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夫已经征召好了,路上需要的物资,大车等等,也都准备妥当了,甚至只要是现在闻安臣点头,他们都可以立刻启程前往蓟镇了。
然后,赵光就不得不捏着鼻子来找闻安臣了。
因为得闻安臣接收那些民夫才成。
赵光本来以为闻安臣会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为难他一番,但却没想到,闻安臣热情的很,当时正在看卷宗的闻安臣听赵光说明了来意之后,立刻表明没有问题,态度很是热情,也很好说话。
赵光松了口大气,笑道:“那就有劳闻司吏了,若是闻司吏有空的话,咱们现下就去?”
“好!”闻安臣哈哈一笑:“那咱们现在就去。”
第103章 这才叫刁难
赵光心下很是兴奋,只要是今日闻安臣这儿把民夫,大车,物资等东西都看过了,接受了,他的活儿就算是结束了,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这几日,他也是累的够呛。但事实证明,他还是太天真了,闻安臣为难他的时候,还在后头。
一百五十名民夫及许多大车,物资,州衙自然是容纳不下的,州衙前头的广场倒是够大,但停在那里也不成样子。这些人和物资,都被赵光安置在了属于工房的一个仓库,那里地方够大,由于地方偏僻也很安静。
说是仓库,实际上就是个大院子,里头几座不大的房子而已,而且这房子也不是储存东西的,而是看守的人住的。这里属于工房,被用来存放一些大木巨石之类的粗大笨重的东西,这些大木巨石在修建河堤和城墙的时候都用得上。仓库在南城,附近不远处就是城墙,周围人家不算多。
由于储存的都是这些粗苯物事,是以也不用修建仓库,直接放地上一堆,盖上毡布就成。
两人到了门口,立刻有几个小吏迎了上来,脸上挂着谄媚的笑,簇拥着二人进去,一个小吏在一边解说着。
很快,闻安臣就见到了那些民夫。一百五十名民夫本来都是或坐或卧,懒懒散散的在那里晒太阳,一个小吏冲过去,冲着他们大叫道:“起来,起来,没瞧见司吏老爷来了么?!”
民夫们赶紧站起身来,眼神中带着胆怯,有些忐忑的打量着闻安臣和赵光。
“就是他们了。”赵光朝闻安臣笑道:“都是我们几个精心挑选出来的,一个个都是壮棒汉子,吃得了苦,也都老实,绝对是干活儿的一把好手儿!闻司吏瞧怎么样”
闻安臣不置可否,走近了一些,上下打量一番。
赵光说的确实不错,这些民夫确实不错,大部分都是三十岁左右的壮年,一个个身强体壮,这会儿天还不是特别热,就已经有不少人穿着短打了,露出了强壮的肌肉。而且一眼瞧去,也没有什么顽劣凶悍之辈,看来也是好管教的。
秦州十几万人口,要挑出一百五十个合格人选来,不算难,但那就难在短短几天内就能挑出来,看的出来,赵光几人,是真用心了的。
但闻安臣并不打算让他们好过。
他转过身来,瞧着赵光,忽然问道:“向导呢?”
“啊?向导?!”赵光呆了一呆。
他还真没想过这个事情,因为他以前也没办过类似的差事,是以忽略了这一点。此时面对闻安臣的逼问,他讪讪道:“这个,是我的疏忽。”
“你的疏忽?”闻安臣一改方才的和善,脸一拉,寒声道:“蓟镇远去千里,我也没去过,没有向导,你让我们怎么去?若是在途中迷了路,未能及时到达蓟镇,耽误了蓟镇的工程,耽搁了朝廷的大计,这等泼天也似的责任,你来担待?一句疏忽就能担待了的?”
闻安臣一张嘴,一顶大帽子便是扣在了赵光的头上。
这会儿,任是谁在这里,都能瞧出来他是在借机发作。若是上路了没有向导那是大事,但现在是来得及补救的,没必要这样。
赵光给他当着众人的面这般训斥,心中说不出的难堪,脸涨得跟猪肝也似,想要反驳,但终归是底气不足。他忽然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闻安臣今日,似乎是来者不善。
果不其然,闻安臣找完了这个茬儿之后,盯着赵光,冷笑一声:“连向导都没有,这等事情都办不妥当,其他的可想而知,还有什么好看的?”
