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到达这里的,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而且那个人肯定不止一次到过这里,不然的话,他是不可能未卜先知地预先知道此处有壁画,且得到了壁画中的信息之后,就将壁画给破坏掉了。”安德鲁说道。
安德鲁分析得不无道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强大动力,才能够驱使父亲多次进入危险重重的瓦屋山深处和鄱阳湖腹地,他做这些的时候,是否带着母亲,这夫妻俩到底在干什么?爷爷奶奶他们知道吗?
周家的秘密越来越多了,甚至是我的同伴们知道的还比我多得多,我似乎成了周家的外人。
一股悲凉的感觉油然而生,我觉得胸口堵得厉害,好像快要透不过起来。
第一百零一章 隧道的尽头
“我们别耽误时间了,往前走吧,看看前面还画了什么。”安德鲁是一个非常当机立断的人,他见到壁画被破坏之后,并没有做过多的停留,仅是简单地浏览了一下,就催促着大家往前走。
张继生湘玉他们见到安德鲁往前面游,也跟着往前游去,但是我还呆立在壁画之前,盯着父亲画下的涂鸦,心中想着:不知道父母亲现在在哪里,陈默和哥哥他们是否安好。
“周家小哥,你在发什么呆,快点走吧。”许久没有开口的老李突然停在我身边对我说道。
“嗯,走吧。”我依依不舍地又看了一眼隧道内壁上的涂鸦,然后说道。
我们往前大概走了不到五米,隧道的前方出现了一片光亮的白雾,感觉像是走到了隧道的尽头。
“这鄱阳湖底深处,怎么会有光亮出现呢?”湘玉第一个发出疑问。
“会不会,这湖底不止我们一支探险队啊?”张继生说道。
我一下子就想到了陈默和哥哥,张继生说他们在老爷庙水域失踪了,所以他此行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在湖底里寻找他们。这光亮,会不会就是他们所携带的照明设备发出来的。
一想到就要与自己的同胞兄弟相见,我不知为何,心里头突然不踏实起来。
虽然从奶奶跟我讲自己还有一个哥哥的时候,我就已经想象了无数次见面的场景,也预先准备好了一番话。毕竟他当年是因为我才会三个月大就离开了周家,离开亲人,也不知道是否是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长大的。
想到这里,我已经有点踌躇不前了,生怕在那片光亮之中,一下子就蹦出一个与我一模一样的人出来,我实在是还没准备好。
“着实是很怪异,走,过去看看。”安德鲁说道,就要往前游过去。
可是湘玉一把将其拉住,“教授,这前面不知道有没有危险呢。”
“玉,这鄱阳湖底,到处都是未知的危险,而所谓的危险,其实是人们心理对于不确定的前路的恐惧,没事的,等我们走过去了,回过头来看,就是一场经历而已。”如果单单将安德鲁作为一名教授来看,那么他对湘玉真的是没话说,总是一副良师益友的态度。
老外说完,也没有打算等我们,就一个劲地往前游了过去。
但是,只见他没入光亮之后,就没有任何声息了。
“糟糕,出事了。”老李第一个反应过来,“你们在这里待着,我去看看发生什么事。”
“不行,你身上还带着伤,我过去看,你在这里照顾湘玉。”我将老李往后一拉,自己往前游了过去。
可是老李哪肯让我孤身冒险,我们两个人几乎是同时冲入那片光雾之中。
我只觉水的浮力一下子就没了的样子,重力将我一个劲地往下拉,在“嘭”的一大声之后,我跌入了一片光亮之中。
“天呐,我这是真的穿越了时空了吗?”
我还在水里挣扎着,就听到了安德鲁夸张的声音,那时候我还在心里想着,这安德鲁又抽风了么?
可是等到我自个儿浮出水面的时候,我的反应可能比安德鲁还要大——
我的眼前,是一座古围楼,但是与传统客家人的围楼略微有点不同,这是一座呈金字塔形的围楼,楼层很高,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次层,最顶端是中空的,上面弥漫着一团白色的雾气。
该不会我们刚刚看到了的那片光雾,就是这一团雾气吧。
围楼里不是黑暗的,弥漫着丝丝阴暗的光亮,那种感觉,就像是青天白日暴风雨快要来临之前,太阳光被乌云遮盖住了,透出来的光都是黑色。
围楼中间空旷的地方排列着许多巨大的水缸,我就刚好掉在其中的一个之中。也是幸好有水缸里的水兜着我,不然不知道从多高的地方摔下来,这不当场去世也会重伤的。
我还来不及从水缸中爬出来,“嘭嘭嘭”的又是两声巨响,是湘玉和张继生掉下来了。而且还是准确无误地各掉入一个水缸之中。
我不由得悄悄地松了口气,至少不会受伤呀。
安德鲁已经将他的潜水设备都掰下来了,只剩下潜水服还在身上,他走到我的身边来,关切地问道:“周,需要帮忙吗?”
