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我停了下来,因为脚下的那一道用半透明琉璃方砖砌成的甬道,突然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
直到这个时候,我基本上都能够确定,这一条路跟我刚刚进来的那一条甬道,已经不是同一条路了。
但是没办法,我的眼前只有这一条路,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如果不往下走的话,就只能往回走,回到刚刚黑影人消失的地方去。
在原地站立了一小会之后,我还是选择了往下走,此刻我的心中其实还是有一点点执念的,就是不想要照着别人已经给我规划好的路走下去,,不想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急转弯之后的甬道,跟之前那一处甬道有所不同,最大的区别就是甬道壁上不再绘着那些五颜六色的肖像了,半透明的琉璃方砖上面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
非当没有彩绘壁画,连那跟随了我许久的小女孩的轻笑声,也在我拐过急转弯的甬道之后,消失了。
我虽然觉得有点奇怪,但是就只有这么一条路,即便是有什么疑惑,也只能一条道走到底。
大概又走了半个多小时小时之后,我突然发现,在距离我大概十来米远处的那一面琉璃方砖墙上,又有一道光射了出来,我快步地走上去一看,刚刚我所见到那一尊沉思罗汉,居然又出现在甬道壁上面。
第一百三十一章 透明壁画
沉思罗汉睁着一双大眼睛盯着我,把我看得心惊肉跳的。
我受到了不小的惊吓,疝气灯一下子从我的手中滑落,在地上滚了好几下。炙白的光束也随着疝气灯的滚动在甬道的四壁上扫动着。
这一个意外,让前面十几米之内琉璃墙壁上的彩绘肖像都一一呈现在我的面前。
因为我还没有走到前面那些地方,所以不知道是因为光照的角度还是原本上面的绘画就是那样的,反正那是一副我无法接受的动态图。
疝气灯的光扫过了琉璃墙上的壁画之后,琉璃方砖反射出来的光开始慢慢地流失,黑暗逐渐地在上面生长,我看到的情景,其实能够称之为虚幻。
那些画面,感觉描绘的是神话时代或者是后神话时代的文明,第一幅画描绘的好像是经历了一场强大的灾难之后,人们将受伤或者是已经死亡的族长浸泡在一种暗红色的液体之中。紧接着,是人们将红色液体中的族长捞起来,然后用一个椭圆状的东西对其身体进行了类似于治疗的操作,因为是一闪而过,所以我看得不是很清楚,只能讲出一个大概。第三幅画,就是族长的身体修复完成了,但是他的意识却在远方,人们用祭祀的方式将其意识给召唤回来。
感觉后面应该还有其他的壁画的,但是疝气灯滚落到了这里便停了下来,所以后面壁画的内容就无从得知了。
我急忙跑了上去,捡起疝气灯,然后又重新将其丢到地上,企图让疝气灯滚动的灯光再次照出隐藏在琉璃墙壁之中的壁画。
但是我试了多次,都以失败告终。
这些壁画的出现,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
我又捡起了疝气灯,将灯光调到最亮,然后照射在琉璃墙壁上,令我震惊的是,刚刚什么都没有的墙壁上,在疝气灯掉落在地上这短短的半分钟之内,居然浮现出与之前一模一样的彩绘佛陀肖像。
墙壁上的佛陀肖像依旧是睁大双眼,目光落在我的身上,让我浑身上下像被针刺一样的不自在。
这琉璃方砖肯定是用什么特殊材料制成的,所以才能够隐藏原本就绘在上面的画像,这些画像的出现与否,应该是通过光感应,所以,疝气灯的光照从不同的角度射过去,才会出现不一样的画面。
想到了这里,我“啪”的一声,立刻就将疝气灯关掉了。
如果光真的是这个甬道所设置的机关之一的话,那还不简单么,我将这光源给关掉不就得了。
虽然心中这样想着,而且也照着做了,但是处在完全黑暗之中,还是有些害怕的,特别身后还有一阵阵的阴风灌过来,阴风之中,好像还夹着丝丝的杂音,让人不由自主地寒毛倒竖。
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怎样,疝气灯关掉之后,我忽然间觉得这四周好像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我看的样子,就连呼吸之间,都能感受到那些眼睛的主人吐出来略带着温热的气息。
哎呀,受不了了。
与其在黑暗之中想入非非,还倒不如将疝气灯打开,大大方方地接受琉璃方砖上面那些彩绘画像的注目礼。
想到了这里,我忍不住将用手指摸了一下疝气灯的开关。
咦!
我心中疑惑了一下,难道是没摸准吗?怎么摸了好几下,疝气灯都没有被打开呢?
其实这会儿我心里已经有点预感,这疝气灯八九成是坏掉了,或者是根本没坏掉,但是没办法再打开了。但是,我却不死心,仍旧将其碰到了几乎是贴着脸,然后又敲敲打打了好几下,最终才彻底地放弃了。
这下子可就正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没有了疝气灯,我下面的路,可就没那么好走。
在黑暗之中,光是想象力,就能够把我的心理防线给击碎了。
霎时间,我的后背就急出了一声的热汗。
屋漏偏逢连夜雨!
