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悬疑,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刑侦大明_分节阅读_第73节
小说作者:宣大总督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918 KB   上传时间:2025-03-05 23:37:40
  有一次他得到消息,说是一股辽镇的兵马进入了山海关参将的防区,便赶紧过去查看,结果赶到了地头,看到的那一幕却是让他目眦欲裂。
  那些辽镇兵马,围住了一个小村庄,然后开始大肆杀戮。当杨诚赶到的时候,村子里的百姓已经都被杀光了!
  原来这些辽镇的兵马竟是杀良冒功,将这些寻常百姓的脑袋砍了,拿回去领赏。
  杀良冒功的事情,杨诚早就知道,但之前辽镇的人干他也没法儿管,但杀人都杀到他的地头儿上来了,这口气杨诚岂能忍得下来?
  杨诚一声令下,把辽镇那一百来人都给抓了,连审都没审,就地都斩了。
  这事儿可是瞒不住的,没几日,辽镇那边就知道消息了。不过他们也不敢把事情捅到京城去,杀良冒功的事情,辽镇没少干,这事儿真要是给捅出来,只怕李成梁都要吃不了兜着走,朝廷里头那些风闻奏事的御史们可不是吃素的。
  所以李成梁直接派人来找戚继光了。


第151章 大发雷霆
  辽镇的人骄横惯了,态度很强硬,直接要戚继光处置杨诚,但戚继光哪里吃这一套?再说,在他看来,杨诚做的也很对。戚继光不冷不热不阴不阳的把李成梁派来的人给顶了回去,那厮临走的时候还骂骂咧咧的,声称要给戚继光一个好看。
  不过再他没能来到蓟镇。
  过了一个多月,辽镇又派人来了,这一次来的人就恭敬有礼了许多,上来先说了一通好话,然后拿出来一个木头匣子。戚继光还纳闷儿里头装的是什么,结果那辽镇来人把匣子打开,里头赫然竟是一个人头。
  人头被硝制的不错,面目还看得清楚,戚继光瞧了,当即心里就是一跳。原来那匣子里头装的竟然是一颗人头,他还记得这个人是谁,那是辽镇上次派来的那人。
  这一次的辽镇来人恭敬道:“他对大帅您出言不敬,回去之后,我家大人暴怒,命人将他杀了,给您送来赔罪。”
  戚继光脸上却无一丝笑意,看着那人头,良久不语。
  他知道,李成梁这么做,根本不是为了给自已赔罪,而是向自已宣泄他的不满和怒气!
  也是告诉自已:“这口气我忍了,你总得给个说法!”
  李成梁这已经是主动退让,再不给面子,那以后关系只怕会僵死了。
  戚继光觉得杨诚做得对,只是,蓟镇和辽镇终归是相邻着的,许多事情都要合作,如果不处置杨诚,李成梁大怒之下,以后还不知道如何。为大局计,他寻了个由头,上奏朝廷,免了杨诚的参将,给他在总镇府中留了个闲差养着。
  在这件事之后,虽然蓟镇和辽镇还是在许多方便都有合作,但嫌隙已生,却是很难弥合好了。
  后来发生了几件事情,蓟镇都被辽镇背后给阴了几下,虽然没太大影响,但终归是让人心里膈应得慌。杨诚也觉得对不起蓟镇,对不起大帅,整日借酒消愁,很是消沉了一段时间,多了半年多才缓过来。
  他整日闲得发慌,这一次修筑三屯营,便主动请了个差事,结果便碰上了闻安臣。
  也真真算是机缘巧合。
  闻安臣听完,也是不胜唏嘘。
  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唯有干杯痛饮而已!
  ——分割线——
  就在闻安臣等人畅饮之时,京城,礼部尚书府,张四维正在精舍之中大发雷霆。
  就在今日,他安插在蓟镇的人手把消息传了回来,言道那件案子,已经结了,凶手不是军兵,甚至都已经上报朝廷了。此时在蓟镇,这个消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都夸赞戚继光会用人,闻安臣能断案。
  收到情报,张四维整个人都是一懵。
  情报上写的别的他都不关心,唯一关心的就是:凶手不是蓟镇土卒!
  竟然不是?!怎么可能不是?!为什么不是?!
  张四维都快气炸了!
  把这事儿给曹一夔交代下去之后,他就没怎么关心。曹一夔管这个事儿是理所应当名正言顺的,可以堂堂正正的插手,在他看来,以曹一夔的能力,办下这个差事来,根本没问题。
  是以曹一夔自从离开京城之后一直没给他来消息,他也没怎么放在心上,以为这事儿已经办妥了。
  但却没想到,传来的竟是这么一个消息!
