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奇书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嫡长子_分节阅读_第537节
小说作者:皇家雇佣猫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20:00:16
  恩威、恩威,作为皇帝的确需要施恩于天下,但是不能光施恩,不降威。所以古人才说恩威分明,这样下面的人才知道服从。
  实际上朝廷练了骑兵、又屯兵于河套,对鞑靼的作战也胜了两仗,在可预见的未来之内,边军的人数和卫所都可以削减。
  说起来有些大胆,但事实是,在没有朱厚照以前,大明九边陈兵百万一样被撵着打,养这么多人有什么用啊?
  所以不管是流放还是杀头,朱厚照都会照准,蓟州本身也可以不要那么多兵马。
  留下部分人,更有利于现有资源的分配。
  朱厚照就是不明白这个杨尚义是怎么一回事,或许是安逸的日子过得太久有些松懈了。让他根本没有一种京师东大门很放心的感觉。
  杨一清侧身,王炳向前两步,“臣奉旨处理蓟州清屯诸事,却不想闹出了遵化兵变之事,此事是臣疏忽失职,请陛下降罪责罚!”
  “王阁老平身。朕虽然被人背后说了严苛二字,但朕不是不讲道理的人,蓟州情形你往日并不掌握,那些乱兵跟你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人本就是有善有恶,不能天下出了几个恶人,朕就让自己的心腹大臣跟着担罪吧?起来,朕没糊涂到那个地步。”
  王炳听了几句温言,脸上的温度算是降了些。
  其实这是一场戏,他捧着皇帝,皇帝也不会真的拿他如何。
  “陛下恩赏分明,老臣感佩莫名!”
  其实原本负责此事的大臣们心里头都有些担忧,若是在自己的手里有什么变故,那还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现在皇帝能宽宥这一点,这压力小得多了。
  实际上,在蓟州出事的同时,
  宣府、大同已经开始较大规模的调换各卫所将校,西边是王守仁领兵回援,东边蓟州被朝廷禁军按在一处打,本身他们这两个地方也会有京营过来。
  可以说是有软有硬,朝廷这次就是强压着要他们完成屯田的清理。
  宣府总兵杨兴、大同总兵石奉也不能安心在衙门里闲坐了,本部的兵马粮草全都备了个齐,自个儿都打起了十二分的心思防范下面的人暗中起事。
  石奉发明了特别的办法,一是各级将校在这段时间必须在岗,无令不得胡乱窜动、离开自己辖地,总兵看住副将、副将看住指挥使,并且有个更绝的,他要求指挥使每两日上报千户、百户是否在自己的地方。
  将来哪里出事,他就追究哪个指挥使。
  这是大明防范宗室越级入京奏事的时候采取的办法,因为朝廷光下旨意没有用,于是下令地方官对本辖地内的宗室进行点卯,点卯不到者,是有相应处罚的,基本上就是坐牢。
  此时借鉴过来用,倒也不错。
  大同的这个办法虽然有些一刀切,但是确实切断了各个卫所之间的相互联系,即便出事,那是一个地方出事,其他地方不能和它形成联系,弄成像蓟州那样。
  第二个办法,石奉下令,大同镇各处兵马除非得其手令,否则任何人不能调动。其三,府库、粮仓这些地方则加了里三层外三层的把守。
  他自己则带着人马到几个清屯有阻力的地方去。
  如此严防死守,基本就差把连坐法拿过来用了。
  如此,他才敢向皇帝上奏疏,说大同无事。
  ……
  乾清宫。
  张璁在內侍的带领下前来拜见皇帝。
  他这几日其实是沉寂了不少,不像原来负责宁夏的时候,朝中上下不少人关注着他。
  这份沉寂其实和张璁的本意不符,所以他自己给皇帝上了一份谏言。
  入宫的时候,皇帝正背对着他,站在一张桌子前摆弄着什么。
  “微臣张璁,参见陛下。”
  “时近年关,本想过年以后再召见你。不过朕看你言辞恳切,不忍拖你几日。秉用,当初派你去宁夏就是个人见人躲的活儿,现在八镇齐上,朝中上下反对之声从未消失,你仍愿意再出山吗?”
  张璁从宁夏回来以后就换上了圆领红袍的官服,他三十六七的年纪,却在今年时来运转忽然走上高位,而随着位置增长的,还有他按捺不住的野心。
  如果没什么机会,那倒也算了。但皇帝推行清理军屯这事,是不顾朝堂中的反对声音,用兵、用刀开路,其决心可见一斑。
  他相信,哪怕是皇帝也会在这种时候感觉到一定程度的无力感,所以他要在此时助力。
  过往的经历让他明白一些事情,官场上,有的时候就是一次对的投机,立马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臣也知趋利避害,但陛下赐厚恩于臣,若是不为陛下赴汤蹈火,臣岂不为非人耶?”
  朱厚照在心里暂时按下张璁在麻斌事件上犯下的微小错误,决意以此时的大局为重。
  “过年后吧。过年以后,你以右副都御使之职担朕亲使,赴各镇督办清屯事宜。朕已经派了锦衣卫作为第一轮,你为第二轮,第一轮要见血的,而且眼下天气苦寒,锦衣卫的人受得了,你这个文弱书生啊,还是现在先在京里过了冬再说。”
  “是!臣领旨谢恩!”
  “起来吧,到朕身边来。”
  朱厚照搓着手,把刚刚在桌上理了半天的东西也拿给他看。
  张璁双手接过,尽显恭敬。
  “陛下,这是……宝船?”
