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住宿和吃饭的花销,比之秦州和蓟镇都要高不少,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京城首善之地,素来是居大不易的。无论是唐朝还是明朝,都是如此。
闻安臣本来身上都快没银子了,在他的计划中,去了蓟镇就是接着回秦州!家里的银钱都被他拿去给赵纯了,所有的现银他都带在身上,但在蓟镇已经花的差不多了。按照原来的计划,一路回秦州,花的都是黎澄拨给他的钱,而回到秦州之后,赵记大车行那边儿的分红也能下来了,所以这些银钱足够支撑。
那边儿分红可不少,日子就宽绰许多。
第159章 秘密
但却没想到还会来京城这一趟,所以就有些捉襟见肘了。现在他身上的钱还是张静修支援给他的,闻安臣也没推辞,反正人情已经欠的够多,也不差这一点儿,以后慢慢还就是了。
第二日一大早,张静修便过来了,也真难为他能起来这么早。
到了客栈一说,闻安臣才知道他还没吃早饭。
“要不,咱们街边随便吃点儿?说起来,你长这么大,是不是还没在路边摊子上吃过?”
闻安臣提议道。
“好啊!”张静修眼睛一亮,大是兴奋道:“你这提议好,我在北京城呆了这许多年了,却还不知道京城百姓大都早晨吃什么呢!”
“也算是你六公子去体察民情了。”闻安臣笑道。
两人出了客栈,客栈外面便是一条宽敞的大街,街边此时已经生气十足,很是繁忙了。有早早赶着出城的商队,几乎堵塞了大街,也有一些行商,牵着头骡子或是青驴,上头堆了些货物,身上背着褡裢,急匆匆的往城门方向赶去。路边已经起了不少摊子,有的是店面,有的则是在路边摆了几张长桌,一些胡凳,一辆活着几辆手推车上面装了食材等一切家伙事,摆好桌椅就在旁边忙活起来。
张静修跟在闻安臣身边,兴冲冲到:“要吃什么?”
“让我瞧瞧,我瞧瞧,我那会儿,北京城是有的,就是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发明了没?从山东传过来了么……”闻安臣嘟嘟囔囔自言自语道。
“你说什么?”张静修没听清楚,追问道。
“没什么,没什么。”闻安臣赶紧摇手,忽然眼睛一亮,指着前面不远处,道:“就那儿,咱们去那家吃。”
那个摊子很简单,两张长桌,七八个凳子,一边儿车上摆了一个两尺多高的大瓮,这会儿盖子开着,旁边则是一个放了四五个小罐子,里头也不知道装的啥。还有个大簸箩,上面还盖着棉被,捂得严严实实的。
“哟,客官您请坐,要来点儿啥?”
摊主是一对五十多岁的老夫妇,慈眉善目的,那老汉见他俩过来,赶紧招呼。
他见这两人衣衫华贵,都是颇为讲究的,便猜到两人身份不寻常。不过这种事情也不罕见,富贵人家的公子大鱼大肉的吃腻歪了,偶尔出来吃点小吃也正常,他之前就碰到过几次这种情况。
“当然是老豆腐。”闻安臣笑了笑,指了指那大瓮。
“原来还是老客。”老汉笑道:“要不要麻汁麻油?韭菜呢?”
“都要!”闻安臣道。
“好嘞!”老汉应了一声,走回大瓮旁边,喜滋滋的盛了两大碗端上来。
张静修搓着手兴奋道:“我瞧瞧,我瞧瞧,你带我吃的这是什么?”
只见碗里是白色的跟豆腐有点儿像的东西,上面浇了浓厚的卤汁,卤汁上浇着麻汁麻油,上面撒了韭菜叶。白的白,黄的黄,绿的绿,煞是好看。
闻安臣已经很娴熟的把碗里的东西给拌的匀和,勺子一边在碗里头七切八切的,一边道:“这叫老豆腐。”
“倒是没听说过,不过豆腐脑却是吃过的。”张静修学着闻安臣的样子也开始拌。
“跟豆腐脑差不多,不过有些区别,主要在卤汁上。这个卤汁更厚,也不放黄豆什么的,只放麻汁麻油韭菜这几样儿。”闻安臣道:“山东布政使司德州府和济南府那边儿爱这么吃。”
一旁老汉夸赞道:“这位公子说的对,俺们就是德州府过来的。公子也是?”
闻安臣笑笑,道:“我不是,不过之前听人说过。”
张静修舀了一勺子放进嘴里,顿时眼睛一亮,又连着吃了几大口才哈了口气,叫道:“当真是好吃!”
“其实若是把麻油改成辣椒油,那就最好不过了。可惜啊……可惜……”闻安臣吃了几口,那熟悉的味道回荡在嘴里,他叹了口气,轻声道。
“辣椒油,那是什么?”张静修问道。
闻安臣方才一时心情激荡说漏了嘴,赶紧掩饰般的笑笑:“海外的一种东西,没什么。这会儿咱们大明应该有,不过还没普及。以后若是有条件,我去给你搞点儿来尝尝,保你吃了一次,再也离不开。”
“你怎么知道的?”张静修盯着闻安臣道。
闻安臣打了个哈哈:“从哪本儿书上看的来着,我忘了。”
张静修倒是也没逼问,只是摇了摇头:“闻安臣,我发现你身上甚至有很多秘密。”
闻安臣哈哈笑道:“你可别对我感兴趣。你若是对我感兴趣了,怕是以后要陷里头出不来了。”
“去你的……”张静修呆了一呆才明白他说的什么意思,笑道:“闻安臣,我可没有断袖之癖!”