几乎没给我喘息的时间,前一秒我刚发现疝气灯坏掉了,后一面,我就听到了甬道的深处,传来了低低的嘶吼声。
那声音,就像是有一口浓痰卡在喉咙,但是又吐不出来,所以声带在这口浓痰的重压之下,震动的频率减少了,因此发出来有点像是一只长发的金毛犬刚洗完澡,然后正在甩干身上的水珠的声音,但是,这种声音很粗糙,不是金毛犬甩毛那样的干净利索。
但是,我能判断得出,那声音绝不是哪一种生物发出来的无意识的声响,反而像是一种有意识的语言,虽然我目前无法辨别那一声声的低低的嘶吼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区别,但是,我是能够感觉得到,那些声音与声音之间是有不同的存在的。
那嘶吼声,不像是因为愤怒而发出来的,相反,那是一种庄重的、严肃的、神圣的声音,像是在召唤着什么似的。
这鄱阳湖的深处,真的还存在着什么拥有智慧的生物吗?
我一下子就想到了鱼脸人,进而想到了那个晚上,老庙祝给我们讲的那个传说,难道传说是真的。
这鄱阳湖的深处,生活这鱼凫族,他们在湖底建城池,偷偷地在与人类想隔绝的空间里生活着。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我是否不应该踏足这里,去破坏地球上另外一个与人类相类似的族类的生活呢。
话虽这么说,但是强大的好奇心还是驱使着我往前走,虽然心里已经是害怕到了极点。
目前整个甬道之中是出于一种完全黑暗的状态,但是甬道石壁的琉璃方砖上满,不知为何,却依稀有点点的光亮反射出来,那种感觉,像是出生于浩瀚的星空之中那般。
四周两米以外的东西完全看不见,再加上那低低的嘶吼声没有间断地持续萦绕在我的耳边,我心里也着实害怕,所以走得很慢。
这个时候,我的头突然被前面的一个什么东西重重地撞了一下,因为没有什么心理准备,所以整个人往后退了好几步。
那东西的硬度很高,我被撞得头有点晕,但是它仅仅是撞击了我的头部,我身体的其他地方没有受伤。
因为这甬道实在是太暗了,所以刚刚后退的这几步的距离,已经让我没办法看清楚自己撞到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在撞到硬物的同时,那一直萦绕在耳边的低低嘶吼声突然间也停下了,这使我不得不怀疑,刚刚的声响,八成就是这个东西发出来。
有了这样的判断之后,我将身后背包中的短军刀取了出来,利刃出鞘,刀柄握在手中,一副作战的准备。
但是奇怪的是,那东西撞了我一下之后就静悄悄的,没再有其他的动作。
自己在暗处,总不能跟着那东西敌不动我不动吧,反正动不动自己都是吃亏的,倒不如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想到了这里,我便握着短军刀,慢慢地往前面挪动着。
大概走了七八步路吧,一个倒挂着的骷颅头,在半空之中晃荡着,此刻那摆动的频率,正好是朝着我这边的。
血肉褪去后的骨骸,在这黑暗之中,显得异常的狰狞。
一嘴的白牙整整齐齐,像是咧着嘴在朝着我笑一样,空洞洞的眼眶里面幽深黑暗,正好与我对视。
我又被正正地撞了一下。
但是,此时的恐惧已经胜过了疼痛。
我大喊了一声,然后连滚带爬地往前跑,可是脚下一滑,整个人向前倾倒,然后滚了下去。
第一百三十二章 蚣蝮
我感觉自己好像是在一道斜坡上往下滚动着,可是,我刹不住车,只能任由身体的重力所带来的惯性向下移动。
大概是过了有两分钟吧,我觉得自己“滑滑梯”的运动结束了,于是把眼睛睁开,自己居然在一片光亮之中。
我站起身来,检查了一下身体,身体上没有什么严重的伤,只是身上这套防水服,残破的程度更深一层而已。
确定了这是周目前没有什么危险之后,我不由得将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上转移到脚下所站的这个地方上面去,现在我应该是处在一个房间里,感觉很空旷,但是看不清楚房间到底有多大,还有里面有什么东西。我现在正所站的这个个小角落里,身后是厚厚的墙,所以目前我无法得知刚刚自己是怎样进入到这个地方来的。
我身前的不远处有一盏灯,莲花灯盏,很细微的灯芯,上面的火苗一动不动,恍惚之间,让人有点怀疑这灯是不是真的。
我向前走了几步,到达莲花灯盏的那个位置,停了下来,然后将放在大象雕塑上的那个莲花灯拿了下来,莲花灯盏里的幽香随着灯芯上火苗的热气扑鼻而来。
《幽明录》中有记载,汉武帝以玄豹白凤膏磨青锡屑,以酥油和之为灯,这样的灯油燃起的灯,一经点燃,可亮千年,且即便放置在雨中,也不会被雨水淋灭了。
难道,这莲花灯盏里放置的,竟是这种特殊的灯油么?
