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边还有拍板和鸡娄鼓,这个雕像群,像是把所有古代中国的乐器都给搬过来那样,真是数不尽啊,还有好像是没有见过的呢。”张继生说道。
“为什么要在这陶埙巨柱之下雕刻着这样一个乐器演奏现场呢,感觉有点像秦始皇的兵马俑啊,大概是秦始皇喜欢战争,所以死后还要带着军队到底下去战斗,而修筑这个建筑的主人大概是喜欢音乐吧,所以就雕刻了这么一大批的乐师。”我有点半开玩笑地说道。
“这些奏乐石雕里面,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机关,所以我们还是小心为好,而且,你们发现没有,这里头的乐器,以笛子居多,而且,这些笛子,好像与其他的乐器有些不同。”老李飘在一尊石雕前面,语气沉重地说道。
“李大哥说得一点都没错,笛子是真的,”湘玉说道,但是她很聪明,手没有去触碰到笛子,“我不知道其他的笛子是什么样的,但是我眼前的这一根,像是贾湖骨笛。教授,您这方面比较擅长,过来看一下。”安德鲁听到湘玉这么说,便放弃了正在研究的一尊跪在地上,手里没有任何乐器的石俑,然后飘到了湘玉的边上。
“何为贾湖骨笛啊,”乐器这方面我不是很感兴趣,在古董中,我较为擅长的是陶瓷玉器以及明清家具等,所以湘玉贾湖骨笛这个词说出来,我基本上连一个概念都没有。
“贾湖骨笛是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中的一种笛子,距今有八千年以上的历史了,是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它作为一个史前神器,是中国人从蒙昧走向文明的一个标志,对之后的礼乐制度,道教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我不是说眼前的这一根就是贾湖骨笛,而是说类似于贾湖骨笛,是用丹顶鹤的尺骨管磨制细作而成的。”
“骨笛,”老李突然冷不丁地冒出这么一个词,没头没尾地接着湘玉的话从对讲机里传出来,把我吓了一跳。
“李大哥,骨笛怎么了,你也有什么发现吗?”湘玉问道。
“没有,”老李直截了当地说道。
骨笛!笛声!
老李突然间蹦出来的这两个字,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昨天晚上湖底里隐隐约约传来的笛声,还有那满湖绿色的眼睛。
昨天晚上,该不会就是这些石俑在吹奏着骨笛吧。
我想证实一下,于是就问道:“湘玉,这种笛子,是不是能够完整地吹奏出现代的七音阶乐曲呢?”
“是的呢,咦,周沧,你不是向来对音乐都不感兴趣吗?怎么突然对笛子这么有研究啦。”湘玉说道。
“没有,我随口一问。”
我口中这样回答着湘玉,但是身体里的那条魂魄早已不知道被吓得飞到哪里去了。
偏偏这个时候,不知道谁的疝气灯照射到了在我跟前那一尊石像的脸上,霎时间,那一尊石像的眼睛好像真的发绿了一瞬,然后随着光线的移开而消失了。
我忍不住四下张望,四周的雕塑群那双空洞的眼珠子,好像都落在我的身上一样,让我觉得浑身上下都不自在。
“你们看这里,这帮乐师的前面,好像还有一些匍匐跪在地面上的人俑。”张继生说道。
“走,我们游过去看看,说不定又是一个震惊的发现,”安德鲁说着,率先地往前冲。
我也跟着飘到前面去,但是心中对于笛声还有绿眼睛还是有点耿耿于怀,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总觉得昨晚那些景象其实是在预先给我一个警示,虽然我不知道对方是谁,亦或可能是超自然的东西,但是那种感觉特别的强烈。
随着小伙伴们的灯光一路看过去,这匍匐跪在地上的人俑,看起来有上百个,都是依照人体的比例雕刻而成的,眉目之间栩栩如生,那些微翘的衣角,甚至让人错觉身边正有清风拂过呢。
“各位,这里有一个问题,不知你们发现了没有。”
我突然间觉得老李好像与陈默有一些说不出来的相似,就如刚刚我们大家伙一起跑去看那些匍匐跪在地上的人俑时,这家伙就一个人停留在那帮乐师的队伍里,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李大哥,你发现了什么是吗?”湘玉问道。
