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578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皇帝拍拍手,视线掠过日本国、琉球国、朝鲜国、吕宋国等诸国使臣的脸,“朕话讲话,你们谁赞成?谁反对?”
  这实际上并不是过分的要求。前提都说了,不违法嘛。
  吕宋国使臣,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名为利荣,他问道:“大皇帝陛下,若是我国无法保证一次杀人事件都不出,不知能否得到大明的谅解。”
  朱厚照笑着道:“出了恶性的事件,你们国王要亲自过问,亲自去查凶手是谁,查到了,最好能送到京师,这样朕好给死者家属一个交代。若是时常发生恶性事件,你们确实无法维持安定,那么可以让你们国王修书一封,咱们既然友好相处,相互帮助也是应该的。朕可以派兵,帮助你们稳定局势。如果你们既不查案、也不修书求助,与此同时朕的子民总是在那里出问题,那你们是让朕没有退路了。你明白了吗?”
  “明白了。”使臣也不傻的,这种冠冕堂皇的话,怎么能轻易相信?
  “好了,还有不同意见吗?”
  朱厚照左右再看一遍,又等了一会儿,没人说话,“好。看来朕这两点意见还是深入人心的。从今往后,咱们各国该贸易的就好好贸易,以和为贵,睦邻友好,方为正途。朕有些乏了,你们尽兴就好。”
  皇帝起身,同时嘱咐身边的人,把哈密派来的使臣阿麻黑给他找过来。
  天子往紫光阁后殿人少的地方去,他与王芷在前,阿麻黑和尤址在后,等到了房间里,皇帝推开窗,一边赏着烟花,一边慢慢等着。
  “臣哈密使臣阿麻黑参见大皇帝陛下。”
  “唉。”朱厚照双手交叉抱胸,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你是他的下属,你和朕说。拜牙即的脑子里都是什么,他是不是不想过了?”
  使臣差点没吓一个踉跄,“大皇帝陛下……误会了。忠顺王还是心中记挂朝廷的,也始终忠于陛下。”
  “你既然这么说,那朕就信。不过不要做出的事情和你们说的不一样。知道么?”
  “下臣明白。”
  “行,去吧。”
  “是。”
  人走之后,刚说完信的皇帝转头就对王芷讲,“你觉得先收拾他们如何?”
  “只派一个将军,两卫骑兵,足矣。”
  朱厚照点头,“西域可是比陕西和河套更好的养马之地啊。祖宗开疆拓土,将那里都纳入了版图,做子孙的,不能越守国越小。”
  “陛下治理的大明,国泰民安,兵强马壮,现如今已经是万国来朝了。”
  “是,但还不够。”


第六百三十七章 万国来朝(三)
  诸国的使臣之中,唯有满剌加国使臣诚意最足,因为他带来了诏书和诰印,这都是永乐皇帝赐予他们的,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明朝官方自己也有记录。
  因为永乐元年,满剌加国的缔造者拜里米拉苏跟随过一个叫尹庆的人来到京师拜见朱棣。
  这个尹庆是在郑和之前代表明朝出使的太监,他分别在永乐元年和三年出使过满剌加国、苏门答腊国等。
  拜里米拉苏当然也不是心向中原,而是因为他的国家刚刚建立,为了求存,他必须每年交纳40两黄金给暹罗国,而南面又有满者伯夷国的威胁,所以他才寻求域外国家的支持,这就和今天的蒙古国夹在中俄之间,总是要和另一个强权国家眉来眼去一个道理。
  后来在15世纪的上半世纪,因为和明朝的良好政治关系,而明朝又有强大的郑和舰队七下西洋,所以满剌加国也就是今天的马六甲走向了和平与繁荣。
  当然,明朝的影响力只是一部分,满剌加国的国王自身励精图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宣德以后,明朝也迅速走向衰落。好在15世纪的下半世纪,满剌加国迎来她的第四代君主,他拒绝向暹罗继续纳贡,并在战争中击败暹罗。
  当时郑和舰队已经绝迹于海洋,但满加剌国利用了郑和舰队建立起来的贸易网络,所以在下半世纪,满剌加国迎来了鼎盛时期。
  不过当在这个鼎盛之下也有黑影。同期的西方人在15世纪开始了大航海时代,第一任葡属印度总督将葡萄牙人的活动足迹带到印度洋沿岸,第二任比第一任更加的具有扩张性,他设计了把穆斯林完全从香料贸易中排挤出去、并控制3500英里印度洋的计划。
  可以说经历了几十年的初期酝酿,到目前的正德五年(1510年),西方人已经向东方伸出了魔爪。