可能是见到我一直待在水缸之中,以为我受伤了吧。
也难怪他会这么想,从在水缸中钻出来那一刻,我就被眼前的这一幕给震撼住了,进入到一种有点忘我的状态,整个人你就那样趴在水缸边,眼睛直溜溜地盯着围楼上面的那一团水汽。
“不用不用,你去看看湘玉吧。”我一下子反应过来了,扒着水缸的边缘就爬了出来。
我将呼吸面罩摘了下来,在吸入围楼之中的第一口空气的时候,我就觉得那股气味特别的熟悉,不知道在哪里闻过。
很快,队友们都从水缸里出来了,然后各自卸下了自己的潜水设备。
但是,当老李的呼吸面罩摘下来的时候,我是被吓了一大跳,他的脸上都是血,那些血应该是从鼻孔中流出来的,而且现在还在流着。
“李大哥,你受伤了怎么不说呢?”湘玉急忙扶着李濯尘在围楼前的一处空地坐了下来,取出纱布替他止血。
“李濯尘,你伤的这么重怎么不说,刚刚在祭台之上要你先回岸上,你也不去,你这到底是想要干什么?”我看到老李还在滴滴答答往下流的鼻血,又气又急地数落道。
“这点小伤,不碍事的,”老李居然笑了笑,拿起湘玉手中的纱布,将嘴边、下巴甚至是脖子上的血迹胡乱地擦了一下,然后拿出一瓶不知道什么药吃了一颗,再灌了几口热水。
“我们先暂时休息一下,跌落在这个地方,也不知道是福是祸,我们趁这个时间,四周观察一下,总得知己知彼,才能够百战不殆啊。”张继生开口说道。
“张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先看看这是一个什么去处。”安德鲁说着,已经开始环绕着那些大水缸走了。
“这里好像有点像围楼,但是,客家人的围楼是呈圆圈状的,这个建筑却是正方形的。”湘玉也站了起来,眼睛环绕着四周扫了一圈然后说道。
我在确认了老李暂时没有什么大碍之后,也站起身来,加入了观察员的行列。
这围楼大概有两个主球场那么大,四面各有一排屋子,围楼中间空旷的地方,是一片由一个一个的大水缸围成的圆形,如果能站在楼顶往下望,应该很像蜂窝煤吧。
“周,你发现没有,这围楼的设计,很符合你们中国人所讲的天圆地方,只是,它好像是反过来的,是天方地圆,如果把这地面的水缸看做是地,上面那团白色的雾气看做是天的话。”安德鲁的步伐很大,没一会儿已经绕着围楼走了半圈了,这会儿正叉着腰站在我斜右手边的不远处说道。
“继生,你那个门能打开吗?”我听到湘玉在问正在推门的张继生。
张继生摇了摇头,然后按照着顺时针的方向,又去推下一个扇门,却依旧没办法推开。
“如果我估计得没错的话,这里所有的门都是从里面反锁住的。”张继生又推了几扇门,然后说道。
听到这句话,我们所有人都愣在原地,这座不知道年代有多久远的古围楼,所有的房间都是从里面反锁的,难不成,这房间里还有人在吗?
想到这里,看着那一扇扇在阴暗中隐约可见的古木门,我的后背不由得一阵阵凉飕飕的。
第一百零二章 青铜鼎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围楼四周都是这种房子围成的,好想没有入口的大门。”湘玉从房门口的屋檐下退了下来,站在我的身旁说道。
“我们刚刚是在是上面掉下来的,难不成,这围楼的入口就是上面这团白色的雾气。”张继生说道。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现在算是被困死在这里面咯。”坐在地上的老李有气无力地说了一句。
“大家别气馁,你们看这围楼的构造,还有它屋檐下那些横梁的雕刻如此精致,肯定不会仅仅作为一个机关存在而已,肯定是有特殊的作用。就如刚刚安德鲁所讲的,从基本上的外光来看,它的设计原理就符合了古代天圆地方说,而且它与祭台同在隧道的两端,很可能就是老庙祝口中所讲的古城,我们在四周仔细地观察一下,一定会有所发现的。”
爷爷一直说人的心性就如同肌肉一样,是能够通过锻炼塑造其韧性的,所以这段时间的经历真的让我整个心态都发生了变化,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不再是举手无措,更多的是冷静与分析。
“周沧,你这么一说,这围楼好像真的看起来有点特别啊,你看它四周的这些屋子,无数量一下,刚好是六十间房,不知道这里头有没有什么玄机。”湘玉环绕了四周一圈,然后有点兴奋地对我说道。
六十个房间。
六十…
啊,六十甲子,这里每一个房间会不会就是代表这一年。
想到了这里,我急忙从水缸堆里走出来,然后站在边缘上开始数,我心中想着,如果水缸的数量也刚好是六十个的话,那么这院子里的水缸就一定是与这些房间有一定的关系。毕竟从瓦屋山古祠出来之后,我早已对中国古代的机关秘术深信不疑了。
