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763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且在现实利益摆在眼前,那自然是要想尽办法拿回来。
  再有,大航海时代,西方商业民族为了发财是一波一波的探索新的区域,
  但东方农业民族缺少这样的原始动力。
  台、吕两地都是农业种植地,所以现在看起来抢占这些地方还有站得住脚的理由,可再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此一来,朱厚照打下的疆域就是再大,人不够,总归是个问题。
  就是你守不住。
  所以他需要用这种人为的办法来进行补充。
  理由充分,操作可行,朱厚照就把话说明了,“张阁老,两日后你要拿出更细致的办法出来。不过这件事也可以定下来了,从现在开始,未来的两年内,大陆区域要向台湾输送人口十万,向吕宋输送人口二十万!至于台、吕两地耗费的银两,让两地总督府报个数字上来,由朝廷统一给予拨付!”
  人口分布不平衡,
  这是现在大明面对的一个很重大的问题。
  “是,臣等遵旨。”
  张璁、顾人仪、王廷相三人一道走出乾清宫。
  不管张璁被怎么弹劾,但他毕竟是首辅。
  而且官银走私一案他不仅平稳度过,现在圣宠似乎也没减弱多少。
  “张阁老。”
  顾人仪多走两步追了上去。
  张璁转身,“义山有事?”
  顾人仪拱手,“阁老准备如何做?需知这道旨意下去,一个不慎便会引起民间极大的怨愤。”
  “我正要去医馆,义山陪我一起吧。路上说。”
  “医馆?”
  张璁皱眉说:“愿意这样远离故土的,大部分都是灾民。他们的身体条件大多不好,长距离的海上运输要为他们备好足够的药品。”
  顾人仪已经很了解他了,心道他果然已经在想具体的办法了。
  这就是天子喜欢他的原有所在。
  抽回心思,他说道:“可阁老刚刚不是说运用民间力量吗?”
  “是啊,但朝廷也可以规定进行这种运输业务的船只必须要配有哪几种药物……”
  两人讨论的声音越来越远。
  而回到朱厚照这里,他其实也是收到了朱凤正式下令清剿的奏报,所以知道吕宋大事可定,大陆则要开始做些准备。
  至于吕宋国王苏莱曼二世,已经不在他的考虑之中。
  他虽然不会像西方人那样,到了一个新地方就把人家的原住民全部杀了,但是吕宋岛的汉化势在必行。
  语言、文字、货币、官制……全部按照大明的习惯来。
  至于土著和大明人,那就是长期融合了。
  只要说汉话、写汉字,守汉礼,那就是咱自己人。就算后世,有的民族也和传统汉人相貌有所差别,那又如何?
  现在看来,包括殖民思想在内各种条件的准备都已逐渐成熟,仿佛是爆发的前夜。
  所以,是该梳理军制,逐渐南下了。


第八百六十五章 马到成功
  正德二十年,河套地区已经不仅仅包含最早的前套和后套平原。
  从朔方镇往北二百里,都可以算作明朝的控制区域。
  只不过这里的地形条件已经开始恶化,不仅仅是阴山山脉的阻隔,而且蒙古高原的戈壁、草原也已经不再适合农耕。
  自然的,也就没有办法在这里进行屯田、耕种和筑城防守。
  自然环境决定了生产方式。
  从陆军学院延续出来的军事思想,是选择用游牧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来达到控制这片区域的目的。
  而从朝堂上传递出的政治思想,则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多封众建。
  这和汉代的推恩令很像,多封众建的意思,就是以中央王朝的权威在一片草原上划分出多个不同部落,以分散草原人的力量,使得他们不能够统一对外。
  河套地区向北的漠南蒙古原来被鞑靼部所占据,现在被大明分封给了亦不剌部、土默特部和鄂尔多斯部。
  亦不剌部有遣女入宫为妃的前例,
  之后土默特部和鄂尔多斯部首领也都分别送了女子入宫。
  朱厚照照单全收,并册封为妃。
  这有点类似清代的处置办法,效果不错,所以自然是拿来主义。
  而他的拿来主义有个前提——这一切还是武功伯马荣给打出来的。
  目前来看,河西走廊和新疆吐鲁番、伊犁地区都是汉人直接统治,不过在河西走廊的西南和东北两个方向,朝廷也同样分封了诸多小部落,并加强了对这些部落的管控。
  按照现在的规矩,这些地方的兵马从流程上来说应该直接分属他的地方官统一节制。
  就像马荣,如果战事需要,他可以依照圣旨调动他北边的三个部落的兵马随他出征,这些蒙古部落不得拒绝。
  同理,如果域外势力要侵犯他们,他们也可以向朝廷求助。
  当年远征南疆叶尔羌汗国,这些地方都是出兵的。
  现在朝廷又将目光盯在了更西边的哈萨克汗国身上,
  一旦战事开始,除了新疆,马荣这里大概也要派一路兵马沿着草原地带东进。
  在亚欧大陆之上,有一条从东亚到东欧横贯东西几千里的连续草原地带,几千年来,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都曾沿着这个草原带东征西讨,写下了本民族的史诗与荣耀。
  可惜汉人出战太需要补给,所以论打得远,那是根本比不上这帮骑在马上的民族。
  关于这一点,马荣已经在考虑了。
  按照陆军学院的整体建军思想,大明也要开始建设游牧骑兵。
  如果力量足够,马荣完全可以带着这些兵马,再让蒙古诸部落出人,这样一路征西大军不就出来了?