我将莲花灯举高,然后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沿着房间的墙壁往前走。
大概走了有白来步吧,我就发现了,这里应该不是一个房间,至少,是一个宫殿。借着手中这盏长明灯稍微有点微弱的光,我感觉这里应该是一个用七彩琉璃拼接而成的宫殿,宫殿不知道多高的屋顶上,倒挂着无数的用各式各样的贝壳砌成的球状建筑。
这些球状建筑,很像一个个的灯笼,不知道是贝壳本身就有的颜色还是后来为了整体的装饰效果而彩绘上去的,反正贝壳上面的颜色很特别,因为他们能够反射莲花灯照在它们身上的光。
这些贝壳多数是红色的,里面间杂着薄荷绿以及浅橙色,所以,如果我足够高大的话,它们真的很像是一张一盏悬挂在半空中的红灯笼。而我之所以将这些“红灯笼”称为建筑,是因为那些从屋檐上垂下来的球状物,实在是太大了,我环绕着这些垂在半空中的球状物走一圈,几乎是要花费我半分钟的时间
我站在这满殿的“灯笼”下面,有一种很强烈的预感,自己就要找到那枚湛蓝色的星盘了,这鄱阳湖底的终极boss终究还是要到来了,因为我们在瓦屋山里走到最后,也是找到了一座巨大的殿堂,殿堂之中是满壁的不会腐烂的族长金身,真不知道,鄱阳湖底这座宫殿里等待着我的,又会是什么呢。
从目前的贝币遗址来看,最早的贝币出现于夏朝,由天然的海贝铸造而成的,是财富的象征。
这座目前还无法估计其大小的宫殿之中,居然用数量如此庞大的贝币来拼接成建筑或者是装饰品,真不知道这宫殿的主人到底有多富有。
而且,即便是富可敌国,但是如此数量庞大的海贝无论是加工还是运输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中间的损耗会非常大,因此,我对这宫殿的主人是如何能够建造出规模如此之大、数量如此之多的贝币“灯笼”,心里是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好。因为,如果按照古代的科技水平,是根本不可能建造这样一座宫殿的。
但是,即便我有再多的疑惑,这宫殿也是在这里,我又能耐其如何呢?我只能一步一步地往下走,继续探寻着,顺带着看看能不能找到出口。
大概走了半个多小时吧,我感觉到自己应该是走了一圈了,因为好像又回到了刚刚出发的地方,那个空着的大象造型的空灯座在提醒着我。
我停了下来,对刚刚走的这一路进行复盘:这一路我都是沿着墙壁走的,再加上莲花灯的光亮确实有限,所以,我走了一圈,对这宫殿中心的模样还一无所知,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不要偏离方向地走到宫殿的中心,说不定,那枚湛蓝色的星盘就放在那里呢。
这个注意一打定之后,我就转身调整了一下方向,朝着自我感觉应该是宫殿中心的方向走了过去。
我刚刚走了半个多小时,考虑到了光线暗以及在陌生环境中的因素,这样的时间大概是能走两千米左右,所以,我现在所站的这个位置到宫殿的中心,大概就是三百米的距离。如果将距离换算成步数,大概就六百步左右。
默默地在心中估算着距离之后,我便数着自己的步伐,仔细判断着方向,然后朝着宫殿的中心走了过去。
但是,我只走了不到一百步,就觉得自己脚下好像踩到了一个什么硬物。
我急忙将莲花灯放低,朝着地面照了一下。
大概是突然被上下移动的缘故,所以莲花灯的火苗闪烁了一下,在晃荡着的微弱光亮之中,我看到了半透明的青色琉璃地砖上面,居然雕刻着一只怪兽。
这只怪兽头部有点像龙,不过比龙头扁平一些,头顶有一对犄角,身体、四条腿和尾巴上都有龙鳞。怪兽的嘴巴很大,眼睛微微地闭着,整个的造型特别的逼真,乍一看,还以为是活的呢。
咦,这头怪兽,怎么看起来好像有点眼熟,似乎是在哪里见过的样子。
我心中疑惑着,头脑里开始起风一般,翻阅着过往的记忆。
突然,我在紫禁城中找到了这头怪兽的身影。
这是蚣蝮,龙生九子之一,是龙与鳄鱼相爱的结晶,形似鱼而非鱼,好水,又名避水兽蚣蝮。
传说中蚣蝮嘴大肚子宽,能一口吸光三江四海的水,所以,又有一个别名叫做“吞江蚣蝮”,它调节水量的能力注意超过耗资庞大的“三峡工程”,一条不驯服的河流,在它的手下服服帖帖的,“少能载船,多不淹禾”,因为有此等功德,所以它随即被请上了桥梁的石柱。
而紫禁城的古代工匠巧妙地把蚣蝮的形象运用到了台基排水系统中,使之发挥作用。前朝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层台基上的1142个蚣蝮,在雨季时节,不仅能有效发挥排水功能,而且还形成了“千龙吐水”的奇观。
我第一次见到这个神兽,是在十来岁的时候,陪着爷爷奶奶去北京旅游,在太和殿的门前,当时似乎要合影了呢。没想到第二次见到,居然是在鄱阳湖底,而我的年纪,也已经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