但是,数了一圈却发现,这里面是六十四个水缸,与房间的数量不对应,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皱着眉头,一屁股坐在了身旁那个水缸的边缘上。
“周,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这青铜鼎的数量有什么问题吗?”安德鲁在我数水缸的时候就已经朝着我走了过来,这会儿正站在我的边上询问我道。
青铜鼎三个字出来的时候,我还是愣了一下,虽然家里一直经营着古董的生意,但真正的青铜器在市面上还是比较少见的,所以在我休学开始经营爷爷的古董店的这几年,其实是见都没见过青铜器的本尊,所有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基本上都是从书本和总见道的,因此面对这体型巨大且外光特别像水缸的这一大批青铜鼎,我真的是完完全全地将其当作是水缸。
”安德鲁,你能看得出这一片青铜鼎的年代吗?”我对着边上的安德鲁问道。
“至少在战国之前,具体的没办法说出来,这种造型的青铜器在已经出土的青铜器中从来没见过,这些青铜鼎全器以雷文为底,上饰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肩部两侧装饰双耳衔环,正面腹部下方置一首磐,这种类型的纹饰,在战国时期特别常见,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些鼎还有三条青铜足,只是没在了院子里这些砖石里面。”
安德鲁说着,蹲下身子,然后趴在青石砖地板上附耳倾听,然后示意我也趴下来。
我虽然不解,但也俯下身来趴在地面上。
“你听,有没有听到一阵阵的‘泠泠”声?”安德鲁看着我的脸然后问道。
我刚开始什么都没有听到,但是,定下神来听来一阵子之后,果真有一阵细微声响从地下传来。
这种声音,与瓦屋山柳树林中招魂幡发出的那股声响,是一样的。
“安德鲁,你怎么知道这地下有声音的?”我站起身来,盯着安德鲁说道。
“这些青铜鼎应该是一个圆腹尖足的造型,正腹下方置有一兽首,兽首的嘴里衔一铜铃,我们听到的这声响,就是从这里传出来的。它的三足以及铜铃就藏在这些地板之下。”安德鲁说道。
这个时候,张继生与湘玉也围了过来。
“我曾在一本古籍之中见到过这个围楼,按照书里描绘的画面,这些青铜鼎就是这种造型。”安德鲁继续说道。
听到了古籍,我立刻想到了在爷爷书房中见到的那本古书,不知道安德鲁所说的古籍与爷爷收藏的那一本,是否一样。
“教授,那本古籍中有没有说这围楼的出口在哪里啊?”湘玉问道。
“这围楼三层高,古籍年代太过久远了,所以很多细节都看不清楚,就只知道这围楼三层高,最顶层里面置有一瑞兽梅花纹八宝盒。”安德鲁回答道。
我心中暗想着:自己在祭祀中见到的鱼脸人怀里的蓝玉星盘,不知道是否就是放置在这只八宝盒中。
“照这么说来,这青石板的下面,应该是还有一层,所以铜铃才能够发出声音来。”老李听到这里也站起身来,神情凝重地说道。
“但是,我们的目的应该是往上走,不是往下吧。”我扫视了大家一眼,然后笑着说道。
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微微一笑,其实走到了这里,我们对彼此的目的都是心知肚明的,只是没有说破而已。
“这些青铜鼎放置在这院子中,不知道有什么功能,难道就真的只是为了兜住从隧道口掉下来的人吗?而且这青铜里面装满了水,经过了这么多年,居然一点锈迹都没有,真的是难以理解。”湘玉眼睛直直地盯着我们眼前的这一批青铜鼎说道。
“周,我总觉得这六十四个青铜鼎与中国的周易六十四卦有点联系,虽然我暂时说不出来其中具体的关系是怎样的。”安德鲁说道。
听到他这么一说,我脑海里还真的激灵了一下,六十甲子与六十四卦,还真的是有点联系,“继生,今年是什么年,用天干地支来表示的话。”
张继生站在那里正听着我和安德鲁对话发愣,听到我这么一问,也好像突然悟到些什么的表情,反正就是眼前一亮的感觉,沉思了一下然后说道:“是乙末年。”
“水风井中藏乙末,”我几乎是在张继生话刚落音的时候便脱口而出,没有任何思索。
但是,我的心路历程是这样的——如果这里的结构是根据六十甲子与周易六十四卦的原理来设计的话,那么今年是乙末年,所代表的就是井卦。
这些国学知识早在年少时就在爷爷三天两头的唠叨中,牢牢地谨记在自己的脑袋里,所以现在无论需要用到哪一部分,我都可以随时随地拎出来用。
这个时候,还真得感谢那时候拿着鞭子站在我身后逼着我背书的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