在明朝,断袖之癖的很多,达官贵人里头养娈童的也不在少数。在上流社会,这算是风雅。
闻安臣又要了几张金黄喷香的烙油饼,两人大吃一顿之后,闻安臣结了账离开。
很快,两人便到了顺天府衙。
京城首善之地,顺天府衙门管辖着整个京城的事务,自然规模宏大壮观,远非秦州州衙可比。事实上,别说是跟顺天府衙门比了,顺天府下辖的六州二十五县,哪个县单独拎出来,都不比秦州差多少。
京城不但是政治中心,经济也是很发达的。
在府衙大门外头,有个人一直等在那里,翘着脚往这边看,瞧见张静修两人,便赶紧过来,冲着张静修哈了哈腰,恭敬道:“六公子。”
“你是刘信七?”张静修问道。
“小人正是。”刘信七恭敬笑道。
闻安臣在一边瞧着,猜测这想必是张静修早先跟人说好了,能跟他谈妥的,想必是顺天府的高级官员,这个刘信七,只怕只是个接人的而已。
他猜的没错儿,张静修道:“这是刘信七,顺天府刑房的司吏,哈哈,说起来,跟闻兄弟你还是一样的官职呢!”
“见过刘司吏。”闻安臣先向刘信七点头示意,而后笑道:“都是司吏,也是千差万别。我这个小小的秦州刑房司吏,可万万不敢跟顺天府刑房司吏比,几百万人的案子都从刘司吏手里过,这权力,怕是秦州知州也差了些。”
闻安臣说话很客气,那刘信七却是没什么笑意,问道:“不知阁下是……”
第160章 案情
“陕西布政使司秦州司吏闻安臣,办案很有一套。”闻安臣还没来得及说话,张静修便介绍道:“这是本公子给董推官介绍的人,这次跟你们一起办差。”
“六公子看重的人,定然是大有能为的。”一听张静修这么说,刘信七脸上顿时堆起浓厚的笑意,冲着闻安臣道:“还要多多仰仗
兄弟
出力才是。”
只是闻安臣敏锐的发现,在他笑容的背后,更多的是不屑和戒备。
那种
隐藏起来的情绪,张静修发现不了,但却骗不过他。
“看来这位刘司吏,对我还是很有些看法呢!”闻安臣淡淡一笑,拱手道:“好说,好说。”
几人进了府衙,在刘信七的带领下,一路畅通无阻,一直到了推官衙。
顺天府推官董鸣长得了通传,赶紧迎了出来,蹬蹬蹬下了台阶,冲着张静修很是亲热道:“六公子,这么一大早就来了?”
张静修笑道:“早把人给你送来,也早安心。”
董鸣长看了闻安臣一眼:“你说的便是他?”
张静修点点头,哈哈笑道:“怎么样,不错吧,我跟你说,闻
兄弟
破案的本事,可是一等一的。”
“本官晓得,本官晓得。”董鸣长笑道。
只是闻安臣怎么看怎么觉得,他这笑容中颇有些敷衍。估计在他想来,自已这个秦州小地方来的人,怎么着也是本事有限。
他心中苦笑,看来人家打心底儿里是不怎么瞧得起自已的,这次差事只怕不好办了。
董鸣长让刘信七先下去,而后三人落座,着人看茶。他和张静修都坐下,当他看到闻安臣也坐下的时候,顿时微不可见的皱了皱眉头,神色间有些不满。
不过他也看出来了,闻安臣和张静修交情匪浅,便也不便发作。他心中暗道:“本来这案子就够麻烦的了,偏生六公子好事,给塞了这么个废物过来。也罢也罢,看在六公子的面子上,总不好撵他走,便让他跟着厮混两日,若是案子能破,分他些许功劳便是。”
董鸣长是张居正的门生,六公子的要求,他不可能拒绝。
若非如此,他是绝对不会让闻安臣参与这个案子的。要知道,他这个顺天府推官也是堂堂从六品,闻安臣这等身份,若是没有张静修,根本都见不到他。
董鸣长先和张静修寒暄两句,而后便聊到了这个案子上。
“本官先给你说说这案子,省得你一问三不知,说出去让别人笑话。”董鸣长对闻安臣道。
张静修听他语气不善,顿时挑了挑眉毛就要发作,但想想眼前这位是父亲大人都很看重的,心里边
泄了
气,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闻安臣倒是宠辱不惊,微笑道:“那就有劳推官大人了。”
董鸣长对闻安臣的态度很满意,缓缓道:“今年二月,有个人来府里递状子,来,你先看看。”
说着,把一张状子递过来,闻安臣接过,道了声谢,而后细细查看。
状子上写道:“告状人王
十六
,系河南人,告为奸杀大冤事。身贫无活,打造营生,积攒六七余年。娶妻
扬氏
容颜颇俊,恪守闺门,毫无瑕玷。殊恶周信盖省巨商,在于对门开张当铺,凡当首饰,悉请身辨真假。见妻貌美,恣意
强奸
。恨妻不从,将刀砍妻首级。两手血迹未干,邻佑可征。切思人命关天,王法重大。恳乞青天严拘填命,生死感恩。哀哀上告。”
闻安臣仔细看了两遍,便大致明白这案子是怎么个情况了。
这个叫做王
十六
的告状人,之前家境贫寒,后来靠着打金银首饰的手艺,攒了些银钱,积攒了六七年之后,也是娶了一房漂亮的媳妇儿。结果呢,被人给看上了!在王
十六
家对面,有巨商周信开了一家当铺,这厮瞧上人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