  如果不是他安插在蓟镇的人手传信的话,他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
  而最让他无法容忍的则是,蓟镇的心腹在信中透露说,曹一夔早在数日之前,就已经离开了,而他在蓟镇,统共呆的时间也不超过两天!这个心腹家人之所以拖到现在才来信,是因为他以为曹一夔是把事情给办妥了才这么快离开的,却没想到,曹一夔事情没办好就走了。
  而且还不跟他说一声!
  张四维快要气炸了!
  “这个小畜生,忘恩负义的东西,亏老夫那般提携于他!他便是这么报答我的!”张四维咬牙切齿的狠狠骂道。
  他很是发了一会儿脾气,才算是平静下来,一屁股重重的坐在椅子上,咻咻的喘着粗气。
  他现在身子骨儿确实是不好,稍一活动就疲累的紧,方才发了那么大的脾气,只觉得脑袋一阵阵疼,后脑勺跟有一根大筋在崩崩乱跳一般,说不出的难受。
  张四维敲了敲铜罄,外面伺候的大管事推门进来,张四维也不说话,只是指了指自已的脑袋。他这头疼是痼疾了,老管事自然知道自家老爷这毛病的,一看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赶紧朝着门外招了招手。
  门外有几个年轻貌美的侍女一直在等着,瞧见他招手,赶紧都进了精舍。不过她们都是轻手轻脚的,生怕闹出点儿动静来惹得老爷心烦。
  几个女子捏脚的捏脚,捶腿的捶腿,还有一个把张四维的脑袋放在自已怀里,轻轻的给他揉捏着后脑勺和太阳穴。
  好一会儿之后,张四维身子也舒坦了,心也安静了。
  心一静,想事情也就清楚明白多了。
  他也是极精明,略一猜测便想到了曹一夔这么做的原因。
  他知道让曹一夔去做这件事,他是不大情愿的,只怕也是有些抵触,但是自已让他去,他不得不去。但如果他去了蓟镇,遇到什么变故,导致这个事情很棘手,很难办,那么说不定就会顺水推舟的就不办了。
  不得不说,张四维人也聪明,对曹一夔也足够了解,这一猜,便大致猜出了真相。
  想到此处,他长长的叹了口气。
  这会儿气也消的差不多了,本来心里存的那些要收拾曹一夔的心思也就淡了。
  “子韶这个差事虽然办的糊涂,但总归性子是好的,也知恩图报,这一次等他回来,也别太苛责他了。而且,我终归是要倚重于他的,都察院中没有我的人,难得有子韶这一个,可不能让他太难堪,投了别家。只不过,不教训一下也不成,要不然,以后也不晓得规矩了。”
  张四维心中暗暗想着,思量着改以一个什么尺度惩治一下曹一夔。
  曹一夔是他很看重的一个后辈,而且也是他夹袋之中极为锋锐的一把利刃。
  因为他的官职。
  他是御史,可以风闻奏事,弹劾这个弹劾那个就算是弹劾错了也不大用承担责任的御史。这个官职,这个位置有这样天生的便利性,所以终明一朝,很多大员都喜欢隐藏在背后,然后操纵御史在明面上弹劾攻讦对手。
  这是惯用的套路了。


第152章 已是一往情深
  在大明的朝堂上,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的前兆,基本上都是品级比较低的御史和给事中的弹劾。
  “只不过,子韶这个差事虽说是办砸了,以后却还要用他办。这次他没办好,下次便会更尽力。我日日夜夜都盯着张江陵和戚元敬,就不信寻不到他们的把柄。”
  张四维脸上露出一抹阴狠。
  张四维之所以如此暗地里算计张居正,原因有二。
  其一,是因为张居正和高拱的旧怨。万历皇帝刚刚即位之时,张四维被贬回乡,后来是巴结上了张居正,又走了李太后父亲的路子,才被重新招进京城起用的。他能入阁,也是多亏了张居正和冯保的支持,按理说,就算不是张居正夹袋中的私人,也该是支持张居正的。但事实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张四维是靠着张居正才能有了现在这个地位,但当初害的他被贬回乡的是谁呢?还是张居正。
  本来张四维是高拱的人,当初高拱极为赏识他,大力提拔,让他短短时间之内就成为了吏部左侍郎这一级别的高官显贵,而后来更是支持他成为了当时的太子,后来的万历皇帝的老师,这可是帝师,乃是极大的荣耀,更是有着莫大的实际好处。想想皇帝登基之后,帝师会是何等样的待遇?