说罢,袖子一拂,转身便走。
赵光呆愣愣的站在原地,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好一会儿之后才缓过神儿来,这会儿他才知道,原来自已被闻安臣给耍了。很显然,闻安臣在来这里之前,怕就已经打定了主意要给自已难堪,要找点茬儿了。他之前的和善和好说话,其实全都是装出来的。
赵光心中羞恼之极,脸色涨得通红,恨不能现在就跟闻安臣撕破脸皮大吵一架。但问题是,他又不敢这么做。现在的他可是被闻安臣掐着脖子呢。
赵光不敢冲着闻安臣发作,只得把火朝着手底下的人发,他狠狠的瞪了旁边那几个目瞪口呆的小吏一眼,大声叫道:“看他娘的什么看?还不赶紧跟老子去找人!找一个知道去蓟镇路的向导。耽搁了老子的大事,看老子不把你们拿到州衙,一个个都打断了狗腿。”
“入你娘的,不敢跟人家撒气,却是来骂咱们!”
几个小吏纷纷心中暗骂,不过终归是不敢表露出来,纷纷应是,转身离去。
赵光花了大心思,终于是在第二日的傍晚,找到了一个曾经去过蓟镇的向导。
那向导却是个募军出身,老家是秦州的,不过嘉靖年间,秦州遭了饥荒,这人也就跟着父母逃难去了外地。在外地,爹娘全都饿死了,他却是因为身材高大,颇有一把子力气,而被看中,选去当了募军。再后来,就一直随着军队奔波,先是调到浙江,而后又被调去了蓟镇,在蓟镇,因着他年岁大了,腿上又有伤,打不了仗了,上头便给他发了点银子,让他自回老家。
是以他对秦州到蓟镇的道路,还算是了解。这次之所以答应做这个活计,也是为了挣点银钱。说实话,发给他手上的那些银子,根本就不够用的,早就花的差不多了,现在生活很是拮据。
于是赵光又一次邀请闻安臣来接收,闻安臣也来了,但很苦就又回去了,因为他又是发现了一个问题——携带的褥子和帐篷根本不够。
闻安臣的理由也很充分,现在虽然天越来越热了,但露宿野地的话,如果保暖措施做不好,还是容易着凉的。万一被冻病了怎么办?若是因为冻病了导致减员,使得到蓟镇的时候人手不足,耽搁了工程期限,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咱不求更多,至少铺在地上防潮的褥子得充足吧?防蚊虫防风的帐篷,怎么着也得有上一些吧?
闻安臣当中他提出这个要求,使得他得到了那些民夫的极大好感,一个个都对他很是感激。
赵光给噎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从此之后,赵光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第104章 喝酒吧
他隔三岔五的就去请闻安臣来看,但问题是,闻安臣每次都能挑出毛病来。一开始的时候,闻安臣还说的有理有据,让他无话可说,但到了后来,实在挑不出刺儿来了,闻安臣就开始睁眼说瞎话了,但赵光愣是拿他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他去求助徐惟贤,结果却没想到吃了个闭门羹,徐惟贤根本就不见他。
徐惟贤其实对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很清楚——事实上,这件事儿已经传开了,州衙中少有人不知,而且这件事也被大伙儿解读为闻安臣在向徐惟贤宣示自己的不满——但清楚归清楚,他却不打算插手干预。
徐惟贤听了,只是哂笑,他以为闻安臣只是在靠着这种方式拖延时间。在他看来,闻安臣这种行径,跟小丑也没什么区别。无论闻安臣怎么挣扎,最终都是无法挣脱已经注定的命运的。徐惟贤很享受这个过程,他觉得自己在戏耍闻安臣。
事情,就这么一直拖着了,当然,闻安臣再拖也不可能拖太久。
不过还好,黎澄及时回来了。
他刚回到州衙,没一刻钟的时间,便是把闻安臣招了去。
得知消息的人都是艳羡不已,不管闻安臣在同知老爷那里多么不受待见,但在大老爷那里,绝对是无人能动摇的大红人。
“这件事,我知道了。”
黎澄脸色有些阴沉,还有些恚怒。
趁着他不在秦州的当儿,徐惟贤搞出这么一件事来,让他大为光火,极其不满。而且他也觉得颇为亏欠闻安臣。
“您可千万别这么说。”闻安臣笑道:“您这么说,我心里反倒是过意不去了。”
闻安臣顿了顿,接着道:“说实话,这一次,徐惟贤趁您不在的时候做出这等事来,我一开始确实是极为恼怒,但后来仔细想了想,这次带着这些民夫去蓟镇,倒也不失是一个好机会。”
黎澄挑了挑眉头:“哦,怎么说?”
闻安臣笑道:“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的读万卷书,现在看来是不大可能了,行万里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也不过是嘴上说说,但因为种种原因终归是难以成行。除非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出来游学,不然谁能走那么远?能持续个把月,走上千来里,也就差不多了。”
“此去蓟镇,来回虽说不到万里,但也差之不远了。行这几千里路,沿途见识风土民情,世俗风貌,多瞧瞧,多听听,也能大长见识。是以属下心里还颇为期待呢!”