“我们可以看到,眼前的这些石雕,其材质应该是古汉白玉,而且都是参照人体的正常比例雕刻而成的,所以,这些雕塑的重量应该是非常大的,我刚刚在乐师队伍里测探了一下,那些乐师的脚下不是实地,任然是淤泥层。因而,你们有没有想到,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能够让这些雕塑屹立在这些淤泥之中,且千百年来不会挪动位置呢。”老李的语调没有明显的起伏,能够现象得出他是一脸平静地说出这段话的。
“这确实是没办法用现代力学来解释,而且这水底还有暗涌,所以,这些石雕如果没有固定在平实的地表之上,如何保持这样千年不倒的状态,确实是一个谜团啊。”张继生说道。
“这会不会跟这里的时空扭曲有关系呢?”安德鲁说道。
“时空扭曲是维度上的问题,我们现在在讨论的这个,我觉得应该是更倾向于重力的问题。”张继生辩解道。
反正不管是时空扭曲还是重力,这些都不是我能参与讨论的,所以,我和老李一直没有出声。
“周家小哥,前面还有东西,我们过去看看。”老李突然说道。
“哈,这最前面的,居然是一群动物的雕塑,这有点不符合常理吧,怎么人还排在动物的后面啊。”我笑着说道。“难不成,这些其实是修筑这个建筑群的主人所养的宠物。”
“不是宠物,这是一副百兽率舞的群雕,你看前面这一批马,它口中咬着一个杯子,这是衔杯敬酒呢,”老李说着,突然停了下来,然后又说道:“难道,这些数量数量庞大且雕工精细的雕塑,是在为祭祀服务的。”
听到祭祀两个字,我的心重重地往下一掉,随即又反弹起来,咚咚咚地几乎要跳出胸前那样。
一时间,鱼脸人祭祀时那无数种乐器同时演奏的声音,又依稀出现在自己的耳边,让我有种将要魂飞魄散的感觉。
第九十四章 消失的祭台
“祭祀,老李,你说的是什么祭祀呢?”
一听到祭祀这个词,安德鲁最先反应过来,他一个箭速就冲到我们这边来。
老李原本就不喜欢安德鲁,再加上他刚刚为了保命硬是拉住我的腿,他现在基本上与他连脸皮都给撕破了,所以他根本不想理会安德鲁。
这个时候,湘玉张继生他们也都有了过来,在百兽率舞的石雕群上面飘着。
“李大哥,你刚刚说这些石雕是在为祭祀服务的,难道这里是一个祭祀场吗?”湘玉的声音细细的,让人听了都没办法拒绝回答他。
“老李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因为我们古代祭祀都有献乐和献舞,还有这些匍匐在地上的石俑,也可能是祭祀的一种仪式。只是,这些陶埙巨柱的作用是什么,就有点不可而知,因为如果是在这里祭祀的话,那么肯定是在鄱阳湖还没有形成之前,应该没有一个民族会在水底下举行祭祀仪式吧。这样的话,就没有了水底的暗涌流过陶埙让其震动从而产生声音这一说法,那么,是谁能够吹得动造型如此巨大的陶埙呢?”我将心中的疑惑说出来。
“周沧,你难道忘了吗?我们第一次到老爷庙的时候,庙祝就曾与我们说过,这鄱阳湖中住着的,是鱼凫王的后人,他们就能够在水中生活。”张继生提醒道。
这一提醒,让我瞬间就想起来鱼脸人,他们脸上奇怪的造型,会不会就是因为要在水里呼吸,那两个在脸颊两侧我一直以为是鱼尾巴呈现出类似于三角形的器官,会不会不是鱼尾巴,而是鱼头,里面藏着鱼鳃。
想到这里,我记起来在瓦屋山中,王之水曾多次提出古祠可能是蚕丛的后人为了祭祀他而建造的。
古蜀文明自岷江上游兴起,传说蜀人起源于蜀山氏,从蚕丛氏称王开始,历经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五个氏族的统治,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古蜀国拥有发达的青铜冶炼技术、成熟的黄金加工技术,同时也是一个巫术色彩浓厚的国家。
难不成,瓦屋山古祠、老爷庙水域底下的古建筑群,真的跟古蜀国有着内在的联系?但是,奶奶娘家的家族,又为何会牵涉其中呢?这一点又说不通啊。
如果说古蜀国、瓦屋山、鄱阳湖同属于长江流域,但是奶奶的出身是在云南,这与长江流域可是连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呢?