  但后来,万历皇帝登基,高拱被张居正和冯保给斗倒,张四维也因此被牵连。所以说,害得他丢官的其实还是张居正。显然,后来对张居正的恩惠,是不能抵消他由于自身和高拱的原因而产生的对张居正的莫大恨意的。
  第二,则是张四维对首辅之位的觊觎。
  张四维隐藏的极好,在表面上,他对张居正极为支持,而且是无条件的支持。张居正的一切举措,命令,他都是严格执行,张居正提出来的观点,他从来都是点头说好。有人便很讽刺的说,大学土张四维简直就是首辅张居正的跟班儿。
  这其实是张四维的智慧和隐忍,他很清楚,张居正那等性格和行事方式,绝对容不下在内阁中存在一个和他意见相左的辅臣。他能当上礼部尚书,能入阁,靠的就是对张居正的恭敬顺从。
  但哪怕是如此,他也没被张居正视为嫡系,视为心腹,张居正还是对他有所防备,也不给他重要的差事和多大的权力,让他在内阁中,当个摆设而已。
  这也让张四维对张居正的恨意更加深了几分。
  表面隐忍的越厉害,他心中的恨意就越深,未来的报复也就越历害。
  ——分割线——
  三屯营。
  悦来客栈。
  三屯营的深夜,寂静无比。城中虽然居住着许多百姓,但总体来说,这里还是一座军城,里面驻扎了上万的土卒。戚继光对手下土卒的要求很高,蓟镇军兵军纪森严,睡得早起的也早,连带着,这三屯营也睡得很早。
  大约到了戌正时分,也就是后世的八点,各处就都很安静了,酒楼客栈也打烊了,各户人家也都吹了灯烛安歇了。
  整个城池,一眼望去,只是一片漆黑。
  但此时,悦来客栈临街二楼的一处客房的窗中,却还透着一丝光亮。
  那是闻安臣给谢韶韵安排的住处。
  悦来客栈离着总镇府不是很远,而且旁边就有一处军营,所以闻安臣才放心的让谢韶韵和赵长宁等人住在这里。
  秦虎的报复可不是说着玩儿的,但这里,他应该还没胆子下手。
  这里到处都是兵,他们要是敢杀人,绝对逃不出去。
  这一路上,闻安臣要么是跟这些民夫在一起,要么就是出去的时候带着那些长矛手,那秦虎隐忍了一路都没有动手,闻安臣知道,他就是怕把他自已给搭上。由此可见,这秦虎也是相当小心谨慎的一个人。看似粗狂凶狠,实则谨慎惜命,而很明显,这驻扎了上万军兵的三屯营,又比一路上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危险的多。
  闻安臣不相信秦虎看不到这一点,所以他笃定,秦虎肯定不敢来。
  此时客房之中,闻安臣正自伏案写着什么。
  房间不大,不过打理的很干净,里外两间的格局,灯光有些昏暗,闻安臣在那里写,谢韶韵便站在旁边给他磨墨,一双明亮的眸子瞧着他,眼神中满满的都是爱意和欢喜。
  她看着他的侧脸,眼神怔怔的。
  “这下巴,这脸,这鼻子,怎么就这么俊呢?真是好看啊!还有这身子,瞧着不胖不瘦的,谁能想到,竟然这么壮实,摸上去,可真是舒坦。压在身上的时候,真真是欢喜死个人了。”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谢韶韵脸刷的红了。
  “啐,想什么呢,真不知羞!”
  谢韶韵心里暗暗骂了自已一句。
  有了这一路上的朝夕相处,耳鬓厮磨,两人感情更是深厚,终于,前几日,两人独处之时,颠鸾倒凤,做了那敦伦之事。
  谢韶韵虽然已经成亲数年,但之前那个闻安臣,身子骨儿弱到了极点,缠绵病榻许多年,清醒的时候都少,更别说是做那等事了,所以她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处子。闻安臣身体强壮,那方面也持久的很,怜惜之下,极尽温柔,没多久谢韶韵便苦尽甘来,也算是尝到了此间之乐趣。
  由于要带着那些民夫们,所以闻安臣大部分时间都是睡在城外营地的,来到蓟镇都这么长时间了,也不过是在客栈她这儿睡了三晚而已。
  两人敦伦之后,闻安臣这还是第一次来。
  想着想着,谢韶韵都有些期盼今晚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3页  当前第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2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刑侦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