这就是要暂时垄断闻安臣的信任,成为闻安臣在那些刑房书吏中的一个代理人了。
不过还别说,闻安臣这会儿正需要一个如他这般的人来为自已做事,所以这态度就得好点儿了。闻安臣微微一笑:“好,有劳了。”
少顷,田珩带着人来了,二十个捕快,都是很精干的,而且还都是马快。这正和闻安臣的心意,若是贼人逃脱了,说不得还得请他们去追。
见人到齐了,闻安臣便带着他们往苏家胡同的方向而去。
中午时分,大部队到了苏家胡同。
苏家胡同外面的那条街,还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见这么一大堆官差涌过来,都是好奇的往这边看,街上的行人也都赶紧让开道路,免得被那些骑马的捕快给撞了。
站在街的北端,闻安臣高声道:“田班头,请您派手下守住街的南北两头儿,及苏家胡同胡同口,将这条街封住,谁也不准出去。”
田珩重重点头,大声下了几道命令,留下八个马快守在这里,而后便带着自已手下的其它马快纵马朝着街的南头儿奔驰而去。
经过这几日的打探,闻安臣对这里早就烂熟于心。苏家胡同外面的这条街,东北西南走向,长六十三丈,有商户二十二家,寻常百姓三十七户。这条街的北头儿是一个十字路口,南头儿则是一座桥,街上除了苏家胡同之外,再没有其它的胡同。
田珩留下的这几个马快开始被街口给封住,外头的人不准进,里头的人也不能出来。他们都是很有经验的,一边动作一边大喊道:“官差办事,莫要阻拦,都老老实实的呆着,待会儿自然放你们走!”
“敢不老实的,拿你到衙门里枷上几日,让你尝尝滋味儿!”
第179章 一一甄别
一听这个,本来有些骚动的人群顿时也都安静了下来,反正又没干啥伤天害理的事情,待会儿就能走了,等等又何妨?
有个汉子大叫道:“放俺过去……俺要……”
话音未落,几个捕快便是一拥而上,拳打脚踢一顿,捆起手脚,嘴里塞了块破布,扔到一边。有了这个榜样在前,自然再没人敢乱闯了。
田珩在苏家胡同的胡同口留了几个人,然后便是带着剩下的人堵住了街的南头儿。
一个马快打马过来,向闻安臣报告道:“闻官人,整条街都已经封上了,谁都跑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