还是,这其中我又忽略了什么重要的信息,亦或者最关键的那部分信息,被人有意地掩盖起来了呢。
“周沧,周沧,”正当我在给自己头脑风暴的时候,在我身边的湘玉突然急切地喊了我两声。
“怎么了?”我有点疑惑地问道,毕竟,这周围目前看起来,是风平浪静的样子。
“我们刚刚围着狼牙石柱绕圈圈的时候,你见到过这里有一道长阶梯吗?”湘玉说道,用手指着前面。
我抬起头来,顺着疝气灯光速照耀着的前方往前望了过去,果真,在我们面前的那一面石柱上,有一道笔直向上的长阶梯。
这一瞬间,我甚至有种错觉,我长梦中的那一个祭台,好像是被搬到了这里来了。
“奇怪,这道阶梯是凭空出现的,会不会是我们触碰到了什么机关呢?”安德鲁说道。
“湘玉,你刚刚是不是碰了那根骨笛。”张继生突然问道。
“我就擦拭了一下上面的淤泥,只是想确认一下是不是骨笛而已。”湘玉一下子就慌张了,像是做错了天大的事一样。
不知道有谁安慰了湘玉一句,而我始终没有开口,因为这个时候,我的注意力,已经完全在这道阶梯上面了。
我不自觉地飘了过去,想从细节上确认这道阶梯与我在长梦中走上去的那一道,是否一样的。
阶梯是用一块巨大的汉白玉石头雕刻而成的,每一层阶梯的两边都有一个兽头石镇,上面雕刻着鸟身怪兽,怪兽的边上,是祥云图案。
我顺着阶梯往上飘,阶梯的尽头,一只黑色的石雕蚣蝮立在最上层那一个阶梯的正中间。
“周家小哥,你在干嘛呢,等一下我。”老李见我已经飘到了石柱的顶上,不由得紧追上来。
大概是听到了老李在喊我,其他人也跟在其身后上来了。
我没有理会老李,心中已经被那个长梦牵引着往前走了,但是,阶梯的尽头,居然是一个巨大的坑洞,被那些巨大的陶埙围在中间。
“怎么会这样,这些石柱明显的作用就是在支撑这什么东西的,为何到了这上面,反而是空的呢。”张继生说道。
其实,觉得最为凌乱的,应该是我,这前面的一切都与长梦中所见到的一模一样,为何这最关键的部分,就没有了呢?