  正好,九月中旬时,皇帝的圣旨来了,说是有紧要军务,要他轻骑入京。
  他准备趁着这个机会和皇帝详细禀报一番。
  所以连续几日在总督府内闭门谢客,一个武将开始耍起了文墨。
  九月二十六日,他基本整理了出来,随后和自己的副将左政交代了一下域内事务。
  而来离开前,他还有最后一个地方要去。
  说起来,前些年还有蒙古部落不老实,但这三年,尤其是这一年多来,朝廷分别封了这些蒙古王爷草地以后,一下子就平静下来了。
  这种马放南山的感觉让他浑身难受。
  他才三十多岁,可不想就这样等待着自己变老。
  而他念念不忘的城外开拓的广阔的养马场。
  既然要借鉴游牧民族的一些作战方式,那么对马匹的重视一样要跟上。
  某种程度上,一个蒙古部落的实力,很大程度反应在他所拥有的马匹数量上。
  从正德九年开始,朝廷在朔方镇先后设立两处官牧马场,规格都是上苑,每个马场每年可产马匹八千匹。
  战事不频繁的时候,压根用不到这么多战马,
  最初呢,就是卖掉回本,毕竟朝廷要组建骑兵,民间也要用马,但正德十五年后,随着整个国家的马匹数量增长,他们这里其实也很难卖出去了。
  于是马场的经营状况不好,这里的人员、维护、马厩等各种设施的费用都是朝廷拨款。
  相当于就是养着。
  战马就是这个特征,想要维持,就要花钱。
  可以理解为军费的一部分,因为战马,就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武器。
  不过好处是,马荣可以精心挑选最好的马匹给他的士兵。
  这两处马场就在朔方城外东北方向,且分别有两个千户所驻扎防守,朝廷起的名字当地人不爱用,时间长了就以新马场、旧马场来替代。
  新,就是后建的。
  马荣来到这片原野之上,从山坡到坡下平地,这一整片区域都分布着马匹,最为壮观的时候就是它们全力奔跑。
  那轰隆声,七八里地以外都能听到。
  “参见部堂大人!”
  当地的马场负责人也是一名军人,他远远的就看到总督带着数十骑飞奔而来,扬起的尘土都飘了三层楼高了。
  “起来吧。”马荣跳下马来,也不和他客套,“老杨,出十个人,挑十匹最好的战马随本将入京。”
  这名粗犷汉子身居这个要职,也是马荣多年属下了,名为杨贺。
  “是!”杨贺转身领路,“部堂大人什么时候回京?”
  “三日后,用心点挑啊。这些马是我要献给皇上的。皇上一向关心马场,万一看出什么纰漏,这可不是小事。”
  杨贺龇牙笑着,脸上的皮肤因为干燥而有些皴,“部堂大人放心,属下这辈子就和马熟,好马坏马还能瞧不出来?”
  “行。”
  马荣也是投皇帝所好。
  皇帝就是爱马之人。
  所以这几年他只要入京,都会挑选良马敬献。
  而且每次都是二十匹。
  朱厚照拿来干啥?
  一个是自己和他的儿子骑,另外一个就是赏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7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3/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