  他们捧在手里的是一个木制宝船的模型。
  “这是平海伯给朕的新玩意儿。”朱厚照指着说道:“现在各地所用的战船都是四百料的座船,船长8丈6尺,宽1丈7尺,带双桅,用能用,太小了些。这个新玩意儿是两千料的大宝船,总长有21丈,宽4丈余,每艘船可装铜铁铳炮4座,火器百余支,不算舵工、火长、民稍这类人员,可载战兵150到200人。”
  张璁略微一算就惊了,“那要是造上50艘,陛下岂不是能有万人大军行于海上?”
  皇帝只笑笑,“这种船,造价在每艘两千两,朕要造上100艘,那也不过是20万两银子。主要是两万人再加杂役人员的饷银、粮食消耗,以及各类火器的花费,这才是个天大的数字啊。”
  张璁眼珠子一动,“那陛下可分批先筹建,近期也有个一万人,也可无敌于海上了。”
  从他这个反应,朱厚照能看出来张璁和一般的文臣有些不同。
  基本上他和严嵩似的,什么都顺着皇帝的心意。
  时间久了,他的身边就会越来越聚集这些人。
  但朱厚照知道自己在做正事,所以他不在乎奸臣不奸臣的名头。
  毕竟有些问题他回答不了……
  因为他是后世来客,他无法解释大航海时代的重要性,所以只能以自己的意志去推行。
  “朕也是这个想法,来来来,”朱厚照拉着他,说道:“你看这边上,都是可以装着火炮的。大明沿海各地,这些年一直都饱受倭寇侵扰,虽然是来自海上,但倭患也是患,朕要建一支强大的水师,直捣老巢!海疆一平,海贸才能稳定!
  再有,平海伯一直在说,在外做生意和在大明不一样,在大明万事有朝廷做主,可到了海外,别的国主眼馋咱们财富,变得不讲道理,那就比较麻烦了。”
  张璁点头称是,“如此说来,大明水师的筹建是非常有必要了。偏远小国,有时王道确实难以教化。”
  “嗯。”朱厚照握着拳头,轻轻敲击桌子,“急不得,等北边的事情做完。”
  但张璁却明白皇帝的意思,这么花钱的东西,到时候朝堂上阻力肯定不小,今天私下里拉着他说出一番心里话,那是要他以后能懂圣意。
  “驱北虏,除倭患,陛下之功绩可追古来圣主了。”
  “这话朕记得了,不过你等朕做成再说。如何?”皇帝笑了起来,显得分外开心。
  “是!”
  张璁心满意足的离开了皇宫,他呀,赶上了个好时代。


第五百八十九章 年关
  不管怎么说,宫里的年还是要过的。
  按照这个年代的算法,正德二年出声的载垨和载壦两个孩子就是四岁了。
  四岁都已经可以看得懂父皇的脸色了,因为他们的母亲是亲姐妹,所以两个孩子也一起养。
  正月时,皇帝两只手一边拉一个带着他们去给张太后问安。
  这俩宝贝可是张太后的心头肉,到了以后又是捏脸又是摸头的。
  “叫奶奶。”
  “孙儿给奶奶问安磕头,祝奶奶万寿无疆,长命百岁。”
  两个孩儿一起说,明显就是先前教过得。
  不过这么小的孩子能说的顺畅,也算很好了。
  “好好好,”张太后一脸的慈爱,“都起来,都起来。到奶奶这边来。”
  皇帝身边,夏皇后以及一众妃子都在,今天就是过来一家团聚的。
  淑妃怀里还抱了一个。
  那是朱厚照的公主,她得名秀玉,因为现在真的太小了,所以一直都在睡觉。
  朱厚照到张太后侧下方坐着,说:“母后,平海伯也回京了。从弘治十二年开始,他几乎一年才归家一次,年年如此,不容易啊。难得回来,儿子想让宁妃和昭妃带着孩子回去住几天。叫梅府开心开心,也让两个小家伙见见外公。”
  “哎哟,那得去几天?”
  “七八天吧,儿子觉得这应该不成问题。”
  张太后有些不放心,“那,会不会把载垨、载壦带出府?”
  “母后放心,儿子让神武卫和东厂的人跟着,绝对不会出事。而且平海伯也知道轻重。”
  宁妃一看皇太后不太满意,便说:“陛下,要不就……”
  “外公还是要见的。”朱厚照抬手示意她不必多言,“这两个小家伙再过几年要开始读书学习,学学他外公的本事。海外还有许多国家,朝廷现在每年的岁入大半靠海贸撑着,所以说要多多与海外之国接触。朕还等着他们长大,代朕出使,收几个海外藩属之国呢。”
  这话本身像开玩笑,毕竟这俩孩子才多大,等他们长大,那都十五、二十年后了。
  不过皇帝这话的意思,似乎有派他们些差事的意思。
  这与前朝传统是不同的。
  “那皇儿得多生几个,生得多藩属国才多。你们各位,也都得争气。”
  “是,母后。”
  除夏皇后已有身孕外,另外的敬妃、顺妃都没动静,暗中偷偷瞄了皇帝一眼,清丽的脸蛋之上有些愧色。
  “皇儿。”
  “诶。”
  “听说肃王和韩王,今年奉你旨意入了京?”
  “啊,对,是有这回事。”
  “都家里人,你啊,有空让他们来看看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7页  当前第5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7/8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嫡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