  所谓穆斯林,就包含满剌加国,因为它并没有选择儒家文化,而是选择了穆斯林文化。
  而香料贸易的原料地香料群岛,就是东南亚的大部分岛屿,包括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岛屿、婆罗洲、西里伯斯、爪哇、新几内亚及苏门答腊几座主要岛屿。
  香料贸易的利润实在惊人,西方人早就想寻找到香料群岛、自己掌控这条贸易线了。
  所以在这种侵略政策之下,繁荣的满剌加自然是首要目标,而且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让葡萄牙人垂涎三尺。
  可以说控制了这里,就控制了香料贸易。
  正德元年,明朝忽然放开海禁,这件事起初在满剌加国并没有引起特别的重视,无非就是每年多来几艘明朝的商船。
  量不大,更没有军队,所以一切平静。
  但是1509年,也就是正德四年,葡萄人开始抵达满剌加国,这些西方人准备不足,被满剌加国猛烈的袭击击退。
  不过来往贸易的船只带来的各种消息都表明,葡萄牙人不会轻易放弃对他们的入侵,具体的军事准备行动都在进行中,印度总督也一直在宣扬,满剌加国人不能这样拒绝他们。
  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明人的重新回归,满剌加国才在今年派遣使者前往大明。
  实际上,就在1511年,葡属印度总督阿尔布克尔克就率领一支由18艘舰船、1200名葡萄牙士兵及200多名马尔巴拉援兵组成的舰队到达马六甲。他们向满剌加国提出了释放战俘、赔偿以及割让一块土地来修建要塞的要求,并引发激烈的战争。
  这个事件最终导致了满剌加国的灭亡。
  所以说外国使者的诚意,都是来自于严峻的形势。
  而非常非常凑巧的是,朱厚照这个后世来客虽然不了解很多边缘小国的历史,但他却在前世看一些南洋历史文章的时候刷到过葡萄牙人和满加剌国的战争。
  总得记住一样吧?
  这就是先知的好处。
  这位叫利亚沙使臣在宴席间隙特地找到朱厚照,详细禀报了母国的现实情况,基本和朱厚照的记忆相契合。
  利亚沙也在宁波看到了明朝所建造的两千料大船,他见大皇帝在思索犹豫,于是又出声,“大皇帝陛下如果觉得有不便之处,下臣可以代苏丹向大明购买在宁波的大船,请求大皇帝陛下准允!”
  朱厚照其实是在等靳贵把实录拿来,“朕记得永乐元年,你们初代君主就曾向我的先辈们进贡,太宗实录记载的更为清楚,永乐九年,满剌加国王拜里米拉苏还曾率领妻子、陪臣来到京师?这朕倒不知道。”
  利亚沙满口称喜,“正如大皇帝陛下所说,满剌加国苏丹和大明是世代友好。”
  “国王……苏丹,你们原来叫国王,现在叫苏丹?”
  利亚沙一顿,还是点头,“是,我国现任苏丹是苏丹马哈茂德沙阿。”
  苏丹,是穆斯林文化中首领的意思。
  “朕还是觉得叫国王顺口,苏丹听都听不懂。不过正如你所说,我们两国世代友好,这是你们的决定,朕不会横加干涉。至于你说的要大明出兵防备佛郎机人,依朕看,大的原则上没有问题。不过满加剌国离大明太远,即便是两千料的大船,也只能乘坐两三百人,所以三两年之内,是做不到有效的帮助的,这一节你要清楚。”
  朱厚照知道他1511年要出事,所以才要拖他一会儿,实际上把各种商船全都征用,往那里运个几千士兵也不是做不到。当然,成本也高就是了。
  最关键的是锦上添花,永远不如雪中送炭。
  你不让他经历一次灭国的恐惧,他就不知道大明对他的帮助有多大。
  利亚沙当然也能察觉皇帝话中的漏洞,所以他提议道:“只需要大皇帝陛下派遣二十艘舰船就可以了,抵御佛郎机人,我们满加剌国是有三万士兵可以作战!下臣听说大皇帝陛下的船厂第一批要建造三十艘舰船,这完全足够了。”
  朱厚照也不慌,他言道:“三十艘不是一两天就造得出来的,即便造出来也还要招募数量足够、又敢于作战的士兵,并对他们进行训练,如此才有战斗力,否则就是送朕的士兵去死。此外,我大明海疆万里,三十艘于自身还是杯水车薪呢。”
  利亚沙一听立马就急了。
  朱厚照抬手,示意他稍缓,“大明与满剌加的世代友谊朕不会忘记,你说要求援,朕答应你,三年五年,肯定做得到。你实在等不及要购船,朕也答应你。大明的船厂现在是自负盈亏,他们亏了钱,朝廷是不补的。所以你只要在价钱上说服平海伯,朕不会有意见。甚至朕也可以颁发谕旨,再次强调满剌加国是大明属国,任何人不得擅自侵犯。这,还不够吗?”