“周,你刚刚一直往这上面飘,是不是发现了什么?”安德鲁问道。
“老李说得没错,这里所呈现出来的,是一个祭祀的场景,但是不知为何,这八边形锥柱上面的祭台不见了。”我觉得有点晕,不知道是不是刚刚用脑过度了。
“祭台,什么祭台,周沧,你不要跟我说,你来过这里啊。”张继生用一种夸张的语气说道。
“我没有来过这里,但我知道它长什么样的,”我说着,没有进行任何的思索,就往一团乌黑的坑洞下面沉下去。
我觉得还没有往下潜多深,祭台就从黑暗中浮现出来。
果真,祭台上的摆设,与我在长梦中所见到的,几乎一样。
只是,长梦之中的祭台,看起来神秘莫测,而眼前这座祭台,感觉像是历经了岁月的磨难,已经斑驳不堪。
“周,你是有神机妙算吗?居然知道这洞里藏着一座祭台。”安德鲁大概是觉得特别神奇,所以一下到祭台,就闲不住,飘过来飘过去的,对上面的任何东西都特别感兴趣,但是又像是惧怕里面有机关,因此只用眼看,不敢动手。
我走到祭台前面,用手抚摸着上面的须弥座,感觉和鱼脸人坐在祭台上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可是现在,这上面已满是青苔。
眼前的这两个须弥座的顶端浮雕着饱满的双瓣莲花,往下雕四条首尾相衔的蟠龙,底座四壁浅浮雕波状缠枝忍冬纹和姿态各异的伎乐人,在长梦之中,我的整个人都处在于一种特别紧张的状态下,因此对于祭台的一切都没有心思去仔细观察,所以,虽然坐在须弥座之上,但是直到此刻,我才感受到它的精致大气。
就当我还沉浸在祭台上这些石雕的精美之中时,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让我瞬间吓了一跳,心中居然有一种怕啥来啥的念头。
这一阵笛声,与我昨晚在老爷庙的厨房中所听到的那个笛声,是同一首曲子。
“周家小哥,情况有点不妙,要多加小心,”老李的话从对讲机中传来。
“老李,这笛声与昨晚~”
“是的,所以,一切小心就对了,我怕会生变故。”
“你们在说什么啊,怎么我一句都没有听懂。”张继生问道。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发现了在张继生背后的那根陶埙柱上,出现了一双幽绿色的眼睛。
第九十五章 青蛇
还不到半分钟的时间,整一圈的陶埙上就已经密密麻麻地贴满了那些幽绿色的眼睛,如同幽灵般盯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
“它们是什么,是鬼吗?”湘玉已经变了音色的话从对讲机中传来,将原本就已经紧张得不行的气氛一下子拉升至顶点。
看到这幅情景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人骨鬼皮怪,因为在古塔之中,这些东西也是突然之间从塔壁之上钻出来的。
说真的,我倒希望它们是人骨鬼皮怪,因为至少那些东西不会伤害人。
可事实上证明,我说太天真了,只听到老李大喊了一声:“周家小哥,”之后,一条青蛇出现在我的视线之中,它以我为目标,用一种极快的速度朝着我冲了过来。
青蛇的个头比普通的蛇要大出好几倍,但是又没有蟒蛇那么粗壮。它通身发绿,那是一种罕见的黛青色,在墨褐色的湖水中,泛着幽幽的光。它的绿似乎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就连吐出来的信子,也是那般颜色。
眼看张着虎盆大口的青蛇与我的距离不断的缩小,我居然忘记了该如何躲闪,反而在心中翻腾着“这下子肯定是难逃一死”了这样的想法。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老李像是坐上了光速一样,一个瞬间,就到了我的跟前,他用手将我一拉,使得我整个人往下一沉,头部躲过了青蛇的攻击。
“好险、好险,”我被吓得气喘吁吁,如果老李再慢一秒的话,我的脖子在应该已经成了青蛇的标靶了。
直至此时,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好几条青蛇在纠缠着,幸好是在水中,人比在地面上灵敏很多,左右上下都能够躲闪。
不知道是青蛇在水中待久了,所以动作迟缓,还是它们有意要放我们一把,反正这几个回合下来,青蛇基本上没有在我们身上留下了致命的伤口,但是,也没打算要让我们走,就是这样与我们周旋着,感觉想要将我们困在这坑洞之中的样子。
我们已经将身上携带的短军刀取出来了,但是,这种眼前这种情形之下,短刀其实起不到什么作用的,只能是个心理安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