听他这么说,黎澄深色便是和缓了许多,觉得自己内心的那份愧疚,也就淡了不少。
他心中暗暗感叹:这闻安臣着实是个会说话的,无论他说的是真是假,总归是让人听着心里就是说不出的舒坦。
“而且,”闻安臣有点不好意思的笑笑,道:“属下还存着一份私心在里头!”
黎澄笑道:“什么私心?说出来听听。”
闻安臣道:“属下现在是刑房司吏,于大人眼中,确实是有些破案的本事。但属下心里暗自想着,不应当在大人看来属下只有那么一些破案的本事。这次带着那些民夫们去蓟镇,着实也是考校能力的。若是属下将他们带去,而后又平安无恙的带回来,把差事完成的漂亮,那大人您一定也要对属下刮目相看,以后说不得就会更加委以重任,提拔擢升。这是属下的一点小小私心,不好上台面的。”
黎澄听了先是一怔,而后便是哈哈大笑,指了指闻安臣:“若是这州衙中的吏员们,人人都有像你这般的私心那该多好?我倒盼着大伙儿的私心都更多一些,那我也就安然无忧了。”
闻安臣笑笑:“大人抬举。”
“不是抬举。”黎澄摆摆手道:“在这等事儿,我是不会开玩笑的。”
“你能这么想,就是个好事儿,有这等心态,我看这差事于你来说,问题不算大。而且,现在就算是要变,也是变不了了。人选已经报到了巩昌府,现在只怕都要到陕西布政使司了,到了那儿,我这个小小的秦州知州,也就不算什么了,想要换个人选,那是天难地难了。这件事情,算是让徐惟贤给算计了一道。只不过……”
黎澄嘿然冷笑一声:“这事儿,绝不能这就算完。他徐惟贤敢趁我不在的时候这么算计你,那也就别怪我跟他不客气了!”
闻安臣微微俯首,低声道:“可有需要属下效力的地方?”
“不用,这件事你就不用操心了。”黎澄摆摆手道。
闻安臣点头,不再多说。黎澄是不会跟他客气的,如果是真有需要他做的,那定然是会说,他既然说不用,那就是不用了。
回到刑房,闻安臣刚坐下喘了口气儿,便是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过来:“闻司吏可在么?”
闻安臣朝着外头扯了一嗓子:“我不在。”
话音未落,赵光已经闯了进来,隔着内间的门帘哈哈笑道:“闻司吏真是风趣。”
闻安臣站起身来,撩开帘子,笑嘻嘻道:“赵司吏过来,有何贵干呐?”
赵光站在内间门口,抻着脖子往里头看了一眼,神色古怪道:“咱就在这儿说?”
闻安臣做恍然大悟状,打了个哈哈,笑道:“嗨,瞧我,脑子都有点儿懵了。快请进,进来坐。”
两人进了内间,闻安臣把帘子放下来,门关上,一转身,神色便是冷淡下来:“现在没人瞧得见了,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方才还是笑吟吟的,现在立刻就变得冷冰冰,这变得也是够快。
“闻司吏,闻大人呐……你可高抬贵手,放过我吧!”一见没了外人,赵光的腰立刻塌了下来,态度也放得极低,苦着脸哀求道:“这件事儿,跟我真是没有一分关系啊!同知大人发话了,让您去蓟镇走一遭,别人还有什么办法?难不成让咱们出口劝阻?谁有这个胆子呐?”
“闻司吏,求您体谅体谅兄弟们的苦处吧!抬抬手,把那些民夫给接收了吧!”
闻安臣皮笑肉不笑道:“不是兄弟不肯帮忙呐,实在是你那里,老是出岔子,兄弟想要接收都不成呐!”
“闻司吏,这话你说的就不对了吧!怎么着叫我这儿老出岔子?没错儿,第一次没找向导,那是我的错儿,但是后来,那就不是我的事儿了,你那是……”
他想说闻安臣成心找茬,但终究是没敢说出来,生怕闻安臣不悦。
“我就是成心找茬,你能拿我怎么样?”
闻安臣忽然笑嘻嘻道,一脸的欠揍。
“你!”赵光脸色涨的通红,伸手指着闻安臣,手指头都在哆嗦。闻安臣这么直接了当的说出来,是一分情面都没法给他留。
“哈哈,开个玩笑而已,赵兄切莫在意啊!”闻安臣忽然脸色一转,笑吟吟道。
赵光已经完全被闻安臣给弄得不知所措了,心情随着闻安臣的话而波动,他呆呆的看着闻安臣,不知道他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面色难看,却又不敢发作。
“这样吧。”闻安臣笑道:“今日晚间,咱们俩一块儿吃顿饭,吃了饭,明日我就把那些人和物资都给接收了,如何?”
“好!”赵光大喜,道:“此言当真?”
闻安臣点头道:“当然当真!”
第105章 酒后大骂
当日晚间,闻安臣和赵光去了四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