  平海伯就在旁边,也是他领得人过来,他劝说到:“利亚沙,赶快谢恩吧,陛下已经在尽力帮助贵国了。”
  没办法,利亚沙只能跪地叩头。
  朱厚照则要狠下心,这样操作,满加剌国自然会死更多的人,因为他们要和葡萄牙人拼得更惨,但从来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他不可能在这种时候释放可笑而愚蠢的仁慈。
  利亚沙退下以后,平海伯仍留下。皇帝本来笑眯眯的眼神很快拉了下来,看得梅可甲心中一颤。
  “干嘛让他知道大明船厂准确的造船数量?”


第六百三十八章 万国来朝(四)
  梅可甲被皇帝质问的一时无言,主要先前也没有人说不可以。
  所以朱厚照也没责怪他过甚,只讲了一个简单地道理,“他知道了,以后所有人都知道了,南洋诸国甚至佛郎机人也都算得清楚大明能建造的战舰数量。可我们知道他们有几艘船、几个兵、几个港口吗?”
  梅可甲明白过了,“臣明白了,以后臣便将战舰数量列为保密内容。”
  “还有造船的技术,每一个零部件的图纸都要封存,没有相应的权限不得查阅。另外,那些造船的工人你想过没有?朕今日是答应了他们的,若是不答应他们,他们会不会暗地里用重金利诱大明的工匠?那些没提出够船的日本人,有没有也动了这些心思?”
  这些问题都说出来,梅可甲顿时觉得有些严重了,不怪皇帝忽然要对他严厉起来。
  “记着朕的一句话,国与国,既要相合,也会相争。海禁开驰以后,与大明接触的国家会数不胜数,不会每一个国家都像满剌加一般因为需要大明的帮助而对大明友好,有的国家,也满是狼子野心之辈。”
  梅可甲作揖,“陛下今日教诲,发人深省,臣必当铭记于心。”
  “嗯。”朱厚照点点头,“今天盛会之日,朕便不说太多。你也去热闹吧。”
  “是,微臣告退。”
  他走之后,朱厚照立马往边上,上楼梯,并对王芷说:“随朕来。”
  紫光阁是上下两层的建筑,所以他要去的是二楼。
  人在高处,能更清晰的看到下面的热闹景象,臣子们相互敬酒作乐,平台上舞女身姿翩翩翻飞,而时不时爆起的烟花又能将宴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登基五年了。
  朱厚照仰着头,烟花的炫彩灯光映照他的脸庞。
  王芷偷偷瞄着,却不知皇帝在想什么。
  朱厚照其实是在回忆,他回忆起了自己刚刚穿越那会儿,仗着弘治皇帝对自己的放任和宠爱而屡屡做出大胆之事,他在想,弘治皇帝应该能在天上看到他。
  他在心里对弘治说:父皇,希望你可能看到今日的大明,儿子没有辜负你的期望。
  他也想对明太祖朱元璋说:我虽在心理认同上并不觉得自己姓朱,但好歹身上血脉还是朱家的血脉,所以你在天上不必发怒,你且等我再干几年,好把一个比洪武还要强盛的时代交代你的子孙手上。
  他还想对明太宗朱棣说:你通运河、征漠北、下西洋,作为帝王追击蒙古败军至狼居胥山下,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然后勒石记功凯旋还朝。朱家自己人还记着你手上沾了宗族之血,但对于我们这等普通的汉人而言,你就是伟大的帝王。
  这样想着想着,朱厚照心中忽然无限感慨,充满了穿透历史的豪情与兴奋。不自觉的,他闭上眼,似乎能看到先代那些伟大的帝王,能看到秦军压城,能看到汉军威武,能看到唐军屹立。
  砰!
  砰!!
  烟花升起,在紫光阁的上方盛开。
  皇帝睁开眼睛又能看到身边站着的美人,这一次他没有丝毫的阻滞,极为自然的去拉上王芷的洁白素手。
  姑娘家不习惯于在众目睽睽之下有这样的举动,不过她无法拒绝皇帝,只能害起羞,低下头,任君施为。
  ……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5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8/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